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5 09:05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内存主频是以MHz(兆赫)为单位来计量的。内存主频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快,内存主频决定着该内存最高能在什么样的频率正常工作。
内存频率是指内存主频,是指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频率,等效频率不同,DDR内存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两倍,DDR2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四倍,因为DDR 内存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都传输数据,而DDR2 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四倍于工作频率的速度运行。频率也可以看作传输标准,传输标准也是内存速度的参数,传输标准是内存的规范,如果内存采用了此传输标准就说明完全符合该规范,所以传输标准也代表着该内存的速度。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频率分别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频率分别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频率分别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频率分别是400/533/667/800MHz。
计算机系统的时钟速度是以频率来衡量的。晶体振荡器控制着时钟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电压,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动起来,这一震动可以通过晶片的形变和大小记录下来。晶体的震动以正弦调和变化的电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变化的电流就是时钟信号。而内存本身并不具备晶体振荡器,因此内存工作时的时钟信号是由主板芯片组的北桥或直接由主板的时钟发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说内存无法决定自身的工作频率,其实际工作频率是由主板来决定的。
内存异步工作模式包含多种意义,在广义上凡是内存工作频率与CPU的外频不一致时都可以称为内存异步工作模式。首先,最早的内存异步工作模式在早期的主板芯片组中出现,可以使内存工作在比CPU外频高33MHz或者低33MHz的模式下(注意只是简单相差33MHz),从而可以提高系统内存性能或者使老内存继续发挥余热。其次,在正常的工作模式(CPU不超频)下,不少主板芯片组也支持内存异步工作模式,例如Intel 910GL芯片组,仅仅只支持533MHz FSB即133MHz的CPU外频,但却可以搭配工作频率为133MHz的DDR 266、工作频率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频率为200MHz的DDR 400正常工作(注意此时其CPU外频133MHz与DDR 400的工作频率200MHz已经相差66MHz了),只不过搭配不同的内存其性能有差异罢了。再次,在CPU超频的情况下,为了不使内存拖CPU超频能力的后腿,此时可以调低内存的工作频率以便于超频,例如AMD的Socket 939接口的Opteron 144非常容易超频,不少产品的外频都可以轻松超上300MHz,如果在内存同步的工作模式下,此时内存的等效频率将高达DDR 600,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顺利超上300MHz外频,我们可以在超频前在主板BIOS中把内存设置为DDR 333或DDR 266,在超上300MHz外频之后,前者也不过才DDR 500(某些极品内存可以达到),而后者更是只有DDR 400(完全是正常的标准频率),由此可见,正确设置内存异步模式有助于超频成功。
通常说的“快”是指内存工作时存取数据的快慢,而这个快慢可以用内存的工作频率和数据带宽来反映。内存频率直接和内存数据带宽挂钩,换算方式是:频率×8=带宽。而对于Intel来说, 外频×4=前端总线(FSB),FSB×8=CPU数据带宽。一般来说, 应该使CPU带宽等于或小于内存带宽,才能使CPU性能完全发挥。举例说明:P4的外频是200MHz,FSB是800MHz,带宽是 6400MB/s,DDR400的带宽是3200MB/s;由于可以使用内存双通道,数据带宽加倍,所以DDR400就可以达到6400M/s,这样就能满足CPU带宽的要求了。如果计及CPU超频的话,那还需要考虑买频率高些的内存。比如是1066MB的前端总线,需要DDR2533的内存组双通道就可以满足了。但是通常会考虑超频,所以配备DDR2667或者DDR800。另外,只是Intel的CPU有这个关系,AMD由于内置内存控制器,所以内存实际使用频率是由CPU主频除以分频唯一确定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参考较为专业的技术资料来进行,但原则性的内容是一样的:CPU带宽应 等于或小于内存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