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鲟

更新时间:2024-02-28 19:21

俄罗斯鲟是鲟形目鲟科鲟属鱼类。头部有喷水孔;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2对;背鳍条数通常少于44;全身被以5列骨板,背骨板与侧骨板间常有星状小骨片。体色变化较大,背部呈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腹部呈灰色或浅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呈白色。

动物学史

1993年由辽宁省大连市从俄罗斯引进,并养殖成功。1998-200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俄罗斯引进发眼卵育苗成功并向全国推广。

形态特征

俄罗斯鲟最大可长达230厘米、重110千克,50年龄。俄罗斯鲟体高为全长的12-14%。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俄罗斯鲟背骨板8-18枚,侧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鳍条数27-51,臀鳍条数18-33,鳃耙数15-31。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鳍后骨板和(或)臀后骨板;臀鳍基部两侧无骨板;第一背骨板通常与头部骨板分离;吻须近吻端,背鳍条数通常少于44;吻短而钝,背骨板与侧骨板间常有星状小骨片。

俄罗斯鲟体色变化较大。背部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腹部灰色或浅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俄罗斯鲟背部和两侧分布有许多星状小骨板。

近种区别

俄罗斯鲟吻短而钝,以此区别于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欧洲大西洋鲟(Acipenser sturio)及波斯鲟(Acipenser persicus);鳃耙数一般比纳氏鲟(Acipenser naccarii)少;鳃耙结构简单,不呈扇形,以此与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区别;下唇分裂,以此与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区别;侧骨板数少于50,吻须无纤毛,以此与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区别。

栖息环境

在海水水域,俄罗斯鲟栖息在大陆架的浅水处,主要是咸水区,水深2-100米。夏季摄食期间,俄罗斯鲟栖息的水深为10-25米。在秋季和冬季,它们栖息在较深处,有时超过100米深,那里盐度较大,水温较稳定。有些较大的个体在秋季进人河流或河口,在较深的场所越冬。在里海,幼鲟在秋季向海区中心的方向迁移,在15-28米的深处越冬,当春季水温升高到6-7℃时,它们则迁移到海岸边较浅处摄食。

在河流中,俄罗斯鲟栖息于2-30米水深处。仔鱼在河水较深处,它们处于迅速的降河运动中;稍大的幼鲟则处于较浅处。

生活习性

洄游

俄罗斯鲟是江海洄游型鱼类。在里海和黑海,俄罗斯鲟溯河洄游一般始于早春,在夏季达到高峰,结束于秋末。例如在伏尔加河,俄罗斯鲟的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为1-4℃。随着水温的增高和人海水量的加大,产卵洄游活动加剧,6-7月时达到高峰。当水温降至6-8℃时产卵洄游逐渐减少,至11月基本停止。在伏尔加河中进行产卵涸游的群体中包括有少量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它们当年不产卵,而是分布在不同的江段,越冬后于来年春季产卵。曾有报道伏尔加河俄罗斯鲟的产卵洄游有两个高峰期,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两次洄游的规模不一。有报道春季洄游规模最大(1893年发表的资料),也有报道秋季洄游规模最大(1940年和1947年发表的资料)。

伏尔加河俄罗斯鲟的降海洄游始于次年3月中旬,61月达到高峰,秋季逐渐减少。俄罗斯鲟除洄游性种群外,也有部分是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栖性种群,但这些淡水定居型种群现已绝迹。

食性

俄罗斯鲟主食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海水水域,俄罗斯鲟整天不停地摄食,并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形成两个摄食高峰。

在黑海西北部,俄罗斯鲟主食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及鱼类,幼鲟则主食甲壳类和多毛类。在多瑙河和第聂伯河,幼鲟胃内还含有昆虫的幼虫。在亚速海,俄罗斯鲟主食软体动物、多毛类及鱼类。顿河中的幼鲟摄食甲壳类和摇蚊幼虫。在里海,俄罗斯鲟的食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20世纪30年代,里海俄罗斯鲟主食甲壳类和鱼等,其次是软体动物。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末多毛类(Nereis diversicolor)和蟹类(Rhitropanopeus harrisi)先后引入里海后,这些生物逐渐成为俄罗斯鲟的主食。在里海,俄罗斯鲟的幼鲟捕食甲壳类和多毛类。在伏尔加河,幼鲟摄食甲壳类和摇蚊幼虫。

