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1:06
伊莎贝拉·玛丽·斯旺·卡伦,系列小说《暮光之城》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女主角,由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演。
原居地:华盛顿州福克斯镇
头发颜色:棕色
眼睛颜色:棕色(人类时期);红色(新生吸血鬼)
外形描述:贝拉有一头笔直而浓密的深棕色长发;额头宽阔,发尖呈V形,下巴窄而尖;眼睛又圆又大,颧骨突出,鼻梁高挺;嘴唇不成比例,相对于消瘦的下颌轮廓而言显得太过饱满,上唇比下唇厚。眉毛比头发的颜色更深,皱起眉头时更直。她身材修长但毫无肌肉感。人类时期的贝拉皮肤非常白皙,有一双巧克力色的棕色眼睛,在人类血液离开她的身体系统时,她的皮肤变成了金色或白色。贝拉的外形特征在转变后变得更加突出和完美。
特殊能力:她的思想不可穿透;除非她允许,没有人能读懂她的心思。她能防御各种类型的心理攻击,并学会了保护自己周围的人免受这种攻击。
教育/职业:她毕业于福克斯高中。人类时期在牛顿家的奥林匹克户外用品商店兼职。
嗜好:贝拉喜爱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也喜欢听音乐。
交通工具:雪佛兰1953红色皮卡,20世纪60年代本田摩托车,一辆2006版梅赛德斯守护者和一辆红色法拉利F430。
家庭/族群关系:她嫁给了爱德华·卡伦,蕾妮斯梅·卡伦是其女儿。她的父亲是查理·斯旺;母亲蕾妮(Rene)嫁给了菲尔·德威尔(Phil Dwyer),即贝拉的继父。贝拉把卡莱尔·卡伦和埃斯梅·卡伦视为自己的公婆,爱丽丝·卡伦、罗莎莉·黑尔和埃美特·卡伦以及贾斯帕·黑尔是其内兄弟姐妹。
过往
伊莎贝拉·斯旺即“贝拉”出生在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父母查理和蕾妮在她还是婴儿时就离异了。贝拉与母亲一起生活,并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和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长大。在2002年以前,贝拉每年暑假到福克斯看望父亲并与他一起生活一个月,但贝拉不喜欢福克斯的气候,当她年龄足够大以后,她坚持让查理在夏天到加州住几个星期。
贝拉与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同龄人合不来,她总觉得与大家的步调不一致,就连与最亲近的母亲也有这种感觉。蕾妮性格非常外向,而且不切实际,常常心不在焉地对大量兴趣爱好浅尝辄止;由于生活必需,贝拉的性格结果变得与她截然相反。年纪很小时贝拉就承担起很多家务。尚未成年时她就更喜欢像阅读这样的安静的娱乐活动,部分原因是她格外笨拙。她天生就有很强的责任心,这一点在学业上也体现出来,贝拉的课业成绩通常都得A。她的未来计划是获得教育学学位,并像母亲一样当教师。蕾妮的职业是贝拉发自内心尊重母亲的一方面,然而,她打算教高中。
当蕾妮爱上并嫁给名不见经传的棒球手菲尔·德威尔时,贝拉选择搬到福克斯与父亲共同生活,这样蕾妮就能在棒球赛季与自已的新婚丈夫一起出门在外了。贝拉在2005年1月来到自己的出生地福克斯镇完成高中学业。在来到福克斯高中的第一天,她邂逅了爱德华·卡伦。
第一部 《暮色》
贝拉将自己流放到了福克斯这个偏僻且终年阴雨的小镇上。她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个选择,让她与他相遇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眼神交会的那一瞬,彼此之间已经明白,等待他们的,除了幸福的诱惑,还有危险的深渊。互相倾心的两人,在爱情与危险间摆荡,一起度过新鲜而刺激的每一天,就像久违的阳光一样,洒落在浪漫的暮光之城。
既然他拥有迷人的外表、超人的身体,又有看透人心的本领,那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而她只是一个天生运动神经质、皮肤苍白得像生病一样的普通女孩。相遇那年,他们都是十七岁。时间的轮盘对他是凝固的,对她却是飞速转动的。他的青春将永驻,她的青春终将腐朽,他们两人的世界,真的存在着交集吗?从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开始,面对爱恨交织的欲望旋涡,人类总是无所适从。
第二部 《新月》
爱德华深深迷上贝拉,也喜欢上了她身上独特的香味。无奈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她十八岁生日派对上,贝拉不慎割伤了胳膊,流淌的鲜血勾起了爱德华家人嗜血的本性。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爱德华和他的家族离开了福克斯小镇。爱德华走后,贝拉的世界彻底坍塌了,她开始尝试各种冒险的行径,因为她发现,只要她一做危险的事情,爱德华的声音就会出现在她的脑海里。贝拉自虐式的疯狂举动并没有让爱德华回心转意,这时,年少不羁的雅各布出现在她苍白的世界里,他虽知贝拉心中另有他人,还是深情地陪伴、保护着她。一个是坚如磐石的冰冷异类,一个是热情似火的炙热狼人,贝拉将如何抉择……爱德华误认为贝拉已跳海身亡,承受不了如此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他决定将一切作一个了断。暮色渐渐隐退,等待他们的是天边昭示着最漆黑的夜的一弯新月,贝拉和爱德华会坠入这万劫不复的黑暗世界吗?他们能够在生命终点前抢回比自己还珍贵的对方,一起拯救这世间最令人心动的爱情吗?
