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生产方式

更新时间:2022-08-25 10:36

《丰田生产方式》是2006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先生最经典的作品。该书系统揭开了丰田公司卓越的秘密,涵盖其准时化(Just In Time、JIT)、自动化、看板方式、标准作业、精益化等生产管理的各种理念。

内容简介

《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先生最经典的作品,系统揭开了丰田公司卓越的秘密,涵盖其及时化(JIT)、自动化、看板方式、标准作业、精益化等生产管理的各种理念。它堪称是丰田核心竞争力的最权威作品,也是全球生产管理的最为重要的标杆,成为国际通用的企业教科书。

作品目录

中文版序一:学习TPS,振兴CPS

中文版序二:为提升自主创新力而学习丰田生产方式

中文版序三:窥探丰田的奥秘

中文版序四:感谢原汁原味的《丰田生产方式》首度出版

原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

恐怖的“低速增长”

赶超美国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打破常规,产生“看板”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

降低成本是目标

日该企业的错觉

生产流水线的建立

“前松后紧”吃不消

需求为王

观念革新不可少

第二章 丰田生产方式的开展

反复问5个“为什么”

彻底分析消费

我的现场主义

亲自制定标准作业表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

交接棒的奥妙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

究竟何谓“看板”

一知半解会吃大亏

将“反常识”变为“常识”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

第三章 丰田生产方式的演变

第四章 丰田生产方式与福特生产方式

第五章 低增长中求生存

附录

附录一 术语汇录

附录二 丰田生产方式的沿草图

后记

章节摘录

序言

1973年秋季石油危机爆发后,丰田生产方式才开始逐渐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原因就是人们重新认识到,在石油危机后的经济低速增长的形势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业绩比其他公司相对更好,具有更强的抗萧条力量。

二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普遍受“多品种少量生产’’这个市场状况的制约。丰田生产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为了同欧美汽车工业的“大批量少品种生产”相抗衡,为了生存下去,我们经过多年的反复摸索,终于使得这种生产方式及生产管理方式逐渐清晰化、规范化。丰田生产方式的目的在于彻底杜绝企业内部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是丰田公司的历史产物,始于丰田佐吉先生,经丰田喜一郎先生,一直到今天。

我们的初衷是找出一条适合于日本经济环境的独特的方式,但又不想让别家公司,特别是不想让先进国家轻易地了解它,甚至不让他们留下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一直推行和强调“看板方式”或“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因此,人们难以理解它,也是很自然的。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讲,丰田生产方式及其运用手段“看板”,似乎有它的秘密。许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询问丰田制造方法。不仅有企业界人士,而且还有在大学教生产管理的教授,或是做管理咨询的人士,也都非常关心和注意这个问题。有这么多人士关心丰田生产方式是很可喜的。在此,对于关心丰田生产方式的一切人士,我们深表谢意。然而,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目,日本国内各种行业已正对之加以研究的过程中,我感到,一部分内容被加以误解了,或者被各取所需地加以滥用了。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把“丰田生产方式”片面理解成“看板方式”。其实,“看板”只是丰田生产方式运用手段之一,并不是说只要采用“看板”就能相应地提高生产效率。更何况那种通过“将困难转嫁给协作厂家”来提高本公司经营业绩的意图,是同丰田生产方式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的。

因此,为了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丰田生产方式,让尽可能多的人理解究竟什么是丰田生产方式,我写了这本书。为使大家能够正确理解丰田生产方式,特别把写作重点放在思想方面,没有举出太多案例,此点预先加以说明。另外,一部分人对丰田生产方式曲解后再加以批判,对此,我不加任何辩解和说明,因为我坚信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由历史做出结论。

