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

更新时间:2024-09-19 18:41

再生水是指污(废)水经过处理后,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质标准和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再生水有时又被称为中水,但再生水不等同于中水。再生水水源更为广泛,包括生活、工业、农业污水等,而中水水源通常特指建筑物或者建筑小区中的排水。

历史由来

“再生水”起名于日本,“再生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但目前还没有中水利用专项工程,也没有专项资金,只是政策上引导,各城市的中水利用量是根据此城市的缺水程度不同而定的。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尽最大的可能利用中水。

发展

从目前形势来看,推动再生水行业不断前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水量需求不断增加。人口不断增长使世界性的水荒在不断蔓延,这点在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即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出现负值,城市化的进程也会带来水资源的紧张。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开发新的水源,而污水再生利用因为其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认作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目前在很多地区都采纳了更为综合性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方式。新加坡采纳的“国家四大水喉”战略便是颇具代表性的范例,该战略整合了集水区水、进口水、再生水和淡化水四种水源,以满足国家的用水需求。

2、水资源逐渐减少。近些年来干旱频发,以澳大利亚为例,截至2009年,已出现了长达10年的干旱,致使国内水资源急剧下降。污水再生利用现在已经被认为是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尤其是2000年至2003年的大旱肆虐之后,澳大利亚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污水再生处理,以减缓政府施行的限水政策的影响。以色列也实施了含水层蓄水回采计划,提供多年再生水储存,可供干旱年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

3、环境政策日趋严格。以美国南湾水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为例,环境保护署限制圣何塞/圣克拉拉污水处理厂在夏季将出水排入旧金山湾,以便保护几种濒危物种赖以生存的盐碱滩栖息地。对此,该厂不得不进行污水再生处理,将再生水配送给附近的卫生区回用,保证夏季实现“零排放”。 此时污水再生利用是应对严格环境政策的备选方案。在某些情形下,由于实行了严格的出水排放标准,对于将出水排入当地水体的传统方式,污水再生利用成为一种经济的替代方案。例如,地表水排放为了避免水体恶化,现在常常要求进行营养物去除。北京已经全面实施将中心城污水厂升级改造为高品质再生水厂工程。升级改造后,出水主要指标将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向城市河湖环境、工业、绿化等领域提供高品质再生水。为污水处理厂排放寻找一种经济的解决方案并满足环保约束条件,已经成为世界多国实施污水回用项目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4、经济所需。对于工业用户来说,现在生产用水消耗成本已经很高,使用再生水进行生产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尤其像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已经从政策上禁止使用自来水进行生产。即使南水北调来水后,再生水的利用还是会节省大部分资金。

重点扶持

中国再生水行业市场现状,中国再生水市场调查分析,再生水行业投资战略咨询报告请参考《2013年中国再生水行业分析报告》

城市生活污水是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提高污水处理率并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是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为改善国内水污染状况并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再生水利用在国内得到重点扶持,行业存在显著投资机会。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投入304亿元新建2675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处理能力,投资增速高达198.0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41%远高于行业每年5.30%的增速。其间,全国城镇再生水利I用率将从目前的不足10%提升至15%。

利用方式

再生水主要有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利用方式。在市政排水管网通达区域,且用户分布较为密集、用户规模和水质要求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一般采用集中式利用模式,通过建设再生水处理厂、加压泵站、再生水供水管网、再生水取水栓等,集中开发利用再生水;在市政排水管网或再生水供水管网未通达区域,一般采用分散式利用模式,由住宅小区、学校、机关单位、工业企业等按照“节水三同时”制度,自建或拼建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将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中国主要采用“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模式。按照利用途径划分,中国再生水利用主要划分为农林牧渔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五种模式。

利用量

2022年,全国再生水利用量为150.9亿立方米。近十年来,中国再生水利用量由35.85亿立方米提高至150.9亿立方米,增长了115.0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由8.82%增长至20.44% 。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广东、河南的再生水利用量均超过10亿立方米,北京、天津、西安、大连、青岛再生水供水量与自来水厂公共供水量的比例分别达到1:1.2、1:2.4、1:2.3、1:2.6、1:2,再生水成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

