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7 10:29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在1955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主要担负着国土防空作战的任务,1957年番号被撤销。
1934年10月,成立红军总司令部防空科。从红军部队中抽调了12个排,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后,留下3个排组成了军委防空队,罗华生任队长,廖冠贤任指导员。防空队配备了27挺经过改造的重机枪,作为高射机枪,在中华苏维埃政府驻地的3个山头组成了对空火网。
1934年红军长征后,防空科和防空队自行消失了。
1945年11月1日,八路军第一个高射炮大队在辽东本溪组建,下辖1个高炮连、2个高射机关炮连和1个90式野炮连,隶属辽东军区,刘奠西任队长,刘益民任政委。
1948年8月,中央军委提出对城市、要地实行积极防空的方针。从1949年4月起,以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高炮部队为基础,先后在华北、华东、上海、东北建立了4个地区性防空司令部。为统一对防空部队的领导与加强国土防空建设,根据中央军委决定,1950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周士第(后杨成武)任司令员,钟赤兵(后唐天际)任政治委员。10月28日起,一部分防空部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有21个高炮团又10个高炮营、1个探照灯团又5个探照灯营、2个对空监视团和1个雷达营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共作战10038次,击落敌机413架,击伤1559架,对掩护朝鲜后方交通线和重要军事、工业目标,配合其他部队作战,起了重要作用。按照“边打、边稳、边建”的原则,防空部队由单一的城防高炮部队逐渐发展为包括探照灯、雷达、通信等诸兵种合成的军种。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在遂行防空作战任务时亦归防空司令部统一指挥,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国土防空作战体系。1953年8~9月,防空部队在华北地区进行防空战役演练,开始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正规化建设。1955年8月,防空部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同时组建防空军第1军。接着组建了3个防空师。至1957年5月,防空军共有4个军区防空军领导机构、1个防空军军部、11个高炮师师部、32个高炮团、6个探照灯团、25个雷达团、5个通信团又1个通信营。学校训练也初步形成体系,先后建立了高级防空、高射炮兵、防空、雷达、技术等9所学校。部队、学校总计近15万人。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中,防空作战共503次,击落敌机42架,击伤136架,有效地抗击了国内外敌人的空袭和空中侦察、骚扰活动,为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海、空军基地等重要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包括高射炮兵、雷达兵、探照兵、对空情报兵四大兵种。
高射炮兵
高射炮兵是防空军的主体。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最初装备的是日式、美式、苏式高射机枪和不同毫米的高射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先后装备了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4管2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双35毫米高射炮系统等一批自动化程度高、射击速度快、毁伤概率高、独立作战能力强、抗干扰效果好,并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型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初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雷达兵
雷达兵是高射炮兵的“千里眼”。1949年9月,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抽调部分干部,利用国民党遗留的2部日本造的四式旧雷达和8名技术人员,在上海市安国路建立了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雷达队。1950年4月22日,第一个雷达营在南京成立。1952年11月10日,防空部队第一个雷达团成立雷达部队建制完善后,在祖国的天空布下无数的千里眼,为高射炮兵和空军航空兵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的敌人空情,为高炮安上了火眼金睛。