文摘

反复问5个“为什么”,你对于一种现象连续问5个“为什么”了吗?这样做,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比如,一台机器不转动了,你就要问:(1)“为什么机器停了?” “因为超负荷保险丝断了。”(2)“为什么超负荷了呢?”“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3)“为什么润滑不够?”“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4) “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5)“为什么磨损了呢?”“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反复追问上述5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需要安装过滤器。如果“为什么”没有问到底,换上保险丝或者换上油泵轴就了事,那么几个月以后就会再次发生同样的故障。说实在的,丰田生产方式也不妨说是丰田人反复问5个“为什么”,积累并发扬科学的认识态度,才创造出来的。自问自答这5个“为什么”,就可以查明事情的因果关系或者隐藏在背后的“真正的原因”。

“为什么丰田汽车工业公司里,一个人只能管一台机器(而丰田纺织公司里一个青年女工却能管40、50台自动织布机)?”

提出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这样的解答:“因为机器没有配备加工完毕就停止的装置。”由此得到启发,便产生了“自动化”的想法。 “为什么不能做到‘准时化’生产呢?”针对这个问题,便会得出“前一道工序出活过早过多,不知道加工一件要用几分钟”的答案。于是,因启发而导出“均衡化”的设想。 “为什么会出现生产过量的浪费呢?”针对这个问题,会得出因为“没有控制过量生产的机能”的答案,据此展开便产生“目视化管理”的设想,进而导出“看板”的构思来。丰田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彻底杜绝浪费。这一点已在前一章讲过。 “为什么会产生浪费呢?”由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探讨了企业继续存在的条件即利润的意义,甚至于人的劳动价值的本质也就可以获得答案。就生产现场而言,当然要重视“数据”,但更要最重视“事实”。一旦发生问题,如果原因追查不彻底,解决办法也就不会奏效。因此,我就反复提出5个“为什么”。这构成了丰田式科学态度的基本精神。

特征

与经营直接相关的全公司的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活动。

为了能够调动与生产有关系的所有部门,并合理有效地利用,对生产方式有如下思考:

1、生产计划平均化;

2、尽量缩小生产批量;

3、只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的产品。

最重视事实的科学态度

问题现场最重视的是事实。如果已经出现了次品,再从数据去了解、安排改良措施就太迟了。因此,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很重视现场数据的收集,但最重视的还是事实。

如果发生了问题,找出的原因不充分的话,解决的对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丰田在处理这种情况时,一般都是把5W1H(其中的“5W”是指5个“Why”),即出现问题后连问5个为什么,找出问题所在。机器和生产线发生了故障,要敢于停止机器和生产线运转,进而彻底查明故障的真实原因。只有找到真正原因,才谈得上正确的解决办法,即“1H”所指的“How”(怎样)。这就是丰田集团的“现场和现物主义”。

为使大家能在遇到情况时彻底实行这个方法,丰田提出以下几个思考方法:

1、让任何一个人都要事先明白问题的所在;

2、使员工明确意识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即使出现一个次品也要采取对策。

误区

认为推行丰田生产方式要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而自动化会使更多人下岗,成本升高。

丰田生产方式中的自动化并不是一种高度自动化技术和生产线,它指的是一种能自动判断异常的装置,一有异常就自动停止,自动报警告知,当装配线上的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时,作业人员可拉停线开关并自动显示报警。显示报警器、拉线开关和作业人员的组合就形成一种自动化系统,它不需要花很多钱,也不复杂,但它能确保异常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保证不让不良品流到下一道工序。

对快速换模调整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或认为无能为力。

大野耐一的强烈的准时化意识,使他感到快速更换是准时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快速更换不突破,准时系统无法实现,所以专门组织人力对快速更换进行攻关,并请公司外的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帮助指导,在1000t冲压模从半天缩短到二小时,二小时缩短到半小时,又提出缩短到3分钟内这样一个在当时连著名管理专家新乡重夫也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对视听管理的思想认识不足。