第三部 《月食》
即将中学毕业的贝拉陷入两难的境地:她要在爱德华和雅各布中选择一个恋人,而这个选择极有可能引发卡伦家族和狼人族群之间的一场血腥战争……热血沸腾的贝拉宁愿选择死亡以便与爱德华长相厮守,但是在他们结婚之前,爱德华不允许她这样做。另一方面,雅各布的介入让他们两人的感情亮起红灯,贝拉在探望受伤的雅各布时,雅各布竟将她带到自己家中,乘机向她表白爱意,并不顾她的意愿强吻了她。这被逼的一吻深印在贝拉心中,对于雅各布的感情,贝拉已经理不清了。
当贝拉为选择恋人而备受痛苦煎熬的时候,她发现有人从她的房间偷了东西,目的是要循着上面的气味嗅出她的所在之处。贝拉将过去种种意外联系起来,终于明白来自传说中克兰家族的维多利亚正是操控一切的幕后主脑。为了替死去的詹姆斯复仇,维多利亚正纠集一伙帮凶匆匆赶往福克斯,对爱德华和贝拉的生命造成了莫大的威胁,卡伦家族决定联合狼人族群去应对共同的敌人。冰与火的矛盾不可调和,在爱与牺牲的天平上,贝拉发现她所要奉献的不只是灵魂……
第四部《破晓》
当生命是你所能给予自己挚爱的人的一切时,你怎么可能不把生命献给他呢?对于贝拉来说,无可救药地爱上爱德华之后,生活既像是充满甜蜜的幻想,又像是深不可测的可怕梦魇。不管她作出什么样的抉择,都将牵动着两个族群的命运。从两人第一次牵手的那一刻起,贝拉和爱德华就明白对方是自己要找的另一半,爱情就像雨后的阳光一样温润着他们的灵魂。幸福让人觉得温暖,却又让人如履薄冰。来自于不同世界的两个人的禁忌之爱,像狂躁的风暴蹂躏折磨着两颗脆弱的心。既然贝拉勇敢地作出决定,一连串空前的惊人事件便随之展开,在这动荡的一年,诱惑与冲突将带领她走向最后的关键时刻。贝拉飘舞的心绪终将情归何处?她与爱德华、雅各布三人的最后命运又将会如何?有如漫漫长夜之后的破晓,这段惊心动魄、千回百转的罗曼史最终迎来了令人惊讶、屏息的结局。
第五部《破晓下》
爱丽丝预见了沃尔图里即将到了,大家猜到一是因为,二是因为沃尔图里不满卡伦家族的壮大,他们想维护自己的权威与声望。沃尔图里的首领阿罗一直都很想把爱丽丝和爱德华收归旗下,爱丽丝和爱德华的叛逆已经让阿罗心存不满。贝拉心烦意乱,卡伦家族也很紧张。贝拉头一次看到一贯平静优雅的卡莱尔出现担忧的神情,对于沃尔图里那段恐怖的在贝拉还是人类的时候的那段记忆让她更加恐惧,她担心蕾妮斯梅遭遇不测。但没有人能估到沃尔图里什么时候来。爱德华和卡莱尔商量着对策,而这时候贝拉和雅各布带着蕾妮斯梅去狩猎,却与Tanya三姐妹中的艾瑞娜不期而遇。艾瑞娜是Tanya三姐妹中的一员,虽然没有直接服务于沃尔图里,但对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V氏家族一贯衷心,艾瑞娜没有等贝拉解释,便认定卡伦家族创造了一个吸血鬼小孩(永生的孩子。意思是当一个小孩或者婴儿变成吸血鬼),疾速赶到意大利沃尔图里家族报告。这一刻开始,贝拉知道,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将要来临……
