更新时间:2023-12-03 21:36
《中国书法思想史》是2008年4月1日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姜澄清。
本书从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找到书法的定位,从哲学思维内中寻找出书法精神的思想轨迹,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中国书法的生态环境,以中西文化差异、古今书法的审美变迁来作价值判断,重建书法发展的坐标。他的研究触角延伸到民俗学、艺术学、文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领域,把书法的小系统置于文化生成这个大系统中,从而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汉文字产生前的线韵孕育期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饰纹的“书感”
第二节 图腾崇拜与图画美感的转注
第三节 卦爻为中国书法形质之祖
小结
第三章 从造字的神话看文字的神化
第一节 从文字崇拜向艺术审美的转变
第二节 “自由”线条的规范化——书法艺术载体的产生
第三节 对殷商书法思想的推测
小结
第四章 书法艺术的哲学思想奠基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儒家的伦理观与书法的人格主义批评思想
第三节 道家法自然的观念与书法的道学精神
第四节 “易”学原理与书法的理性精神
第五节 金文、石文的美感意识
第六节 秦前民俗与书法观念
小结
第五章 艺术载体的大备与狭义书法思想的始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载体的完备——空间分割意识的纷繁
第三节 功利主义书法观的始萌
第四节 圣道主义的书学思想
第五节 法自然的创作论
第六节 书法崇拜的先声——文字神圣
第七节 装饰意识的强化——从文字的艺术化到艺术化的文字
第八节 民间书法的天籁精神
小结
第六章 步入自觉的大时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自发向自觉的过渡——审美意识的确立
第三节 跃居文化巅峰的书法——权威的产生与英雄崇拜观的初萌
小结
第七章 流派的分野与学派的对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在崇王思想笼罩下的南朝士大夫书法观
第三节 佛教的盛行与北朝书法的繁荣
小结
第八章 崇王尚法的大时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变期中的隋代书法思想
第三节 从尚法到重情——唐代初、中期的书法思想
第四节 由禅宗思想陶酝出的癫狂精神
第五节 唐代书论要籍及其主导思想
小结
第九章 玩墨的游戏时代
第一节 转变时期的五代书法思想
第二节 宋的文化政策与多元的书法思想
第三节 书法思想的解放——背离唐人书法观的游戏说
第四节 书画合流后的新思潮
第五节 帖学的滥觞
小结
第十章 向跛足巨人膜拜的时代
第一节 唯美思想兴起的元代书坛
第二节 在帖学氛围下明代书法思想的主要流派
小结
第十一章 批判的时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丑”的发扬
第三节 艺术自觉意识的强化
第四节 金石学介入——帖学的衰微与碑学的勃兴
第五节 碑学家的书学思想
小结
附:辛亥后书法思想的简介
再版后记
姜澄清(1935- ),云南昭通人。学者,当代书画艺术理论家。在故乡完成从小学到中等师范学业。1954年至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深造,1958年毕业,至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任教;1959年转入贵州大学任教。1964年至贵州省艺术学校(前身为贵州大学艺术系)任教。1978年调回贵州大学中文系任教。1992年出任贵州大学图书馆馆长。1995年应世界儒学研究促进会邀请赴香港讲学并被特聘为该会永久名誉会长。1998年退休。曾任中国书协第一、二届学术委员。现任贵州省书协名誉主席,受聘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区别于他民族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不仅如此,即使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相同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思想史要研究的,主要不是既成的现象,而是这现象所包含着的观念。从现象看,衣、食、住、行,诗、书、琴、画,各具成象,是可以耳闻目见的,而思想、观念,却既不可闻,也不可见。然而,这不可见闻的思想,却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艺术形式,影响很深。
