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4 11:31
乳山口湾,也称乳山湾,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南部,因海口东侧的大乳山而得名。湾口向南,口宽0.75公里,东西两岸有大乳山和海阳县垛山扼其门户,海湾呈“V”字形分别向东北和西北延伸12公里和9公里,湾内海岸线长约75公里, 水域面积46平方公里。
乳山口湾,《山东省志·海洋志》称乳山湾,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乳山市南部,北距乳山市区15公里,南距东小青岛7公里,因海口东侧的大乳山而得名。乳山口湾系海水淹没山间凹地而成,湾口向南,口宽0.75公里(《山东省志·海洋志》0.8公里),东西两岸有大乳山和海阳县垛山扼其门户,海湾由两个直角相交的狭长水域组成,中间以旗杆石一带为界。海湾呈“V”字形分别向东北和西北延伸12公里和9公里,湾内海岸线长约75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18米(《山东省志·海洋志》17米),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6平方公里。湾内岩礁有乳岛子和取脚石,海湾底质为砂质。
乳山口内湾为泥质岸,潮间带300~2000米左右,滩面较稳定,底质大部分是软泥、泥沙,少部分为沙质。
乳岛子群礁,北纬36°47′,东经121°29′,在乳山口港西0.5公里处,因位于乳山口旁海滨中而得名。整个礁群由两个南北走向东西并排的礁体组成,范围约0.1平方公里,高1.5米,系海蚀而成的砂砾岩构体,海底泥沙质。
取脚石明礁,北纬36°46′,东经121°28′,东南距大陆最近点的光顶山0.2公里,东距大乳山1公里。因位处浅滩,并在乳山口港湾主航道边缘而得名。礁势呈长方形,主体东西走向,长100米,宽20米,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5米,系海蚀而成的砂砾岩构体,西高东低,西端设有航标灯桩。
乳山河从旗杆石以西携沙入海,使两侧水域明显淤浅,而向东北伸入的水域较深。旗杆石筑有码头,千吨船可乘潮进港。口外栏门沙长1公里,影响船舶进出。
潮间隙,境内近海潮汐类型属正规半日潮。据1970~1971年、1974~1975年及1979年5年的验潮资料统计,乳山口海面平均高潮间隙为3时17分,平均变幅加、减40分钟,最大变幅-96~65分钟。平均低潮间隙为9时22分。
潮差,乳山口海面多年平均潮差244厘米,年平均潮差变化范围为237~250厘米,变化曲线呈现双峰双谷型,峰值分别在3~4月和9月,各为245和250厘米,谷值分别在5~6月和1~2月,各为243和237厘米。历年各月最大潮差308~431厘米,各年极值出现的月份很不规律,据1960~1979年验测,以8月份最多,共8次,占40%,其次是7月份出现5次,占25%。历年最大潮差431厘米,出现在1979年1月29日。
潮位,乳山口海面1960~1979年平均潮位为238厘米,平均潮位的年变化呈一峰一谷型,谷值在1~2月间,为217厘米,峰值在8月,为263厘米,变幅46厘米。最高潮位极值496厘米,出现于1974年8月20日(阴历七月初三)4时54分,历年最低潮为-40厘米,出现于1978年1月10日(阴历十二月初二)10时00分。1980年10月26日,出现了验潮以来的最低潮位-61厘米。
乳山口海水表层日最低水温出现在日出后1~3小时内,日最高水温出现在13~18时之间。水温的日增差一般在8~13时,夏季增温较快,最大增温速度1小时1℃,降温速度较慢,自高温点过后一般要持续缓降十几个小时。一年内平均水温变化范围较大,3月下旬~6月下旬及9月下旬~10月中旬,变化幅度一般为4.0℃,其它(月)旬大都在4~6℃之间,最大变幅6.7℃,出现在7月上旬。各季最低水温均出现在8时左右。最高水温冬(1月)、春(4月)出现在20时左右,秋季(10月)出现在14时左右,而夏季(7月)则出现在14~20时之间。乳山口海水表层20年平均水温13.6℃,平均水温最低值0.3℃,出现在1月,最高值26.8℃,出现在8月。通常2~7月为增温期,最大增值速率6.0℃/月,出现在3~5月;8月~翌年1月为降温期,最大降温速率6.9℃/月,出现于11~12月。