出现剧集:《暮光之城:暮色》(2008)、《暮光之城:新月》(2009)、《暮光之城:月食》(2010)、《暮光之城:破晓》(2011)、《暮光之城:破晓(下)》(2012/11/16)
我真正被征服的是电影中的那个角色贝拉,那个天生缺乏平衡感,在平地上行走也会出其不意地摔倒的浑身都是小伤疤的贝拉,爱德华说这是她可爱的一面,我说她的脆弱真的异常可爱。
小说作者梅尔没有刻意地去雕饰贝拉这个人物,所以贝拉并非完美的典型,我觉得这来得更真实,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有人连看都没看过作品,都会仗着电影表象出来指手画脚,我觉得那是不负责的意见。还有人说贝拉性格古怪,硬把她的不完美吊得老高老高,硬是不喜欢贝拉。我则不同,因为她的不完美,我更喜欢。事实上,别人眼中贝拉的“不完美”只不过是个“不喜欢”的幌子罢了,因为他们压根儿就读不懂她。依我看,不完美即是美,真实再可贵不过了。
《新月》让我无法自拔地把泪洒的一个画面不是爱德华和贝拉在意大利惊心动魄的重逢,而是贝拉孤独的每一个细节,她在夜里撕心裂肺地叫喊,她白日冒险寻找幻觉麻醉自己……
贝拉孤身一人抱膝坐在房间里,静看窗外的阴晴圆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时间滴嗒滴答……配上Lykke Li的《Possibility》,基调是那样冷,舒缓孤独哀伤,原声乐器配乐单纯干净,单个钢琴键发出的单音,有点类似鼓声的低沉古直,Lykke Li沙哑的童音,像小孩发出的忧郁的叹息,像旷野里灵魂的哭诉,像唱诗班的哀祷,徘徊在地狱与天堂的边界点上,有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感,越是孤独越是感伤越想听,所谓麻木,像贝拉所说,痛苦是好的,痛苦可以让她感觉到爱德华的存在……看着,听着,一阵百年孤独般肆虐的悲凉冲击着每一根神经,让人禁不住伸出手来抚慰和保护这个受伤的女孩,我哭了,不止一次,好几天都无法自拔,泪干化作贝拉爱,愈来愈爱,浓烈甘醇……徒有灵魂却不曾活过,苍白无力,胜似“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的一曲悲歌,一声低吼,撼动了山谷。生命何去何从,欲在爱人怀里死去,可爱人的胸怀在哪里?
