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阵海

更新时间:2023-09-06 18:27

任阵海,1932年11月07日 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大气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影响研究中心总工。

人物经历

1951年1月,任阵海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大气物理专业。1955年,本科毕业。

1957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就读研究生。

196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0月,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64年11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至1981年3月)。

1966年7月,任阵海带队参加试验基地湍流污染和大地电位探测任务,在基地工作一年。

1973年3月26日,经任阵海建议,大气物理研究所向院申请在北京德胜门外土城建设325米高的大气污染监测气象观测塔。10月正式建立了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湍流研究室,在任阵海等带领下研究大气湍流扩散问题。

197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1年3月,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担任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大气污染防治)。

2011年12月,在第18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2015年12月,任阵海院士工作室在萧山落户。

2018年1月19日,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并启动工作,引进以任阵海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为主的高端人才,成立了以环境气象为重点研究领域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长期研究实践及调研基础上,团队认识到中国大气污染研究,应紧迫地提上日程,并认为“环境”是独立发展的学科。负责组织中国首次中尺度区域性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设计建立包括地面监测网多要素同步监测、超低空航测、远红外探测、声雷达布阵等多种先进手段的综合观测系统,以后在多个重要城市地区实施,并用于中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组织发展探测实验技术、研发多普勒声雷达(批量生产),等容气球及其甚高频多普勒多目标跟踪系统,最早组织大气颗粒物沉降速度测量和SO2转化率实验,填补了当时该领域的空白。

在领导支持下倡议组建大气环境实验基地,参加总体设计建立中国首座大气环境监测专用铁塔,迄今仍为国内高度最高并装配探测技术设备,培养了研究骨干。

最早利用辐射监测资料反演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大气环境容量理论,解决了环境规划控制的难点,并应用于多个区域性经济与环境的调控对策;首次揭示中国与跨国大气输送宏观规律,为应对国际争端提供科学依据。创立了大气环境资源背景场。主持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研究,并向联合国提交国家报告。组织卫星资料反演研究,参加沙尘暴研究。

近年来,本研究组建立大气环境过程概念,发现大气污染汇聚带,建立三律(累积、输送、清除)方法。同化有关资料构建欧拉场确定地区的污染范围及输送通道。通过研究实践,认为大气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中尺度问题,发展滤波技术揭示中尺度地区性污染特征等。

人才培养

截至2014年,任阵海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一共培养了3名博士、4名硕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任阵海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任阵海倡议建立大气环境实验基地,创造性地解决建立适宜模型、发展探测技术、获取综合参数等关键问题,在国内最早组织了大气颗粒物沉降速度测量和SO2转化率实验,填补了学科空白,提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理论,解决了环境规划、污染控制的难点。首次揭示了中国与跨国大气输送宏观规律;创立了大气环境资源背景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