水温年较差26.5℃,年较差的最大值29.1℃,出现于1967年,最小值25.1℃,出现于1976年。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一般变化于29~31℃范围内,历年极端最高值32.5℃,出现于1961年8月6日。年最低水温一般出现在1月、2月,其变幅多在-1~-2℃之间,历年极端最低值-2.3℃,出现于1960年1月26日。
乳山口海水表层平均盐度年变化曲线为一峰一谷型。平均盐度8月份最低,为24.32‰(克/千克,下同)。1~4月平均盐度值非常接近,月变量仅0.07~0.17‰,为盐度的稳定期,平均最高出现在2月,为30.53‰。4~8月为盐度的递减期,最大递减率月3.4‰,出现在6~7月。8月~次年1月为盐度的递增期,最大递增率月2.1‰,出现在8~10月。最高盐度出现在12月~次年6月,以2月份出现的机会最多,其它月份极为接近。年最高盐度变化范围30.53~33.35‰,20年极端最高盐度33.35‰,出现在1969年2月5日。最低盐度的年极值出现在6~9月,以8月为最多,盐度值16.6~17.1‰,20年极端最低盐度出现在1975年8月16日,为16.6‰。
据1960~1979年19年观测,乳山口海面年平均雾日24天,年雾日多于30天的6年,其中1969年最多,为39天;年雾日少于20天的4年,其中1961年最少,仅8天。出现雾日的月份以4~7月份最多,月平均3.5~4天,4个月有雾日数占全年有雾日数的61%,最多的月份是1964年4月,出现13天。11月~次年1月海雾较少,月平均0.6~0.9天,3个月雾日仅占全年有雾日数的9%,其中11月份最少,20年内仅6年出现雾日。8~10月平均雾日1.2天,占全年有雾日数的15%。2~3月份的雾日分别为1.3和2.4天,占全年雾日的15%。
据乳山口测点1960~1979年观测,一般在12月中、下旬可见到初冰,次年2月下旬海冰消失,冰期平均65天。个别年度初冰日可提前在12月上旬,或延至次年1月上旬;终冰日早的在2月上旬,晚至3月中旬。年冰期短的46天,长的87天。
乳山沿海未出现过固定冰,多为流冰。流冰量(流冰覆盖能见海面的成数)2~3成,最小的年度小于1成,最多的年度可达6成,各级流冰量出现的频率是0~3成占55%,4~7成占27%,8~10成占18%。流冰密集度(流冰群中,冰的总面积覆盖流冰分布海面的成数)出现的频率是:稀疏(0~3成)占40%,密集(8~10成)占32%,其余(4~7成)占28%。流冰方向除少数受大风影响外,主要随潮流流动,最大流冰速度可达80厘米/秒,多出现在半潮期,流速慢的小于10厘米/秒,主要出现在高低潮前后,或冰量较大的时候。流冰厚度,盛水冰期3~20厘米,约占总量的80%。融冰期多出现少量堆积状流冰,厚度在20~40厘米。
渔民称为海火。分火花型、弥漫型和内光型3种,每类又以发光的强弱分为5级。乳山口海洋站观测到的海发光主要是火花型,系海水中发光的细菌或微生物在外界的刺激下而产生的发光现象。其年变化最小频率出现在7月,其次是2月,最大频率出现在9~10月。发光强度绝大多数为一级,最大出现过三级,但次数很少,多在4~5月及9月发生。
有乳山河和司马庄河、锯河、六村屯河、兰家河注入湾内。
乳山河,古称厥水、厥港水、民国时称垛河,建国后改称乳山河,为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马石山南麓的垛鱼顶,流经马石店、崖子、午极、诸往、育黎、乳山寨、夏村、乳山口8镇,全长65公里,平均坡度0.47%,流域面积954.3平方公里,由乳山口湾入黄海。据多年水文资料统计,乳山河最大水深2.65米,历年汛期最大流量2583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8.7公斤/立方米。历年枯水期最小流量0.018立方米/秒,含沙量1.36公斤/立方米。200年一遇的最大洪峰3550立方米/秒(1930年),20年一遇的最大洪峰2230立方米/秒(1964年)。
