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

更新时间:2024-06-10 04:55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是由湘鄂西的红军合编而成的,其前身为湘鄂西地区的红4军和红6军。成立时间为1930年7月7日。总指挥为贺龙,政委为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为柳直荀(又名柳克明),并组成了以周逸群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下辖两个军,红2军军长由贺龙兼,政委为朱勉之;红6军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段德昌。红2军下辖第4师,师长为王炳南,政委为陈协平;红6军下辖第16师、第17师,第16师师长为王一鸣,政委为王鹤,第17师师长为许光达,政委为李剑如。

历史沿革

组建与发展

1930年7月4日,湘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同鄂西地区的红军第6军在湖北省公安县城(今南平)会师。7日,中共红4、红6军前委在江陵县(今属荆州)普济观召开联席会议,将红4军改称红2军,与红6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共1万余人。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以周逸群为书记的中共红2军团前敌委员会。

红2军团组成后,集中兵力扫除洪湖苏区内的地方团防据点,建立中心区域,逐步向襄河两岸和荆(门)当(阳)远(安)地区发展。经一个多月的作战,使洪湖苏区范围扩大到东起新堤(今洪湖)、西近沙市(今属荆州),南迄华容,北到潜江的广大地区。此后,红2军团奉中共长江局和湖北省行动委员会命令进攻沙市不克,遂转兵东进。途中,连克石首、藕池等城镇,扩大了长江南岸苏区。9月12日,中共中央特派员邓中夏抵洪湖。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配合红军第1、第3军团攻打长沙的指示,红2军团奉命由天门、石首地区回师洪湖苏区,准备向岳阳方向出击,23日攻克监利。中共鄂西特委和红2军团前委于24日在监利召开联席会议,将鄂西特委改为中共湘鄂西特委,邓中夏任特委书记兼红2军团前委书记、政治委员,汤慕禹任参谋长,郑炽昌任政治部主任。10月中旬,红2军团鉴于岳阳方向国民党军兵力较多,改为渡江南下出击常德,连克公安、石首、南县等城镇,但在津市、澧州(今澧县)、石门地区作战失利,被迫于12月9日撤回松滋县杨林市、街河市一线休整。红2军团休整期间,在杨林市遭国民党军袭击,受到很大损失,遂撤至鹤峰地区。接着,红2军团前委决定依托五峰、鹤峰,进攻石门,创建武陵山苏区。在一度攻占石门后,又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追堵下遭受严重损失,转移到长阳枝柘坪休整。

改编

1931年1月和3月,国民党军乘红2军团南下之际,对洪湖苏区进行第一、第二次“围剿”。红2军团前委决定开辟荆(门)当(阳)远(安)苏区,支援洪湖苏区反“围剿”斗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2军团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所属第2、第6军缩编为第7、第8师。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治委员,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湘鄂边苏区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红3军教导第1师,在湘鄂边坚持斗争。4月初,红3军挥师北上,攻克巴东,渡过长江,进入巴(东)兴(山)(秭)归苏区,活动在该地区的红军第49师改编为红3军教导第2师。随即东进,攻克远安、荆门等县城。5月中旬,在马良坪地区作战受挫后,向鄂西北转移并占领均县(今丹江口市)。继于6月中旬占领房县,随后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苏区。在此期间,洪湖苏区独立团扩编为红3军第9师。9月初,国民党军对洪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中旬,红3军主力由房县地区向洪湖苏区转移,留下军教导团和当地游击队组成红军第25师,坚持鄂西北斗争。28日,红3军主力与红9师在荆门地区会师。万涛接任前委书记、政治委员。10月10日,红3军东渡襄河,经过钟祥、张截港等战斗,返抵洪湖苏区的潜江县境。不久,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兼任红3军政治委员,唐赤英任参谋长,艾逸之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撤销各师师部,部队编为5个团。12月下旬,重新编成第7、第9师和独立团(由教导第1师改编)。孙德清任军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

