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故居

更新时间:2024-08-24 13:39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

历史沿革

清嘉庆元年(1796年),刘少奇故居始建。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在这里呱呱坠地,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1959年,刘少奇故居对外开放。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故居遭受了严重破坏,所藏文物展品几乎散失殆尽。

1980年3月5日,刘少奇故居重新对外开放。

建筑特点

刘少奇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村民居,为对称形的土木结构、两进两横四合大院,坐东朝西,前临绿水,背靠青山,周围树木参天,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

屋前有一个较大的晒谷坪,晒谷坪与内院间建有槽门,槽门的门设计得很讲究,可旋转,据说有防盗功能。过了槽门,才算是进了刘家。正堂屋右侧第一间为刘少奇胞兄刘云廷寝室,第二间为刘少奇青少年时代的住处。出此刘少奇卧室可至酒房,这是刘家以前储酒、卖酒的地方。由酒房向东,至刘少奇大哥刘墨卿的卧室。与刘墨卿卧室并列的是刘少奇父母的卧室,在正堂屋的另一侧,有床、床头柜、书桌、板柜、梳妆台等。再过去是横堂屋,依次安排有烤火房、厨房、碓房、酿酒房及猪圈、牛栏等杂屋。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烛柜、八仙桌、条凳等。邻横堂屋的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卧室。

文物遗存

刘少奇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

刘少奇故居朝门上悬挂的“刘少奇同志故居”门匾是1982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故居正门、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上方,有一块“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匾虽无奇,却折射出刘少奇人生的起落。该门匾是1959年故居第一次对外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蒙冤,故居被封,门匾也被摘了。拆下的匾堆放在花明楼公社食堂的角落里,准备作为做饭炒菜的柴火烧掉。食堂的炊事员周思九,怀着对刘少奇的敬意,以木料好、烧了可惜为由,把这块门匾翻过来作为切菜的案板使用,从此,这块匾作为食堂案板,经过五任炊事员之手。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故居重新对外开放,匾结束了当案板的命运,乡亲们将这块门匾重新挂在故居的门楣上。

刘少奇故居的正堂屋,供有农家常见的列祖列宗、天地君亲师神龛,还陈列了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一副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被放大挂在显眼位置。由堂屋向南至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还挂有一张刘少奇与刘云庭、刘允斌、刘爱琴、刘允明的合照。向里行即至刘少奇的卧室,室内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刘少奇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文化活动

1961年春夏之交,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回家乡搞调查时,曾在故居居住。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来参观刘少奇故居。

文物保护

1959年,刘少奇故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颁发“刘少奇同志旧居”木质红底金字匾额悬于槽门门楣。

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后,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整旧如旧”的原则,对刘少奇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基本上恢复了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此居住时的情形。

1988年1月13日,刘少奇故居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

交通

从长沙市出发,经许广高速、长芷高速可至刘少奇故居,约55千米,约需用时50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