利用潜力

虽然中国再生水利用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但总体上利用水平仍然不高。根据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总量为738亿立方米,若按80%的利用率计算,中国再生水利用潜力为412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利用的可行性

优势

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首先城市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城市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同时,污水处理厂就是再生水源地,与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距离近供水方便。污水的再生利用规模灵活,既可集中在城市边缘建设大型再生水厂,也可以在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技术可行性

在技术方面,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利用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到人们所需要的水质标准。城市污水所含杂质少于0.1%,采用的常规污水深度处理,例如滤料过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经过预处理,滤料过滤处理系统出水可以满足生活杂用水,包括房屋冲厕、浇洒绿地、冲洗道路和一般工业冷却水等用水要求。微滤膜处理系统出水可满足景观水体用水要求。反渗透系统出水水质远远好于自来水水质标准。

国内外大量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的成功实例,也说明了污水再生回用于工业、农业、市政杂用、河道补水、生活杂用、回灌地下水等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为配合中国城市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建设中水设计规范》、《城市污水水质》等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为有效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和保障污水处理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数据。

经济可行性

城市污水采取分区集中回收处理后再用,与开发其它水资源相比,在经济上的优势如下:

⑴ 比远距离引水便宜

城市污水资源化就是将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作为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基建投资远比远距离引水经济,据资料显示,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到可以回用作杂用水的程度,基建投资相当于从30千米外引水,若处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40~60千米外引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调水量100多亿立方米,主体工程投资超过1000亿元,基单位投资约3500~4000元/t。因此许多国家将城市中水利用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选择方案之一,也是节水的途径之一,从经济方面分析来看是很有价值的。在中国,有300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保定市鲁岗污水处理厂等几十项中水工程。实践证明,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中水利用作为城市第二水源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⑵比海水淡化经济

城市污水中所含的杂质小于0.1%,而且可用深度处理方法加以去除,而海水中含有3.5%的溶盐和大量有机物,其杂质含量为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需要采用复杂的预处理和反渗或闪蒸等昂贵的处理技术,因此无论基建费或单位成本,海水淡化都高于再生水利用。国际上海水淡化的产水成本大多在每吨1.1美元至2.5美元之间,与其消费水价相当。中国的海水淡化成本已降至5元左右,如建造大型设施更加可能降至3.7元左右。即便如此,价格也远远高于再生水不足一元的回用价格。

城市再生水的处理实现技术突破前景仍然非常广阔,随着工艺的进步、设备和材料的不断革新,再生水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会不断提高,处理成本也必将日趋降低。

⑶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绿化、冲洗车辆和冲洗厕所,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了对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影响,增加了可利用的再生水量,这种改变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强水体自净,并且不会对整个区域的水文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应用前景广阔。污水回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的新水源,减少了社会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保持优质的饮用水源,这种水资源的优化配制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城市污水被选为可靠且可以重复利用的第二水源,多年以来,城市污水回用一直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成为世界不少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性对策。

使用途径

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

再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公园、校园、高速公路绿带、高尔夫球场、公墓、绿带和住宅区等)、工业(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大型建筑冲洗以及游乐与环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泽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鱼类养殖等),还有消防、空调和水冲厕等市政杂用。

根据再生水利用的用途,再生水可回用于地下水回灌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五类。再生水回用于地下水回灌,可用于地下水源补给、防治海水入侵、防治地面沉降;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可作为冷却用水、洗涤用水和锅炉用水等方面;再生水用于农、林、牧业用水可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灌溉、种植与育苗、林木、观赏植物的灌溉、种植与育苗、家畜和家禽用水。

目前情况

现状

进入21世纪前后,在中国水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再生水利用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到2009年,中国污水再生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处理率)在15%左右,而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排放量的比率仅为5%左右。

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哈尔滨人均水资源更低。海河、淮河、辽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5,海河流域包括京津两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7。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当前相当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据统计,中国669个城市中,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大,年缺水量,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唐山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据资料统计,国际极度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而河北保定市区目前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64,严重缺水,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等。

