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1 17:57
二长棘鲷,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体长130~230毫米。栖息于近海水深20~70米的沙泥底水域。其主要食物有鱼虾类、沙蚕类、幼小软体管蛸类。
暖温性底层鱼类。为南海经济鱼类。每年的3~4月,是二长棘鲷和四长棘鲷(以下称长棘鲷)繁殖生长期。沿海一带浅海域、内湾几乎都有长棘鲷的踪迹,虽然个体不大,但其种群庞大、数量极多,颇受垂钓者青睐,每年的3~4月钓手们纷纷携竿前去垂钓。
长棘鲷系洄游小型鱼类,季节性很强,在浅海逗留时间短,约在5月间就销声匿迹、潜入深处。
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20-70米,底质为沙泥、沙砾、岩礁或贝藻丛生的海区
体侧扁,呈椭圆形,体长13~23厘米、体重200~500克、背缘狭窄、弓状弯曲度。口小、前位,上颌前端犬牙4枚、下颌犬牙6枚,两颌两侧各具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平滑。鳃盖骨后缘具1扁棘。背鳍连续无缺刻,背鳍第1和第2鳍棘很短小但第3和第4棘突出延长如丝状,故而得名二长棘鲷,尾鳍叉形。体被弱栉鳞,背部鲜红色,腹部较淡,胸鳍及腹鳍色较浅,体侧有若干蓝色纵带、侧线明显、微弯。背鳍、臀鳍金黄色。
我国近年来鲷科鱼类的增养殖发展较快,人工育苗正大规模推开。早在 1974---1979年厦门水产学院就进行真鲷、平鲷、黄鳍鲷及二长棘鲷等的养殖试验,通过这几年的成功试养,真鲷、平鲷生长较快。黄鳍鲷次之,二长鳍鲷生长最慢,而且挣食很凶。鲷科鱼类在我国除进行网箱养殖外,还进行室内外水泥池及室外土池养殖,除了进行海水养殖外,还可进行低盐度地区养殖。
1根据胃含物分析,本研究发现北部湾二长棘鲷在各水层中广泛摄食,其主要摄食鱼类(麦氏犀鳕,小公鱼等),其次为棘皮类(长尾类,海百合、海参),甲壳类(对虾类,蟹类,毛虾类,桡足类,枝角类,磷虾类,糠虾类、轮虫,端足类,莹虾类),软体动物(头足类,双壳类、腹足类),还摄食少量的多毛类,毛额类,原生动物等类群。其中鉴定到种的饵料生物有23种。
2二长棘鲷的食性组成随着体长的增大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随着二长棘鲷体长的增加,游泳动物取代了易消化的浮游动物,大型饵料取代了小型的饵料,营养级高的饵料生物取代了营养级低的饵料生物。经聚类分析表明二长棘鲷在体长达到60 mm时有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体长在30-60mm的二长棘鲷主要以小型饵料生物浮游动物(桡足类,枝角类)为食,而体长大于60mm的二长棘鲷则主要以大型饵料鱼类(麦氏犀鳕,小公鱼)和底栖无脊椎动物(虾类,蟹类,头足类等)为食。空胃率有显著的体长变化(Χ~2=67.82, p<0.05),依IFI有显著的体长变化(Χ~2=96.13, p<0.05),随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大鱼IFI的明显高于小鱼。Shannon-Wiener指数H’没有显著的体长变化(Χ~2=7.09, p>0.05),均匀度指数J’(Χ~2=3.4, p>0.05)也没有显著的体长变化。
3二长棘鲷的食物组成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Χ~2=2.32,p>0.05),都是以鱼类为主要摄食对象。空胃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Χ~2=12.19, p<0.05)。IFI(Χ~2=7.55, p>0.05)则无显著的季节变化。
4二长棘鲷的食物组成伴随其性腺的发育没有显著变化(Χ~2=7.37,p>0.05),都是以鱼类为主要摄食对象。IFI伴随二长棘鲷的性腺发育有显著的变化(Χ~2=30.04, p<0.05),空胃率伴随二长棘鲷的性腺发育有显著的变化(Χ~2=2.27, p>0.05)。
5雌性和雄性二长棘鲷的食物组成没有显著差异(Χ~2=7.37,p>0.05),都是以鱼类为主要摄食对象。雄性二长棘鲷的IFI和空胃率都大于雌性二长棘鲷。
6北部湾口捕获的二长棘鲷主要摄食虾类和鱼类。北部湾捕获的二长棘鲷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明显少于北部湾二长棘鲷摄食的饵料种类,很多在北部湾捕获的二长棘鲷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在北部湾口捕获的二长棘鲷并不摄食,如发光鲷、粗纹鲾、带鱼、枝角类、双壳类、腹足类、多毛类等。北部湾口二长棘鲷的食物组成与北部湾二长棘鲷的食物组成有显著的差异(Χ~2=8.91,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