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06-25 08:1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是以研究新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作用为主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研机构,由中国地震局管辖,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历史沿革

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地质工作大规模重组过程中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于1913年在北京成立(当时称“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后又称“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机构,曾兼有地质调查和地质教育两种功能。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于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这是当时中央研究院成立最早的研究所,该所1932年也迁往南京。

1950年8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47次会议通过李四光提出的报告,统一安排原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以及原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等单位的地质力量,组织成立新的“一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两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一局(矿产地质勘探局)”。

1950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在《科学通报》第6期上宣布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为适应国家紧急需要,当时全国地质工作以调查地质矿产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1952年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为中国地质工作的统一领导机关,研究所接受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双重领导,业务上主要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领导。

1951年4月28日,“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发布地(51)字第653号函,宣布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5月7日在南京正式成立。至此,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建完成,开始正常工作。

1952年2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研究所原地球物理研究室划归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9月又决定,将从事土壤研究工作的马溶之、熊毅等从研究所分出,成立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1954年初,鉴于国家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和地质部决定将研究所从南京迁到北京,最初的所址设在沙滩松公府夹道6号原北京大学红楼地质馆。

1955年1月,地质部正式函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建制归还给中国科学院。”

1955年,为开发中国西部及石油勘察的需要,研究所成立兰州地质研究室,1960年该研究室从研究所分出,成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1962年8月,原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昆明地质研究所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昆明站”,归研究所领导,

1966年初,“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昆明站”主体部分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其区域地质部分并入研究所。

1966年初,研究所章元龙(中国地质界先驱章鸿钊之子)领导的人工晶体生长实验室(40多人)迁往上海,并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硅酸盐研究所。

1963—1966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时国防建设的需要,研究所进一步调动力量大力加强稀有、稀土、放射性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一趋势最终导致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成立。

1966年初,研究所涂光炽、李璞、郭承基、余皓、刘东生、司幼东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带领各自的科研团队(当时研究所半数左右的科研人员)和实验室,赴贵阳组建新所,研究所则成为以物理地质学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面对巨大的地震灾害,国家要求研究所的工作转向以地震研究为主,由此,开始了研究所在科研方向上的重大历史性转型。1966年,中国科学院为加强地震工作成立地球物理局,研究所归地球物理局领导。

1969年7月,渤海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次日周恩来总理指示成立“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统管全国地震工作,研究所归“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中央地震办公室”领导。

1971年,国家撤销中央地震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由中国科学院代管,研究所划归国家地震局建制,受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地震局双重领导。

1975年,海城地震后,国家财政部门开始对国家地震局单独拨款,国家地震局成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科学院为全面发展中国的地球科学研究,提出重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地质研究所,获国务院批准,经与国家地震局协商,双方同意按“地震需要优先”的原则对研究所进行分建,将研究所当时的“非地震部分”重新划归中国科学院,成立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所留在国家地震局的部分则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此开始了研究所在地震地质科研方面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研究所成立了大地构造、构造力学、深部地质、构造物理、地球化学、震害地质和诱发地震等6个研究室。同时,建立了图书、情报、资料室和北京地震仪器厂等相应的科研支撑机构。1982年开始由马杏垣负责

1984—1986年,按照国家“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研究所对原有研究室设置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设置了地下水和地球化学前兆、地震区划与地震趋势、震害地质和诱发地震、活动构造、工程地震、地壳与上地幔构造、构造物理、岩石圈演化与动力学、地质新年代、遥感和新技术等10个研究室,成立了计算机服务中心,成立了人教处。

1997年,研究所对研究室进行重新组合,成立了地下流体与卫星遥感、地震中长期预报及地震区划、孕震环境与地球动力学、活动构造、工程地震与新技术、综合地球物理、构造物理、地震灾害、新构造与年代学等9个研究室和情报网络信息中心。

1998年,国家地震局改为中国地震局,研究所随之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年,研究所整合现代地壳运动研究、遥感技术、流动地震台阵观测等优势科研力量,组建“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获科技部正式批准。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研究所的科研机构设置优化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9个研究室——孕震环境与火山动力学研究室、地下流体与地震预报研究室、区域地震构造与构造力学研究室、活动构造研究室、工程地震研究室、构造物理研究室、固体地球物理研究室、新构造年代学研究室、地震灾害研究室。同时,设立了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资料馆、学术期刊编辑部,并对机关处室进行了精简。