我欣赏伊莎贝拉·斯旺,她的个性太鲜明,她太有血有肉,她太真实感人。
她爱护自己的内心感受,她保持真性情的女人心,她是女人中的偶然却造就了女人的杰作,她让生活纯净。
吸血鬼、狼人、人类,她的世界如此奇妙,她的内在如此迷人,走进她就像一次穿梭时空的奇幻之旅。
别林斯基说:典型即是一个人,又是很多人……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整个范畴的人们。贝拉就是这样一种典型,她把几类人的性格都包揽了,我从她身上照出我太多的面,跟她重合的面,她比我自己更能找到自己,像是我的艺术知己。
欣赏贝拉,欣赏她的孤独,孤独里舒服的安静。我喜欢安静,可我的外表并不安静,但安静并不写在脸上,而是刻在心里,我追求内心的纯净,善待独处,贝拉全做到了这点。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热闹,不管人心多么险恶,她始终能守住安静的孤独,享受孤独,保持自我,本色生活。
欣赏贝拉,欣赏她奇怪的独特的谨慎的思维方式。她洞察周围的一切,对认准的事物穷追不舍,直至答案天光尽漏。她带着问号小心求证,求证爱德华的身份,求证爱德华的真实感受,证实自己的猜测,发展结果,与他相爱,不问值得不值得。她与众不同卓尔不群的思想让多少人搔残了左脑,我的世界岂能轻易让你闯入?不,我的世界可以让你进来,但是,请安静,而且,非请勿进,非诚勿扰。本是神秘,本是奇特,本是鹤立鸡群,而又散发出“普通女孩”的假象,虏获了一个世纪以来都孤身的爱德华的冰冷心,引起了生性好斗的艾美特的强烈的好奇与兴趣,占领我……
欣赏贝拉,欣赏她的脆弱,脆弱得可爱。天生运动神经差就是她的脆弱——在体育课上的不知所措,在平地上无意地摔倒,在丛林中的擦伤……“笨拙”的动作,我觉得这是多么可爱啊,有种让人想保护的冲动。
欣赏贝拉,欣赏她的坚强,允许你把这当作不完美的倔强。她总是以一副强势的姿态屹立在人群之中,不愿意被视为弱者,她甘愿负着重担,在烦劳的生命压力下呻吟流汗。她喜欢阳光灿烂的凤凰城,却偏偏把自己流放到终年不见天日的福克斯,然而她熬过来了,她克服了坟墓般的阴冷对肌肤上的折磨。她是怎样压制住心底的憎恨而对查理说了当年蕾妮离开他时说的那番残忍的话,她一面要尊重查理,保证查理的安全,一面又要顾及卡伦家,还有蕾妮。她活在多重压力之下,她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超过她双肩所能承受的极限。结果是,压力教她坚强。爱德华离她而去,她的世界从此失衡,可她没有轻生,她用唐吉诃德的骑士精神把自己囚禁在幻象中,麻醉自己,也许这个做法很冒险很愚蠢,但她没有死去已经是十二万分的强大了,因为照她对爱德华的爱的分量推算,爱德华的离去足以让她死去千百万次。换成其他人,不定早就一命呼呼了。在她的坚强里,我还能瞥见一丝耀眼的冷静与理智,她没有因为爱德华的离开而大闹一场,闹着去找爱德华,她安静地接受事实,尊重爱德华的选择,继续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纵然一切都没有了理由。
欣赏贝拉,欣赏她的无私。无私包括了太多太多,对同学的宽容,对朋友的义气,对亲人的所有的爱。她知道杰西卡喜欢迈克,所以总是温婉地谢绝迈克的殷勤,鼓励杰西卡的主动,成人之美,尽管夹在他们俩之间左右为难,但她还是默默地付出。当她与卡伦家族遇上强敌詹姆斯,她说詹姆斯要的只是她自己,她要一个人走,这样爸爸就不会被盯上,卡伦家族也不至于为她而一夜之间离开福克斯,爸爸也不至于因为卡伦一家的消失而让联邦调查局调查他们。她说任何人因为她出事都是无谓的牺牲。当她听到电话那头妈妈急切的声音时,不顾一切地奔向虎口——詹姆斯手中,为救妈妈一命。她想承担所有的一切的发生。她把自己流放到福克斯不只因为蕾妮的改嫁,更因为要替母亲填补查理多年来寂寞的心,当她看到查理空空如也的电冰箱时,她明白了留在父亲身边,做父亲喜欢吃的的东西已然责无旁贷。当她投进爱德华的怀抱,还把爱德华的情敌雅各布当至亲好友,她坚定地选择伤害了雅各布,她处于深深的自责当中,尽管我们都认为她选对了路……为什么她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她对这一群体深沉地忘我。
