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4 21:23
俞韵琴(1879年11月9日-1973年5月2日),名元潮,字佩亭,学名汝谐,号韵琴,以号行。浙江诸暨人,清光绪秀才,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著名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早年受教于经学家寿锡恭(寿梅契),毕业于浙江东城师范学校。俞韵琴思想开明,赞同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废科举、尚科学、兴教育,提倡新学,是行余初级小学创办人之一,推动了诸暨地区400余所新式学校的发展。
俞韵琴,清光绪五年九月廿五日(1879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父亲俞金全(1832-1914),字金泉,是溪埭村俞氏宗祠的族长。俞韵琴先后在诸暨、绍兴等地教育界、实业界、金融界担任过一些职务,在当地也是一位社会名流。他曾担任过清末知事府老师、诸暨县教育局督学、诸暨县劝学所所长、诸暨师范讲习所所长、诸暨初级师范学校校长、民国实业(工商部)商业科科员、中国茶叶公司浙江绍兴平水茶厂厂长、民国中央合作金库鉴印室股长等职。
俞韵琴幼年因家境贫寒,很早就随父亲俞金全从事农业劳动,一边放牛,一边入诸暨江藻墨城坞读私塾,成为经学家、教育家、平湖女子高等小学堂创办人,著名塾师寿梅契(名锡恭)先生的门生。寿先生曾在晚清著名学者俞樾家当过塾师,俞樾为其业师,在当地很有名望。
在寿梅契的教导下,俞韵琴学业精进。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随着国家危机的加深,新学兴起。俞韵琴又到位于省会杭州的浙江东城师范学校学习,并取得了毕业文凭。也之举。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末科举最后一次考试中,得中浙江省乡试秀才。
俞韵琴既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教育,学有所成,也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熏陶,并且是师范科班出身,深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虽然得中秀才,却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冬烘先生,这种教育背景在清末属于稀缺的教育专门人才。他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废科举、尚科学、兴教育,有着改变中国愚昧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目睹清政府政治腐败,遂绝意于仕途。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1906年,他在本村溪埭创办了诸暨西北地区的第一所新式小学——行余初级小学,从此走上教书、办学、积极支持社会变革的道路。
1907年,他执教于诸暨江藻墨城坞敬业小学,寿梅契先生二子毅成、勉成成为他的学生。1912年,他到五泄藏绿小学任教。1914年,诸暨知事孙智敏慕名邀请他担任教师。1917年,他出任诸暨师范讲习所所长兼县视学视学员,负责培训小学师资,直到1926年止。为宣传办学,在担任诸暨县教育局督学期间,俞韵琴跋山涉水,亲临偏僻边远山村,在这9年中足迹遍及全县各地。
民国初期,乡村教育中维护旧制与倡导新学的矛盾仍然很严重,诸暨一个叫二十都(今同山镇)的地方拒绝创办新式学校。县教育局的好几位督学去动员都没有结果。俞韵琴决定前往劝办新学。他不坐轿子,脚穿草鞋,步行数十里来到二十都,当地群众见此情景深受感动。他又把创办新式学校与抵御外侮、振兴国家的关系讲给当地的群众听,开导当地群众的思想。在他的感召和劝说下,新式学校很快就办了起来。后来,俞韵琴又升任诸暨县劝学所所长,继续为乡间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使诸暨地区的新式学校迅速发展,达400余所,为诸暨普及新式农村学校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民国时期诸暨的初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教育兴邦思想和身体力行的先进事迹,至今还在诸暨广为流传。
