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

更新时间:2021-08-12 19:06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是冯骥才主编、张士闪、马知遥、郭平、祝昇慧、冯莉等编写的一部文化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共五章,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是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在绪论中阐明了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当前口述史研究的现状;指出了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至三章是全书的第二部分。在第一章中,作者指出了传承人口述的特征及传承人口述史的认识价值。作者认为,传承人的口述具有文化主体性和原生性、自律性和自为性、多重建构性;传承人口述史具有重要的身体经验价值,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基于口语文化特征,特别是口语思维特征的探讨,作者在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传承人口述行为机制及记忆的规律。作者认为,记忆具有选择性,传承人往往会根据某种需要而重新建构记忆,而口述者对于“意义”的编织机制更值得关注。第三章,作者就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性特征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传承人口述史是由内化到外化的身体表达,承载了传承人的生命情感和主体意识。

第四和第五章是全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传承人口述史的访谈方法、书写方法,传承人口述史档案的整理与保存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该书明确了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中国关于传承人的定性和定义研究还不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还没有从学理上阐释清楚。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文化”,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传承”。无论是“文化”还是“传承”,其着眼点无疑都是“物”,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艺”或者“记忆”本身。而冯骥才先生主编的这本《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则是贯彻了他一贯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学术思想,其着眼点在“人”,而不是“技艺”和“记忆”,凸显了传承人作为文化持有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地位。正如贺学君所说,“必须相信,只有(特定民族社区的)人才是(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无可替代的能动主体”。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析及对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经验总结,作者明确地指出:“传承人不仅是记忆和技艺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播者,是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最关键、最要害的就是保护传承人。为传承人做口述史和口述史研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得力、最有效、最有益的工作之一。”对传承人的理解、了解、观察和研究,是真正理解、了解、观察和研究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得以阐释清楚,传承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该书奠定了以“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方法论基石。冯骥才先生是口述史实践的先行者。早在1986年,作为文学家的冯骥才就利用口述史的方法,做了100个人“文革”十年的口述实录,出版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书,引起了文学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后来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学术起源。后来,冯先生又先后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在这些宝贵的口述史实践的基础上,作者积极借鉴了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经验,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实践,奠定了以“对话”为核心的方法论基石。首先,研究者在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时,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以往,学者们讨论非遗传承人时往往是高高在上地谈原则、方法,或者就概念、理论本身来分析,他们大多没有亲自到田野中去,与传承人进行平等地互动与交流。从冯先生的实践和总结中可以发现,只有深入田野,与传承人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其次,传承人与其所在的社区、生活世界之间也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再次,传承人与民间文化、历史文化之间也是对话的关系。以“对话”为核心的方法论的确立,“有助于传承人树立自我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文化传统的存录,更有助于文化传承机制的良性运转”。

该书建构了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法。作者在对国内外口述史研究案例和经验的充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传承人口述史理论模型,为“传承人口述史”这一崭新的学术概念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把传承人口述史提升到了学科分支的地位。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中,作者还就传承人口述与记忆的规律和机制进行了总结。遵循了这些规律,了解了这些机制之后,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作者还就口述史的访谈方法、书写技术和手段、资料的留存和档案整理方式等内容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列举了多个例证,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的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乃至更广泛的口述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依据。

作品影响

获奖记录

2020年12月10日,该书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作者简介

冯骥才,男,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