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3 09:36
植树节(National Tree Planting Day)为每年三月十二日。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1915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民国17年(1928年)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而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后来经商议,于1932年发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1981年12月13日,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8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新森林法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商品林则由林业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以此来保护好各类林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此外,新森林法调整了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范围,采伐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竹林不再办理采伐许可证。非林地上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护路林、护岸护堤林和城镇林木的采伐,按照《公路法》《防洪法》《城市绿化条例》等规定进行管理。
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
1912年5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政府通令全国: “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时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年的植树节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2016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2017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气候、人类、社会。
2018年的植树节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
1.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2.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3.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4.树木棵棵种,绿树点点阴。
5.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6.千重林山真宝库;万顷绿海活银行。
7.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8.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9.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10.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1.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顿)在1872年的内布拉斯加州。到20世纪20年代每个美国公众已通过国家法律,宣布某一天为植树节或植树节和伯德日纪念活动。由于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据气候和适当的种植时间。植树节是一个假期,有一个国际遵守和很多国家的认同。在美国,是全国植树节庆祝4月第四个星期五。有些州庆祝选择在不同的日期对应的最佳时机植树地区植树节。
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这一运动计划2007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全年12个月,每月都会有国家欢度植树节:
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30余年。全民义务植树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第35个植树节和首个国际森林日到来之际,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今天(11日)发布《201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下称《公报》)。《公报》称,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还较少,区域、城乡造林绿化发展还不平衡,国土绿化成果巩固的任务艰巨。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此间表示,“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没有了森林和湿地,岂能奢谈山川秀美?”据《公报》介绍,2012年全国共有6亿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6亿株。截至2012年底,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39亿人次,义务植树640亿株。
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全年造林601万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造林274万公顷,占45.6%。截至目前,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7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已分别达到39.2%和35.3%。
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完成造林677万公顷、森林抚育837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283万公顷、防沙治沙209.6万公顷。
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万公顷。
中国网络植树节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为绿化公益事业开创了多元渠道和即时平台。通过网络植树的方式,网民可以参与到西部绿化行动中来,登录活动官方网站,轻点鼠标,捐植一棵树、一片林。
2009年7月14日上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甘肃省计划生育协会、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雷励青年发展计划与东南卫视联合主办的2009“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雷励中国甘肃远征”出征仪式在兰州黄河母亲河边正式启动。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与会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一起参与网络植树活动
“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大型公益活动自2009年3月在北京启动以来,通过向国内外募集善款,已资助了甘肃省通渭县的4600户贫困家庭种植了23000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为当地上万名农民(主要是贫困妇女)提供了多种技术培训和劳动创收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甘肃远征活动共有来自从全国各地层层选拔出来的30名18-24岁的青年远征队员和10名25岁以上的远征义工参加。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将深入沙漠考察,走进乡村开展系列生态扶贫活动,穿行在城市各处进行环保公益宣传,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图文实录,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全国介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农村现状等,积极倡导全民参与植树扶贫公益活动。
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公益活动旨在为社会公众搭建一个便捷参与植树造林和消除贫困公益事业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公众的绿化环保和扶贫助困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援助西部、植树造林、保护地球。其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计划资助甘肃省通渭县8000户贫困家庭,种植40000亩沙棘生态经济林。参与团体、机构所捐植“冠名主题林”将在“中国网络植树节”官方网站和实际种植地同时设立,并永久冠名。参与个人、团体、机构所捐植的树,将全部被种植在甘肃定西地区,并由当地贫困家庭负责后期管护,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也将作为扶贫款归管护家庭所有。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
添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这是因为,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添丁种树,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许多地方,有一种“添丁植树”的风俗,即谁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盘埋在门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种上一棵树,表示希望孩子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家庭树,波兰的一些地方规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树3株,称之为“家庭树”。
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凡施工单位,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求爱树,在德国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树季节,小伙子要送给姑娘一棵精心挑选的白桦树苗,亲手把它栽好,以表达爱慕之情,人们称之为“求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