2011年,中国地震局正式批准在活动构造、活动火山及工程地震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共有高级科研人员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2人,杰青2人,优青1人,5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万人计划”。8位科学家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45位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不列出逝世人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马宗晋(专职)、张培震(专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李玶(专职)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刘静、张培震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张会平

“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名单不全):刘静、张培震

“万人计划”人选(名单不全):张会平、刘静

科研部门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共有10个所属科研部门,以及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与1个部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级科研平台(1个):“活动构造与火山”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

所属科研平台(10个):活动构造研究室、活动火山研究室、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室、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地震应急技术与减灾信息研究室、固体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室、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构造物理实验室、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新构造与地貌研究室

设施资源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SIGMA扫描电镜及EBSD系统、D8 ADVANCE X光衍射仪、高速摩擦实验机、多通道超高频应变仪、Alphchron氦测量仪、Resolution M50-LR准分子激光器、安捷伦7900 ICP-MS、BRUKER ESR测量谱仪、测定样品中铀、钍的Alpha计数仪、测量K含量的火焰光度计、便携式Gamma谱仪、Trimble R8 工程测量型GPS、FARO 120 微距离地面激光扫描仪、Riegl-1000 中远距离地面激光扫描仪、RIGEL VZ-4000超远距离地面激光扫描仪、V8网络化多功能电法仪、LEMI-417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系统、GMS-07e综合大地电磁测深仪等设备。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图书馆存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类专业中外文图书期刊5万余册。阅览室展出中文期刊120余种、外文期刊66种、中外文工具书400余册;资料室存科技资料8千份,主要包括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水文地质图、地震构造图以及区调报告和地震研究报告等。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4万张、航空照片约12万张、卫星照片千余幅;科技档案(含基建档案)存3000余卷,涵盖了该所自七十年代以来的课题及成果材料、研究生论文、《地震地质》刊物的原始稿件及图件,以及原始监测数据记录等。

合作交流

2017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共有318批次的科研人员进行科学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等科研活动;组织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及报告22次。以前研究所主要合作国家是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荷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在此基础上,2017年,研究所扩展到与意大利、哥伦比亚、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孟加拉国、尼泊尔、缅甸等国家进行交往,就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开展了方法交流和合作研究。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许多国家级重大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累积出版专著300多部,发表科学论文7500多篇,其中包括十余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系列期刊上的论文,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

学术期刊

地震地质》是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季刊。重点报道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地震预测、新年代学、工程地震、火山学、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科研简讯、新技术应用、专题综述、学术争鸣。《地震地质》,据2019年5月期刊官网显示,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CSTPC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文摘杂志》 (俄罗斯AJ of VINITI)、《剑桥科学文摘》 (美国) 、《日本科学技术社(中国文献)》、《scopus文摘数据库》(荷兰)、《乌利希期刊指南》(美国)等国内外18个检索系统收录。

荣誉表彰

2011年4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2015年3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1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认定为“地震动力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2021年1月29日,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称号。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同时,研究所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固体地球物理学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固体地球物理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球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学建设

根据2019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累计招收研究生89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00名、博士研究生392名,累计授予学位675名,其中硕士学位398名、博士学位277名。1999年至2017年底,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9人,已出站59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生奖励标准为每生30000元。自一年级开始,博士学业奖学金分别设立A、B、C三个等级,由研究所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科研成果与综合表现经评定按档级发放。A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9000元,B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7000元,C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5000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20000元。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不分等级,覆盖比例100%,奖励金额每生每年3000元。从二年级开始,根据研究生前一学年的学业情况、科研成果与综合表现对研究生进行评定,分设A、B、C三个等级: A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5000元,B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4000元,C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3000元。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标识为蓝白颜色,外环上半部分为白底蓝字研究所中文,下半部分为蓝底白字研究所英文;内部为由研究所英文缩写变形的地球仪状标识。

精神文化

崇尚学术,快乐科研。

始终面向国家需求,始终站在科学前沿,始终坚持综合研究,始终重视基础资料。

领导集体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