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3-14 09:55
中国人类学学会前身为中国解剖学和人类学学会,是中国国内从事人类学研究与教学的群众性自愿性学术团体,是全国性一级学会,也是人类学在中国学术界的组织性发展。学会挂靠厦门大学,业务领导为教育部,登记领导为民政部。(概述图为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讲座)
中国人类学学会的前身是1920年成立的“中国解剖学和人类学学会”(Anatom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hina )。
早在1978年4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划局座谈会上,上海人类学工作者、复旦大学的刘咸、王桂伦教授,上海自然博物馆林加煌、陈翁良研究员等人,就积极发起筹建人类学会和人类学研究所活动,曾写信给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乔木等同志,当时建议恢复中国人类学研究,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上海和厦门等地从事人类学工作的同志们也积极响应。
1979年4月,在昆明市召开的全国民族研究规划会议期间,参加民族学组的一些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武汉、福州等地的代表,又一次发起此事,写出“倡议书”,要求和建议全国恢复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该《倡议书》全文刊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划局的《情况与建议》第109期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划局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大力支持人类学这门已中断近三十的空白边缘学科的学会和研究机构的成立。
1980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成立中国人类学会筹备委员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王良志同志在北京募集专家签名支持。1981年5月,在厦门大学召开“首届全国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中,推选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人类学会原隶属于国家教委,1997年全国性学会整顿,学会曾做过第一次登记;1999年由教育部安排,进行第二次登记,教育部重新明确隶属关系,即业务领导为教育部,登记领导为国家民政部,并确定该会直接挂靠厦门大学党委,仍名为“中国人类学学会”。学会成立30年来,在学术交流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体质和文化的世界性新兴学科,也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边缘学科。它是一门“革新者的科学”,是寻求人类“文化自觉”之路、研究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决策科学。国际人类学自十九世纪中叶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在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自二十世纪初期人类学传入我国,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虽在三、四十年代获得相当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五十年代后至八十年代以前则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受到禁锢,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人类学在整体上仍得不到协调发展,大陆的人类学研究和教学机构尚很少,主要是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和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的人类学教研室。因此有识之士呼吁从研究机构到学科建设等方面和发展中国人类学研究与教学。
2011年10月30至31日,中国人类学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此次大会选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为会长,北京大学马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为副会长,厦门大学邓晓华教授和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为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丁宏教授、潘蛟教授和苏发祥教授等45人当选为学会理事。
2015年12月19日,由中国人类学学会主办、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系承办的“中国人类学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全球化中的中国人类学”,会议举行了中国人类学学会的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郝时远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金力、景军、杨圣敏、马戎、邓晓华、范可、刘武、王明珂、周大鸣、张先清等十位学者当选为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邓晓华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