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1 17:45
低(拼音:dī)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解字》所收小篆,字形以“人”表义,“氐(dī)”表声。“低”本义是下,特指低头,引申为向下,又特指下垂,另外,又引申为从下到上的距离短,及在一般标准或程度之下。
“低”在小篆中写作图1,左部为“人”字,右部为“氐”(dǐ)字。楷书承自篆文,曲笔变作直笔,下端横笔与上端分离,变为一点。
《说文解字》认为,低字是形声兼会意字。字形由“人”“氐”二字会意,同时“氐”也有表音的作用。但是许慎没有解释“人”和“氐”是如何会意的。分析“氐”的古文字形(图A),其字形像种子萌发长根的样子;根向土地深扎趋向的主要方向是下方,由此产生“向下”的方向义(存在争议,一说是像人提起重物的样子;物在地上,地是底层)。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氐部》:“氐在下,故引申为高低之偁。”“低”从“人”,其本义当与人有关,指“俯下、垂下(头、身等)”,动词。高低的低是低头的低的引申。
“低”与“高”相对,位置居于某一标准高度之下称为“低”。事物的数量、质量、程度或水平在一般标准以下,也称为“低”或“低下”。宋代苏轼《香橙径》:“金橙纵复里人知,不觉鲈鱼价自低。”这一类的词语还有:低能、低劣、低下、低货、低贱等等。
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自低向高的演进过程。处于初级阶段,就是“低”,如低年级、低等动物。这个意义上的“低”并不含有贬义,它是事物发展链条中阶段性的产物,没有这样的“低”作铺垫,事物就不能朝更高的阶段发展。因此,这样的“低”没有卑微,不含贬义。
从声音的角度观察,低的声音往往也是细的、小的,音高不高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是发音体振动缓慢而频率低的音。低音适合于表现低回缠绵、深沉凄切的情感,或表达轻柔舒缓。如元萨都剌《游西湖》诗之六:“水面夜深银烛小,越娘低唱月生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八】【人部】都兮切(dī)
下也。从人氐,氐亦声。
都奚切,平齊端 ‖ 氐聲脂1部(dī)
低,低昂也。俛也。垂也。都奚切。俗作仾。二十三。
【校釋】二十三:原訛作“二十二”。
【子集中】【人部】 低
(dī)《广韵》都奚切。《集韵》《韵会》《正韵》都黎切,底平声。高之反也,俛也,垂也。《史记·孔子世家赞》低回,留之不能去。
又《谈薮》:王元景大醉,杨彦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前汉·食货志》:封君皆氐首卬给。又:其贾氐贱减平。俱同低。
“亻”窄“氐”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氐”略高。“亻”,两笔相接于横中线上方。“氐”,㇙(竖提)在竖中线左侧;横笔从田字格中心起笔,略向上斜;㇂(斜钩)从撇笔中点斜向右下格钩出。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汉典)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