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4 14:31
2007年3月21日,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在贵州师范大学挂牌成立,贵州师范大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在此就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合作。贵州师范大学校长伍鹏程代表校方与卢耀如院士签署合作研究协议。
贵州师范大学以喀斯特为核心与特色的“地理学”自建校至今,伴随我校走过了80年历程。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人栉风沐雨,数十年如一日砥砺奋进,取得了累累硕果。2007年初,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在原地理系喀斯特研究室、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喀斯特教研室基础上,在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喀斯特首席科学家)指导下正式成立。
喀斯特研究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和关怀下,积极践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依托学科建设,立足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实际,积极开展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特色研究。2011年2月,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荣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2011年2月,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2月,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8月,喀斯特研究院获贵州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喀斯特研究院党委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贵州师范大学以喀斯特为核心内容的地理学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随同学校走过了70年的历程。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在原地理系岩溶研究室、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岩溶教研室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工作积累,从2006年开始筹建到2007年初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作为自然地理学(喀斯特)首席科学家后正式成立。挂靠有贵州省地理学会。近年来建设的科研平台有“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遥感中心”、“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首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中国南方喀斯特科技创新团队”等,“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也是贵州省第一批院士工作站。
现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简称喀斯特研究院。
师资队伍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黔教科研发[2017]85号)。2019年,以地理学为引领学科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群”获批贵州省世界一流学科群(黔教科研发[2019]125号)。研究院获批建有科研平台“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个、“贵州省遥感中心”1个、“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与衍生产业工程研究实验室”1个、“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研究院持续开展实验室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研究院拥有仪器设备总价值近300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6台,其中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6台。
研究院教师秉承将科研和论文写在贵州大地的理念,立足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致力于服务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在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世界遗产申报、区域灾后重建基础评估及总体规划、生态红线划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等领域扎实开展工作,科研成果多次被省委、省政府采用,为贵州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研究院近五年获批项目共260项,经费合计12119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共100项,经费约7433万元,国家级项目29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40项、厅级项目31项;横向项目共160项,经费约4686万元。研究院共发表论文562篇,其中,SCI论文95篇,EI论文42篇,CSCD/CSSCI论文318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7篇;国外授权发明专利1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1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4项,产品注册商标43项,外观设计4项,发现新品种1项;国际出版社出版著作1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著作3部,省级出版社出版著作1部。获批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2016年,熊康宁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与示范”获批立项,总经费591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2800万元。2016年6月我院石漠化治理科研成果—“花江模式”亮相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项目由科技部指定入选本次科技成就展,该项目是本次展览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的参展项目,也是全国师范类高校唯一的参展项目;该项目在科技部、贵州省科技厅的组织领导和贵州师范大学的牵头主持下,自国家“九五”计划以来,通过连续承担四个五年计划的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重大课题,近20年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积累,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适宜喀斯特环境特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花江模式”。
研究院以科研项目为支撑,不断提升科研综合水平,科技服务不断积累和拓展,服务国家和贵州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紧紧围绕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重大战略行动,发挥科研优势与学科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喀斯特研究院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扶贫、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灾后重建规划、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资产评估与产业扶贫规划、遥感大数据等领域积极作为并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
研究院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喀斯特研究院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务实推动多领域交流合作。与 University of Leeds(利兹大学,英国)、K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国立江原大学,韩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Macalester College (马卡莱斯特学院,美国)、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西澳大利亚大学,澳大利亚) 、University of Illinois(伊利诺伊大学,美国)、Elon University(美国爱伦大学)、牛津大学、日本近畿大学、亚洲理工学院、泰国清迈大学、香港大学、兰州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贵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交流合作。
研究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截止2021年4月,研究院在校生人数208人,其中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171人、博士研究生37人。人才培养成效好,部分毕业生进入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重点中学等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
原院长:熊康宁
原副院长:周忠发
院党委书记:杨建红 副教授
杨建红,女,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2011年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承担党课、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发表文章近20篇。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忠发 教授
周忠发,男,汉族,中共党员,贵州遵义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喀斯特研究院院长、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贵州省遥感中心)主任。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负责人、贵州省“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贵州省核心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省委“服务决策专家智库”专家、省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人才,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编制专家、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等。
院党委副书记:郭锐
郭锐,女,汉族,中共党员。2002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获贵州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工作于贵州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副院长:赵翠薇 教授
赵翠薇,女,白族,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1996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获自然地理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区域开发。科研方面,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1项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土地开发项目3项,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6项。
副院长:杨广斌 教授
杨广斌,教授,博士,主要从事GIS开发与应用以及生态环境遥感等研究,现任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遥感中心贵州省分中心副主任,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批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0余项。
副院长:盛茂银 教授
盛茂银,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安徽和县人。现任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工程技术部主任、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衍生产业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贵州师范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科领衔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石漠化治理方向领衔人,入选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喀斯特植物生态、石漠化治理与喀斯特特色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收录18篇,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
副院长:赵宇鸾 教授
赵宇鸾,男,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2015年入选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从事土地利用管理、国土规划与山区发展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地区项目等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2019年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主讲课程:自然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等。
2007年3月21日,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在贵州师范大学挂牌成立,贵州师范大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今后将在此就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合作。贵州师范大学校长伍鹏程代表校方与卢耀如院士签署合作研究协议。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蒲芝权向卢院士授“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牌。据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蒲芝权介绍,卢耀如院士每年将定期在此开展研究工作,与贵州师范大学在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合作,力争将该研究院建
立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喀斯特研究基地。截止到2012年六月份,已经在治理西南地区石漠化、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赤水丹霞和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GIS与遥感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而且经常开展与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岩溶所方面开展合作。2019年已成功完成梵净山申遗工作。
隶属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3月21日挂牌成立。于2015年开始,下设四个专业,分别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硕士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