司马庄河,发源于乳山寨镇与海阳县交界处的七崮顶,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赤家口、果枣夼、宝口、司马庄、圈港、芦根滩、凤台顶,注入乳山口湾,全长15公里,河床宽80米,流域内建有中型水库1座。
锯河,有南北两个源头。北源于锯齿山北麓,向西南流经林家庄、上夼、河东等村与南源汇合。南源在大孤山与白沙滩两镇交界处的无极山东麓,流向北转西,经石硼杨家至河东与北源汇合。汇合后向南流经东林家、西林家、俞介庄、河南等村与迟家河汇合,再向西南经后尹家、前尹家、康家、北唐家、南唐家等村入乳山口湾,全长21公里,河床最宽处100米,属季节性河流。
六村屯河,发源于白沙滩镇北部无极山南麓,自北向南经董格庄、六村屯流入乳山口湾,全长6公里,河道宽处50米,属季节性河流。
兰家河,发源于白沙滩镇丈八石村南,自东北至西南流经曹家庄、吉林、王家庄、封增山、兰家等村,转南注入乳山口海湾,全长8公里,河床最宽处40米,属季节性河流。
乳山沿岸海底比较平缓,潮水流速低,一般在9~45厘米/秒之间,平均流速24.7厘米/秒,流向比较紊乱。浅海盐度为34.19‰,营养盐含量偏低。据1977年10月~1980年9月调查,NO3-N年平均含量12.3毫克/立方米,NH4-N年平均含量17.0毫克/立方米。1982年海岸带资源调查,浅海平均总生物量为333.68克/立方米,生物量最高的是藻类,平均为221.58克/立方米,其次是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8.93克/立方米。沿岸浅海除有丰富的鱼、虾等各类水产资源可供捕捞外,还是人工养殖贻贝、扇贝、牡蛎、鲍鱼、刺参、海带、裙带菜等的良好基地。沿岸浅海按其地理位置及资源状况主要划分为5个自然浅海养殖区。
乳山湾东流滩涂养殖区位于乳山湾东侧,滩涂可养殖面积2.05万亩,大部分底质为软泥,小部分为泥沙。滩面平缓而稳定,有淡水流入,水质滩质肥沃,盛产泥蚶、毛蚶、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文蛤、长竹蛏等贝类,是理想的泥蚶养殖区。乳山湾西流滩涂养殖区位于乳山湾西侧,滩涂可养殖面积0.7万亩,为泥沙滩,底质较肥沃,滩内经济贝类的苗种资源丰富,主要贝类种类有菲律宾蛤仔、长竹蛏、泥蚶、四角蛤蜊、文蛤等,尤以盛产菲律宾蛤仔、长竹蛏闻名。
乳山湾内民间煎盐历史悠久。1958年,国家资助发展海盐生产,当年底(时乳山县撤销)分别由文登盐务局、海阳盐务局在安家和港头建盐场。1959年秋建成投产。1960年,3个盐场产盐2432吨。复县后,3个盐场归乳山县。1970年,扩建马场盐场。1972年,全县盐产量5577吨。1974年秋,扩建安家盐场。1975年后,马场盐场、安家盐场相继对老滩进行改造,放大池格,加高坝埂,采用塑料薄膜复盖结晶池和卤水池,增强了抗雨能力,由季节性生产改为常年生产,以死茬盐底代替活茬盐底。1979年,港头盐场盐田缺水干滩停产。1982年后,全国盐业生产过剩,马场、安家2个盐场部分盐田改作养虾池。1992年,两盐场盐田33400公亩,年产原盐6800吨。1995年3月,乳山市盐场(马场盐场)新上一条粉洗加碘生产线。是年,境内2个盐场生产原盐7800吨。自1960~1995年,境内累计生产原盐163580吨。
安家盐场,位于乳山口正北、安家村前港叉。三面山丘环抱,不受山洪海啸威胁。海滩平坦,泥质,海水直接入滩。场东1华里与公路相接,运输方便。属镇办企业。安家盐场于1958年由海阳县盐务局组织兴建,1959年秋竣工见盐,共建滩28副,1960年产原盐550吨。建场初期采用风车提水、小推车上坨,后改用抽水机汲水、皮带运输机上坨。1974年秋,唐家公社组织8000人在老场下游乳山河东岸围海1350亩,建成新盐田。1975年产原盐1615吨。1976年后,安家盐场改造老滩,采用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架设了输电线路,实现机械化生产。至1981年,盐场产盐4592吨。原盐中纯氯化钠含量为93.78%。1982年后,国家安排给安家盐场年产盐计划2500吨,任务不足,抽出部分人养虾、栽芦苇。至1995年,安家盐场有盐田18000公亩,工人50名,当年产盐5000吨,产值596万元。1960~1995年累计产盐65116吨。
