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7 13:42
农家,指从事农业的人家,即农户;也指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语出五代颜仁郁《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1) [peasant family]∶农户
(2) [Agriculturist]∶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又称“农家流”。
1. 从事农业的人家,即农户。
五代颜仁郁《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朱德《南昌过春节》诗:“晚看采茶戏,夫妻同《秧麦》,农家遗古调,姊妹《双拜月》。”
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又称农家流。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后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官。据说,后稷的母亲有天到郊外去求神,在路上看到一对很大的脚印,便好奇地用自己的脚去比试这双脚印,她的脚刚踏上脚印里拇趾的地方,便感到全身一震,回到家就发现自己怀孕了。不久,生下了一名男婴。她的家人认为这样奇异的事情是个不祥之兆,便将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抛弃在田野里,让他自生自灭。没想到,许多动物纷纷来保护这个小男孩,一些雌性的动物还给他喂奶吃。人们见了,又准备把他扔到森林里去,恰巧这时候有人来砍树。最后,人们索性把他放在寒冰上,可是人还没走远,天上的鸟都飞下来,用翅膀给男孩挡风寒。
人们终于察觉到,这个小男孩不是普通人,于是把他抱回来,还让他的母亲抚育他,并给他取名叫“弃”。弃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常向大人学着采集植物的种子,学种麻和大豆。长大后,他更喜爱种植各种庄稼,他懂得选择不同的土地种植不同的作物,还懂得选择良种、拔草等田间管理的技术,而且能从作物的成熟早晚以及外观性状去区分作物类型。弃在长期的耕种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种的庄稼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大豆茂盛、谷粒饱满。四方远近的人听说弃很会种庄稼,便都跑来向他请教,他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和经验都传授给大家。在弃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种的粮食连年丰收,逐步摆脱了仅靠打猎、捕鱼和采食野果为生的生活。
尧帝听说了弃的事迹后,立即推举他担任部落联盟的“农师”,指导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到了舜帝时,弃又被请来担任“后稷”,主管部落联盟中的农事。因此,后人又将他称为“后稷”。后稷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他葬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都广之野”。
神农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传说神农的父亲是少典部落的首领,而他的母亲名叫安登,有一天在华阳游玩时,感应神龙之气而受孕,在姜水河畔生下了神农。所以神农生下来就是人面龙额,下地三个时辰便能说话,五天便能行走,七天便长全了牙齿,三岁就开始做稼穑的游戏了。当时的人们还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采不到野果野菜或者捕不到动物的时候,就只能挨饿受冻。神农不忍人们受苦,便用木头制成耒耜等农具,教人们在土地上播种耕作。他根据土地的干湿、肥瘠等自然状况,教人们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于是,人们便开始了农业生产,他本人也获得了“神农氏”的称号。
另外,为了解决人们的饮水问题,他遍尝水泉甘苦。为了解决人们的疾病之苦,他还亲自尝遍了百草的滋味,曾一天中毒七十次,于是才有了医药。
在故事里,神农同情百姓的疾苦,以解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作为关注的中心,这就孕育着后来的民本主义思想,而且,神农神话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探讨了农业技术的起源,包括制作农业工具、考察土地状况等等,包含着技术层面思想的发展。所以,人们将后世的农家又称为“神农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