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

更新时间:2024-11-01 22:33

凉州区,古称姑臧,隶属甘肃省武威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地区河西走廊东端、武威市中部,总面积4907.96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凉州区辖37个镇、9个街道。截至2023年末,凉州区常住人口87.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1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2个民族。

历史沿革

古代凉州

西汉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因此而得名。武威郡下属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次、鸾鸟、扑 、媪围、苍松、宣围10个县,治所在姑臧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6月,重置雍州,武威郡为雍州州治,领14县,为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扑擐、媪围、宣威、仓松、鹯阴、祖厉、显美、左骑千人官。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置凉州,一直到西晋,姑臧均为凉州治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与此。

近代凉州

民国时期,凉州基本沿袭旧制,分别为甘凉道、督察区、专员分署所在地,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等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凉州连续发生地震、水灾、旱灾、兵灾和瘟疫等天灾人祸,凉州人民遭受了历史上最为沉重的苦难。

现代凉州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

1985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县改为武威市。

2001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武威市,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凉州区辖9个街道、37个镇:东大街街道西大街街道、东关街街道、西关街街道火车站街街道地质新村街街道荣华街街道宣武街街道黄羊河街道黄羊镇、武南镇、清源镇、永昌镇、双城镇、丰乐镇高坝镇金羊镇和平镇羊下坝镇、中坝镇、永丰镇古城镇张义镇发放镇西营镇四坝镇洪祥镇谢河镇金沙镇松树镇怀安镇下双镇清水镇、河东镇、五和镇、长城镇、吴家井镇金河镇、韩佐镇、大柳镇柏树镇金塔镇九墩镇金山镇新华镇、康宁镇。另设有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九墩滩指挥部邓马营湖生态建设指挥部。凉州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凉州区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北与永昌县民勤县相接。截至2020年12月,凉州区土地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22公里,南北宽约90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7.46亩。

地形

凉州区内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分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三种,海拔1440-3263米,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带。西南部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为走廊带的毛藏古凸起和莲花山凸起,山势降为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主要山峰冬青顶、莲花山、天梯山、第五山,海拔2000-3200米;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地东段,为走廊带的凹陷,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冲积平原,冲积细土平原,海拔1500-2000米;东部是腾格里沙漠,海拔1500米以下。

气候

凉州区属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年蒸发量2020毫米,主要风向为西北风,静风率26%,年平均温度7.7℃,无霜期150天左右,日照时数2873.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39.05千卡/平方厘米,属太阳辐射量高值区,昼夜温差平均7.9℃。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大风、沙尘暴、霜冻、暴雨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凉州区国土总面积4873.85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8.629亩,人均耕地1.88亩。区内土地包括:农用地20.63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35%,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4.16%、1.54% 、2.81% 、13.46% 和0.38%;建设用地为3.41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未利用地为24.687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65%。

光热资源

凉州区属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 ,年蒸发量2020毫米 ,主要风向为西北风,静风率26%,年平均温度7.7℃ ,无霜期150天左右,日照时数2873.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39.05千卡/平方厘米,属太阳辐射量高值区,昼夜温差平均7.9℃。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适宜各类植物进行光全作用和积累养份,并为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大风、沙尘暴、霜冻、暴雨等。

水资源

2023年,凉州区水资源总量5.68亿立方米(不包括重复利用量),年末西营、黄羊、南营三座水库蓄水总量0.331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全年总用水量8634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62%。其中:生活用水608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049亿立方米;农业用水71431亿立方米;生态用水7783亿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203.09立方米,下降6.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8.2立方米,下降4.17%。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2月,已发现各类矿点100多处30多种,矿产资源品种主要有煤、陶土、石英砂、萤石、硅石、花岗石、地热水等。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5种,石英石、石膏、芒硝、花岗岩等非金属资源在西北占据优势。除煤的开采规模较大,有一定的历史,其余均属近年发现。我区煤炭资源初步探明储藏量约8400万吨,其中设计可开采储量约为1700万吨,年开采量近年均为30万吨左右,开采回采率为82%,实际回采率为70%,煤炭主要有无烟煤和有烟煤。

森林资源

凉州区森林总面积78.06万亩,森林覆盖率 10.13% 。全区森林覆盖率略高于全省水平(9.9%),低于全国(18.21%)8.08个百分点。森林面积按林种分:农田防护林18.03万亩,防风固沙林39.26万亩,水源涵养林7.57万亩,经济林13.2万亩。

生物资源

凉州区以小麦、大麦、谷子、玉米、高粱、洋芋、大豆等为主的粮食作物多达17种,油菜、葡萄、胡麻、甜菜、西瓜、白兰瓜、苹果、蔬菜、大麻、纤维亚麻、葵花籽、烟叶、发菜等经济作物有50多种;乔灌类植物多达170多种,用材树50多种;野生植物2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85种,大部分分布在田埂地头;动物有270多种,其中野生动物57种;野生鸟类178种。

