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8 09:23
本书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同时入选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各类社会群体或个人的旅游活动,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包括旅游者、旅游行为、旅游对象、旅游服务、旅游思想文化等内容的创新型教材。本书尝试从分析与考察旅游者的“旅”、“游”或带有“旅游”性质的活动开始,研究其发展历程,剖析旅游者的类型和旅游特点,探寻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旅游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的情况,总结中国古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初步探讨早期旅游业的基本状况。
本书是高校旅游各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教材,也是历史学专业学生拓展思路、深入研究的参考读物,更是广大旅游爱好者、从业人员以及文史爱好者的一本系统读物。
l 导论
1.1 中国旅游史的学科地位
1.2 中国旅游史的研究对象
1.2.1 历史时期的旅游活动
1.2.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3 旅游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发展
1.2.4 旅游典籍与思想文化
1.3 学习中国旅游史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1.3.1 学习中国旅游史的指导思想
1.3.2 学科建设及学习的要求
2 古代旅游活动概览
2.1 政治军事旅游
2.1.1 政治军事旅游产生的背景
2.1.2 帝王巡游
2.1.3 征战戍守
2.1.4 外交朝使之旅
2.1.5 官宦之旅
2.2 士人阶层的旅游活动
2.2.1 “士”的含义及演变
2.2.2 从武侠之风到武人好文
2.2.3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士之旅
2.2.4 秦汉以后的游学
2.2.5 书院之风
2.2.6 博物学之旅
2.2.7 隐逸神游
2.3 商贸之旅
2.3.1 商业的发展与商旅活动
2.3.2 商贸之旅的特点
2.4 宗教旅游
2.4.1 宗教旅游的基本特点
2.4.2 佛教旅游活动
2.4.3 道教旅游
2.4.4 其他宗教性旅游活动
2.5 民间群体的旅游活动
2.5.1 民间的含义
2.5.2 民间旅游形式
2.5.3 妇女旅游
2.5.4 中外民间旅游
2.5.5 民间旅游的特点
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1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
3.1.1 城市的定义
3.1.2 城市的起源
3.1.3 城市的发展历程
3.1.4 古代城市发展的总结
3.2 自然景观资源
3.2.1 自然景观的含义
3.2.2 古代社会对山岳的认识和利用
3.2.3 对水(河流和海洋)的认识与利用
3.2.4 历史时期植被环境的变迁
3.3 古典园林
3.3.1 古典园林的构造要素与分类
3.3.2 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3.3.3 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法
3.4 宗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4.1 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4.2 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修建
3.4.3 其他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4.4 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注意的问题
4 旅游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4.1 旅游服务体系概述
4.2 交通工具
4.2.1 交通工具的出现
4.2.2 交通工具的多样性
4.2.3 交通工具的等级性
4.2.4 交通工具的服务性
4.3 道路的开辟与地图的使用
4.3.1 陆路交通线的开辟与管理
4.3.2 水路交通线的开辟与管理
4.3.3 地图的绘制和管理
4.3.4 交通旅行图的出现和使用
4.4 旅途的食宿接待
4.4.1 官方接待
4.4.2 经营性接待
4.4.3 公益性接待
5 旅游典籍与文化
5.1 旅游典籍
5.1.1 山水文学发展概况
5.1.2 游记
5.1.3 纪游诗词
5.1.4 石刻
5.1.5 地理史志、行记
5.2 旅游思想观念及其演变
5.2.1 先秦时期自然之美的发现
5.2.2 比德与向善
5.2.3 孔子的旅游观念及其影响
5.2.4 道家的旅游观
5.2.5 魏晋以后日渐浓厚的畅神之游
5.2.6 儒道释融合与逆境中的山水体验
5.3 旅游礼俗
5.3.2 社会上的道别与接待礼俗
6 近现代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起步
6.1“爱国救亡”的海外之旅
6.1.l 开眼看世界——海外旅游思想的萌发
6.1.2 容闳:游学西方之先驱
6.1.3 王韬:游历欧洲、日本之学者
6.1.4 洋务时期的海外游学活动
6.1.5 走出国门:近代外交使团的海外出访之旅
6.1.6 谋求富强的壮游神州之旅
6.2 近代旅游活动和服务的日益丰富
6.2.1 洋馆、会馆的设立
6.2.2 经营性旅馆与饭店
6.2.3 新型的游乐场所
6.3 现代旅游业的初步发展
6.3.1 中国旅行社的创立
6.3.2 旅行社初期的运行
6.3.3 现代旅游业的初步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