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

更新时间:2024-10-20 16:35

《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是杨玉圣创作的美国学研究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96年11月。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上半叶起,中国就有人试图了解和认识美国。迄今一个半世纪还多的漫漫岁月中,已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该书即是对这各种各样中国人美国观的分析和评述,并讨论了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读者从中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中美关系的变迁大势及其深层原因。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杨玉圣有一个心愿,即为解读美利坚之谜而尽微薄之力,该书是他这一心愿的初步结果。自提出做这个题目开始,其数易其稿,几度增删,到1996正式出版,前后已将近十年。该书收入《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第十五辑,它的出版得到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的资助。

作品鉴赏

正确的理论指引

晚清以来中国人的美国观,是晚清以来中国人的社会意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由晚清以来中国人所处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由于它归属于上层建筑(意识上层建筑)范畴,因此,在影响中国人美国观的各种社会存在中,最直接的因素当然是同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社会思潮,特别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现实。然而,中国人的美国观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一般的思想观念,它是在中国与美国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所达到的水平,它所呈现的情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美两国国家关系变化的深刻影响,而且还要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各个历史时期国际政治气候的左右。研究晚清以来中国人的美国观,就必须从决定中国人美国观的这些社会存在,或者说由这些社会存在构成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否则,就很难寻绎出中国人美国观演变的历史轨迹,就无法探寻出这种演变的社会历史动因,就不能给各个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以历史的定位,最后,也就不能对各个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一书“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晚清迄今中国社会制度、社会思潮的递嬗和中美国家关系变迁的大背景”,来“阐明中国人美国观的演进”广导言” 。可以说,作者牢牢地把握住了开启中国人美国观这一复杂历史现象的理论钥匙。尽管阅罢全书,除了三两条作为背景材料征引外,几乎见不到其他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词句,但是每一篇每一节却又无处不渗透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和“活的灵魂”。例如,在剖析中国人美国观的缘起时,该书首先向读者交待了中国被轰出中世纪、被迫由闭关走向开放的历史巨变和西方的兴盛与东方的沉沦这一东西方历史走势的巨大反差。再如新时期中国“美国热”的骤然升温,读者在该书中首先看到的,是“乒乓球转动了地球”之后中美国家关系的急剧转变、中苏关系的极度恶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创的新局面等导致“美国热”骤然升温的各种“社会存在”。正是从该书展现出来的“变动的历史背景中”,可以看到,晚清以来中国人的美国观走过了一个不断反复的艰难曲折历程。其中,有前进,也有倒退;有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也有肯定与否定并存;有十分理智的闪光之点,也有非常可笑和幼稚之处。然而,不管是何种情状的美国观都非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严谨求实的学风

研究中国人的美国观,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史料的宏富和分散:晚清以来中国人的旅美纪游作品、学者研究美国的著述、报刊关于美国的时论和研究文章,诸如此类,皆可作为研究这一课题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有的已有索引类工具书,如四川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组编的1901—1949年和1949—1982年《美国史论文资料索引》,黄安年编的《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1840—1990)》,汪熙等主编的《中美关系百年书目(1890—1990)》(初稿本),等等,但是对于1979年以后纷然涌现出来的研究美国的论文、译文及资料,当时却还没有人去编制一部比较完备的索引类工具书。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美国学领域近期的一些文献,把对中国人美国观问题的研究建立在最新成就的基点上,同时也是为了掌握考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美国观的基本素材,作者对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中国报刊发表的研究美国的论文译文及资料,包括部分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辑收,在此基础上编纂出了《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这部皋牢同仁良多的索引类工具书。

第二项工作是编纂《我说美利坚》,在完成《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编纂工作后,作者便立即投入到了搜集史料的工作之中。他广泛搜罗、认真阅读了新时期大量的旅美纪游作品,然后经过反复比较、精心选择,编辑了《我说美利坚》。书中选收了1979——1994年15年间的76篇在作者看来颇具代表性的旅美纪游精品。同时,作者始终密切关注中国美国学和美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他不仅对10余部新时期出版的有代表性的美国史著作进行了客观公允的评介,而且对建国以后40年间中国美国史研究中所展开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国学和中美关系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客观的分析、理性的反思;不仅对美国史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美国学史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卓见,而且对美国史的若干重要史实进行了辨释考订。除此之外,他开始有计划地对晚清以来中国人的美国观按不同时期进行初步研究。这些史学评论文章和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了出来,并于1994年以《美国历史散论》为名结集出版。这部个人学术文集,既是前述两项工作水到渠成的产物,又是作者探索中国人美国观的前期成果之一。

由于搜集史料的基础工作做得十分扎实,因此,《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一书不仅史料详赡,论据充分、立论亦近于无懈可击,而且信息量非常大。该书从“导言”止于“结束语”,305个页码,不计注释,大约只有16万字,然而所征引的参考书却多达330余种,——大量的研究论文、报道文章尚不包括其中。这330余种图书,包括有索引类工具书,文献资料,当事人回忆录或全集、文集、选集,学术论文集,研究专著(含译著),旅美游记或采访录,等等。它们基本揽括了与该课题相关的资料。该书所参考的著述,大多有“新”的特点,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占总数的8%强,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占40%,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有100种,竟占总数的30%;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研究专著中,有不少是1994年、1995年出版的。如果考虑到《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一书成稿于1995年底、问世于1996年11月,那么,可以说,作者实际上已搜罗了与该课题相关的几乎全部最新资料。广泛地占有资料,以最新成就为基点,这正是该书一出版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极大反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附录一”长长的一串参考书目,不仅说明《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一书有坚实的资料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中国人介绍和研究美国所走的历程的一个缩影。当然,对于有志于研究中国人美国观问题的学者来讲,这个参考书目无疑就是一条入门的便捷途径。

作品评价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胡凯:杨玉圣教授的《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一个历史的考察》旁征博引,是一部展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美国观发展历程的力作,书中第一章至第四章即以晚清时期为考察研究的时间界点。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1988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13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县域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出版著作有《非法非史集》《小区善治研究》《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史学评论》《学术批评丛稿》《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美国历史散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