生长

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最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在亚速海,2年龄鱼体重达2千克,5年龄鱼重5.5千克,10年龄鱼重12千克,25年龄鱼重70千克;在伏尔加河,25年龄鱼仅重26.3千克。

天敌

许多鱼类吞食俄罗斯鲟的卵,主要是欧鳊鱼(Abramis brama)和里海拟鲤鱼(Rutilus rutilus)。欧洲鳇和六须鲇(Silurus glanis)可捕食俄罗斯鲟的仔鱼和幼鱼。

分布范围

水域

俄罗斯鲟广泛分布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上述海域的河流,这些河流主要是: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萨穆尔河、库拉河、伦科兰卡河和阿斯塔拉河;流入亚速海的顿河和库班河;流入黑海的多瑙河、榆次宜虫河和第聂伯河。最大的俄罗斯鲟种群是里海至伏尔加河种群。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鲟曾被试验性地引入拉多加湖和波罗的海。

国家

现存(居民):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

现存(非繁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绝种:奥地利、克罗地亚、德国、匈牙利、塞尔维亚。

引种:中国黑龙江、新疆等省有引种养殖。

繁殖方式

俄罗斯鲟初次性成熟年龄雄性大多数为11-13年,雌性大多数为12-16年;亚速海中的俄罗斯鲟一般比其他种群提前1-2年性成熟。

伏尔加河中的俄罗斯鲟繁殖周期雌性4-5年,雄性2-3年;多瑙河中的俄罗斯鲟雌性繁殖周期为5-6年。20世纪60年代上叶曾报道过,在伏尔加河,雌性俄罗斯鲟产卵前的成熟系数平均为14.1%。雌性俄罗斯鲟产卵前的成熟系数后来有所增加,70年代末的报道是,伏尔加河俄罗斯鲟雌性成熟系数在5月份为28.3%,6月份和7月份为15.6-16.3%,9月份为18.4%。在伏尔加河中的雄性,繁殖前的成熟系数为3.9-5.5%(1981年发表的数据)。

俄罗斯鲟的怀卵量变异很大。在伏尔加河,俄罗斯鲟绝对怀卵量为5-116.5万粒,相对怀卵量每千克体重1.08-1.2万粒;在乌拉尔河和多瑙河俄罗斯鲟的相对怀卵量分别为2.6-106.5万粒和2.9-40.6万粒。俄罗斯鲟卵一般为深灰色,卵径约3.5毫米,卵粒重约20.6毫克(伏尔加河)。

早春型俄罗斯鲟于3-5月进入伏尔加河,经过数天或1-1.5个月的洄游后,于5月中旬至6月初产卵繁殖,此时水温为8.9-12℃。伏尔加河中冬季型俄罗斯鲟于5-6月份进行夏季洄游,或8-10月份进行秋季洄游。进行夏季洄游的群体,在江河中滞留10-11个月,于次年4-5月产卵,此时水温为8.2-15℃;而进行秋季洄游的群体,在江河中滞留6-9个月,与夏季洄游的群体几乎在同一季节产卵。在乌拉尔河,俄罗斯鲟具有类似的产卵季节和水温。

在第聂伯河,俄罗斯鲟于4月底至6月底产卵,水温11-24℃。

在多瑙河,俄罗斯鲟的产卵场分布在很大的范围内,俄罗斯鲟的洄游持续很长的时间,开始产卵的水温只有8℃。曾有人认为多瑙河中俄罗斯鲟的产卵从3月一直持续到11月,产卵季节是否有如此大的跨度,有待进一步证实。

乌拉尔河是里海北部唯一没有进行水流调节的河流(沿伊朗海岸流入里海南部的各河流也尚未建坝)。乌拉尔河中进行夏季洄游的冬季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离里海900-1200千米:进行秋季洄游的冬季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离里海670-850千米;早春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离里海320-650千米。乌拉尔河中俄罗斯鲟在有砾石或沙质的河床上产卵,或在有粗砂的江段产卵。

在多瑙河,有少量俄罗斯鲟个体在近河口处产卵,但大部分个体则洄游到较远的上游产卵(1964年发表的资料)。

在18℃下,俄罗斯鲟胚胎出膜时间约为100小时。刚出膜的仔鱼长10.5-12毫米,出膜后1-3天能主动游泳(游向水面或朝下游方向漂游),出膜后4-6天(长约15.5毫米)沉底,出膜后7-9天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出膜10-12天(全长达20.5毫米)主动摄食浮游生物,出膜19-45天后进行底栖摄食。在高水位的年份,约80%的俄罗斯鲟仔鱼在进入主动摄食阶段前顺江而下;而在低水位的年份,仔幼鱼可在河流中滞留到秋季。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群现状