2000年北方地区出现100年不遇的大旱,使许多水库河流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断流和枯干,北方13个省318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迫限时供水,缺水人口达2000多万。

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中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十分严重,而对这种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状况,传统思想认为应该行政性提高水价来限制人们的用水量,但是浪费问题从来不是行政性的价格可解决的,因为在考虑浪费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限制人们行为本身带来的效用损失。建设部的一次调查表明,当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2.0%时,人们才会考虑节水问题;达到5%时,对人们的生活才会产生较大影响;达到10%时,人们会考虑水的重复利用。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污水回用在一定使用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新水源,并且可以节省优质的饮用水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进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虽然近年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但各地用水量增势强劲,加剧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水资源紧缺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领导和专家的关注。据预测,世纪水资源危机将位居世界各类资源危机之首。因而研究城市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开发势在必行,这对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不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得要。

使用情况

虽然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回用污水。但真正将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则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建设部在“六五”专项科技计划中最先列入了城市污水回用课题分别在大连、青岛两地作试验探索。这两地研究成果表明,污水可以通简易深度处理再次回用,是很有前途的水源。

从1986年开始,城市污水回用相继列入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开始污水回用技术的探索和示范工程的试验。“七五”攻关项目“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就污水再生工艺、不同回用对象的回用技术、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研究包括青岛延安三路污水厂等14个污水不同程度或不同对象地开展污水回用工程,为“八五”期间污水回用项目的攻关提供了大量可行的依托工程。“八五”攻关项目“污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分别以大连、太原、天津、泰安、燕山石化为依托工程,开展工程性试验。通过系列的生产性和实用性工程研究,“八五”提供了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工艺、冷却、化工、石化、钢铁工业和市政景观等不同用途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水质标准。“八五”提供的成果较“七五”提高到了实用水平,研究内容经过了生产怅一检验,涵盖了污水回用的大部分领域。“九五”攻关项目“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化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具体攻关两部分内容:一是回用技术集成化研究,二是城市污水地下回灌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这些攻关研究,完成了大量生产性试验,取得了丰富数据,经国家专家级的鉴定验收,许多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

在“21世纪国际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建设部在会上指出“中国将会全面启动污水资源化工程,并在此领域广泛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欢迎各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于中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项目”,表明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城市对再生水利用的投资与需求将迅速升温。

规划

为了缓解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治理水环境的污染,中国近期建设的集中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如表1所示。

⑴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工业用水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不同,可直接或者再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业冷却水,中国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或先进二级处理出水用作工业冷却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有运行成功的实例。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给华能热厂提供冷却水的水源,供应量为4万吨每天。同时该污水处理厂还为三河热电厂等工业企业供水。

再生水目前已经成为北京的第二大水源。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北京使用再生水3.6亿立方米,今年预计达到4.8亿立方米。再生水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河湖环境等领域。今年使用的4.8亿立方米的再生水中,有6000万立方米用于补充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用水的使用。朝阳公园、大观园陶然亭、万泉河、南护城河以及奥运中心区等都实现再生水浇灌。同时,北京城区还建成20个自动中水加水机,每年可提供2000万立方米可再生水用于绿化和市政管理。

⑵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生活杂用水

处理后污水回用生活杂用水,北京最具代表性。1984年北京市进行污水示范工程建设,并于1987年出台了“北京市中水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在该管理条例中,凡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旅馆、饭店和公寓以及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和新建的生活小区都要建立中水设施。以此为契要,北京市的中水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了160多个中水设施,这些设施大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和大专院校,它们以洗浴、盥洗等日常杂用水为水源,经过处理在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可以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目前这些中水设施处理能力已经达到4万,回用水量约。中水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实现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使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50%,北京市将新建9座中水厂,以加大污水再生回用,推广城市中水的使用。

北京已经建成9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的配套管网,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还将再有5座类似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与此同时,郊区的污水治理也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的14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近1.7亿立方米。

