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铭璜

更新时间:2023-12-09 11:34

俞铭璜(1916~1963年),笔名萃仓、颇之、丁大年等。江苏如皋鲍家场人。著名文艺理论家。1935年秋,俞铭璜于如皋组织进步文艺团体“春泥社”,任社长.在《导报》开辟《春泥》副刊,任主编。此后,参加无锡国专、国民党江苏省学生暑期集训总队训练。因在《永生》周刊发表《集训散记》被捕,经营救获释。全国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春泥社剧团”,演出抗日剧目,鼓动抗日。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并任中共苏北临时工委委员,泰县县委书记。1940年新四军东进后,任中共苏中区委宣传部部长,华中工委宣传部副部长。

人物生平

少年时 ,他受到大革命和红十四军暴动的影响, 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 ,不满封建剥削制度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33年,还在如皋县中读书的17岁的俞铭璜与同学马光曾、社会青年祝见山、梁明辉共同创办了一个纯文学副刊《春泥》,于1934年1月《如皋导报》第四版发刊。

1934年,在南通中学读高一的俞铭璜因组织抗日活动被迫辍学回到如皋。1935年秋,俞铭璜在中共地下党员叶胥朝的支持下,发起组织进步文学团体“春泥社”,并担任社长。1935年冬,叶胥朝又利用《皋报》社,创办了“春泥图书室”,引导“春泥社”成员学习马列主义,从揭露黑暗、追求光明提高到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1936年,俞铭璜、潘也如在“春泥社”成立秘密革命小组,成员有许家屯、吴安顺、徐静渔等,他们分头到农村、工厂、学校进行革命活动。“西安事变”时,他们在南通组织游行示威,展开“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宣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俞铭璜邀约许元文、潘也如、沈絮等有志青年,离如北上找党。“春泥社”立即创办十日刊《救亡》和《民族解放》文学杂志,同时在《皋报》上编《炮火》副刊,并组织“春泥剧团”。俞铭璜、沈序、许家屯等在如皋城乡主演过《放下你的鞭子》《汉奸的子孙》等进步话剧。活动了近四年的“春泥社”团结了江海地区的一批热血青年,引导他们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同戴为然等人组织成立泰县文化界抗战工作团。1939年俞铭璜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并任中共苏北临时工委委员、泰县县委书记。1940年新四军东进后,任中共苏中区委宣传部部长,华中工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杭州市委宣传部部长,苏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1958-1961),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著有《新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两点论》等,收入《俞铭璜文集》。1963年12月13日在上海逝世,时年47岁。

人物事迹

俞铭璜与《毛泽东选集》

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俗称苏中版《毛选》。这在中国共产党史上是继《晋察冀日报》社出版《毛泽东选集》后的第二部《毛泽东选集》。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小32开本,新五号字竖排,总计124页,正文收入毛泽东文稿11篇,不足十万字。书的封面采用套色印刷,从右到左横排书名,中间印一幅毛泽东肖像。封面上的毛泽东大头像是由编辑部工作人员杨涵同志绘制木刻制版的。书面右下角印有“Ⅰ”字﹐表示卷数,左下角从右到左印有“苏中出版社”字样。全书只有封面、扉页﹑目录、出版者等几项非常简单朴素的设计,没有规范的版权页应有的主编、责任编辑、责任校对﹑排印单位、印张等内容。封底印有“印数20000册,定价抗币6元”字样。

这部《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凝聚着时任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俞铭璜同志的心血。

俞铭璜( 1916—1963),江苏如皋人。少年时,他受到大革命和红十四军暴动的影响,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1934年在如皋县立初中(今江苏省如皋中学)读书时就约请好友祝见山、梁明晖、马光曾﹐在中共如皋县委委员叶胥朝同志的支持下﹐在《如皋导报》上编印《春泥》副刊。“春泥”取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俞铭璜当时说,取“春泥”之名,是希望生长之意。抗战爆发﹐俞铭璜又和许元文主编《民族解放》十日刊,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全民抗战斗志﹐组织青年从事革命斗争,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秋俞铭璜邀约许元文、潘也如、沈絮等有志青年﹐离如北上找党。1939年俞铭璜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文教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他特别努力于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在解放前后﹐曾编写出版《新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共产主义讲话》、《两点论》等10余种通俗理论读物,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帮助干部群众学习理论,教育青年一代。苏皖抗日根据地人民推崇、赞誉他为“苏中才子。”

为了夺取抗战全面胜利,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刘少奇同志在“七大”所作修改党章报告中强调,“一切党校和训练班必须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作为基本教材,一切干部必须系统地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一切党报必须系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了适应一般党员的水准,党的宣传部门应将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编为通俗读物。”为了宣传﹑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落实刘少奇同志的重要指示,时处全国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南北两端的苏中和晋察冀党委宣传部长率先响应。晋察冀边区党报委员会书记兼《晋察冀日报》主编邓拓、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兼《苏中报》党政委员会副书记俞铭璜受命负责策划《毛泽东选集》编选工作。《晋察冀日报社》和《苏中报社》负责排版﹑出版﹑发行了各自编选的《毛泽东选集》,从而开始了编选和结集出版《毛泽东选集》这样一件崭新的工作。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是由俞铭璜策划和主编的,责任编辑为杜诺,我为责任校对。书稿是俞铭璜在1944年下半年到1945年上半年编就的,并作好封面设计、开本﹑纸张﹑字体、排印进度要求后,交由刚组建的苏中出版社编辑部负责人杜诺落实执行。苏中报印刷所出版厂在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西北八里许的冲林村东头一个紧靠芦苇荡的大庙里,1945年7月公开发行。

