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2:51
以太网业务,是一种以太网私有专线传输的信号的业务。
首先,去掉经由UNI接口l到达的以太网业务帧或VLAN业务帧帧头内的前导(preamble)字段和FCS字段,加上MPLS标签(包括Pw标签和隧道标签)。
具体的处理过程包括:剥离前导(如果有)和集中式控制系统(FCS);加上控制字(可选);加上相应的PW标签;加上相应的隧道标签;传送数据包。
在对端节点分接该以太网流量的用户网络侧接口(UNI接口)处,以完全相反的处理过程完成以太网流量的解封装,实现以太网业务的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
1.可用性
可用性是由下列业务属性指定的:
·UNI服务开通时问——用于指定从要求开通新服务或已改动的服务时起,到服务开通并可以使用时为止所耗费的时间。记得以太
.网业务的主要价值所在就是,与旧式电话公司模型数月的耗时相比,可以将服务开通时间减少到几个小时。
·ONI平均恢复时间(Mean Time to Restore,MTTR)——用于指 定从UNI不可用时起,到恢复正常时为止所耗费的时间。光纤裂口之类的故障会导致UNI不可用。
·Eve服务开通时间——用于指定从要求开通新服务或已改动的服务时起,到服务开通并可以使用时为止所耗费的时间。所有的UNI开通时开始EVC服务开通时间。
·Eve可用性——用于指定在等量的时间内,用户的EVC达到或低于延迟、损耗和抖动服务性能指标的频度。如果某个EVC未达到性能指标,那么该EVC将被认为是不可用的。
·EVC(MTTK)——用于指定从EVC不可用时起,到EVC再次可用时为止所耗费的时间。可在物理层(L1)、MAC层(L2)或网络层(L3)上应用许多恢复机制。
2.延迟
延迟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对实时应用的服务质量(QoS)有着显著的影响。延迟通常是在一个方向上指定的,称为单程或端到端延迟。
城域网内两个站点之间的延迟是累计得出的,从一端的UNI起,穿过城域网网络,直到数据穿过另一端的UNI时为止。
城域网网络本身会引起额外的延迟,延迟的大小取决于骨干网络速率和拥塞程度。延迟性能是由一段时间内成功发送的出站帧的第95个百分位(95%)来定义的。
例如,24小时的延迟是15ms意味着,在24小时的时段内,95%的“已发送”帧的单程延迟小于或等于15ms。
延迟参数用于下列属性:
·按照每个CoS标识符限定的入口和出口带宽轮廓(UNI业务属性)。
·服务等级(EVC业务属性)。
3.抖动
抖动是另一影响服务质量的参数。抖动也称为延迟变差。
抖动对IP电话之类的实时应用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抖动参数用于下列服务属性:
·按照每个CoS标识符限定的入口和出口带宽轮廓(UNI业务属性)。
·服务等级(EVC业务属性)。
4.损耗
损耗可以表明一段时间内未在UNI之间得到可靠传输的带宽轮廓内的以太网帧。
例如,在一条P2P EVC上,如果在一端的UNI中发出了100个帧,而在另一端的UNI上收到的带宽轮廓内的帧为90个,那么损耗就是(100-90)/100=10%。根据不同的应用,损耗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与VolP相比,电子邮件和HTTP Web浏览器请求之类的应用可以承受更高的损耗。损耗参数用于下列属性:
·按照每个CoS标识符限定的入口和出口带宽轮廓(UNI业务属性)。
·服务等级(EVC业务属性)。
业务保护需求
针对城域以太网业务的保护需要,MEF指出业务保护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的故障类型:应包括硬件链路故障、软件链路故障、节点失效以及其他业务传送故障的保护和恢复;
·保护反应时间;根据不同业务要求和不同网络拓扑,可以分为50ms级保护、几百毫秒级保护、几秒级保护、几十秒级/分钟级保护和更长时间保护(如人工方式);
·与传送层保护机制的协调;MEN的业务保护机制应能与传送层保护机制协调,如SDH的1+1、1:1的保护,即MEN的业务保护机制应能监测底层传送网络的保护机制;
·保护控制要求:保护机制应能配置以下参数或如倒换等待时间、等待恢复时间、人工倒换模式、强制倒换模式、练习模式和忽略底层保护模式;
·隐藏故障诊断:保护机制必须具有方法来检测隐藏的故障;
·信令要求;保护机制要求每个节点要支持相应的信令功能;
·物理层/Mac层支持:保护机制应支持底层网络的故障指示,包括10/100/1 000Mbit/s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SDH/SONET、弹性分组环RPR、EFM MAC和光层网;
·网络拓扑:保护机制应适应不同的网络拓扑,如网格形、环形等;
·QoS:保护机制应能定义保护和恢复业务的程度;
·可扩展性:保护机制不应限制原有网络的可扩展性;
·对用户业务的影响:保护机制在业务保护和恢复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用户业务的影响。
业务保护参考模型
根据业务保护需求的考虑,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提出了一个城域以太网业务保护参考模型(PRM),PRM分为4层,分别是传送层、拓扑层、MEF保护机制层和应用保护限制策略层。
●传送层
传送层的主要作用是在城域以太网网元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并且提供检错机制和数据流控制。传送层本身具有故障保护恢复的机制,根据采用的技术不同,可提供的保护机制也不相同。
传送层更多的提供本地故障(复用段)的保护恢复,如采用SDH的1+1保护,而不是端到端的保护,端到端的保护更多的考虑在更高层上采用。
●拓扑层
MEN可能在接入层和骨干层由多种网络拓扑组成,当需要端到端保护时,令不同的拓扑实施相同的保护要求是复杂的,拓扑可能有分层的、汇聚的或网状的,因此在考虑业务保护时,要考虑灵活的分层业务保护方式,实现端到端的业务等级标准(SLS)要求。
●MEF保护机制层
主要考虑两类保护机制,汇聚的链路和节点保护和端到端的通道保护(EEPP)。
对于故障链路和节点的保护通过本地路径发现机制进行业务保护,支持1:1或N:1网络设备/链路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