⑶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农业灌溉

在中国北方城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已经成为某些郊区农田(包括菜田、稻田和麦田等)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和肥分,导致作物增产,平均每一立方米生活污水,可以增产小麦或稻谷约0.5kg。但是污灌也体现了一些缺点,部分农田,由于用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灌溉而导致农田恶化和农业减产,地下水、土壤和农产品受污染。再生水用于农作物灌溉的面积逐年增加,大兴、通州等地区形成了30万亩再生水灌溉区。今年全市农业利用再生水达2.3亿立方米。2006年底,随着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闸门开启,清澈的再生水涌入凉凤灌渠,大兴区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8个镇的20万亩农田灌溉用上了再生水。再生水代替清水进行农田灌溉,每年可减少开采地下水6000万立方米。

北京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1000立方米。近年来,本市坚持“量水而行、以供定需、因水制宜、绿色节约”,推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每年都确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障首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再生水已经成为本市第二大水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小区冲厕等。近5年来,建成卢沟桥、吴家村、沙河等一批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大力推进再生水管网建设,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市乡镇以上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08年的329万立方米提高到39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由79%提高到83%;再生水利用量由6亿立方米提高到7.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1%。污水处理率及再生水利用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大再生水用量,计划建成东坝、垡头、五里坨、通州河东、丰台河西、昌平未来科技城等再生水厂,新建再生水管线50千米,完成酒仙桥、黄村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4%,再生水利用量达8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0.5亿立方米。

目前,本市节水工作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近5年来,全市完成了50万亩农田、果园、菜地节水灌溉工程,18.5万亩农田采用再生水灌溉,创建节水型单位、小区1830个,城区9座热电厂全部利用再生水替代新水源,工业年利用再生水达到1.4亿立方米。2012年,全市用水总量36.5亿立方米,其中有7.5亿立方米是再生水。万元GDP水耗下降到21立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

水质标准

基本标准

选择性标准

回用于地下水回补用水选择性标准

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

回用于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

回用于城市用水选择性标准

回用于景观用水选择性标准

缓解水资源短缺途径

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以上。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并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持续利用环节

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日趋紧张,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水环境、促进循环型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

国际上,对于水资源的管理目标已发生重大变化,即从控制水、开发水、利用水转变为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和“水生态的修复和恢复”,从根本上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能带来可观的效益

再生水合理利用不但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是巨大的。首先,随着城市自来水价格的提高,再生水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回用水量的增大,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突出;其次,再生水合理利用能维持生态平衡,有效的保护水资源,改变传统的“开采一利用一排放”开采模式,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并对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具有一长远的社会效益;第三,再生水合理利用的生态效益体现在不但可以清除废污水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进一步净化环境,美化环境。

评价方法

现实风险评价方法

也称低技术/低费用/控制风险方法,以流行病学研究为基础,结合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对病原体的处理效果,分析再生水回用的健康风险。世界各国的再生水回用水质标准多采用此法制定,如美国的回用水指南。再生水水质标准是依据再生水回用的经验和对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地去除病原体的认可。

表:再生水用于非限制性灌溉的水质标准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也称高技术/高费用/低风险方法。它定量地评价再生水在回用过程中暴露于病原体的人类健康风险。其评价程序与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价程序相同,包括:

①危害识别:识别再生水中可能含有的人们关注的病原体

②暴露评价:确定再生水在使用过程中,人暴露于病原体的途径、持续时间和暴露量;

③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根据病原体的剂量反应关系,估算与人的实际暴露水平相似的条件下的感染概率;

④风险特征分析:依据暴露和剂量反应的假设,计算理论风险。

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注:①pH及注明单位处除外。

②为管网末梢余氯。

③1.0为夏季水温超过25℃时采用值。

④2000为盐碱地区采用值。

前景展望

进一步研发再生水技术,拓展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空间,恢复良好用水环境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控制水污染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基础。再生水处理和应用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任务,需要制度、法律、行政、管理、教育、宣传、技术、财政等多方面的配合。针对当前中国水环境具体情况,今后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⑴制定再生水处理、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再生水应用可能会给企业等带来直接利益,但更多的是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政府应该是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应组建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管理部门并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贯彻实施再生水利用的一系列策略。

