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4 22:32
九七式战斗机(日文:九七式戦闘機/きゅうななしきせんとうき、英文:Type 97 Fighter,盟军代号“Nate”,编号:Ki-27)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日本研制的一种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
中岛九七式战斗机(盟军代号“Nate”、简称九七战,编号为Ki-27)1938年开始配发前线部队,在中日战争初期和九六式舰上战斗机一样是侵华日军主力战斗机,曾在兰州和重庆等地上空和中华民国空军和苏联航空志愿队的I-15以及伊-16战斗机交战。
九七式战斗机自1937年12月开始量产,一直生产到1942年,期间仅有两种型号,分别是早期的九七甲型和后期的九七乙型,与欧美飞机众多的改型相比,显得十分寒酸。九七式除了中岛公司生产外,还交由日本立川飞机制造厂和中国东北的满洲飞机厂生产,到停产时总产量超过了3386架,这在日本各式战斗机中还是相当可观的。
1938年开始配发前线部队,1939年与苏联发生冲突之诺门罕战役与苏联空军的伊-15以及伊-16战斗机交战中,在这两次冲突中日本宣称击落了苏联1252架飞机(苏联资料中被击落的飞机仅有200架),而日本陆军承认损失是遭击落与重损共157架(未归还机与被击落机64架,其中九七战51架,53名飞行员战死)。比起苏联,日本的飞行机耗损达到参战机的6成。
诺门罕冲突中,九七式的良好回转性获得证明并在初期与苏军对战时获得优势,但是第二次战争时苏军的伊-16所使用的一击脱离战术已经开始有效的克制回转攻击的效果,并带给老练飞行员大量的伤亡,但日本陆军对于此点并未察觉,而是满足在轻型战斗机的运动性优势,对于后来的新型战机开发上仍以回转运动性为优先考量下,对日军的战机开发带来不利的结果。
除了日军以外,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战机更新后退役的九七战有部份交给了伪满洲国或是泰国,并在空战时曾经击落过1架P-38。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火力差速度慢防护薄弱的九七式战斗机很快就退出r一线。由于它格斗性能好,九七式教练型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教练机,大量装备各个航校。当年东北老航校组建初期最主要的机型就是这些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中岛九七式教练机,中国空军第一批飞行员大都飞过这种日式教练机。战争末期,与日本其他飞机一样,九七式也装满了炸药作为自杀机飞向了地狱。
三菱重工和中岛飞机公司开始竞标,分别推出了九七式1号舰载攻击机和九七式2号舰载攻击机,最终两个方案都进入批量生产。但中岛方案生产数量更多,总计超过1200架。九七式舰载攻击机此后成为日本航母的主力攻击机,其飞行速度快,达到350千米/时(1500米高度),航程超过2300千米,起飞重量超过4吨。从1941年偷袭珍珠港开始,九七式舰载攻击机就跟随日本海军舰队四处征战:珍珠港事件中,出动143架九七式舰载攻击机;珊瑚海海战中,航母舰队携带76架九七式舰载攻击机,成功重创美国“列克星敦”号航母;中途岛海战中,日军4艘航母携带了近100架九七式舰载攻击机,成功击沉美军“约克城”号航母;瓜岛战役中,日军用九七式舰载攻击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九七式舰载攻击机几乎参与了太平洋战争中日本 所有重要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