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2 22:41
中枢性神经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疼痛。
采用IASP(国际疼痛研究会)提出的新概念: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原引发过程,而不是外周引发的疼痛,外周引发的疼痛虽有中枢机制,但不是中枢性神经痛。实际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只有丘脑病变所引起的疼痛,才列于中枢性神经痛
7、癫痫
8、帕金森病等
产生中枢性疼痛的确切机制未知。虽然通过电生理试验或检测脊髓扁率,经常可发现与中枢性疼痛相关的细微的脊髓损害,但当损害严重到MRI可发现时患者通常表现为完全麻木而不是疼痛。因而,中枢性疼痛可能表示疼痛传导束的不完全损害。就像外周神经损伤时看到的一样,即神经的不完全割断将导致“过度发放”(over-firing)。
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
1、疼痛定位:中枢痛难以定位,过去通常强调这一概念,主要来源于中枢痛扩展到身体大部分,如:身体整个右侧或左侧,或下半身。也可仅累及一只手或手的桡侧或尺侧或半个脸。广范围中枢痛患者,相对容易描述疼痛区域。大多数中枢痛是广泛分布而不是散在分布,病变位置决定疼痛部位。
2、疼痛的性质:中枢痛的性质并不是固定性的,而可以是任何性质的,换言之,不
总是烧灼性或触物感痛(disaethetic)性,而是多样性,并且患者之间变异也很大。
3、疼痛的强度:从低到极高不等,旣使疼痛强度轻或中等,患者评价这种疼痛是严
重的,这是因为其难忍性持续性给患者带来痛苦。
4、发作和时态:中枢痛在有病变后立即出现或延迟几年,长达2~3年,例如,中风后疼痛大部分发生在中风后2~3周之内。大多数自发性中枢痛,是持续存在,并没有无痛间隔
根据疼痛综合征的病史和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常常可以做出诊断。经典的三联征为:固定位臵的烧灼样疼痛、对冷刺激异常的感觉以及接触可加重疼痛。疼痛是持续不变的,而且通常描述成烧灼样、酸痛(aching)或切割样(cutting)感觉。偶尔,也可表现为令人无法忍受的短暂爆发的剧痛。中枢性疼痛的特征为混合性的疼痛感觉,最突出的是持续不断的烧灼样感觉,与烧灼样感觉混合在一起的是冷感和针刺感,任何轻触都可加重这种持续不变的烧灼样感觉
1、病因治疗:尽可能针对原发病因就行有效治疗
2、药物治疗:
a)一线镇痛药物:
i.钙通道阻滞剂:普巴瑞林,是在加巴喷丁基础上研制出的新一代药物;加巴喷丁
ii.三环类抗抑郁药
ii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iv.局部用利多卡因
v.抗惊厥药:卡巴西平等
b)二线镇痛药物
i.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
ii.强阿片类镇痛药:吗啡等
c)其他镇痛药物:如局部辣椒素、美金刚、某些抗癫痫药等
3、其他治疗措施:
a)注重患者宣教和加强护理
b)物理疗法:温热疗法、寒冷疗法、水疗、光疗等
c)心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和行为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