人口

普查数据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凉州区常住人口885277人。

截至2023年末,凉州区常住人口87.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4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52%,比上年末提高1.4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69万人,出生率为7.86‰;死亡人口0.9万人,死亡率为10.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9‰。

民族融合

凉州是多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历史上的凉州,一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游牧民族争夺的重镇。传统的民族格局与不断地迁徙变化,使凉州处于一个长期的民族不稳定地区。

在凉州活动过的民族较多,先秦初,有西戎氐羌部落和乌孙月氏匈奴,其后有西羌鲜卑,再后来有吐谷浑突厥吐蕃回鹘党项,这些古老的民族以及后来的蒙古族满族,以自己的文明和生存方式影响着凉州乃至华夏历史的进程,成为汉族及藏、回、蒙、满、土、维、裕固等10多个民族的源头之一。

在凉州这个民族融合的大舞台上,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的民族俊彦,如匈奴金日磾及金氏家族、月氏安氏家族、突厥契苾何力家族、吐蕃论氏家族、蒙古吴氏家族等,他们为我国古代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不遗余力,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民族团结融合的杰出代表。

截至2020年8月,凉州区有民族38个,人数较多的有汉族、回族、侗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等。

宗教信仰

凉州是我国早期佛教文化的中心。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广泛深入持久。

另外,凉州还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东传的必经之地。除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凉州不衰之外,祆教景教摩尼教萨满教等古老宗教在凉州也有很深的足迹。唐代凉州的祅神祠规模较大。古丝绸之路上传来的这些宗教,虽然最终只有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站稳了脚跟,它们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中国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对凉州文化而言影响则更大一些。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凉州区地区生产总值40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221.8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由2021年的26.2∶18.1∶55.7调整为27.4∶17.6∶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851元,比上年增长4.7%。

2023年,凉州区实现生产总值425.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35.9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9∶17.6∶5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8432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就业:2023年,凉州区城镇新增就业10712人;职业技能培训113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

物价:2023年,凉州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99.4%。

经济发展新动能:2023年,凉州区“三品一标”有效持标企业累计达到42家、产品124个,农产品综合合格率达99.9%;202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2867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119家。战新工业持续较快增长,27户规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35.93亿元、增长36.5%。

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凉州区实施5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280项,比上年增加89项,计划总投资4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项、比上年增加13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6.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2.2%。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7%。

房地产开发投资:2023年,凉州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7%。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1.1%;房屋竣工面积增长300.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2.2%;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5.5%。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凉州区工业在建项目57项,完成投资增长37.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8.6%。

民间投资:2023年,凉州区民间投资增长7.0%。

招商引资:2023年,凉州区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4项,总投资638.65亿元,落实到位资金200.93亿元,同比增长36.22%。其中:省外项目169项,到位162.25亿元,同比增长30%。

财政收支

2023年,凉州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7.73亿元、增长31%;非税收入5.13亿元、下降2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6亿元、同比增长3.6%。

第一产业

2023年,凉州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5.87亿元、增长6.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8.58万亩、增长2.87%。其中: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120.1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8.45万亩、增长10.7%。全年粮食总产量68.77万吨、下降3.4%。其中,夏粮产量15.04万吨,秋粮产量53.72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凉州区全部工业增加值4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8%;私营企业跟上年持平。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43.7%,制造业增长1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49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3.7%,医药制造业增长34.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0.9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34元,减少2.9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43%,提高1.67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2.6%,比上年末下降3.4个百分点。

能源

2023年,凉州区规模以上工业消费能源当量值77.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8%;等价值30.0万吨标准煤,下降1.8%;原煤消费量256.04万吨,下降3.65%;电力消费量6.1亿千瓦时,下降3.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6%。

建筑业

2023年,凉州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亿元、增长59.7%。

第三产业

邮电通信

2023年,凉州区电信业务总量达到8.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14万户、比上年减少1.3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18.33万户、比上年减少0.64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1.03万户、比上年增加2.31万户。

国内贸易

2023年,凉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亿元、增长10.4%,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亿元、增长12.3%;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亿元、增长12.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1.5亿元、增长20.3%,商品零售100.3亿元、增长10.0%。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87.5亿元、增长13.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33.3亿元、增长12.6%;零售业销售额54.2亿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4.4亿元、增长43.3%,其中,住宿业营业额2.2亿元、增长58.8%;餐饮业营业额12.2亿元、增长26.4%。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凉州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44.3亿元、增长5.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16.2亿元、增长11.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2.5亿元、增长6.9%。

