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5 08:58
《全天星图》是2010年广东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德生。
全天星图,就是把全天所有的星及深空天体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绘制在纸上,称为全天星图。
目前国内出版的全天星图,种类较多。来源上,各类星图基本誊印了国外的原有星图;内容上,各类星图的星等和深空天体数量,也因誊印版本不同而有多有少;形式上,有旋转星图、立体星图、星图分册、整张星图等等,分彩色和黑白印刷,还有一些电子星图。这些星图,有些适合专业人员参考,有些适合一般天文爱好者学习,有些适合户外观星使用。
就一般天文爱好者而言,如果只是了解一下基本天文知识,或想知道一些简单的星和星座,星等较低的星图比较适合,如旋转星图,因为图中星的数量较少,主要是亮星,肉眼比较容易找到,且旋转星图不是全天,只是观测者所在位置四季能够看到的星空范围,不足是星图因太小及过于简单,很多天文信息没有办法在图上显示。
如果是天文发烧友,想要户外观星或天文研究,特别是借助较好的天文望远镜观星,星图的星等一般在6等及以上,且深空天体的数量也要多一些,类似《世纪天图》的分册星图比较适合,星等达到11等,深空天体数量多,户外观星携带方便,不足是星图虽然详细且信息量大,但显得非常繁杂。
相对《旋转星图》和《世纪天图》,整张全天星图,比较折中,即适合一般天文爱好者,也适合天文发烧友,特点是全天所有星座及深空天体绘制在一张图上,类似地图大小,“全天”的整体感较强,星等达到6等及以上,深空天体也较多,可以观星参考,也可以了解学习使用,不足是户外观星携带不太方便。
《全天星图》是现存记载星数最多(1359颗)、也是最古老的一幅星图。图为彩绘,囊括了当时北半球肉眼所能看见的大部分恒星。绘制时间当在公元705~710年间。《全天星图》的绘制办法:把北极附近的星画在圆图上,把赤道附近的星画在横图上。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李约瑟在比较该图与欧洲各国星图后说:“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可以和中国天图制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可以说很少,甚至简直就没有”。《紫微垣星图》也是彩图。画有两个同心圆,外圆直径约26厘米 。图中的星点用红、黑两种不同颜色表示。根据推测,这幅星图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在北纬35度左右,相当于长安和洛阳等地。
发现于敦煌藏经洞中的《全天星图》,又称《敦煌星图甲本》 ,为绢本彩色手绘,长1.98米。整幅星象图从12月开始,按照每月太阳所在的位置把赤道带附近的天区分成12份,每一份投影到一张长方形的平面图上。整幅星象图描绘了超过1300颗星星,包括人类肉眼很难观察到的微弱星星。在每月星图之间,还附有文字,说明太阳在12次起点和终点的度数。 例如,在倒数第二张星图上,画着北斗星群组,上面清楚标示着“太一、天一、相、三公、天庆、六甲、天柱、吏”等古人给这些星星起的名字。在这张星图的右侧,竖式写着:自升十二度……辰在丑…… 此外,北极附近的紫微垣以北天极为中心投影到了一张圆图上。这种把北天极附近的星空画在圆图上,把赤道上空的星空画在横图上的画法,一直沿用至今日的地理绘图。令人惊奇的是,研究显示,敦煌星图上恒星的位置并不是按照测量数据点定,而是用眼睛估计星与星之间的相对距离而描绘的,但极为精细。据推测,这幅星图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在北纬34度左右,观测地点可能是现在的西安或洛阳的观测台。 这幅现存世界最古老的手绘星图,比欧洲发现的星图要早几个世纪。西方学者表示,欧洲只有到文艺复兴时代后,借助望远镜的发明,所绘制的星图才可与《全天星图》相比。很难想象,中国天文学家早在1300多年前就已凭肉眼绘制出如此高水平的星图。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以极其微小的代价从莫高窟藏经洞中购走了数千卷写本、大量绢画、刺绣等艺术品。在这些珍贵文物中,即包括这幅《全天星图》。
几位西方学者公开了对《全天星图》的研究结果。大英图书馆学者苏珊·怀菲尔德认为,星图绘制时间是公元649年至684年。这一结论较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断代推前了约300年。1959年,李约瑟曾推断星图抄绘于公元940年左右。
世界最古老星图又“老”了300岁的消息,一时间在各家媒体上纷纷出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已经推断,《全天星图》可能抄绘于公元705年左右。
星图内容相当丰富。星图正面内容包括北天极区、南天极区和天赤道区三区,标有西方88个星座名称、区域,中国28星宿名称、位置;全天6等以上恒星(含双星、变星)和星团、星云、星系经纬位置及其名称;黄道及节气和银河及银道、银极;主星连线,观星月份。星图背面内容包括天文常识(太阳系、银河系、天球、赫罗图、三垣四象五行、28生、12辰、12肖、12次);88个星座想象美图及其简要传说;常用星表(88个星座总表,星座来源表、十二星座表、梅西耶星图表、亮星表、星座上中天日期表、流星雨表、彗星回归表、日食表等)。
在敦煌莫高窟,关于天文学的内容在文献与壁画中均有体现。在藏经洞中,即发现了很多有关天文学内容的写本。在绘于元代的莫高窟第61窟甬道的壁画上,还有关于二十八星宿星官图、九曜以及黄道十二宫的内容。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有关负责人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介绍说,壁画在甬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幅,内容基本相似,只不过北壁壁画有许多残破,南壁相对完整。壁画的主要内容其实是《炽盛光佛图》。在画中,炽盛光佛坐于车内,九曜环绕在他身边。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壁画上的九曜都以神形体现。如太白金星是一位身着绿衣的妇女形象,手持套袋琵琶;荧惑火星一手执戟、一手拿弓;土星头上戴着兽形冠,手中持杖。月神是一名戴鸟形冠的妇女,双手托着月亮。二十八宿也以人物形象出现,身着文官服饰。
黄道十二宫在画面上部出现。每一宫画着一个小圆圈,里面是表现该宫特点的图像,如金牛宫是一头牛,室女宫是一位女子,人马宫是一个人牵着一匹马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地图: 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
商品尺寸: 大全张
商品重量:
图书描述
《全天星图》内容完备、准确,绘制精美,使用方便,看得出作者天文知识深厚,而且学术态度严谨,特别是北天极区、南天极区和天赤道区的星座标识非常有用。还有相关的天文知识如星座想象图、彗星回归周期……等等,全面准确、丰富实用,能给人以知识、审美两方面的收获,是一份性价比非常高的星图,是目前国内最好、最完善的全天星图,周围的朋友也都很喜欢,值得收藏、研究。
内容简介
星图正面:分为北天极区、南天极区和天赤道区三区,标有西方88个星座名称、区域,中国28星宿名称、位置;全天6等以上恒星(含双星、变星)和星团、星云、星系经纬位置及其名称;黄道及节气和银河及银道、银极;主星连线,观星月份。
星图背面:一、天文常识(太阳系、银河系、天球、赫罗图、三垣四象五行、28生、12辰、12肖、12次);二、88个星座想象美图及简要传说;三、常用星表(88个星座总表,星座来源表、十二星座表、梅西耶星表、亮星表、星座上中天日期表、流星雨表、彗星回归表、日食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