探照兵
探照兵是高射炮兵的“夜视仪”。探照兵的作用是利用探照灯夜间照射来犯敌机,配合高炮部队对空射击,配合航空兵对空作战,甚至直接将敌机照落。
对空情报兵
对空情报兵是高射炮兵的“近拍镜”。对空监视部队是从地面以目力和望远镜直接目测空中敌机的部队。它的好处是当敌机穿越观察哨上空空域时,眼能看到,耳能听到,不会在敌机低飞钻入雷达电波死角时看不见,而且可以看清敌机编队的队形、机型和数量。
1935年初,防空部队在红军时期与国民党空军进行了首次战场交锋。主要是利用由重机枪进行改造的高射机枪保卫瑞金的中央苏区领导机构,虽然没有击落敌机,但对国民党空军起到了威慑作用。
1946年4月7日,辽东军区高炮大队拉开了解放战争第一次空战的序幕。当时,国民党新六军为了夺取抗战果实,向本溪进攻。高炮大队在本溪市区和本溪平顶山分别部署了两个高射机关炮连。当天上午,2架敌机配合新六军轰炸本溪市,高射炮连猛烈射击,敌机飞行员慌了手脚,在本溪车站仓皇投下2枚炸弹就逃窜了。此后,敌机再也没有敢来本溪上空。这一次空战,虽然没有战果,却为刚刚成立的高炮部队积累了空战经验。
1947年11月初,由辽东军区高炮大队扩编的第一个高炮团——辽东军区炮兵团在通化地区首次击落国民党战斗机。当时,高炮团掩护步兵作战,一架国民党P—51型飞机突然飞临高炮团上空,高炮部队用巴拉德式高射机关炮当即将敌机击中,敌机坠落在梅河口附近。这是高射炮兵第一次击落敌机。战后,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劲光、政委陈云通报表扬了高炮团。
1948年9月下旬,高炮第二团一营在配合步兵围攻长春时,击落国民党C—47型运输机1架,击伤敌机2架。
1949年3月12日,高炮第二团三营奉命进驻葫芦岛,担负保卫起义的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的防空任务。3月16日至19日,国民党空军动用轰炸机数十架对“重庆号”轮番轰炸,二营对空作战6次,击伤敌机3架。这是高射炮兵首次对海上的敌机进行空战。
1949年8月1日,国民党空军B—25型轰炸机1批3架窜入武汉市破坏骚扰,高炮第一团和高炮第三团相继开炮射击,战斗历时10分钟,击落敌机1架。这是高炮部队在城市要地防空作战中首次击落敌机。
1949年10月29日,负责掩护江苏戚墅堰机车厂的高炮第八团三营九连,在驻地击落国民党空军C—47型运输机1架,生俘机上人员8名。这是高炮部队首次俘获被击落敌机上的人员。
1949年12月27日上午8时,国民党空军两架P—51、两架B—25型飞机从台湾起飞,窜入浙江宁波地区,企图空袭灵桥。驻守在这一地区的高炮第十三团,在敌机距离炮群6000米时猛烈射击,当场击落P—51型飞机1架,同时击伤1架B—25型飞机。这是第一次击落、击伤从台湾起飞的国民党飞机。此后,防空部队战果辉煌。
1950年3月14日,国民党空军从台湾起飞轰炸机11架、战斗机2架,突袭上海龙华机场和江南造船厂,被高炮第十一团击伤3架,空袭目的没有得逞。
1950年7月,高炮第十团在厦门掩护修建机场,对空作战18次,击落台湾国民党空军飞机1架、击伤3架。
1950到1953年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空部队共作战1万余次,击落敌机400多架,击伤敌机1500多架,对掩护朝鲜后方交通线和重要军事、工业目标,配合其他部队作战,起了重要作用。
1953年1月18日,美国海军P—2V型巡逻机入侵中国,被雷达兵用自卫的高射机枪击落。此后,高炮部队和雷达站高射机枪兵又联合击落1架入侵中国的美军舰载AB型飞机。
1954年2月9日,国民党空军F—47型侦察机2架窜入大陆浙江地区侦察,被独立高炮第四十三营击落1架。
1954年4月13日,防空部队司令员周士第宣布:“4年来美国、国民党空军不断地对中国大陆进行轰炸、侦察、袭击、空投特务、细菌等。截止到1954年4月,防空军共作战591次,击落敌机32架,击伤敌机154架。”
从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组建到1957年5月的近7年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在保卫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共进行防空作战500余次,击落敌机40余架,击伤敌机130多架。若加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战绩统计,则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共对空作战1.05万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100多架,有效地抗击了中国国境内外敌人的空袭和空中侦察、骚扰活动,为保卫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海军空军基地等重要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