一般书上介绍的都是丰田生产方式的目视管理技术,笔者认为“视听管理”这一表述更能反映丰田汽车公司的现场管理现实。

对人—机关系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性阻力非常大。

大野耐一最初推行丰田生产方式就是从编制标准化作业开始。一人多机操作,就是按事先编制好的人—机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进行工作。

对一个流生产线布局和专用设备改造缺乏足够的认识。

要真正实施丰田生产方式,就要实现快速更换和调整,这需要对模具结构、工装夹具的结构、刀具装夹机构等进行改造,以适合快速更换和调整,需要对许多设备开发安置上自动化装置,需要设计制造一个流专用设备和工具,以适合按工序流来布局,满足一个流、少批流、一人多工序操作的要求,这种设计改造的硬技术在中国企业里已完全具备,关键是企业高层领导和技术人员是否具有这种观念和意识。

关键原则

丰田式生产管理的关键原则归纳如下:

一、建立看板体系(Kanban system)。

就是重新改造流程,改变传统由前端经营者主导生产数量,重视后端顾客需求,后面的工程人员通过看板告诉前一项工程人员需求,比方零件需要多少,何时补货,亦即是“逆向”去控制生产数量的供应链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库存成本(达到零库存),更重要是将流程效率化。

二、强调实时存货(Just In Time)。

依据顾客需求,生产必要的东西,而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量,这种丰田独创的生产管理概念,在80年代即带给美国企业变革的思维,现已经有很多企业沿用并有成功的案例。

三、标准作业彻底化。

他们对生产每个活动、内容、顺序、时间控制和结果等所有工作细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例如装个轮胎、引擎需要几分几秒钟。但这并不是说标准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工作人员发现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变更标准作业,目的在于促进生产效率。

四、排除浪费、不平及模糊等。

排除浪费任何一丝材料、人力、时间、能量、空间、程序、运搬或其他资源。即排除生产现场的各种不正常与不必要的工作或动作时间人力的浪费。这是丰田生产方式最基本的概念。

五、重复问五次为什么。

要求每个员工在每一项任何的作业环节里,都要重复的问为什么(Why),然后想如何做(How),以严谨的态度打造完美的制造任务。

六、生产平衡化。

丰田所谓平衡化指的是“取量均值性”。假如后工程生产作业取量变化大,则前作业工程必须准备最高量因而产生高库存的浪费。所以丰田要求各生产工程取量尽可能达到平均值,也就是前后一致,为的是将需求与供应达成平衡,降低库存与生产浪费。

七、充分运用“活人和活空间”。

在不断的改善流程下,丰田发现生产量不变,生产空间却可精简许多,而这些剩余的空间,反而可以做灵活的运用;相同人员也是一样,例如一个生产线原来六个人在组装抽掉一个人,则那个人的工作空间自动缩小,空间空出来而工作由六个人变成五个人,原来那个人的工作被其他五人取代。这样灵活的工作体系,丰田称呼为“活人、活空间”即鼓励员工都成为“多能工”以创造最高价值。

八、养成自动化习惯。

这里的自动化不仅是指机器系统的高品质,还包括人的自动化,也就是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学习创新,这是企业的责任。这点完全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做东西和做人一样”,通过生产现场教育训练的不断改进与激励,成立学苑让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反应越快越精确。

九、弹性改变生产方式。

以前是生产线上(line)作业方式,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组装,但现在会视情况调整成几个员工在一作业平台(Cell)上同时作业生产。NEC的手机制造工厂,因为需同时生产二十几种款式手机,所以激活机器人并无法发挥效率,他们就采用上述方式,一桌约三、四个员工作业,来解决现场生产问题。

四大规则

蕴涵在丰田式生产管理之中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可以用四条基本规则来概括。这些规则指导着每一产品和服务所涉及的每一项作业、每一处衔接和每一条流程路线的设计,实施和改进.这四条规则如下:

规则一:所有工作的内容、次序、时间和结果都必须明确规定。

规则二:每一种客户-供应商关系都必须是直接的,发送要求和得到回应的方式必须明确无误,非“是”即“否”。

规则三:每一种产品和服务的流转路线都必须简单而直接。

规则四:所有的改进都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方法,在尽可能低的组织层面上进行。

这四条规则要求,企业的各种作业、衔接和流程路线必须能够进行自我检测,以自动发出问题警示。正是由于不断地对问题做出响应,看似僵化的体系才得以保持柔性,能够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媒体推荐

中文唯一授权,日文再版83次,张瑞敏最推崇的生产方式!