港头盐场,位于乳山口东北、港头村西的荒滩上,沙质。1958年底,海阳县盐务局组织4000人,围滩造滩田。1960年秋见盐,共建滩25副,当年产原盐680吨。1962年后,年产原盐千吨左右。年产年销,手工作业。1978年,县水产公司在盐场西下游挡坝建养虾场。致使海水上不到盐田,河水排不出去,湾内海水淡化,盐田缺水干滩。至1978年,累计产原盐20693吨。翌年,港头盐场停产,原盐田改成养虾池。
泥蚶养殖。乳山湾境内养殖泥蚶历史近200年,历史上曾盛产泥蚶,占全县总产量的70%多。1940年代前,养殖地限于乳山湾,养殖面积约1000亩,一般年产500吨左右。养殖方法:春季采集野生蚶苗置于滩内,2~3年后长成。泥蚶在冬季易被结冰挟走和冻死,损失率常达30%~60%。1950年代起,秦家庄、西泓辛家、邹格、南唐家等村庄大都组织起养蚶专业队,技术不断提高,养殖面积不断扩大。1957年,全县泥蚶产量1500多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国泥蚶重点产地之一。1983~1984年,乳山口湾由于发展对虾养殖,湾内水质富营养化,蚶苗趋于绝迹,泥蚶养殖需到荣成等地采购苗种。1985年,境内降雨量较大,乳山口湾水质得到改善,蚶田生出少量蚶苗。1987年,泥蚶养殖面积扩大到1540亩,产泥蚶191吨。1988年发生赤潮,蚶苗大面积死亡,当年仅收获57亩20吨。1992年,全县泥蚶养殖63亩,产量181吨。1993年后,因乳山湾生态环境恶化,泥蚶产量甚微,处于绝迹边缘。
菲律宾蛤仔养殖。又称蚬子。境内大部分海区,从中潮区到潮下带5米等深线之间广有分布,是一种优良的滩涂养殖贝类。1950年代前,一直处于野生和自由采捕状态。1966年始,对4万多亩滩涂岩礁全部封起护养,当年护养蛤仔滩1300亩,人工采苗养殖蛤仔77亩。此后,养殖面积逐年扩大。1986年,全县养殖面积达24200亩,收获鲜蛤约417吨。1987年后养殖面积稳定在1.4万亩左右,主要养殖区在乳山湾。由于实行精养,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至1992年养殖面积10660亩,产蛤2929吨。1993年后,苗种除采集当地自然苗外,还到寿光等地大批购进。但因海区污染等原因,有时出现“臭滩”现象。1995年,养殖面积1万亩,产量21360吨。成为滩涂贝类养殖三大品种之一。
牡蛎养殖。境内牡蛎养殖形式有2种,一为滩涂养殖,一为浅海养殖。滩涂养殖历史较早,1970年代即开始人工投放蛎石采苗试养,年产牡蛎20吨左右。1982年4月,购进大连湾牡蛎亲贝1.4万公斤,放养在杜家岛、姜格、乳山口湾滩内,计放蛎石6000立方。养殖区域主要在乳山口湾内。1993年后,出现插壳养殖新方法,即利用扇贝壳于7月份插在滩涂上作附着基自然采集牡蛎苗,再于10月移至低潮区育肥,来年冬天收获,亩产可达5000公斤。1995年,滩涂养殖牡蛎面积6300亩,产量39690吨。成为滩涂贝类养殖三大品种之一。
浅海养殖。牡蛎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技术原因收效甚微。1994年重新发展牡蛎浅海养殖,主要品种为太平洋牡蛎及当地牡蛎,水面开发利用近万亩,但8月份遭第15号热带风暴潮袭击,损失重大,灾后恢复近2500亩,亩产5~6吨。1995年养殖面积基本恢复到上年水平,8月上旬出现不同程度死亡,死亡率10~20%,并有大量蜗虫出现。
缢蛏养殖。缢蛏曾为乳山湾主要经济贝种和养殖品种之一。1980年代后自然苗种渐少,养殖难以发展。80年代中期从浙江一带运回苗种,在中潮区整畦养殖,形成规模,逐步成为滩涂贝类养殖三大品种之一。吨苗可收10吨蛏,亩效益上万元。1993年,养殖面积1200亩,产量1200吨,1995年,面积发展到4000亩,产量4000吨。