俄罗斯鲟的资源量不断下降。在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俄罗斯鲟的合法捕捞量从1981年的1.34万吨下降到1992年的0.415万吨。据1996年发表的一份评估报告,进入伏尔加河的俄罗斯鲟产卵群体资源量从50-60万尾下降到12-15万尾。

俄罗斯鲟资源不断下降的突出表现是俄罗斯鲟自然繁殖功能的下降。1993年,里海的俄罗斯所属地区,俄罗斯鲟捕捞量中的36-40%来自人工繁殖;而在亚速海和黑海,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199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捕得的俄罗斯鲟雌鲟的卵细胞100%畸形,100%的俄罗斯鲟(和闪光鲟)仔鱼(无论是自然繁殖的还是人工繁殖的)不能养活。人们认为,俄罗斯鲟的人工增殖已经不能补偿自然繁殖功能衰退所造成的损失。俄罗斯鲟只在没有建坝的乌拉尔河中存在自然繁殖。

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坝使俄罗斯鲟产卵场面积减少了80%。现有产卵场位于坝下,总面积只有415公顷,在那里,俄罗斯鲟在水深4-25米、流速1-1.5米/秒的砾石质或岩石质河床上产卵(1964年发表的资料)。俄罗斯鲟大部分产卵活动在主河道河槽中进行,也有少数个体在潮涨区产卵。由于现存产卵场面积有限,产出的卵常常密集成簇,密度达4000-5000颗/平方米,从而使卵的死亡率高达60%。20世纪60年代末,乌拉尔河中俄罗斯鲟的产卵场总面积1687公顷,到80年代只有1175公顷。20世纪90年代初,在库拉河,由于建坝,俄罗斯鲟产卵场面积降至160公顷。

濒危原因

造成俄罗斯鲟资源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河流建坝和环境污染。威胁俄罗斯鲟(以及闪光鲟和欧洲鳇)物种生存的最大因素是过度捕捞(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这是由国际市场对鱼子酱的巨大需求刺激的。苏联解体前,在里海进行鲟鱼捕捞的只有两个国家即苏联和伊朗,两国在鲟鱼捕捞方面采取配额制,季节性禁渔,并完全禁止在公海作业。1991年苏联解体后,三个新生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两个自治共和国(达吉斯坦和卡尔梅克)也开始了鲟鱼捕捞,截至1995年,这些濒临里海的国家还没有就鲟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达成一致的协议。由前苏联法律禁止的公海渔业主要被阿塞拜疆重新启动,大部分年幼的和未成熟的鲟鱼被捕捞上岸。

此外,法规不合理,允许在伏尔加河进行夏季捕捞严重破坏了冬季型俄罗斯鲟(占伏尔加河俄罗斯鲟群体的80%)资源。鱼子酱市场被劣质的俄罗斯鲟鱼子酱充斥,这些劣质的鱼子酱来自俄罗斯鲟的未成熟鲟卵。与此同时,在几乎所有国家(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甚至伊朗),偷捕活动十分猖獗,偷捕量等于甚至高于合法捕捞量。在伏尔加河,几乎所有产卵亲鲟在到达尔加格勒坝下的产卵场之前就被偷走,不仅严重影响了俄罗斯鲟的自然繁殖,也极大妨碍了人工繁殖工作的开展。偷捕也使黑海及多瑙河中的俄罗斯鲟资源量大幅度下降。1996年6月,五个里海国家终于达成协议,重新采取配额制,禁止在公海捕捞。

俄罗斯鲟产卵的大部分河流都已建坝,大坝不仅切断了俄罗斯鲟洄游到其主要产卵场的路径,而且改变了河流的水流量,从而限制了俄罗斯鲟利用现有产卵场的机会。在伏尔加河,流量的改变使只有少数的俄罗斯鲟才能到达产卵场,同时也影响了幼鲟(自然繁殖的和人工繁殖放流的)的降海洄游。由于冬季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位于河流的较上游,春季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一般离河口只有100-300千米,因此冬季型俄罗斯鲟受大坝的影响比春季型俄罗斯鲟所受到的影响更大。

