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3-12-08 00:49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都市所)是经中编办批复成立的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都市所职能定位意义重大,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成都、布局西南、连接“一带一路”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农业农村部推动建设成都“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部署。都市所将针对当前国家都市农业重大科技需求,着力于都市农业的前沿探索与应用转化,积极投身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主战场。

历史沿革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入驻成都。

2018年11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各自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推进资源整合,共建都市农业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和植物工厂领域的科研和成果转化研究。

2019年3月17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蓉共建“国家级动植物疾病防控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共建“国家级动植物疾病防控技术研发中心”、 打造一流科研协同创新团队、提升成都农业高职教育学科及专业建设水平、联合开展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协同助推四川省农业产业“走出去”五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科研成果产业化。

2019年3月31日,彭州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研究所签订科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11月,四川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各自在产业项目、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在数字乡村、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基地共享和科技成果转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突破制约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以“强强联合”形式助推成都“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四川省“10+3”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赋能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担任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第一届联盟理事单位。

科研条件

组织架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现下设3个职能管理部门,分别为综合办公室、科技管理处、条件保障处;下设6个科研业务部门,分别为智能园艺装备研究中心、植物光生物学研究中心、功能植物与观赏植物培育研究中心、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植物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都市农业理论与规划研究中心。

职能部门

机构设置行政职能部门3个,包括:综合办公室、科技管理处、条件保障处。其中,综合办公室是研究所综合政务、文书档案、公共关系、信息化、人事、人才和党务工作的管理部门;科技管理处是研究所科研工作、国际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管理部门;条件保障处是研究所财务、资产、基建、后勤保障的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科研业务部门6个。

智能园艺装备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园艺装备智能化、生产工厂化、技术精准化,开展智能园艺机器人、设施园艺工厂化、智能温室装备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

植物光生物学研究中心:主要针对我国人工光植物培育、LED创制及植物工厂发展需求,开展植物光生物学、光配方数据库构建、人工光栽培等光质生物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功能植物与观赏植物培育研究中心:主要收集、保存和选育适宜都市需求的功能植物、观赏园艺品种资源,开展功能植物与药用植物品种选育、观赏与盆栽植物品种选育,研发家庭与观光等需求的创意栽培技术。

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城市有机废弃物(落叶、茎秆、厨余等)资源化处理和高效利用研究,研发有机栽培基质、肥料、有机废弃物处理成套技术装备、有机基质高效栽培技术等研究。

植物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主要围绕植物调节人体消化系统及菌群动态变化的医用机理、植物健康功能因子、植物功能物质精细化提取等研究,开发植物功能性健康产品、植物功能性提取成套装备。都市农业理论与规划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如何融合农业区位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城市发展与规划等相关理论,开展都市农业理论创新、创意农业发展与规划研究工作。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杨其长论文获评《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

获“2019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奖”先进集体称号

为进一步支持成都中心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在2018-2019年度预算中支持成都中心984万元项目经费,其中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16个项目共620万元,创新工程支持13个团队共364万元,主要用于智慧农业、都市农业、农村环境与能源、生物营养强化与功能食品、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方向的创新研究。成都市科技局在2018-2019年度预算中支持成都中心1000万元项目经费,共17个项目,主要聚焦乡村振兴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培育与转化、科技平台推进等方向的研究。

2019年4月25-27日,积极配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参与组织2019(首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植物光生物学团队的“垂直智慧植物工厂”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队的“基于垒土基质的智能化果菜工厂”两项成果以实物形式亮相并成为展会亮点。

学术论文

Yongming Liu, Jingtao Qu, Ling Zhang, Xiangyu Xu, Gui Wei, Zhuofan Zhao, Maozhi Ren & Moju Cao.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CA cycle genes in maize. BMC Plant Biology. 19, Article number: 592 (2019). doi:10.1186/s12870-019-2213-0

Liu Hongyan, Guo Xiaoqing, Zhao Qingyu, Qin Yuchang, Zhang Junmin. Lipidomics analysis for identifying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and lactation stage of goat milk. FOOD CHEMISTRY. MAR 20 2020. DOI: 10.1016/j.foodchem.2019.125765

Li Bang-Yan, Xu Xiao-Yu, Gan Ren-You, Sun Quan-Cai, Meng Jin-Ming, Shang Ao, Mao Qian-Qian, Li Hua-Bin. Targeting Gut Microbiot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by Dietary Natural Products. FOODS. OCT 2019. DOI: 10.3390/foods8100440

Huang Lan, Yu Ping, Gu Mengmeng. Evaluation of Biochar and Compost Mixes as Substitutes to a Commercial Propagation Mix. APPLIED SCIENCES-BASEL. OCT 2019. DOI: 10.3390/app9204394