贻贝养殖。贻贝俗称海红。1972年秋,白沙滩公社养殖场在宫家岛首次试养成功。1973年在葫芦湾试养,放养方式是将附着基连挂于浮绠上进行垂养,苗种从烟台等地引进。当年养殖0.3亩,收获鲜贝1吨。此后,贻贝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养殖区域扩展到东小青岛周围海区、乳山口外西岸等处。1977年,全县养殖贻贝达5000亩,产鲜贝9085吨。1978年后贻贝价格下调,产品滞销,养殖面积急剧下降。1980年,贻贝养殖面积下降到466亩,产鲜贝1430吨。1981年后,随着港养对虾的兴起,贻贝作为对虾鲜活饵料的需要再度得到发展,每年平均增养400余亩。1992年,贻贝养殖面积达3691亩,产鲜贝14404吨。养殖海区主要在宫家岛--腰岛--南黄岛--竹岛--小青岛一带。1993年后,全市放养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亩产鲜贝5~7吨,亩效益1000~2000元。
1978年11月,县政府组织力量在乳山口湾东端修筑拦海大坝,建万亩养虾基地。1979年5月,大坝合拢。大坝北至母猪岛,南至邹格村,全长2890米,平均坝高4.5米,顶宽6米,底宽36~40米,坡度1∶3,两面乱石护坡。直接投工150万个,搬运土石44万方,围堵面积10100亩,养虾最大水体800多万立方米。在坝上修建闸门30孔,起闭机提升。国家水产总局投资211.6万元,为国家对虾养殖基地。1980年起,乳山口湾沿岸的人石、到根见、安家、刘家庄、陈家、邹格、后山于家、西山赵家、姜家庄、东南等村相继在沿海建池养虾。养殖对虾品种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以低值鱼、虾、贝类和人工配合饵料(豆饼、花生饼、麸皮等)搭配投喂。
乳山口湾为避风良港,历史上素有“北有旅顺口,南有乳山口”之说。
乳山口港外竹岛东南方有水位-3米以上的进出航道,长3海里,最窄处约300米,泥沙底质。港湾内航道呈S型,长2海里,宽500米,水深8~15米。在码头西南方340米处,水下有暗礁,水位-0.1米。
1950年代初,青岛航道局在乳山口港入口处的琵琶岛东南角和取脚石两端设立两座灯标,驻乳山口军港部队在红石嘴、后山于家村后设立进口闪光航准叠标。
乳山口渔港,位于乳山口商港东侧,为乳山最大渔港,也是国家一类群众渔业港埠。渔港三面环山,港门南开,为天然避风良港。港内水域开阔,泥沙底质。至1980年代,渔港岸壁码头东西走向全长211.8米,高程+5.1米,水深-3.6米,国家总投资210万元。港内设加油泊位、供水泊位各1个,冰桥1座,配有供电、供油、供水、供冰、装卸、照明、调度室等设施,可同时停靠6对185马力渔轮卸鱼,是一个设备较完备的中型渔港。至1995年,渔港占地5.4万平方米,年吞吐量3.1万吨。港岸建有大型冷库2座,冷冻能力为1300吨/次。
乳山口港是理想的小商埠和渔港,久有“北有旅顺口,南有乳山口”之说。唐时即有外埠船只来往,清时与上海、广州、烟台、大连、天津等港口通航。解放战争时期,乳山口港为支援解放军,巩固解放区发挥了重大作用。1951年,县油脂公司、粮食公司、县联社、土产公司、食品公司等单位相继在乳山口港设立转运站。1955年,乳山口港吞吐量达到62331吨,其中吐量42210吨。1958年,首次有2艘2000吨级货轮驶入乳山口港。1962年,乳山口港获山东省沿海快速装卸红旗港称号。197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07829吨,创历史最高纪录。进口的主要货物有煤炭、化肥、柴油,出口的主要货物有沙、粮食、花生、水果等。1989年10月建成年制冰6000吨的制冰厂。