欣赏贝拉,欣赏她的自私。她爱得够深远够伟大够光荣够冒险够专一,这是美好的自私,除了爱德华,没有其他。有网友说贝拉爱得太自私,完全不考虑家人和朋友的感受,除了爱德华和雅各布。有吗?那为何当詹姆斯追捕她时,她还歇斯底里地呵斥爱德华让她回去见查理,不要丢下查理一个人不管?为何她听到蕾妮的声音时奋不顾身地奔向芭蕾室?为何爱德华离开她时,她不丢下父亲跟着爱德华一起走?可是,当时贝拉就处在热恋中啊,贝拉是人不是神,她有权利释放自己的情感。再说,难道爱就不能自私吗?在自己的爱情里自私难道有错吗?爱情里的自私并没有跨越界限去触犯亲情,贝拉的爱情,亲情,友情各自完好,互不侵犯:三者之间没有自私,但三者本身很自私。贝拉自私地爱着身边的家人,亲人,朋友。在人生低谷里,落魄外表下最真诚的灵魂,真诚却不被理解,叫我怎能不泪流,不爱怜?无私地为他人着想,自私地爱着他人,贝拉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欣赏贝拉,欣赏贝拉的勇敢。爱上一个对自己的血液如饥似渴的吸血鬼,跳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爱情陷阱里,这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只有贝拉知道。当羔羊爱上狮子,羔羊唯独害怕的是失去狮子,多伟大的羔羊啊。爱德华邀请贝拉去卡伦家时说了一句话:“贝拉,你不是害怕将要面对一家子的吸血鬼,而是害怕这些吸血鬼不欢迎你!”你说你有多勇敢,贝拉?当你被坏人追堵到角落时,仍然沉着冷静,做着抗争的准备,而不是尖叫或屈服;你明知道跟吸血鬼在一起有危险,你明知道狼人情绪不稳定……可是你义无反顾地做了,勇敢的心告诉我,贝拉,你的名字叫勇敢。
欣赏贝拉,欣赏贝拉的低调,华丽的低调。她从不喜欢被关注,最好如一颗渺小的尘埃,大地知道我的存在就可以了。诶,真的喜欢她这种陶渊明世外桃源般的精神,还有点乌托邦的味道。相反,正是她这种不想被关注的安静的低调给她罩上了魅力的光环,就像现实中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漠视时尚的简单装束,倒成了美国青少年争相模仿的神圣,“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贝拉魅力实在势不可挡。打她左脚迈进校大门,她的独特的魅力便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像把枷锁锁住了众人的眼球,成为新学校当之无愧的新宠儿。然而她讨厌这样被包围着,没有自由,她不要万事通埃里克将她宣传到学校主页,她不要安吉拉到处拍照报道,板报头条完全不是她的胃口。一个又一个男孩邀请贝拉做舞伴,然她却心如止水,涟漪不起,一笑而过,丝毫没有沉浸于被邀请的甜蜜当中。要知道一般女孩子被男孩追求是何等地感到优越感,要知道换了爱慕虚荣的女孩被男孩追求,心胸早就荡漾到太平洋中心了!她从不在意自己的生日,她不想自己的生日“大众化”,她对生日礼物也是那样冷漠无情,甚至厌恶这种形式的毫无意义:无论是什么,我的生日不需要礼物,甚至不需要别人的注意。当我发现自己与贝拉之间这个鲜为人知的共性——对生日的无所谓,我更喜欢贝拉了,再找不到这样志同道合的形象了,至少在这一点上是这样。贝拉就是如此,角色高调我低调。她对外界的反应是出了奇地平静,喜怒哀乐控制到最精确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欣赏贝拉,欣赏贝拉的真淳自然。在物欲横流之花花大世界里,她就是唯一一片没有刻下人类足迹的原始大陆,不随波逐流,不流于世俗,不为权钱所动。爱德华的钱,我看不见;罗莉莎的M3我看不见;爱丽丝的衣橱,我看不见……我唯一看得见的是人心,人心就是江湖。
欣赏贝拉,欣赏贝拉简单的着装风格。贝拉一贯的穿衣作风是T恤、衬衫+牛仔裤+匡威帆布鞋,喜欢牛仔裤,喜欢匡威鞋,对极了我的喜好。朴实无华的穿着下是她神秘迷人的气质,反衬,就是反衬。
欣赏贝拉,欣赏贝拉的美貌。书里说贝拉并不出众,可是电影却撒了谎:她那张轮廓清晰、五官精致、完美组合的脸,宛然古希腊神话的女神,是米开朗琪罗巧夺天工的不加雕饰的塑像,屹立于奥林匹斯山巅,“金苹果”的光芒只围绕着她绽放。
欣赏贝拉,欣赏贝拉的真实坦诚。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取舍干净,不拖泥带水,给追求者以最鲜明的回绝,不留半点余地。对吸血鬼、对狼人、对人类,她坦诚如一块透明无瑕的翡翠,但却始终明了该呈现什么,隐藏什么。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自然流露,本色反映,不矫揉造作,真实可以触摸,没有距离。
贝拉,你就是奥林匹斯山巅的古希腊神话女神:你的勇敢与智慧,可比女战神雅典娜;你的执著与真情,胜似爱神阿佛洛狄忒;你的圣洁与美貌,堪称月神阿耳忒弥斯。
孤独、安静、谨慎、脆弱、坚强、自私、无私、勇敢、低调、简单、美丽、真淳、自然、真实、坦然……还不够独特吗?她还神秘,神秘得连沃尔图里家族领头阿罗都读不懂她的思想;她还强大,强大到简都无法让她遭受痛苦幻觉的侵蚀……
简单的外表,复杂的内在,像一株仙人掌,只是刺,简单的刺,但每一根都是不一样的形状;虽浑身是刺却可以触摸,每一根都标榜不一样的感觉,复杂的内涵。
这,就是我想对伊莎贝拉·斯旺——我的艺术知己所要说的全部。
贝拉,我的艺术知己,胜似知己,愿这个艺术形象,灿烂依旧。
