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区

更新时间:2024-09-20 09:50

云安区,隶属于广东省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南岸,东与云城区相连,南与新兴县阳春市接壤,西与罗定市郁南县毗邻,北临西江德庆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1184.73平方千米,下辖7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六都镇。2023年,云安区常住人口23.7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 30.33%。

建制沿革

周代,云安区境域为百越(粤)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后,云安区境属南海郡,秦末汉初为南越国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开郡置县,云安区境属端溪县(县治在德庆)。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云安区境北部属晋康郡,南部属新宁郡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置安遂县(县治在连滩),云安区境属安遂县。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云安区境南部属新兴县,西部属开阳县,西北部属安遂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云安区境西部属泷水县,西北部属安遂县,东南部属新兴县,南部属铜陵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云安区境西南部建富林县,西部属泷水县,西北部属安遂县。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勤州,州治设在富林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勤州为云浮郡,郡治设在富林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安遂县为晋康县,云安区境西北部属其辖。

宋开宝五年(972年),晋康县并入端溪县。云安区境西部属泷水县,北部属端溪县,东南部属新兴县,西南部属阳春县

元朝沿袭宋制。

明洪武九年(1376年),云安区境西北部属德庆州晋康乡,西部仍属泷水县。万历五年(1577年)划德庆州的晋康乡和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四都及新兴县的芙蓉一、二图连泷水县所属南乡、富林二所地设立东安县,区境属东安县。

清朝沿袭明制。

民国三年(1914年),东安县改名为云浮县,云安区境属云浮县,隶属粤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属广东省西区绥靖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属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7日云浮县解放,隶属西江专区。

1957年11月,云浮县与新兴县合并称新云县,1959年4月改称新兴县,云安区境为其所辖。

1961年4月1日,恢复云浮县建制。

1992年9月3日,撤销云浮县建制,设立云浮市(县级),云安区境属云浮市。

1994年4月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云浮市,原县级云浮市辖区改设云城区,云安区境属云城区。

1996年1月,成立云安县,辖原云城区的六都、高村、白石、镇安、富林、托洞、茶洞、南盛、石9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六都镇。

2014年9月9日,经国务院同意撤销云安县,设立云浮市云安区,将云浮市云城区的都杨镇划归云安区管辖,以原云安县(不含前锋镇南盛镇)和云城区都杨镇的行政区域为云安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六都镇。

行政区划

2000年2月,石镇更名为前锋镇。

2003年8月13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将原茶洞镇与托洞镇合并,设立石城镇。

截至2016年末,云安区辖都杨、六都、高村、白石、镇安、富林、石城共7个镇,105个村委会,9个社区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六都镇。

截至2018年10月,云安区辖六都镇、高村镇、白石镇、镇安镇、富林镇、石城镇、都杨镇等7个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云安区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岸,东与云浮市云城区相连,南与新兴县阳春市接壤,西与罗定市郁南县毗邻,北临西江德庆隔江相望。城区陆路距云浮市区18千米,距广州178千米,水路距香港177海里,距广西梧州60海里。全区在东经111°43′26″—112°10′17″,北纬22°34′26″—23°08′01″的范围内,总面积1184.73平方千米。

地质

云安区境内地质由古生代晚期至新生代第三纪、第四世,分为加里东构造、海西—印支构造、燕山构造、喜山构造四个构造旋回,其中海支—印支构造为主要构造。区境所在大地构造位置属粤桂隆起带,位于高要大断裂与宋桂大断裂之间,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发育明显。境内地层出露较为齐全,除二叠系、第三系外,其他地层均有外露。地层主要是钙质岩、条带状大理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其次千枚岩。岩浆岩较为发育,境内岩浆岩、混合花岗岩主要分布于中部、西部,南部有零星小岩株出露。

