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2 14:18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1929年2月17日出生于智利托科皮亚,俄罗斯犹太裔智利、法国籍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制片人,毕业于圣地亚哥大学。
1929年,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出生于智利的海滨小镇伊基克。在佐杜洛夫斯基十岁时,他又随家人搬到了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后来在那里,他读了圣地亚哥大学。
1945年,开始发表诗作。
1946年,开始参与哑剧、木偶剧演出。
1953年,佐杜洛夫斯基离开智利并切断与家人的联系。他身无分文地来到巴黎,希望找到工作。之后,佐杜洛夫斯基在马歇·马叟的公司待了六年。
1970年,自编自导自演奇幻冒险电影《鼹鼠》,该片获得意大利阿索罗美术和美术家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73年,在约翰·列侬独立投资的支持下,自编自导自演了奇幻冒险电影《圣山》。
1975年,美国好莱坞邀请佐杜洛夫斯基执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片《沙丘》,但由于双方无法达成共识而未能实现,后来此片在1980年由大卫·林奇执导完成。
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象牙》。
1989年,执导由阿克塞尔·佐杜洛夫斯基、盖·斯托克维尔、亚当·佐杜洛夫斯基联合主演的奇幻电影《圣血》,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7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1990年,执导奇幻电影《彩虹大盗》,该片由彼得·奥图尔、奥马尔·沙里夫、克里斯托弗·李联袂主演。
2003年,参演喜剧电影《有惊无险》。
2006年,出演由Franco Battiato执导的剧情电影《音乐家》。
2011年,与莱蒂西娅·卡斯塔、托尔·林德哈特联合出演爱情电影《岛屿》。
2012年,担任科幻动作剧《金属编年史第一季》的编剧。
2013年,自编自导自演传记电影《现实之舞》;同年,担任奇幻电影《声音窃贼》的编剧;随后,在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中出镜,该片讲述的是佐氏费尽心力制作的电影《沙丘》,最终未能付诸现实的真实故事。
2014年,担任电视剧《金属编年史第二季》的编剧;同年,在纪录片《我的人生由雷弗恩执导》中出镜。
2016年,执导由亚当·佐杜洛夫斯基、布隆蒂斯·佐杜洛夫斯基合作主演的传记电影《诗无尽头》,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2017年,担任西部电影《保镖》的编剧。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父母是俄罗斯犹太人。佐杜洛夫斯基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成长:他的父亲是一位斯大林的崇拜者,母亲是一个冷漠的女人,他们经常强迫他们的儿子做一些不情愿的事。基于这种家庭出身所埋下的恶果,致使佐杜洛夫斯基拒绝在国家或文化方面被归类和认同。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电影有一个明显风格,它是“黑暗超现实主义、忧郁和恐怖的混合物”,正如在封装电影的标语中,写着“See this film before it sees you”。他的电影主题是精神重生与暴力、死亡的残酷的组合。佐杜洛夫斯基电影表现毁灭的人生。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那么人生也就是无意义的。由于拉美独特的历史纵深感的断裂与多元性文化的渗透交融,造就了佐杜洛夫斯基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注。在他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是在都市废墟中人们无所依托的精神状态,灵魂上无所承载,抑或是极端独裁思想下的人们思想上的自我禁锢。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佐杜洛夫斯基想要成为一个“引导者”。他在电影中,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暴力撕毁,经历一场“大清洗”后,重塑一个新的灵魂(上海师范大学徐颖颖评)。
虽然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忠实于自己的个人表达,使他的电影具有作者“个人”的风格烙印。这种特点表现在电影的叙事中———设置一个简单的神话框架,并通过改编和戏仿对神话进行二次重建,再抽身出来进行反身关照,这种复杂的表述体系,正是作者的文化诉求和哲学表达在电影中的外化呈现。佐杜洛夫斯基成长于拉美大陆,在这片神奇广袤的大地上,基督文化与拉美本土的阿兹特克文化形成了激烈的撞击,这些在他的电影中都有反映。佐杜洛夫斯基的电影具有圣经的底蕴,他电影中的故事往往能够在圣经中找到原型。佐杜洛夫斯基电影中借由对于神话的二次重建,讲述复杂的哲学概念。在简单的神话架构下,故事的结尾往往又体现着佐杜洛夫斯基对于神话的反思和超越。佐杜洛夫斯基是他电影的“先知”和“引导者”,他带领他的观众走了一段精神探索之路(《电影文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