贝拉看似与一般女孩子无异,甚至好些能力还不如一般女孩子,比如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比如一般女孩子都懂得的要趋利避害,要打扮自己,这两点女生必备的处世哲学在贝拉身上似乎都不适宜。在这个所谓竞争的社会里,贝拉这个朴素的外在形象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多么的落伍,也难怪许多影评人在谈到贝拉这一形象时纷纷蹙额,惊呼有贝拉这样女儿的母亲是悲哀的。但就其内心世界而言,贝拉堪称世界少女的role model。
首先贝拉有着相当强的自理能力,书里曾多次提到过贝拉的母亲有着孩子一般的性格,表现在不顾自己的年龄与体质去玩危险的游戏,脑子里总突发不合实际的奇想,粗心等诸如此类,每到这时贝拉就会善意地提醒她,时时照顾着她,后来贝拉来到福克斯镇,又包干家里的伙食,卫生工作,照顾自己的单身父亲。其实若贝拉没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她也不会主动提出暂时离开母亲。贝拉只有17岁,却能在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的情况下兼顾父母,试问我们这些自认为比贝拉聪明的孩子有几人能够做到?应试压力的迫使下,我们忙学习都忙得焦头烂额,自己生活方面的琐事自是糟糕得不必说,就更别提照顾父母了。当然有人会说我们不如贝拉的自理能力是中美迥异的教育制度使然,但这不属我在这里讨论的问题范畴。或许又有人说许多孩子都是在没有母亲的陪伴下长大的,他们也生活的很好,但问题在于有多少孩子会出于对母亲幸福的角度考虑离开母亲而“离群索居”。
其次,当然这一点也是我被贝拉深深感动最重要的原因,贝拉很善良,而且时时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总希望自己能给他人带来帮助。在她细腻敏感的心感受到了母亲难以兼顾菲尔和她的为难后,她毅然决定暂时离开母亲,与父亲生活,试问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时,我们又会何去何从?会像贝拉一样离开自己成长并无比热爱的家乡,离开有美丽温柔的阳光的繁华都市而走进终年阴雨的凄凉小镇,眼睁睁看着母亲与继父的甜蜜,自己却独品寂寞孤独的苦茶?或许又会有人说,贝拉没那么决绝,她的内心有过许多动摇与犹豫,但正是原著对此时贝拉内心去或留矛盾挣扎的细致刻画,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贝拉。她不是神,她是人。是人,就会有人的七情六欲;是人,在离开母亲,离开家园时就会感到伤心与失落。有人欲的贝拉才是更加真实,更加符合人之常情的,才是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贝拉的善良还表现在她来到福克斯镇后与当地同学交往的方方面面,这里就不详尽地展开。贝拉的善良在与吸血鬼家族的交往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她和爱德华在一起时的文字吧,在她知道自己的血液给爱德华造成多么大的诱惑,在明白爱德华怕无意间自己钢铁般坚硬的身体伤害她的担心后,她时刻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生怕给爱德华带来更大的困扰。可能有人会不屑,认为恋爱中的人做到像贝拉这样时刻考虑爱人的感受是很正常的,但,试想,当你长年面对着你爱的人,靠近也不是,离远了也不是,每当欲火正盛时出于安全考虑都得终止,迫使自己恢复平静,这样的爱谁禁得起?产生爱很容易,但要想维持爱却很难,爱本身由于时间等原因会逐渐变得淡漠。换言之,爱本身就会出问题,所以维持爱的不是爱本身,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善心。贝拉的爱面对的问题更大,但她始终不渝,没有强大的善心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再看下面这一幕,《暮色》最后贝拉被詹姆士盯上,卡伦家族决定倾巢出动为保护她而战斗,看看书上对贝拉此时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的描述,可以知道她此时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她还不是卡伦家族的一员,但她内心为这个家族的成员可能会为保护她而死而受伤感到万分的惊惶和痛苦,她甚至决定自己以孱弱的凡人之躯对抗强大的吸血鬼詹姆士,最后她不是脱离卡伦家的保护,不顾自身安危去独自面对詹姆士了吗?她这是希望用自己的死来保护卡伦家的安宁呀!用书中爱德华的话来说,贝拉只是一个脆弱的小女孩,她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有多么脆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脆弱的女孩宁愿弃生命,以期力挽狂澜,拯救卡伦家族于危难,这得需要一颗多么宽大博爱的心!试问,我们会为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吗?中学的老师提到西方的个人主义时常常嗤之以鼻,冠之以自私、冷漠、无情等字眼。但我固执地相信当老师们看了《暮光》后会对个人主义有全新的见解,至少是发自内心的而非follow the herd。