1932年1月,中共中央指派关向应任省军委主席兼红3军政治委员,鲁易任政治部主任。随后,红3军转战襄河两岸,取得龙王集、黄陵矶、文家墩等战斗的胜利。军独立团与鄂西北独立团(原为红25师与教导第2师)合编为第8师。红3军发展到3个师8个团共1.5万余人。6月,国民党军调集10万人的兵力,对湘鄂西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始则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军事训令,命令红3军分兵出击,继又命令红3军在苏区内筑碉固守,至9月,第四次反“围剿”终于失败,苏区全部丧失。红3军被迫沿鄂豫陕川边向湘鄂边转移。1933年2月,红3军在鹤峰地区撤销第8师建制。

之后,红3军在湘鄂边辗转战斗,加上连续的“肃反”扩大化和解散党、团组织、撤销政治机关等错误,至1934年1月,部队锐减到3000余人。

恢复番号

1934年5月,红3军进入贵州省。6月1日攻占沿河,6月19日进驻枫香溪(今属德江县)。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此召开会议,决定恢复党、团组织,重建政治机关,加强了部队建设,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停止“肃反”。至9月,扩充兵员1000余人,成立黔东独立师,创建了包括沿河、酉阳、德江、印江、松桃5个县境近10万人口的黔东苏区。10月24日,红三军同红6军团在黔东印江县木黄会师。红三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由第7、第9师改称的第4、第6师。共4400余人。此后,红2、红6军团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这时,中央红军已从中央苏区突围,正向湘南前进。红2、红6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于10月28日发动湘西攻势作战。11月16日,在永顺县城以北的龙家寨地区,歼灭国民党军2个旅大部,接着乘胜占领大庸(今张家界市)、桑植并沿沅江东进占领桃源等城,开辟了以永顺、大庸、桑植为中心的湘鄂川黔苏区。

1935年1月,国民党军调集80多个团的兵力,分六路对湘鄂川黔苏区发起“围剿”。红2军团与红6军团协同作战,至8月,相继取得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芭蕉坨等战斗的胜利,共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1个师部和1个旅。红2军团由2个师4个团扩编为6个团。9月,国民党军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新的“围剿”。11月19日,红2军团与红6军团分别从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即长征)。两军团先是南下湘中,攻占新化,后又经湘南西入贵州,到达石阡地区。

1936年2月初,挺进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进行创建根据地的斗争,成立了川滇黔省委,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3月,转入乌蒙山区与国民党军周旋。4月25~28日,从云南丽江的石鼓、巨甸两处渡过金沙江。6月30日,红2军团到达西康省甘孜县(今属四川省)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会师。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电令,红2军团同红6军团及红军第32军(原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以红2军团军团部为方面军总部,保留红2军团番号(又称红2军),所辖第4、第6师归方面军直接指挥,第5师调归第32军建制(后改称第96师)。9月初,到达甘肃省南部的哈达铺。10月,于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合编

1937年8月,红二方面军与红27、红28军等部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红2军团同陕北红军一部合编为第358旅。

主要战斗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场歼灭战,同时也是我军以疲惫之师对精锐顽敌的战场逆袭,充分证明红军将士经长征后革命意志的无比坚定。当时,红二、四方面军刚结束长征,粮弹被服供应等都很困难,红一方面军自会师以来,一直担负掩护任务,转战一个多月,已十分疲劳,参战部队普遍枪弹缺乏、食不果腹。山城堡战役期间正值严冬,夜间十分寒冷,红军指战员冒着风雪严寒向预定战场集中。山城堡地处干旱地区,饮水有极大困难。当敌军78师先头部队贪图泉水水源驻扎在山城堡,不顾侦察地形、敌情只顾大睡时,红军指战员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冻得浑身发抖,许多人由于喝山水患上腹泻、浮肿,却依然克服极端困难条件,保持战斗状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