地形地貌

云安区境内地形东、南、西高,北低,以丘陵、低山为主,丘陵遍布全区各镇占土地总面积的93%,丘陵下部多被开垦为耕地。山脉间、河流中下游地区发育为盘地、河积谷地。谷地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鱼米之乡。北部六都蓬远河中下游,形成包括县城在内的近50平方千米的小平原;西部白石河谷地,包括镇安的河东、西安、民强、民乐和白石西圳,白石、东圳等地区;南部的马堂河谷地,包括富林的民主、高一、高二,寨塘等地,有裸露的灰岩残山分布;富林界石小盘地、高村中部小盘地发育于山脉之间。中、低山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其中低山占80%。境内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70余座,其中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大金山主峰,大云雾山主峰。

岩溶地貌分布于六都的东城、庆丰,白石的民福,镇安的西安、石坳,富林的南浦、马塘等地。岩溶地区的峰林、溶洞千姿百态,为发展水泥工业和旅游业提供资源。

气候

云安区境内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又近海洋,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季阴雨多,阳光少;夏、秋两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雨少,阳光充足,天气较凉。夏长冬短,雨量充沛,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1.5℃,夏季长达七个月,4月至10月的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7月平均气温为28.5℃,10月平均气温仍在13℃以上,只有在寒潮影响时,才出现数天的霜日。绝大部分作物终年可生长,花草树木四季青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586.5毫米,最多的年份达2100毫米以上。降雨多在4—10月,冬季降雨较少。

水文

云安区境内主要河流有7条,除发源于富林镇大云雾山的马堂河属漠阳江水系外,其余均属珠江水系。蓬远河、大河直接流入西江,小河流经云城区注入新兴江,白石河、深步河均流经郁南县注入南江

自然灾害

云安区春旱频繁,尤其是冬连春旱偏多、偏重,对春种作物和早稻生长影响甚大。多年平均受8级以上的台风影响达1.4次,台风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西江沿岸更为严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5年底,云安区区域面积120395.4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5719.22公顷,园地13912.61公顷,林地77784.48公顷,草地559.0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920.5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535.8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29.54公顷,其他土地2334.21公顷。

生物资源

云安区植物资源有130科369属60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19属23种,裸子植物8科10属15种,被子植物双子叶纲90科268属466种,被子植物单子叶纲15科72属约100种。

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山下坡和山谷。如木贼、海金沙、蚌壳蕨、乌毛蕨等科多可作药用。里白科芒萁分布于山顶或林下,是构成草地的主要草种。

裸子植物是构成云安区植被、用材林的主要植物。松树和杉科是云安区的优势树种。

被子植物双子叶纲是云安区科属种最多的植物,各地均有分布。樟、桑、茶、桃金娘、杜鹃等科是构成阔叶林和灌木林植被的主要成分。优良树种有赤藜、白藜、苦楮、青桐栲、樟树、格木、黄心槁等。果树有荔枝、龙眼、无核黄皮、番石榴、橄榄、枇杷、杨桃、柑桔、桃、李、梅、柚、树菠萝等。花木有山茶、杜鹃、白玉兰、含笑、九里香、米仔兰等。金银花、鱼腥草、桂枝、白花蛇舌草、金樱子、千斤拔、女贞子等常用中草药植物分布广泛。

被子植物单叶纲以禾本科、兰科、百合科植物为主。禾本科的黄茅是构成草地植被的主要成分,各种竹的分布较广,在用材林中占有一定比例。兰科、百合科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淡竹叶、石菖蒲、天门冬、麦门冬、淮山、土茯苓、砂仁等药用植物也较常见。区内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二级保护植物有水松、格木等10种。

云安区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兽类、鳞介类及蛇虫类等210多种。

鸟(禽)类:水鸭、水鸡、雉鸡(山鸡)、白鸽、大雁、鹤、苍鹰(鸡鹰)、鸢(老鹰)、乌雕、乌鸦、大杜鹃、小杜鹃、猫头鹰、喜鹊、斑鸠、啄木鸟、白头翁、鹧鸪、鹌鹑、八哥、燕子、画眉、麻雀、相思鸟、翡翠(吊鱼郎)等。