要追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何以会产生这样的艺术形式,何以又要这样地生活,原因当然很复杂,比如,与科学技术的状况,与生活环境的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但错综复杂的大自然与社会人生,必定会积淀为一种“想法”。这种想法,便在暗中干预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及艺术创造的形式,支配着人类作出选择,寻求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及表达思想感隋的形式。可以这样说,这一种可感的形态,便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怎么想决定怎么做。思想史要研究一个时代的思想构成,但是,既称为“史”,它便是一个流程,因此,还必须研究各个时代思想的渊源及嬗变。一种思想消失了,另一种思想代之而起。一种思想其所以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汲取了其前某种体系的一点而又注入了当代的思想,乃至后人在反对前人的体系中确立了自己的新思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整个思想史便是一个吐故纳新、包容汰弃的过程,因此,不仅要寻求各时代思想主潮的异同,也要探索它们的承袭与沿革,否则,所谓“史”,便成了一堆互不相干的材料。
不问是通史抑或是断代史,或类别史,影响思想的,是一个时代或某一类别的既成现象。比如,研究宋代的思想史,就不能不上溯五代、隋、唐,乃至西周。研究书法思想史,就不能只谈书法,只从书法形式中去了解书法的观念,尽管不能不如此,可是,却不全面。
思想,太抽象了,惟其如此,便易歪曲、误解,乃至任人解释,所以,研究思想史,贵在精确,贵在言而有据。那种无根漫说、大而不当的空论,是治史之大忌,尤其是研究思想史所当避忌的。
我国古代文献之多,用汗牛充栋去形容,还不足以喻其巨,其中,真伪并存、精芜杂糅。好在,自清代乾隆、嘉庆以来,辨伪的工作,成就丰硕。近代以来,各类思想史也相继问世,凡此,都给当代人很大方便。
就书法而言,贯通古今的思想史,至今阙如。过去的书论,多为笔札,只言片语,虽不乏灼见,但散论杂说,并未铺陈一贯,其他则多言技巧法度、赏鉴考评。书法素为士大夫者流视为附庸,雕虫小技不足以为大学问,不言书法,不足标榜儒雅,只知书法,又将被视为昧于大道的凡庸之辈,所以,倾大力以研究书法,从各个角度去研究的人,向来寥寥。这又给这种专科类别史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到了现代,这样寂寞的情况,更加明显,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之后,洋洋宏论的书学书籍,便罕有了。大学者,如梁启超、郭沫若,如朱光潜、宗白华,也偶有所及,但稍涉即止。零篇短札,虽时有发表,而较之画学研究的规模及成果,实在是微乎其微的。书、画并论的盛事,已成往迹,所以,今天研究书学,实在是具有抢救性的。
将书法视为雕虫小技的观念,由来已久,加之,实用功利的观点,又把书法看成是谋取禄位的“敲门砖”。这便使一种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的艺术,未得以足够的认识。从晋代以来,书法的升沉盛衰,常为帝王和当政者个人的兴趣所制约。在当代,书法热潮的兴起,还不过数十年。当硬质的笔进入书写领域以后,持实用观的人,便将用柔质毛笔去创造的这种艺术,视为多余。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书法空前地萧条了。
学术界忽略书法艺术,造成了文化思想史研究中不应有的一个空白,即使是喜爱书法的人,在研究兴趣上,也常常只徘徊于纯技法的范围内,言必称提按使转,文必称方圆藏露,或者便是沉人烂亭真伪、碑帖抑扬的争论中。尽管这一些问题也有讨论的必要,毕竟,研究的角度是有所缺的。不论是从广义抑或是从狭义去理解“文化”一词,书法都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取士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条件,便是书法。从汉代开始,已形成制度,直至清末,二千数百年间,从未改其制。从民俗看,镂金勒石,题壁书匾,以楹联及书幅装饰环境,或以为纪功祈福之用,成了中华民族三千年来的习俗和风尚。从艺术看,“写字”成为艺术,举国同好,千古一风,在世界上,唯我而已。从哲学角度说,本土哲学的核心,即阴阳、刚柔、虚实的观念,渗入书法极深。凡此等等,无不说明,书法断非只是写写字的“小道”、“末流”,相反,从此径发轫起步,足以探奥理,知民性,察古今之变,而使人亲切了解我中华民族之特性。所以,研究民族文化思想,而不及书法,则如画人而忘“阿睹”。
举凡简单而群众性最强的事物,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却极易为研究工作者所忽略,书法便是这样。而如宗教之类,本极玄奥,而且,又非全民所同仰,于是乎,研究者蜂起,竞相以玄言释幽理,令局外人生畏惧心。殊不知,宗教教理,诚然深奥,而书法则是寓深于浅、寓繁于简,白纸黑字,人人皆知;纸、笔、墨,工具最简单;大家都在写字,众习则不以为怪。哪里像宗教,佛身金光,高高在上;庙宇宏阔,高不可攀;仪式繁缛,令膜拜者生畏惧心,只觉自家卑微不足道,唯佛力广大无边。
书法虽然渗入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层面,但在对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及成果等方面,却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书法研究,不能只围绕着王右军做文章,即使研究王右军,也应有更深、更广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