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8 11:11
城名 圣经习惯将之称为“迦勒底的乌尔”(创世纪11:28-31),原是闪的后代亚伯拉罕的故居,在他父亲泰拉的率领下,由此迁往哈兰。,举家迁往迦南地,但是按考古学和历史学家的意见,迦勒底人入住乌尔,应是亚伯拉罕之后的事。所以,迦勒底的乌尔,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乌尔位于巴比伦南部,有的学者说,亚伯拉罕的乌尔可能位于北部,距离现今的乌尔火车总站约两公里。在幼发拉底河西南十一公里处,由数个高大的废墟堆组成。周围是一片广大的平原,是幼发拉底河灌溉的富裕地区之一。但后被海水所浸,变成荒野。公元前300年前后,已再无人烟。他最早的居民是远在四千年左右就已出现。是一个十分具有考古价值的地方。是一个多水区的旱露地面,考古学者在此挖出深及三公尺后的黏土层,以为就是圣经创世纪所写的洪水淤积层,但这种主张并不普遍。乌尔当时的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到了公元前十八世纪,被沙木叔依路纳所破坏及消灭。只剩下著名的月神(辛)的敬礼,给他修建的尖塔是美索不达米亚区内保持最完整的一座高塔。
乌尔始建于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乌尔第一王朝、乌尔第二王朝属于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的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后闪族人的一支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城邦,乌尔第二王朝也被阿卡德人征服(约公元前2350年前后),建立阿卡德王国,史称苏美尔-阿卡德时代。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赶走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让乌尔纳姆镇守乌尔城。但是,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12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年~公元前2004年),在位期间称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约前2004年,埃兰、古提(库提)人和苏巴里(Subari)人联合击灭乌尔。
公元前2112-2094年 乌尔纳姆(Ur-Nammu)
公元前2094-2048年 舒尔吉(Shulgi)
公元前2048-2037年 阿玛尔辛(Amar-Sin)
公元前2037-2028年 舒辛(Shu-Sin)
公元前2028-2004年 伊比辛(Ibbi-Sin)
由于缺乏史料,早王朝时期乌尔的历史很不清楚,仅知第一、第二王朝各有四个王。乌尔第三王朝共历五王。第四王舒辛时,西北方的阿摩利人开始入侵。第五王伊比辛继位后,由于阿摩利人和埃兰人的入侵,伊比辛被俘,乌尔城被夷为废墟。乌尔第三王朝被称为苏美尔人的“复兴”时代,公元前20世纪后,苏美尔人渐行退出两河流域政治舞台。
帝国产生
两河流域历史大致划分为苏美尔早期王朝,阿卡德王国,苏美尔复兴时期,乌尔第三王朝,巴比伦王国几个阶段。在苏美尔早期王朝时,苏美尔地区城邦林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阿卡德王萨尔贡真正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史称苏美尔-阿卡德时代。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赶走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让乌尔纳姆镇守乌尔城。但是,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13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年~公元前2004年),在位期间称霸2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 乌尔纳姆并颁布《乌尔纳姆法典》,为所知最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曾击败乌图-赫加尔,灭乌鲁克。约前2004年,埃兰、古提人和苏巴里(Subari)人联合击灭乌尔。
帝国衰落
乌尔纳姆在位统治18年后死于战斗中,“像一艘被捣碎的船只那样给抛弃在战场上”。这是已知的、关于他命运的唯一说法。泥板文书以一首抗议众神让一个为民众恪尽职守的国王毁灭的挽歌结束,但关于他最后一战的详情却只字未存。在长达48年的统治期,乌尔纳姆之子舒尔吉似乎是在和平状态下度过了前半段时光。从舒尔吉起,国王开始直接控制大量的财富,包括手工作坊、纺织厂和经营它们的奴隶。与萨尔贡的做法相似,舒尔吉国王安排自己人去管理神庙,以占用神庙的巨额收入。王国政府控制了帝国所有部门的产业经济。在苏美尔腹地,每个城邦都由一名外地总督--通常为国王的亲属--治理,他与高级军官即该区司令官共享权力,直接向国王负责。然而,在这个国家官僚主义仍然存在。
组织严密的乌尔帝国看起来无懈可击,固若金汤,可以像幼发拉底河一样源远流长。然而,这个国家地貌的自然变化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一起加速了苏美尔的衰落:为干旱的土地提供生机的幼发拉底河改道了,坐落在河畔的一些苏美尔城市因此成为干热的高原城市。而且随着舒尔吉继承人的政权以惊人的速度衰退,苏美尔疆土之外那些居住在沙漠和山地的民族开始向这个国家进逼。《苏美尔王表》以其一贯的简洁风格历数了这些名字:“阿马尔辛,舒尔吉之子,在位9年;舒辛,阿马尔辛之弟,在位9年;伊比辛,舒辛之子,在位24年。”保存下来的伊比辛和他那越来越骄横的总督之间的往来书信纪实性地描述了帝国的末日。在伊比辛统治的第七个年头,首都发生了大面积的粮荒,粮价上涨60倍。绝望中,国王命令尼普尔附近的伊新总督伊什比伊拉为他大量买进粮食。这位总督买了粮食,却在运输上遇到困难。“马尔图人,所有的马尔图人已开到我国中部,攻克了一座又一座要塞。他们的力量太强,我方势单力薄,难以行动。”他还说,伊新和尼普尔也受到马尔图人的威胁,国王是否授权他来保卫两地。伊比辛无计可施,只能应允。然而,几年内伊什比伊拉就凭实力割据伊新自立为王。另一位总督向伊比辛报告:篡位者伊什比伊拉已控制两河河谷的大部分地区,杀死或监禁了忠于国王的少数派。然而,这位官员拒绝率王家部队讨伐伊什比伊拉,这表明他本人的忠诚也有点成问题。困在正闹饥荒的乌尔城里的伊比辛怒气冲冲地回答这位他任命的总督:伊什比伊拉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他不是苏美尔人的后代”。至于马尔图人和埃兰人,众神会使他们两败俱伤,可恨的伊什比伊拉也不例外,“现在恩利尔已挑动马尔图人离开他们的故土,他们将击败埃兰人并俘获伊什比伊拉。随着国家的中兴,帝国的力量将要震撼整个世界”。但伊比辛预期的中兴并未出现。相反,埃兰人可能乘虚而入,包围了乌尔。公元前2004年,他们攻陷了这座古城。舒尔吉,这位曾统治着两河流域的狂妄之君,如今也见证了其孙伊比辛被押往埃兰监禁至死的情景。乌尔自此再也没能成为政治中心,尽管“无足轻重”的伊什比伊拉在该城被毁不久还试图重建,但这个城市和导致它产生的文化并未真正消失。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著名的乌尔王陵之中发现有国王及王后的印章,各墓都有数量不等的殉人,并以战车和丰富豪华的金、银、宝石制品随葬,显示了乌尔城邦统治者的财富和当时手工工艺的精湛,表明当时金、银、铜等金属的冶炼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乌尔纳姆建立乌尔第三王朝后,南部两河流域已完全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王家手工业作坊。乌尔纳姆制定的已知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反映出私有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古发现的属于这个时期的部分民房宽敞考究,一些海运贸易商的书信也证实王室和神庙以外的私有经济的繁荣。乌尔第三王朝时,乌尔城繁荣的基础之一是波斯湾上的商船重新带来了马干和梅露哈的财富,特别是大量的铜和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