兽类:果子狸、白鼻狸、豹狸、猪仔狸、野猪、野猫、黄猄、水獭、黄鼠狼、穿山甲、野兔、鼠等。

鳞介类:鲈鱼、鳙鱼、鲢鱼、鲥鱼、黄鱼、鲟鱼、赤眼鳟、赤竹、鲮鱼、鲨鱼、鯆鱼、马齐鱼、刺鳅鱼、海虾、鲩鱼、鲤鱼、生鱼(乌鱼)、塘鲺、鲶鱼、鳜鱼、叉尾斗鱼、黄鳝、白鳝、泥鳅、虾、蚌、龟、鳖、田螺、石螺等。

蛇虫类: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黄肚仔、三索线、百步蛇、乌肉蛇、泥蛇、水蛇、芋荚蛇、过树榕、南蛇、马鬃蛇、蛤蚧(大壁虎)、蜥蝎、蜈蚣、蝼蛄、水蛭、山蚂蟥、青蛙、石蛙、蟾蜍、地鳖、黑蚱(蝉)、黄黑小斑蝥、小飞鼠、大黄蜂(牛角蜂)、蜜蜂、蚂蚁、白蚁、螳螂、紫胶虫、红娘子、蜗牛、蚕等。

全区境内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野生动物有燕子、画眉、麻雀、相思鸟、老鹰、乌鸦、果子狸、白鼻狸、鼠、塘鲺、黄鳝、泥鳅、虾、田螺、金环蛇、黄肚仔、乌肉蛇、泥蛇、水蛇、青蛙、蚂蚁等。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底,云安区已发现云安区矿床(点)共25余处,矿产资源10多种,主要有煤炭、建筑用沙、花岗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大理岩、矿泉水、融灰岩等。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区六都镇、高村镇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常住人口28.63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26.3%。全区户籍总人口341601人,共82211户。其中,男性人口为178630人,女性人口为162971人。按城镇和乡村分,城镇人口为55966人,占全区人口数的16.4%;乡村人口为285635人,占全区人口数的83.6%。

截至2016年末,云安区少数民族人口有950多人,族别23个,人数较多的有壮族、苗族、瑶族、黎族。主要分布在六都、高村、镇安、石城等镇。人口比较集中的有镇安和石城镇。

2019年末,云安区户籍总人口346336人,同比增加1669人、增长0.48%;常住人口346336人,同比增加1669人、增长0.48%。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81927人,女性人口164409人。按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城镇人口64229人,占全区人口数的18.55%;乡村人口282107人,占全区人口数的81.4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云安区常住人口235390人。

2023年全区户籍总人口 346493 人,共83418 户。其中,男性人口为 184053 人,女性人口为162440 人。按城镇和乡村分,城镇人口为 105956 人,占全区人口数的30.6%;乡村人口为 240537 人,占全区人口数的69.4%。全区常住人口23.77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 30.33%。2023 年年末城镇就业人员15938 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05 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2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63%,控制在预期目标。

政治

区委书记:梁玉莉(女)

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谢国才

区委副书记:房坚祥

区委常务委员会委员:梁玉莉(女)、谢国才、房坚祥、邓世民、陈洪伟、谢敬洪、曾小莹(女)、谭淑毅(女)、曹建标、郑辉亮、刘方华

经济

综述

2017年,云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645万元,可比增长4.1%。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8875元,同比增长3.2%。

从三大产业贡献率看,第三产业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5%;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9.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02.7%。从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8.7:55.4:25.9调整为2017年的14.68:54.49:30.83,第三产业占有份额比上年提高4.93个百分点。