旅游

2023年,凉州区完成旅游接待人数1583.4万人次、同比增长144.7%,旅游综合收入110.18亿元,同比增长210.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凉州区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385所,比上年减少24所,在校(园)学生(幼儿)158164人,比上年减少879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10564人,比上年减少28人;中学77所,在校学生50179人,比上年增加141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1人,比上年减少3人;小学125所,在校学生67232人,比上年增加1100人;幼儿园172所,比上年增加2所,在园幼儿30088人,比上年减少3363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为96.39%(其中,升入普通高中比率60.86%,升入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比率35.5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科学技术

2023年,凉州区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争取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90项、项目资金616万元,认定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1家、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5家,争取省、市科技创新扶持资金1728万元;指导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6户;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6.74亿元;选派科技特派员100名、选聘村科技助理员100名,特聘省市科技特派员专家30人,累计开展培训26场次,培训农民8.85万人以上。

文化事业

2023年,凉州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37个。数字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99.99%。

国家三级文化馆:凉州区文化馆

体育事业

2023年,凉州区有各类体育场地3323个,室外全民健身路径6475件,新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396个;全年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2.78万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凉州区共有卫生机构94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全区拥有床位9683张,卫生技术人员9924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7756例,报告死亡7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873.06/10万,死亡率0.788/10万。

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2023年,凉州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13元,比上年增长6.6%,净增24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5元,比上年增长8.8%,净增1703元。

社会保障:截至2023年末,凉州区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5404人、25343人、402862人。参加失业和工伤保险人员分别达52162人、72480人。

社会救助:2023年,凉州区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875户6158人,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1763户24107人,全年共发放各类城乡低保资金13644.32万元;保障特困供养对象2431人(其中:农村2319人,城市112人;分散供养1701人,集中供养730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2158.72万元。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0所,床位3945张(其中,公立养老机构5所,床位1010张;民办养老机构5所,床位2935张)。

环保事业

2023年,凉州区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有15人,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比例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下水水质达标比例为100%。剔除沙尘影响后,PM10平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97.4%。

2023年,凉州区完成人工造林17.7万亩,其中:防沙治沙16.47万亩,绿洲区绿化0.22万亩;南部山区造林1.0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35万株。

应急管理

2023年,凉州区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7起,死亡17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986.9万元。

2023年,凉州区区级地震电磁波前兆观测台站3个。全年境内未发生ML3.0及以上地震。

交通运输

公路

2023年,凉州区完成公路客运量924.9万人、比上年增加26.42%,客运周转量5599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4.15%;货运量41523万吨、比上年减少13.29%,货运周转量220860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5%。

铁路

凉州区有武威站武威南站武威东站三个火车站。武威火车站是武威铁路分局的所在地;武威南站为兰新复线国际列车编组站和干武电气化终点站。兰新、干武铁路和连霍高速G30线贯穿全境,是兰新线与包兰、包中线的交汇点。

主要铁路: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兰张高铁。

历史文化

综述

凉州是敦煌学西夏学的诞生地、简牍学的发源地,也无异是凉州文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方言

凉州方言是西北方言的一种,属兰银官话河西片。

与中古音系、北京话音系有对应关系。

有27个声母,29个韵母,3个调类。声母方面,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分为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和边音;韵母方面,分为单元音、复元音和鼻韵尾韵母;声调方面,单字调有3个,双字调有7种基本变调形式。

文物

截至2020年8月,凉州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武威文庙西夏碑雷台汉墓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长城、旱滩坡墓群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高昌王和西宁王墓海藏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是甘肃省文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诗词

《凉州词》是千年历史陶冶下的不朽遗存,是汉风唐韵洗礼过的文字精粹,是凉州悠久灿烂的文化见证。

据统计,全唐诗有近2000首边塞诗,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就有100多首。唐代以后,仍有不少冠以《凉州词》的边塞诗。

品读《凉州词》让人体会到了蕴含在凉州的文化精华,领略了浑厚灿烂、开放包容、气象恢宏、创新发展的凉州文化魅力。

习俗

风景名胜

凉州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城

截至2020年8月,已开发雷台景区(汉文化博物馆)、武威文庙(博物馆)、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白塔寺、沙漠公园、天梯山石窟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处。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鸠摩罗什寺凉州植物园、天乙生态园等3A级景区4处。海藏公园等2A级景区2处。

其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荒漠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凉州区清源镇入选住建部第一批特色小镇,高坝镇蜻蜓村入选农业部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荣誉称号

2017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2019年10月,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1月,入选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县。

2020年6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被评为甘肃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2021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2年1月,被评为2020年度甘肃省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2022年4月,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市、区)名单。

2022年11月,《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2》发布,凉州区入围2022中国西部百强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