丰田公司保持持续增长,支撑这一成功的TPS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大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哈佛商学院

确切地说,丰田生产方式就是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

丰田生产方式是一场意识革命。

——张富士夫(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社长)

丰田生产方式的强势究竟是什么呢?有三个层次,初级者认为“减少库存”;中级者理解为“发现问题、提高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高级者则认为“在为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反复作业期间,没有发现问题会产生不安,大家都拼命地发现问题”。

——藤本隆宏(东京大学经济系教授,日本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第一人)

丰田的生产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利润超出世界三大汽车厂利润的总和,竞争力最强。丰田生产方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管理方法,更变成了一种企业文化。

——张瑞敏

哲理体系

丰田生产方式TPS哲理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觉化。准时化(JIT-Just in time)生产。即以市场为龙头在合适的时间、生产合适的数量和高质量的产品,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以平准化(Leveling System)为条件。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对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从前道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平准化是指工件的被拉动到生产系统之前要进行人为的按照加工时间、数量、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排序,使拉动到生产系统中的工件流具有加工工时上的平稳性,保证均衡生产,同时在品种和数量上实现混流加式运动,起到对市场多品种、小批量需要的快速反应和满足功能。人员自主化是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而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同时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

“一大基础”是指改善(Improvement)。改善是TPS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TPS。这里的改善是指这样的含义: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工作、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②消除一切浪费。TPS哲理认为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③连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实施步骤

1、最高管理层的观念的转变和坚定的改革意志。海尔集团总裁曾说:海尔14年的成就,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在于无形的东西,这就是观念、思维方式的彻底全新的变革。企业领导人透彻和正确理解TPS,在此基础上树立坚定的变革意志,对于推行TPS是否能够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寻求一个变革代理人。变革代理人可能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也可能是受后者委托、并获得其强有力支持的人。变革代理人应该对TPS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应该有为了企业、为了理想而不惜献身的狂人精神以及能积极开拓、具有驾驭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建立一个变革推进组织。建立一个诸如“生产方式改善办公室”或“丰田生产方式推进委员会”的组织,该组织的领导者就是最高领导者或其所委托的代理人。组织成员应由厂长、部长、科长等管理人员组成,并以部长级为中心。组织的工作主要有:

a组织关于TPS的思想、体系和方法的教育与培训活动:

b指定引进TPS的年度计划,并确立目标;

c编制以科长(车间主任)、工长为主的落实变革思想的改善小组;

d从后向前的逆向展开。这种逆序展开不仅包括生产现场,而是针对整个生产系统而言的。

作者简介

大野耐一,1912年出生于中国大连。1932年毕业于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同年进入丰田纺织公司。1943年调入丰田汽车公司,1949年任该公司机械厂厂长;后来历任丰田纺织公司和丰田合成公司会长。1954年,出任丰田汽车公司董事,1964年升任常务董事,1970年,任专务董事。1975年,开始担任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1973年,荣获蓝绶带奖章。1990年5月28日去世。

作为生产管理大师,大野耐一先生以日本本土思想为基础,一手创造了超越福特生产方式的丰田生产方式(TPS)。他构建了新式的经营思想,并以此指导产业实践,被称为“日本复活之父”和“生产管理教父”。他是从生产现场走出来的实践管理学宗师,在世界管理学界与以理论见长的彼得德鲁克各树一帜,并驾齐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