1950年,乳山口港有“同洲”、“建安”两货轮附设客运,往返青岛、乳山口之间。1962年,青岛海运局鲁航103号轮往返青岛至乳山口从事客货运输,当年客运量8700人次。1963年后,陆路客运发展,海上客流量逐年减少,到1965年仅200人次,遂撤航。1955年前,有乳山口港码头分别至南岸后山于家村和至西岸到根见村两条摆渡客运线。后因私人经营摆渡,秩序混乱。1956年后,政府对渡口统一管理,规定三处渡口分别由旗杆石村、后山于家村、到根见村经营。1985年,南北岸客流量2000人次,东西岸客流量5000人次。1986年3月,乳山口镇政府经营“乳渡1号”轮(载客30人),往返三处渡口和东小青岛。1989年,东小青岛村经营的“乳河6号”轮(载客36人)由义渡改为收费运送岛陆往来乘客。1994年,海阳所镇后山于家村经营的“乳渡2号”(载客12人),往返乳山口南岸至北岸。
清末,乳山口设有“三义”、“新兴”等运输商行,计木帆船8条,总载重量790吨,往返于近海港口和青岛、上海、丹东等港口。主要运出货物有食盐、水产品、土特产品,输入货物有大米、棉花、布匹及其它日用品。1920年,增设“益长祥”运输商行,经营船只1条,载重量70吨,后因经营管理不善于1925年停办。1942年,乳山解放,社会安定,沿海渔民或自购或联合集资购买以风帆、摇撸为动力的木质运输船参与运输,海上货运业空前兴旺。当年有专业运输船58条,季节性运输船无计。部分大型帆船还为江南的新四军运送军用物资。1946年土地改革后渔民分得土地,多数渔民弃商从农或从事海上捕捞业。
1948年,境内沿海有大小运输船只仅18条,总载重量120吨,年运量1152吨,主要航行于沿海附近的乳山口、和尚洞、洋村口、浪暖口、南泓、小泓、棉花山、挂子场、白沙口、蟹子洼等港口及青岛港之间。1954年,小泓水产站经营木帆船7条,载重60.5吨,专业从事水产系统的物资运输,为县内第一个集体海运单位。1956年3月,乳山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在乳山口成立,有社员63人,木帆船16条,总载重284吨。当年全县共有运输船只25条,总载重409.2吨,年运量13506吨。1963年,该社购进两条载重45吨、动力60马力的机帆船,从事海上运输,开境内海运机械化之端。
1973年,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改称乳山县海运公司,航线延伸到渤海湾,船舶主要航行于龙口港、东风港和刁口、长岛之间,往返装运沙、盐等货物,部分船只被烟台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烟台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租用,装运出口球石、水产品等货物。
1975年7月,海运公司首次自制一艘载重130吨的木质货轮投入海运。1978年,海运公司木帆船全部改造为机帆船,计13条,总载重量993吨,公司职工发展到155人,当年货运量6.7万吨。1985年,海运公司有大型营运船只4条,动力1370马力,总载重量1180吨,主要航行于山东各港口及河北、辽宁沿海各大港口之间,钢质大轮航线延伸到上海、温州等地,年货运量9万吨。
1986年后,县海运业船舶逐步由木质改换为钢质,船舶航行区域由三类海区发展到二类海区,即由长江以北航线延伸至长江以南直至广州航线。是年,海运公司购置“乳海口”千吨级船,常年航行于深圳至蛇口航线。1988年11月,从连云港海运公司购买了2条驳船和1条拖船,共1000载重吨。由于适航条件差等原因,经营两年多时间后于1991年5月转卖,又从辽宁长海海运公司购进载重500吨的“乳海14”轮,从烟台海运公司购进载重570吨的“乳海15”轮,投入海运。随着船舶航行区域的扩大,运输的货物种类不断增多,主要有钢铁、水泥、木材、电器、煤炭、酒、植物油、粮食、果品及化工原料等。
1992年,乳山海运公司拥有运输船舶5艘2150载重吨1985马力,主要航行于北起大连、丹东,南至广州、海口等国内沿海各港口,营运量11万吨,创利润106.7万元,在威海市水上运输企业中率先成为利润过百万元企业。1994年后,由于运输市场的开放,运价降低,原料、物料价格上升,造成企业效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