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14:10
中枢性眩晕
简单而言就是脑部疾病引起的眩晕,最常见的是供给小脑、脑干血液的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症,这条动脉系是从颈部之两条椎骨动脉开始,进入颅内之小脑、脑干处合而为一成基底动脉,又从此处分为三条动脉,分别是后下小脑动脉,前下小脑动脉及上小脑动脉,这三条动脉都与眩晕有关,其中的前下小脑动脉主要供应脑干之桥脑与小脑蚓部之血液,前下小脑动脉的下游分枝即是内耳动脉,上游血量不足,下游即无足够的血液使用,这也可以说明前下小脑动脉阻塞会造成类似梅尼埃病一样的症状,因为临床症状很像,区分中枢性与末梢性眩晕之困难即在此。此病虽然来势汹汹,尚不至危及生命,但脑肿瘤或脑血管障碍,疏于治疗,往往会有生命危险,两者的治疗方法迥然不同。内耳病变引起的眩晕症即使没有治疗,也可熊自愈,那是因为位于中枢之小脑与脑干可以取代内耳之功能。现在假定右侧内耳因美病失去功能,身体左右平衡讯息不对等,会不自觉的往失去功能的右侧倾倒,当倾斜至某一程度要跌倒前,中枢的小脑会立刻察觉,马上把方向盘打向左侧纠正回来,使身体保持平衡,暂时取代右侧内耳之功能,直到内耳复原为止。
耳鼻喉科
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持续时间较长(数天、数周或数月),程度不定,一般较轻,有时可进行性加重,与头和身体的位置变动无关。
⑴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持续时间较长(数天、数周或数月),程度不定,一般较轻,有时可进行性加重,与头和身体的位置变动无关。
⑵可无耳部症状,前庭其他症状也不一定齐全。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与眩晕不相协调。
⑶多伴有其他脑神经、大脑或小脑症状。眩晕发作时可有意识丧失。
⑷自发性眼震粗大,为垂直性或斜行性,也可为无快慢相的摆动性,持续久,程度不一,方向多变,甚至呈双相性。
⑸各种前庭反应有分离现象,自发与诱发反应不一致,可出现前庭减振现象(弱刺激引起强反应,强刺激引起的反应反而弱)。
⑹变温试验结果冷热反应分离,有向患侧的优势偏向。
可使前庭及其中枢联系功能发生紊乱的病变较多,如外伤、炎症、中毒、神经变性、肿瘤、供血障碍以及受周围组织牵拉压迫等。
前庭分析器通过传导束与小脑、脊髓、植物神经系统、动眼系统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在静止情况下,两侧前庭感受器不断向同侧的前庭神经核对称地发送等值的神经冲动,通过一连串复杂的姿势反射,维持人体的平衡。前庭系统和其与中枢联系过程中的任何部位受生理性刺激,特别是病理性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使这种信息发送的两侧对称性或均衡性遭到破坏,其结果客观长将表现为平衡紊乱,主观感觉则为眩晕。对称性与均衡性的破坏可由一侧前庭系统受刺激,功能亢进或减退引起,也可因两侧受刺激的程度不同而发生。
变温试验结果冷热反应分离,有向患侧的优势偏向。
对眩晕为主诉的病人,首要的任务是仔细收集病史,根据病史中的线索,在内科、神经精神科、骨科或眼科医师的协助下进行检查,共同寻找、确定其原发病。只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治疗。
1 . 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症 :
突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偶有耳鸣,但多为两侧性,常在半夜发作,有时会有耳痛、复视、动摇视、发声障碍、吞咽困难、枕部头痛、手脚麻感、血压异常、眼振电图上会出现中枢性病变特殊之眼振。病因可能是动脉硬化、血栓、颈椎长骨刺及不明原因的血管痉挛,年轻人得此症者,多有家族性,和遗传因素有关,有些则是高脂血症引起。颈椎长骨刺并非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的主因,应该说是病人本身血管就有问题,再加上骨刺压迫才使症状浮现。
这是眩晕症中会立即致命者,其特征是眩晕持续不止,头痛厉害,意识逐渐不清,眼球偏向。脑干是生命中枢,人体之心跳与呼吸均由其所控制,一旦出血或梗塞,很难存活,亦无法手术取出血块,章孝慈校长即是脑干出血。此病之诊断由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造影可清楚看出,但常因医师顾虑病患经济负担而疏忽没照,或误诊为梅尼埃病,贻误病机,造成医疗纠纷。
3 . 小脑肿瘤 :
走路不稳是主要症状,常在早晨起床后头痛、头晕,未进食即呕吐不止,其中孩童病例不少。女性四十余岁时,如有头晕、头痛,全身莫名的不舒服,有可能是小脑脑膜瘤,不要自认是更年期障碍。
起立性调节障碍 : 突然站立时,感到身体飘浮、头晕、脸苍白、冒冷汗、无法久站,常在早晨起床后即开始不舒服,一直要到中午才好转,检查时会发现起立时与躺下时血压与心跳相差颇大,起立时血压下降,心脉加速,很多学童都因此无法上学。起立性调节障碍是自律神经失调引起,自律神经控制血压的升降,有些病人眩晕发作时血压上升,此并非高血压引起眩晕,而是眩晕使自律神经失调所致,血压急速下降也会引起眩晕,可见血压高低与眩晕没有绝对关系,主要关键在自律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