同时贝拉带给我的也是一个独立自主,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勇敢执着的女性形象。她明明知道爱德华是个吸血鬼,她明明知道跟爱德华在一起预示着无穷无尽的危险,她明明清楚地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猎人、毒液、死亡……但她不怕,而以自己脆弱的身躯,自己微弱的力量勇敢面对前方的激流,她要自己把握主宰自己的命运,她要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她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为了心中的光明,她无所畏惧!这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无比大的震撼。前不久刚看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故事里所有的女子都无疑是男权制度下的牺牲品,无论是地位尊贵的小姐还是低下的丫鬟都无法逃避她们的宿命,在家从父,长到十六七岁被逼嫁到夫家,夫婿人品如何,做父亲主人的自然不会在意,他们在意的只是对方家的“名望”,这些女子在夫家要么被逼死,要么被虐待死,幸运一点则生孩子难产死。这就是大多中国传统女子的宿命:惊人的一致,满是哀号、血泪与绝望。晚一点吧,民国的女子也无非是张爱玲笔下那绣在紫色缎子屏风上的鸟,年深月久了,死也死在屏风上。五四期间传入国内的娜拉出走的故事总算给我们中国女性带来了希望,但希望总归是希望,与具体的实践还是有距离的,不然鲁迅也不会有娜拉走后会怎样的喟叹了。步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女性也有了择伴的自由,但女性对男性金钱等方面的依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与男性地位的不平等等诸多现象仍普遍存在着,这表明我们女性,至少我们中国女性,仍是不很自由的。我常想,虽说中国如此多女性吸血鬼迷,但有一天当爱德华似的人物真正站在大家面前,大家也是不会跟他一走了之的。父母的阻挠,邻里的质疑,传统观念的不容,使爱德华只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幻想里,只可能成为一种意识,始终只可能是形而上层面的。当然有人会说了,吸血鬼是不存在的,所以类似的假设并不成立,好吧,退一步讲,比如作为一个有远大志向,想大学毕业后继续钻研学问以期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女性,突然有一天父母对你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希望你大学毕业后就出来找工作,你听后会作何感想?你能忍心拂了父母的意?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你多么辛苦呀,好不容易你长大了,能赚钱了,正等你孝敬,你这时会缘理想故不顾两鬓斑白的父母的心意毅然大声说:“不,我要继续读书,追求理想。”然后砰一声关上门,拂袖而去,几年不归?我想,这样的可能性很小,除非你是鲁迅笔下的狂人,思维方式与常人大相径庭。所以女性在追求理想方面是很不自由的:家庭的牵绊,传统观念的阻挠使女性在独立自主道路上举步维艰。再来反观贝拉,我们会发现她的举动是多么的不同流俗!当然这恐怕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有关,古希腊就是崇尚自由奔放独立进取的国度。但,即便是这样,西方女子的命运也比我们中国的强不到哪去,优秀女子的评判标准只是在于她是否有助于丈夫的事业,女子仍是男子的依附品,美狄亚的行为也算是惊世骇俗的了。
贝拉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各位贤才去品味,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