对俄罗斯鲟的生存构成进一步威胁的是里海和黑海盆地严重的环境污染。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1991年苏联解体,几乎所有流入里海的河流污染程度急剧升高,污染源主要是油污及其他工业污水。例如在伏尔加河,重金属、汞、酚类、表面活性剂、杀虫剂和油类的浓度已严重超标,这些污染物在罩海北部也有较高的浓度。许多学者曾调查和研究过环境污染对里海鲟鱼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可导致鲟鱼体内激素平衡、血液系统、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明显变化,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的紊乱,肝脏等器官出现肿瘤,性腺出现两性嵌合体。199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捕得的俄罗斯鲟雌鲟的卵细胞100%畸形,100%的俄罗斯鲟(和闪光鲟)仔鱼(无论是自然繁殖的还是人工繁殖的)不能养活。以上情况在1986-1992年明显可见,人们认为这是由位于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个重工业基地于80年代中期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的。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重工业基地产量大幅度减少,伏尔加河的水质有所改善,结果发现90年代初患肌肉萎缩症(muscle dystrophy)的鲟鱼数量明显减少。但是,里海海平面在迅速上升,1993-1997年上升了2.15米,沉积在岸上的工业废物将使里海的水质状态恶化。影响里海将来水质状况的因素还有迅速发展的油田(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和哈萨克斯坦古尔耶夫斯卡娅核反应堆。黑海至亚速海盆地的环境污染同样严重,河流和海域污染及富营养化威胁着鲟鱼的生存,1990年,在亚速海和黑海发生了大规模鲟鱼死亡现象,在岸边找到了约5.5万尾的鲟鱼尸体。

此外,一种栉水母(Mnemiopsis leydyi)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黑海,结果破坏了浮游生物资源,减少了鲟鱼的食物来源。

保护措施

20世纪60年代伏尔加格勒大坝建立后,前苏联对鲟鱼采取了相关措施,包括修建升鱼机、在坝下建立人工产卵场、在里海引入生物饵料(如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两个主要的产鲟大国苏联和伊朗对鲟鱼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主要用于放流。

前苏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俄罗斯鲟的人工繁殖和养殖。80年代初前苏联就有20个鲟鱼繁育基地在运作,包括里海盆地10个(其中8个位于伏尔加河下游)、亚速海盆地7个,另有3个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育。1993年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繁育基地共放流俄罗斯鲟幼鲟约4000-5000万尾。1994年,俄罗斯和伊朗向里海放流了4000万尾以上的俄罗斯鲟幼鲟,同年,亚速海放流了1100万尾俄罗斯鲟幼鲟。因经济困难,资金不足,许多繁育基地相继关闭,1994年后,伏尔加河下游的8个繁育基地只剩下2-4个在运作,1994年它们共生产了4500-4800万尾俄罗斯鲟幼鲟。由于伏尔加河俄罗斯鲟产卵场中的偷捕活动猖獗,位于伏尔加河上游近伏尔加格勒大坝的繁育基地难以获得足够的亲鲟用于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对俄罗斯鲟种群有较大的贡献率,1993年,伏尔加河下游人工繁殖的俄罗斯鲟在里海俄罗斯鲟种群中约占30%,而在亚速海,这个比例高达84-86%。

前苏联从1985年开始利用热电站的温流水进行鲟鱼(包括俄罗斯鲟)养殖,养殖产品主要以鱼肉的形式供应国内市场,但以此进行鱼子酱的生产并没有达到商业规模。

主要价值

俄罗斯鲟食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占总体重的64%,其熏制鱼肉在俄罗斯鲟各生产国特别受欢迎,其精巢可制成烧伤疗药,干制鳔可用来生产强力胶。由其卵制成的鱼子酱价值更高。俄罗斯鲟鱼子酱的产量占捕捞产量的2-17%,从一尾成熟的俄罗斯鲟雌鲟中可获得6千克的鱼子酱。

俄罗斯鲟与闪光鲟及欧洲鳇一起构成世界三大经济鲟种,三者的捕捞总产量占世界鲟鱼总产量的90%,而这三者的捕捞产量又基本上来自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在三大经济鲟种中,俄罗斯鲟的捕捞产量占据其中的首位。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的俄罗斯鲟产量占世界所有鲟鱼总产量的80%。黑海和亚速海中的俄罗斯鲟资源量相对较小。20世纪80年代中期,亚速海中所有鲟鱼的生物量约5.9万吨,其中俄罗斯鲟占76%(4.484万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