2017年,云安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61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06%,比上年同期减收4678万元,负增长13.25%,其中:税收收入16388万元,负增长17.88%;非税收入14231万元,负增长7.2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74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3520万元,增长10.09%。全区两税入库共87826万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国税收入57691万元,同比增长48.6%,其中都杨库14496万元。地税收入30135万元,同比增长0.8%,其中都杨分局16941万元,同比增长9.4%。

2017年,云安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128万元,比上年上升13%。其中房地产投资34611万元,增长-38.1%。商品房销售额125603万元,上升130%;商品房销售面积292154平方米,增长166.7%。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4865万元,增长599.2%;第二产业投资448038万元,增长13.7%,其中工业投资450638万元,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250225万元,增长6.5%。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8003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6267万元。

2017年,云安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2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7.8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601.8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市)为101.4。

2020年,云安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年均增长5.8%。税收收入突破十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五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4.9%,五年累计利用外资6402.74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招商引资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255.27亿元;重点建设项目170个,完成投资100.6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万元、年均增长8.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2%、4.9%和8.4%。

2023 年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3532 万元,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90051 万元,增长 6.5%;第二产业增加值695835万元,增长 0.3%;第三产业增加值497646 万元,增长5.5%。从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结构由2022 年的13.9:51.5:34.6调整为 2023 年的 13.74:50.29:35.97,第二产业主导地位显著。

第一产业

2017年,云安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0736万元,可比增长4.7%。

2017年,云安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49万亩,比上年增长0.16%。水稻种植面积12.31万亩,比上年增长0.79%;油料种植面积4.29万亩,比上年增长0.21%;蔬菜种植面积4.13万亩,比上年增长2.15%。

2017年,云安区粮食产量6.68万吨,比上年增长0.36%,其中水稻产量5.42万吨,增长1.68%。油料产量0.75万吨,增长4.95%。蔬菜产量5.04万吨,增长3.34%。水果产量7.01万吨,增长2.95%,其中柑、桔、橙产量5.06万吨,增长3.06%;全年肉类总产量1.13万吨,下降1.86%。其中猪肉产量0.73万吨,下降4.85%;禽肉产量0.33万吨,增长3.44%;蚕茧产量0.24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水产品产量0.97万吨,增长2.64%。

2017年,云安区农业机械总动力69037千瓦。农用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6613吨。全年农村用电量7456万千瓦时。

2023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548 万元,增长4.0%;其中:农业总产值 141935 万元,增长3.9%;林业总产值41707万元,增长 7.2%;畜牧业总产值92996 万元,增长3.6%;渔业总产值 11840 万元,下降2.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5070 万元,增长 7.8%。

第二产业

2017年,云安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448285万元,可比负增长1.9%。

2017年,云安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9738万元,增长3.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6899万元,负增长30.3%;重工业增加值412839万元,增长5.8%。按企业规模分: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803万元,同比增长11.1%,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7819万元,同比增长2.4%,微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15万元,同比负增长2.3%。按企业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2084万元,同比增长14.8%;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1225万元,同比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0073万元,同比增长8.4%;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7779万元,同比增长1.6%。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1928191万元,实现产品销售率98.1%。

2017年,云安区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个。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516平方米。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233万元,同比下降33%。

第三产业

2017年,云安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53624万元,增长17.1%。

2017年,云安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6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30348万元,同比增长1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0315万元,同比增长12.1%;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完成179838万元,同比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0825万元,同比增长10.8%。2016年在库的限额以上企业有56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438万元,同比增长14.4%。

2017年,云安片区进出口总额44852万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出口额26173万元,同比增长51.7%;进口额18679万元,同比增长13.7%。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顺差7494万元,比上年扩大6680万元。

分贸易方式看,云安片区出口总额26173万元都是一般贸易出口,其累计增长额为51.7%,而加工贸易出口仍未能有所突破。分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109.72万元,同比增长39.5%;其他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0063.28万元,同比增长76.5%。分出口商品看,石材及制品出口8582.44万元,同比增长43.7%;建筑材料出口413.99万元,同比下降51.6%;其他出口17176.57万元,同比增长64.8%。

