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7 08:15
学院前身为中国金融学院,创办于1987年9月20日。直属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董事会办学。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陈云同志题词:“办好中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为中国金融学院指明了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
中国金融学院筹备阶段(1985.01-1987.08)
198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报送《关于筹备北京金融学院的请示》。
1986年2月,学院筹备处组建。
1986年4月,更名为“中国金融学院”。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同意成立中国金融学院的通知》。
1987年8月,召开学院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中国金融学院(1987.09-2000.06)
1987年9月20日,中国金融学院召开成立大会,时任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出席大会并担任第一任名誉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担任第一任院长。中国金融学院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原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光大金融公司等九家金融机构共同集资创办,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陈云同志题词:“办好中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为中国金融学院指明了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89年,增设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1991年,傅予行担任院长。
1993年,增设会计专业、证券投资专业。
1994年,潘硕健担任院长。
1995年,增设国际投资专业。学院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地市级行长培训。
1997年,戴相龙担任名誉院长。学院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司局级干部英语培训班。
1998年,学院承办国务院部委、局级领导干部金融知识培训班。
1999年,胡怀邦担任院长。
2000年6月21日,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01.03-2023.11)
2001年3月,在原中国金融学院金融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吴军担任院长。
2001年4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保险系和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2002年,金融学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招收第一届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2004年,学院招收第一届博士研究生。
2006年,设立投资学本科专业。
2007年,学院承办中国银监会系统干部监管专业英语培训班。
2009年,金融工程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教学团队成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9年,丁志杰担任院长。
2011年,招收第一届金融硕士(MF)。
2014年,吴卫星担任院长。
2015年12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中国金融管理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正式宣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改回“中国金融学院”的旧称。
2017年3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成立。
2017年6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汽集团联合发起的“中国产业金融研究与产品创新中心”成立。
2017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2018年7月,邹亚生担任院长。
2018年12月,学院成功加入国际量化金融协会IAQ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Quantitative Finance),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加入该协会的学院。
2021年2月,学院投资学专业获批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至此,学院全部三个本科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2023.11开始)
经报学校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于2023年11月25日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英文名China School of Banking and Finance·UIBE)。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共同愿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专职教师92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5人,博士化率达到93%。
学院现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1人、科技创新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获奖得者3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金融学终身成就奖”“金融学杰出教师奖”各1人。拥有刘亚、吴军、邱兆祥、丁志杰、吴卫星、殷剑锋等一批老中青学科带头人,在货币理论、国际金融、资产定价、银行管理、金融工程等领域形成特色研究领域和优势学科方向。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校应用经济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科技和投资学四个本科专业,金融学硕士、金融工程硕士、金融专硕三个硕士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博士专业。在本科层次设立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实验班、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实验班、量化金融实验班、鸿儒金融实验班等特色培养方式,硕士层次设立量化金融专硕项目,形成了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金融学科群,并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备的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重视经济金融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构建了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国际金融战略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社科、自然科学、教育部等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世界银行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在经济金融理论、金融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学院积极引进海归人才,加强教师的国际发表能力,被SSCI/SCI收录的研究论文成果开始稳步增加。同时,学院主办第一届与第二届瑞穗基金金融论坛、第五届中国金融学年会、按揭保险国际研讨会、三农问题与金融支持高层研讨会、国际金融战略研讨会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学院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北京教学实习基地、西南教学实习基地、东南教学实习基地、中南教学实习基地和金融工程教学实验基地等五个实习基地,学院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这个平台,在人才培训、专业咨询、课题研究等方面与合作单位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合作。同时,拥有金融工程实验室,可以提供较好的国内外经济金融数据库和金融分析软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本。致力于塑造高素质、创新性、国际化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打造“新一代银行家摇篮”的品牌。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0余人、来华留学生200余人。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层次、就业率实现双高,主要分布在金融系统、外资企业、国家机关等领域。
2011年3月20日,中国·金融学院校友会正式成立。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校友会成立当天通过校友理事会拟选理事讨论和表决,推举产生了中国·金融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其中包括名誉会长:3人;会长:1人;副会长:16人;秘书长:3人;副秘书长:8人;理事: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