科研平台

核心区一期进展顺利

2018年8月,成都中心创新核心区一期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截止5月24日,1号地块完成都市农业二层主体结构,垂直农业四层主体结构,智慧农业基础,累计浇筑混凝土1.73万立方米,绑扎钢筋1003吨;2号地块完成食品营养健康中心六层主体结构,体育馆地下室,食堂二层主体结构,累计浇筑混凝土0.84万立方米,绑扎钢筋531吨;3号地块完成研究生公寓一层二次结构,院士工作站3#、4#基础,5#二层主体结构,6#、7#三层主体结构,博士后公寓七层主体,累计浇筑混凝土0.69万立方米,绑扎钢筋554.8吨;4号地块完成生物质能源中心基础垫层,累计浇筑混凝土0.15万立方米,绑扎钢筋77.1吨。

截止截止8月4日,核心区一期工程整体施工进度达到43%,1、2、3号地块各单体建筑基本结构封顶,4号地块正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预计到2019年底,核心区一期工程(除动物科学中心)建设工作基本完成,2020年9月底之前可全部投入使用。

筹划核心区二期建设

委托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核心区二期土地利用方案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国家都市农业研究中心、国家动物健康工程中心、国家垂直农业工程中心、国家厌氧微生物资源中心等四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究工作。

集成示范区一期启动

组织相关单位完成了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3000亩)的规划工作,按照成都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的总体布局以及成都中心未来试验示范的要求,集成示范区规划为科研试验、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高技术农业形态展示(农业主题公园)等三大功能板块。2018年6月26日,按照《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规划建设推进会会议纪要》,由都市所等4家单位共同编制了集成示范区商业化运营方案;2019年1月,完成中农成科(成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和国地税报到,作为都市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承担3000亩地的规划、运营工作。都市所已与天府投资集团、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组建平台公司,启动集成示范区商业化运营,已完成示范区一期项目(约204亩)选址工作,组织协调院属相关研究所、成都天府新区环统局、兴隆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协助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集成示范区一期控制性规划,有望近期启动都市园艺智能高效生产试验基地、智慧农业野外观测试验台站、西南地区林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和西南地区野生花卉资源保育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

机构领导

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兼)

梅旭荣,男,汉族,1963 年4 月生,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气象专业理学硕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兼)。

学习工作经历:

1980.09--1984.07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专业学生;

1984.08--1987.07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气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7.09--199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干部、气象灾害研究室副主任;

1993.12--1999.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副所长;

1999.06--20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党委书记,土壤肥料所所长,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党委书记;

2003.12--201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2013.05--2014.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

2014.01--2017.0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

2017.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2019.04--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兼)。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长期从事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科学研究,重点聚焦农作物水分生理生态、生物性节水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与节水农业模式等领域研究。现兼任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农业部农业环境综合实验室主任。曾有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50 余篇,出版专著15部。是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水农业岗位一级杰出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主要分工:

负责都市农业研究所、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全面工作的总协调。

杨其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

个人简历:

杨其长,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法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智慧植物工厂创新联盟主席等。

工作经历:

1987.8-1994.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职工(其中1991年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4.04-2001.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副主任(其中1997年1月聘为副研究员;2001年1月破格聘为研究员)

2002.01-2004.0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副主任

2004.09-2017.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任(其中,2005.04-2006.04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访问学者;2013.10-2014.01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高级研究学者)

2017.11-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成就:

先后主持国家863、自然基金等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187篇(SCI/EI收录32篇),出版《植物工厂概论》、《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等著作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中国专利金奖1项(第1),省部级奖励10项,授权专利100余件。并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荣誉。现为国际园艺学会(ISHS)温室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席,Greensys 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主席,国家“十二五”863项目“智能植物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

主要分工:

负责财务、基本建设、国际合作相关工作,主持成都中心工作,分管条件保障处。

所长不在成都期间,由杨其长副所长主持都市所的日常工作。

孙长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分工:

负责党务、纪检、工会、创新联盟、成果转化以及与都市所相关联的成都中心工作。

段成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分工:

负责人事、人才、综合办公相关的工作,分管综合办公室。

胡永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分工:

负责科研、研究生管理、地方合作等相关工作,分管科技管理处。

院所地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科学城湖畔西路99号天府菁蓉D区B1栋2楼

(天府新区人才事业发展中心对面)

愿景规划

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力争在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农村环境与新能源、动植物疫病控制、生物营养强化与功能食品研发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构建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双轮驱动”为特色的中心(研究所)发展新机制。

通过五年的努力在人才团队方面,构建54个科研团队,使固定人员达250人左右、客座研究人员及研究生达250人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的都市农业研究机构;在科研平台方面,争取构建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院级科研平台;在成果产出方面,实现年度申请发明专利150-200件,力争达到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达到全院前列;推出核心技术产品15种以上,孵化6-8个国内知名企业,成果转化收益力争进入全院前列;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加强与荷兰、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合作交流,实现与10个以上国际顶尖的科教单位和20位以上顶尖科学家开展实质性合作;到2025年,国家成都中心(都市所)将建成学科布局齐全、人才团队基本完善、科研平台初步成型、科研产出特色明显、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且充满活力的国家级研究中心。

到2035年,实现国家级获奖成果、国家级竞争性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新产品及专利转让效益全面突破,国家成都中心(都市所)整体科研能力和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全所综合实力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前列,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流研究中心(所),成为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高端人才培育摇篮、成果转化的示范样板、国际合作交流的典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