全年新批合同个数为2;实际利用外资454.3万美元,同比增长136.8%。

2017年,云安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18.64万人次,同比增长38.07%;旅游总收入22500万元,同比增长5.63%。国内旅游人数17.9万人次,同比增长39.84%;国内旅游总收入22350万元,同比增长6%。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18757万元,比年初增加32892万元,增长8.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30920万元,比年初增加30322万元,增长10.09%。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9287万元,比年初增加5943万元,增长1.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93838万元,比年初增加6738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77906万元,比年初增加9636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25393万元,比年初减少851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3126万元,比年初减少8505万元。

交通运输

云安区地处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通重要节点,对外交通便捷,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西江“黄金水道”于一体。循环经济工业园陆路交通与324线国道广梧高速公路南广高速铁路相连,水路运输拥有国家二类口岸的云浮新港港区,是广东内河第一大港,最大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

2016年,云安区拥有客运站7个,各镇分别设有客运站,共有候车亭A类54个,B类32个,客运班车47辆,营运货车702辆。云安汽车客运站下设:云安白石汽车站、云安富林汽车站、云城南盛汽车站、云安高村汽车站、云安石城汽车站,共拥有大、中、小客运班车47辆。经营线路主要有广州、深圳、顺德、佛山、珠海、南海、惠州、东莞等长途市际客运班线,县际线路方面开通有云城、白石、富林、高村等线路。

2017年,云安区营运载货车辆拥有量1059辆,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53907万吨千米,同比增长20.3%,实现营业收入32151万元,同比增长1.2%。全区营运载客汽车拥有量48辆,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8957万人千米,同比增长34.7%,实现营业收入353.8万元,同比增长2%。

南广铁路云浮东站设在云安区都杨镇

云安区境内除流经北部的西江外,全部河道船载运输不通航。西江流经云安区境河段41.2千米,是国家三级航道,1000吨级船舶可上至梧州市。

云浮新港港区是国家二类口岸,2010年1月6日开始运营。港区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码头使用岸线长420米,2016年有2000吨级泊位7个,设计年处理40万标箱,年吞吐量最高可达1000万吨。码头配备40.5吨集装箱卸桥、10吨门座起重机、45吨门座起重机、32.5吨轨道龙门吊、5吨集装箱空箱龙门吊各一台、2台40.5吨轨道龙门吊等装卸机械。已开通六都至香港、深圳蛇口、珠海、广州南沙等港口的航线。六都内贸港区位于云浮新港上游,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距云浮新港港区3千米,六都港码头岸线长500米,共有5个1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0万标箱,已开通六都至广州及省内外沿海港口航线。

2016年,云浮新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357.7万吨。

2016年,六都渡口所共开出渡船9720个航次,运载车辆65218台次,征收过渡费1749428元,比上年增加47.7%,创税利57731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共有各类中、小、幼儿学校138所,在校学生37955人,比上年增加2125人,上升5.93%。其中:普通中学10所(初中7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招生3353人,在校学生9568人,毕业生3118人(高中毕业生914人,初中毕业生2204人);完全小学23所、教学点73所,招生3900人,在校学生18765人,毕业生2550人;幼儿园31所,在园在班幼儿9622人。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9.2%,毕业升学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2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41人,其中初中863人,高中178人,小学专任教师1241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382人。全区地方财政中的教育支出33829万元,增长2.76%。

科学技术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内共有各类科技活动机构1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24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个。专利申请量69件,增长9.52%;专利授权量44件,增长33.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件,增长150%,全区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增至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家;全区共有2个项目获得省市各类科技计划立项,资助经费45万元。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个,市级1个。