苏中出版社原拟出版《毛泽东选集》1—4卷,但由于形势发展,只出了一卷就北撤山东﹐已编就的其他三卷书稿散佚,下落众说纷纭,难以定论。

……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出版后﹐很快在新四军和华中解放区掀起出版、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热潮,在1945年7月至1947年4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编选、出版了苏中版、华中新华书店版( 1946年4月)胶东新华书店版(1946年7月)、渤海新华书店版等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

(以上事迹资料来源)

治天下靠笔杆子

俞铭璜同志工作很忙,但对徐云景学习的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到杭州不久,就介绍他去机关文化学习班学习。当时机关文化学习班设在杭州铁路小学里,一星期上三个上午的课。有两次他早晨工作忙,打来的早饭吃迟了,需要重热,因此徐云景没有按时去上课。这事被他知道了后,严肃地对徐云景说:“功课不能缺,早饭凉了我自己热。”

为了培养徐云景对学习的兴趣,他特意给我买了一本《中国史话》:“这本书很好,读了可以增长不少知识。”徐云景细细地读了两遍,确实很有意思。后来他又借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徐云景读,这是他第一次看长篇小说。书里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给他很深的印象,我开始懂得,一个人活着,不应虚度年华,应该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

几个月后,首长又奉调到华东局工作。一天,他特意把徐云景叫去说:“现在工农速成中学招生,我看你还是去学习吧。”“学习?我很高兴,只怕学不好。”徐云景说。“学习不是为了自己,把它当作党的任务去完成,这样就会学好了。”在他的关怀和鼓励之下,徐云景考进了工农速成中学,开始了正规化的学习生活。.

不久,俞铭璜又被调到南京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55年暑假,参加完高考之后,徐云景特意去南京看望他。一见面他就笑着说:“我们的秀才回来了!”说得徐云景很不好意思,惭愧地说:“人家用三年完成学习任务,而我花了四年。”“多个一年两年不要紧,就是出了校门还要继续学习嘛!”接着他问:“现在你怎么打算?”徐云景说:“我们这届毕业生,多半不想升学,工作去了。我虽然参加了高考,但是不是学下去,还拿不定主意。”他思索了一下说:“如被录取就读下去,打天下靠枪杆子,治天下靠笔杆子。”接着他又补充说:“要建设一个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学文化水平是不够用的,.非十年寒窗不可。我看大学考上就读下去!”“读下去”三个字他说得特别重。

1955年8月,徐云景接到了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到南京,徐云景首先到首长家报到。他满怀欢喜地连说;“好!好!我们家添了一个大学生了……”他的话像一股热流,温暖了徐云景的全身。

徐云景文化根基浅,进入大学后,时时感到力不从心,有几次还想打退堂鼓——退学。

有次他去首长家,被看出情绪有些低落,便问:“学习怎么样?”徐云景说:“古今中外,不但多,而且都啃不动,不如工作来得痛快。”“是啊,读书对你来说是比较困难些,不过书本上的东西,是死的,它逃不了,只要多听,多看、多想、多问,久而久之终会搞得懂的。世上不困难的事是没有的;世上不花力气就能取得成功的事,也是没有的。信心加耐心,困难总是能克服的,你说对吗?”

是的,在他的教诲和鼓励之下,徐云景暗暗地下定决心:读下去!

他的教导总是使人感到亲切,使人信服;他批评了你,不但能让你接受,而且会让你高兴。

(以上事迹资料来源)

个人作品

代表作:《新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两点论》等

《新人生观》是他的代表作,一部马列主义通俗化的读物,是他集学者与革命者于一身的标志。这部著作植根于底蕴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又融汇作者参加革命的丰富实践,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因而首次出版就深受欢迎,5年内印行5版。

以上代表作均收录于《俞铭璜文集》(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亲属关系

妻子:沈序

长子:俞胶东

次子:俞继璜

后世纪念

俞铭璜、沈序旧居位于如皋市林梓镇初级中学内。

俞铭璜(1916—1963) ,江苏如皋人。1934年秋,在如皋组织进步文艺团体春泥社,并在《如皋导报》开辟《舂泥》副刊。1935年参与发起南通一二·九运动后,组织进步青年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秋北上,在豫南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团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重新入党。曾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与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工作,长期在党的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战线担任领导工作,曾任中共苏中区委宣传部长,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著有《新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两点论》、《命铭球文集》等10余部理论文艺书籍。

沈序(1919—1957),女,江苏如皋人,俞铭璜之妻。1934年,在南通女师读书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所属的新民剧社。1935年,参加进步文艺团体春泥社,参与发起南通一二·九运动。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团,重新入党。1940年后,在苏中解放区从事区党务,群众工作和学校教育工作。1954年后,曾在江苏省妇联,文联、中苏友协工作。译有苏俄长篇小说《快脚鹿》《湟朵奇卡》等书。

1936年至1937年期间,俞铭璜夫妇曾在林梓镇俞铭璜岳父家居住过一段时日。该房屋占地96平方米,是一座青砖小瓦的平房,保存较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