⑵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加强公众对城市再生水利用的认识。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单单依靠政府或企业是不能完成的。必须通过课本、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国内水环境劣化的现状和危害,增强对节约用水和再生水利用的认识,增加公众对再生水的了解,解除公众对再生水的心理障碍,取得社会对再生水利用的共识和支持。

⑶制定城市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制定是中国整体再生水利用的的前提和保障。应以流域为单位,制定中国的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充分考虑现有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防洪系统的现状,综合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再生水、雨水、海水等水源,考虑流域内工农业的用水需求和用水结构、水环境质量现状等,制定再生水利用的的详细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

⑷开展再生水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的实施最终依靠技术来完成,应尽快开展污水再生全流程技术、经济高效污水回用技术、雨水水文循环修复技术等研究工作。

⑸建立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示范工程。选择缺水地区的典型小流域,如北京、天津等,建立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示范工程,进行实例研究。这样可以积累经验,为实现更大规模再生水利用的提供借鉴。

相关术语

个别循环

个别建筑物的污水再生水回用于该建筑物内利用的方式。

地区循环

比较集中的地区,例如住宅小区、市区再开发区域等的多个建筑物,污水再生水共同回用的方式。

广域循环

城市下水道的污水再生水在较大范围内回用于建筑物等利用的方式。

厕所冲洗用水利用

再生水用于冲洗马桶。附有洗手用水箱的马桶不能使用。

洒水用水利用

再生水用于浇洒公园、绿地的草坪和树木等以及用于冲洗街面道路的利用。

景观用水利用

以人不接触为前提,再生水的舒适利用。

亲水用水利用

以人接触为前提,再生水的舒适利用。

再生利用设施

污水处理水经再生处理,为再利用而设置的再处理设施、输配水设施以及利用设备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再生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水经必要处理(砂过滤、加氯处理等)工程设施的总称。用于厕所冲洗水等利用。

输配水设施

再生水从再生处理设施到利用设备的输配水设施的总称。

景观用水、亲水用水利用定义的“人体接触”是指小溪流的手足浸入、身体部分接触,而非是洗澡等全身性的接触。水与身体部分接触的例子有水流中捉鱼、划船、钓鱼等活动

案例

▲美国

在佛罗里达州,根据其城市用水集中的特点,提出的基本模式是非饮用水回用,大规模地施行双管供水系统,以自来水40%左右的价格将城市污水处理水供给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化和建筑物、住宅区的中水道用水;而在德克萨斯州,则根据自己用水的传统和水文地质特点,采取“间接回用”的模式,大规模进行污水处理水的地下回灌。

▲日本

再生水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早在1955年日本就开始了再生水利用。日本大城市双管供水系统比较普遍,一个是饮用水系统,另一个是再生水系统,即“再生水道”系统。“再生水道”以输送再生水供生活杂用著称,约占再生水回用量的40%。日本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杂用、工业、农业灌溉等,管理制度非常严格。日本的再生水回灌主要通过河道补给地下水等进行,近年来又开发出一种地下毛细管渗滤系统,渗漏回灌补充地下水。大部分地区利用污水处理水进行“清流复活”,而水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是回用的重点。

▲以色列

以色列是最早使用再生水进行农作物灌溉的国家之一,其工业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大力发展高科技外,推行污水回用政策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高比例(大约是污水总量的三分之二)使用再生水进行灌溉的国家。污水排放量在2010年约达到了5亿立方米/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大约3.5亿立方米/年。目前,以色列全国1/3的农业灌溉使用再生水。

设备

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系统按其供应的范围大小和规模,一般有下面四大类:

1、小区域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筑小区内各建筑物所产生的杂排水。这种系统可用于建筑住宅小区、学校以及机关团体大院。其处理设施放置小区内。

2、区域性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本系统特点是小区域具有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或利用工业废水,将这些水运至区域中水处理站,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绿化等用。

3、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本系统内杂用水和优质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

4、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城市排水体系不健全的地区,其水处理设施达不到二级处理标准,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轻污水对当地河流再污染。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该建筑物的排水净化池(如沉淀池、化粪池、除油池等),该池内的水为总的生活污水。该系统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室内或室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