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动员

更新时间:2022-07-31 13:08

交通运输动员是指国家在战时统制各种交通运输线、设施和运输工具,保障人员、物资、装备运输的措施,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组织调动交通运输资源的活动。又称交通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的组成部分。根据运输方式,分为铁路运输动员、水路运输动员、公路运输动员、航空运输动员、管道运输动员和人力运输动员;根据动员对象,分为交通设施动员、载运工具动员和交通运输保障人员动员。主要任务是为动员输送、军队机动、物资供应、居民疏散、工厂和机关的转移等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对于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交通运输能力,发挥交通运输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保证武装力量动员和作战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持战时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动员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秦朝“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汉书・贾山传》)。三国时,魏国开河渠,广为军用,“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晋书・食货志》)。古代西欧的许多国家无力承担建造大型战船的费用,每次出海作战时都要征用商人的大型运货船。近代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和铁路机车问世,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等先进运输工具相继出现,使交通运输和军队动员、机动速度发生根本变化,为现代交通运输动员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内战期间,北方政府对铁路实行军管,铁路运输为北方军队进行动员集结、展开提供了便利。普法战争时,普军已经围绕铁路制定部队的动员集结和展开计划。1914年马恩河战役期间,法军在巴黎市区紧急征用了600多辆出租汽车,在一夜之间将新组建的法军第6军的6000多名士兵及时运抵马恩河前线,开创征用民用汽车进行军事运输之先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加强了交通运输动员领导体制。英国于1914年制定帝国国防法案,设立交通管制机关,统制全国交通运输。美国总统运用紧急权力,指示作战部长接管铁路和运输系统,成立美国铁路局。1916年,美国制定《船舶管理法》,实施船舶的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为发动侵略战争,在临战前就实施交通运输动员,利用密集的交通运输网,对欧洲和苏联进行闪电式袭击。英军在敦刻尔克实施撤退行动中,于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还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先后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荷兰、比利时的船只加入救援行列。1939~1940年,英国利用民船改装了53艘辅助巡洋舰,火力最强的已接近轻巡洋舰的标准。1939~1942年,英国将135艘捕鲸船改装成轻型护卫舰。英国还在开战初期启用了数百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封存的武装拖网渔船。苏联在苏德战争中,成立以斯大林为首的运输委员会,对铁路和水运系统实行军事体制,加强对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集中领导,在战争初期的6个月内,仅铁路运输就将291个步兵师、94个步兵旅、200多万兵员送往前线,将1523个企业、1800万人员迁移到东部地区。1941~1945年,苏联铁道兵、道路兵和运输部门的专门机构,修复、新建和改建的铁路约占苏联1940年铁路总长度的24%。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将交通运输列入《国家总动员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也于1940年颁布交通运输动员的有关法规,动员大量的人力、畜力参加运输,支援了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针对美国对朝鲜北部交通线的“绞杀战”,采取严密防护和积极打击相结合的方针,贯彻运输、抢修、防护三结合的原则,组织军队和交通运输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保障队伍,使朝鲜北部交通线成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为完成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运输活动”,把40多万人的部队、1.86亿吨装备和物资运往1.5万千米以外的战区,除运用海军、空军的大部分运输力量之外,还大量动员民用运输力量,征用了民航客机和大型运输机,以及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船。交通运输动员实施的基本做法是:①适时下达关于交通运输动员的命令,明确交通运输动员的任务、动员时限和基本要求。②根据上级下达的动员令,迅速进行交通运输动员组织体制的平战转换,开设交通运输动员组织指挥机构,调整充实交通运输动员的组织力量,沟通与相关方面的通信联络,按战时组织指挥关系进行运作。③组织各有关方面研究调整动员预案,确定动员实施的思想原则和方式方法。④逐级或越级进行交通运输动员部署,明确各方面承担的任务和内外部的协同关系,组织落实动员行动展开前的各项准备。⑤根据需要发布交通运输管制的公告,协调组织有关方面对交通运输实施行政管制或军事管制。⑥按照规定的动员行动展开时间,组织进行各种交通运输力量的动员,征用所需的交通运输资源并进行必要的加装和改造,使交通运输体制全部或部分地进入动员状态。⑦按照战时资源分配的原则,对业已控制的交通运输资源作出合理的分配,尽可能优先满足武装力量动员、机动和作战的需要。⑧加强对交通运输资源的防护,组织力量对受到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和载运工具进行修复,及时获得新的交通运输能力。根据现代战争及战争准备对交通运输动员的要求,许多国家依据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注重做好平时的交通运输动员准备。基本做法是:①加强交通运输动员立法,以适应快速动员的需要。如美国1936年制定的海商法,规定美国商船队在战时或国家发生紧急事变时,作为海军的辅助力量。1970年国会通过的海商法修正案,要求在10年内建造300艘新型商船。1975年的海商法修正案,又授权商业部长采取购买较新的私人旧船等措施,替换或补充国防后备船队。英国的民航法和运输法,规定应征商船在任何情况下,均须立即报到改装。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4.48万吨级的“堪培拉”号客轮,就是根据法令在几天内改装成运输船的。②平时建立交通运输动员指挥体系,提高战时运输的效能。如德国平时在交通部门设有军方司令部,动员令下达后,即可接管全国的交通运输工作。③制定交通运输动员计划和各种保障方案,并落实到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英国在平时制定商船应急计划,掌握商船的位置、航向、装备和性能等,可随时调遣;规定高级船员每2~3年要参加一次军事训练。④加强交通运输线建设,使之立体化、网络化。发展和储备大型、高速的运输工具,改进运输方式,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发展高速公路、铁路、大吨位车船、巨型超声速飞机、大口径输送管道,以及集装箱等运输工具,为战时快速实施交通运输动员创造有利条件。⑤加强交通运输工程保障力量、防卫力量和技术力量建设,储备各种交通运输保障物资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悬浮高速列车、气垫船、水翼船和气动集装箱、管道运输的推广,核动力和超导体的应用,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交通运输动员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