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01:58
影片讲述了新加坡一名篮球界大腕重金引进中国高素质少年球员,安排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职业训练。这些来自中国的年轻球员面临少小离家、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等种种问题,而中国新加坡不同国籍、背景的年轻人则在不断的摩擦和碰撞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影片于2014年8月1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少年篮球好手碰上高他一个头的对手。一个来自新加坡,一个来自中国。两人初次见面,八字不合,拼了命、一较高低;除了比身高比球艺之外,还有身份认同及社会归属感。
少年之间,自然存在着竞争和互相排斥,但也从中培养深厚友谊。新加坡一位篮球界大腕,重金引进中国具备甲组球队水平、高素质的少年球苗,并安排所有球员接受为期两年的重点职业球员训练。他们立志要提高新加坡篮球水准,为篮球界注入新动力,希望能栽培出“下一个姚明”。
一支新苗队,如何准备上场应战?适者生存的世界里,初生之犊怎么面对成年人的压力? 不同背景、不同国籍的年轻人,经过三场激烈竞赛后,终于发现友情比战情和国情都更为可贵。
2002年前后,一批选拔自中国的篮球运动员赴新加坡训练。新方的考虑是,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训练和测试,最终代表新加坡出战。作为资深篮球爱好者的朱厚任,恰好有朋友在集训队,所以得以多次前往观看这只队伍的训练和比赛。他至今还印象深刻,那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很优秀,训练间隙会打打闹闹,和普通的新加坡少年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当时,他们的身份已经是职业球员。”
随后朱厚任虽忙于拍戏,但仍默默关注这个队伍,直到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运动员并没有能够圆梦新加坡,成为下一个 “姚明”,而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件事给了朱厚任很大触动,也让他萌生了以此创作一个剧本的念头。10年后,《再见巨人》开拍,这个故事最终被搬上荧幕。影片大量启用新人,其中包括四位新加坡篮球国手。据了解,在正式开拍前, 导演还为所有演员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演技培训。“到了球场上,这些国手就变成了天生的演员,每个动作、眼神都无比自然。”朱厚任表示。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端午节球员们在集体宿舍吃粽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家的情绪集中爆发。“成人在外尚且如此,何况他们是十几岁的孩子。”朱厚任说。当新加坡少年提问端午节的来源,得到纪念“屈原”的答案时,却误以为是“七元”,这个场景也是富有深意。朱厚任表示, 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双语教育,但新加坡年轻人的中文水平仍相对有限,对背后的文化更是了解甚少。他透露,这个桥段实际来自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还在筹划阶段的时候,就有朋友对我说,这部电影想同时获得两国观众的认可很难,因为毕竟有文化背景的差异。” 朱厚任透露,《再见巨人》和新加坡以往的本土电影有很大差别,但他笑言自己很“贪心”,希望这个题材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引发观众的共鸣。
1、作为监制人的朱厚任,在剧中化身“新加坡”富商,意欲花重金从中国和新加坡选入少年篮球高手组建一支“新苗队”,并亲身带领中新两国演员,立志提高新加坡篮球水平,为篮球界注入新动力,希望栽培出“下一个巨人”。
2、为了拍摄好影片,新加坡著名艺人郑斌辉辞演2部电视剧,鼎力加盟执导,对于12岁时就开始热爱打篮球,在中三中四的时候因为体型变瘦加入校队的郑斌辉来说拍摄《再见巨人》,一是热爱打篮球,二是喜欢姚明、三是痴迷研究篮球中超酷超帅的灌篮技术。
3、在拍摄过程中热衷表现最炫最酷的篮球技巧的导演,对于演员的球技要求格外严格,做到每个运球、灌篮的动作都要求非常专业。
中国和新加坡联合制作的电影《再见巨人》于2014年5月4日在新加坡试映。这部以篮球为题材的青春励志故事细腻感人,预计将于今年6月陆续在新加坡和中国上映。
《再见巨人》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中国和新加坡的少年篮球好手之间的竞争。电影导演、新加坡著名演员郑斌辉首次执导影片。他说,在与中国制作方合作的过程中,双方都受益匪浅。影片制片朱厚任则表示,中国电影在新加坡历史悠久,早在1956年中国电影便首次在新加坡上映,这次新中首部合制电影的上映,象征着双边文化交流新的里程碑。
据悉,《再见巨人》多启用新人演员,制作成本约120万美元。
影片于2014年8月1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出品公司
(中国)星美影业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四叶草电影有限公司、雄厚创作室、天鹰能源有限公司、星和电缆电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