文化体育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文化站7个,村文化室219个。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6场。区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9万册。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其中农村用户2.6万户。数字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8.5万人,覆盖率达98%。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共有体育场地面积64.8万平方米,体育娱乐场所600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共有镇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3个,床位660张;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26人(含乡村医生),其中医生236人,护士235人;全区共有农村卫生站189间,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20人;疾控中心、保健所各1个,防疫及保健卫生技术人员10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733例,死亡5人。全年参加无偿献血552人次,献血量12.325万毫升。

社会保障

2017年,云安区城镇新增就业1424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8%,比上年末下降0.04%。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44549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04240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402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907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3957元/年。

截至2017年末,云安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6615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有148913人,扩面734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有11679人,扩面2007人;参加工伤保险14162人,扩面2049人;参加医疗保险17135人,扩面2108人;参加生育保险15035人,扩面2094人。

2017年,云安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2.08亿元,累计受益16.03万人次。年末全区各险种征收社会保险费(不含财政补助)1.914亿元,增长6.9%,其中五大险种征收12586.5万元,增长2.9%。2017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84人,全年共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186.21万元。年末领取失业保险人数为95人,增长427%。全年共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207.8万元(仅指社保部分,不含财政部分),发放失业保险金185万元。年末全区各种福利收养性单位7个,拥有床位957张,收养256人。全区老年活动中心9个,老年人协会122个,老年学校122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0.23亿元,筹集福利资金0.013亿元。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云安境内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石锛、石坠,周代的陶片,汉代的黄釉四耳陶罐、四系陶罐、雷纹铜鼓、四蛙铜鼓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云安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9处。其中认定石子围动物化石点等53处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点(古遗址4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3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全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云安区六都镇南乡大营村内的龙崖陈太保祠、兵营城墙均为明代建筑,建于万历四年,该建筑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结构设计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貌,具有浓厚的粤西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对研究古建筑史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科学价值;此外,附近现存的还有陈璘和万历年举人冯执中的魁岩摩崖石刻、陈璘的配夫人墓等古迹,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非遗项目

截至2016年底,云安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陈璘传说”、“玲珑子母灯”、“马塘庙会”、“云安八音”共4个;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云利醮会”、“高村山歌”、“擂茶粥”、“陈璘传说”、“马塘庙会”、“云安八音”、“玲珑子母灯”、“龙须席编织”、“石牛北帝炮会”共9个;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级遗产保护名录有“陈璘传说”、“高村山歌”、“云安八音”、“哭嫁歌”、“茶洞擂茶粥”、“诞日炮会”、“马塘庙会”、“云利醮会”、“鱼花节”、“玲珑子母灯”、“龙须席编织”、“托洞腐竹”、“江磅水车”、“迳心陈年桔柚茶”、“石牛北帝炮会”共15个。

(参考资料来源:)

方言

云安境内古为百越地,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是汉族与瑶族壮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经历了不同历史朝代的族群迁徙和交往等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多种语言并存于这一地区。

云安区地方语言大致分为:云安粤方言白话)、客家方言(啀子话)、闽南话等几个较大的语种。其中,云安粤方言属于广州话语系,与广州话接近,境内操白话的人口数量多、分布广,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1%;客家方言属客家语系,分布区域仅次于白话,操客家方言的人大多数都会操白话,操此话的人口分布于高村、白石、镇安、富林、石城等镇的部分地区,尤以富林、石城镇人口居多,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8.4%,闽南话属闽南语系,当地又称福建话,操此话的人口分布于富林镇的寨塘、马塘两村,占全区总人口不到1%。

风景名胜

云安区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大云雾山旅游区、富林马塘庙会、耀德书院、孔书家塾、云浮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陈济坤故居、龙崖陈公祠、凌霄岩白石骆驼山等。

特产美食

云安区特色美食有托洞腐竹、茶洞擂茶粥茶洞豆腐、西江河鲜等。

托洞腐竹以色鲜体薄、韧滑可口、久煮不糊、韧性好等特点而著称,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城市荣誉

2020年6月30日,云安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2月29日,云安区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2022年,云安区入选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4年9月,荣获2023年度“平安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