在事关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俞韵琴更是深明大义,积极拥护中国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革命时期,为策应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宣中华等一起赴嘉兴地区做农民革命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1934年,他应学生寿勉成之邀,在绍兴茶叶公司任职,并在家乡溪埭、新河等地推广良种茶树种植,后任民国中央政府工商部、实业部职员,铨叙合格。1935年8月,国民党军队到诸暨大桥乡“剿共”,村里的农会干部被抓。国民党的一个团长扬言:“你溪埭村有个老共产党员(指俞秀松),权势很大,我都知道,他的家族该是自首的时候了。”俞韵琴听后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大儿子在外工作,他1922年在杭州办平民夜校,后来到广东协助孙中山先生,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讨伐军阀陈炯明。”他还拿出了俞秀松从广东的来信。那位团长见无机可趁,只好不了了之。在保全自己的同时,俞韵琴还设法保释了被抓的人。抗战爆发后,返回老家。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为新四军金萧支队的活动秘密筹措经费、运送弹药。
新中国成立后,俞韵琴作为进步民主人士,担任过诸暨县和绍兴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曾多次出席县、地代表会议。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俞韵琴又主动捐稻谷千斤,并动员邻里乡亲积极捐献。在他的带动下,溪埭村超额完成了捐献任务。1957年,俞韵琴又被聘为浙江文史馆馆员。俞韵琴晚年来回于上海和故乡溪埭两地居住,以书法、越剧自娱。1973年5月2日,他以95岁高龄终老于故乡,葬溪埭黄家山。
俞韵琴为人处事公正和气,乐于为邻里乡亲排忧解难,村里或附近的乡亲遇到困难、纠纷或疑难不决的事情,总爱找他商量,征求他的意见,因而颇受族人的敬重,乡里人都尊称他“小太公”。即使后来他到外地工作,每次回家,家中依然门庭若市,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出身贫寒的俞韵琴秉承了父亲俞金全急公好义的性格,非常关心乡亲们的生活疾苦,热心公益事业。每当家乡遭遇水旱灾害,他都会积极带头募捐,积极申请政府赈济,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922年,诸暨连续遭受台风和洪水侵袭,浦阳江堤防冲毁、湖泊决口,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人畜淹死无数。次坞一带更是饥荒遍野,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以乞讨为生。为帮助大家渡过难关,俞韵琴挺身而出,代表当地灾民赴杭州向浙江省政府请求赈济。省政府赈济了一大批玉米,有效地缓解了灾情,使乡亲们免遭饥饿流离之苦。
俞韵琴的家乡溪埭村是山村,每逢大旱就会给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造成很大困难,这一直是全村百姓的心头之患。早年间,俞韵琴和一些村民就曾提出并尝试过引蓄水的方案,但因筹资困难,一直未能如愿。1947年10月,俞韵琴69岁的时候,利用门生、亲友为他祝寿积攒的百石大米之款,为村里修建了一座水坝。解除了村里逢旱无水的后顾之忧,也了却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国学大师、著名书法篆刻家马一浮先生有感于此,欣然题写“南山堰”三字,作为特殊“寿礼”,以表彰他的善举。
解放前夕俞韵琴与儿媳安志洁一起为打听儿子俞秀松的下落而四处奔走。1960年,他亲笔上书毛泽东主席,痛陈儿子俞秀松的革命经历和蒙冤苦情:“可怜我儿俞秀松自廿岁至四十岁,一生革命廿拾年,其被害究竟是否冤枉,是非不明。为此不揣冒昧,渎陈缕缕,恳请饬属彻底查明,以明是非。如果俞秀松确为托派,误入歧途,走错了路,他是该死,殊不足惜。如果俞秀松确是冤枉牺牲,幸望台慈赐予昭雪,转请上海市委遵照规定办理烈士登记,以资表彰,而示后世。”毛主席接到俞韵琴的信后,非常重视此事。中央人民政府终于在1962年5月为俞秀松烈士颁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使得俞秀松沉冤昭雪,历史地位得以恢复。
祖父:俞世明(1787-1864)
父亲:俞金全(1832-1914),光绪年间赏给六品顶戴,恩赠奉政大夫
哥哥:俞炳生(1865-1939),字复兴、俞忠生(1869-1953),民国时曾任溪埭乡公所第一届调解委员
原配:吕欢朵(1875.2.3-1918.1.3),诸暨大桥平阳人吕德云(1827-1885,字如能,系南宋名宦吕颐浩21世孙)幼女,葬檡坞安山口
继配:徐茂萱(1893-1972),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鲍家坞徐子琴长女
儿子:俞寿松(即俞秀松)、俞寿乔、俞寿谦(又名寿篯、恨初)、俞寿安、俞寿臧、俞寿椿
女儿:俞素梅、俞素娥、俞素月、俞爱春
孙子: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