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4 12:12
花明楼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地处宁乡市东南部,东与道林镇接壤,南抵大屯营乡,西连东湖塘镇,北接岳麓区雨敞坪镇,距宁乡市城区35千米,区域总面积113.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花明楼镇户籍人口为51133人。
三国时,花明楼归新阳县,属衡阳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阳县为新康县,花明楼归属新康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新康并入益阳,花明楼属益阳县。
呈用唐制,花明楼仍属益阳县。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属宁乡县石潭五都。
民国时期,属芳储、石潭2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属益阳专区。
1950年8月,属宁乡县第二区,驻王家湾。
1958年10月,芳储、石潭2乡合并为花明楼公社。
1962年12月,属益阳专区。
1984年5月,由花明楼公社改为花明楼乡。
1992年8月,由花明楼乡改为花明楼镇。
1995年5月,撤区并乡,朱石桥、杨林桥2乡并入花明楼镇。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下辖花明楼、黄家冲2个社区,杨林、金元、戚佳山、靳源、芙蓉寨、常青、石立、靳江、大夫堂、二桥、朱石桥、竹湖、一新、三江、双树、炭子冲、花明楼17个行政村;下设10个居民小组、44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花明楼镇下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刘家社区、炭子冲村、花明楼村、朱石桥村、靳江村、靳源村、联新桥村、常山村、杨林桥村,镇人民政府驻花炭路9号。
花明楼镇地处宁乡市东南部,介于东经112°39′21〞—112°39′39〞,北纬28°00′23″—28°00′40″之间,东与道林镇接壤,南抵大屯营乡,西连东湖塘镇,北接岳麓区雨敞坪镇,距宁乡市城区35千米,区域总面积113.56平方千米。
花明楼镇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主要为丘陵;境内最高点海拔490米;最低点海拔30米;东北方向为衡山余脉黄茅大岭、云雾山和金盆山,南面有狮子岭;中部和西部为开阔地带。
花明楼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夏多雨,秋季凉爽,冬干冷有少量降雪;平均年日照时数1714.70小时,年平均气温16.8℃,降水量1362.30毫米,无霜期276天,1月份气温最低达-10℃,7月份气温最高达到40℃。
花明楼镇境内河道属靳江流域,靳江河道长14千米,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靳江,又名靳水,古名“瓦官口水”,为湘江下游一级支流。
花明楼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等。严重的一次洪水灾害发生在1969年8月9日10日,10余处山塘水库堤坝垮塌,靳江河10余处决口,倒塌房屋40余栋,被淹水田近2000亩,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2011年末,花明楼镇耕地总面积达12万亩。花明楼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石灰石、黏土、耐火泥、煤。石灰石、黏土主要分布在三江村、花明楼村、竹湖村,耐火泥主要分布在石立村、戚佳山村,煤主要分布在三江村、双树村。花明楼镇村境山区森林以松、杉、樟、竹为主;野生动物以兔、狐、獾、龟、鳖、蛙、蛇为主。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总人口有489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796人,城镇化率67.1%;另有流动人口16104人。总人口中,男性25039人,占51.2%;女性23861人,占48.8%;14岁以下6419人,占13.1%;15—64岁34862人,占71.3%;65岁以上7619人,占15.6%;以汉族为主,达48715人,占99.6%;有少数民族185人,占0.4%。2011年,花明楼镇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12.3‰,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30人。
截至2017年末,花明楼镇常住人口为48598人。
截至2018年末,花明楼镇户籍人口为51825人。
截至2019年末,花明楼镇户籍人口为51133人。
2011年,花明楼镇财政总收入233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3万元,比2010年增长23.8%;人均财政收入476元,比2010年增长22.7%。
截至2018年末,花明楼镇有工业企业74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截至2019年末,花明楼镇有工业企业73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2003年,花明楼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8980万元;出栏生猪4.5万头,实现养殖业收入1.06亿元,形成了以大坝口、枫树、朱石、鲁塘等养猪专业村;鳜鱼精养面积达400亩,混养面积3000亩。
2011年,花明楼镇农业总产值390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8%。花明楼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花明楼镇生产粮食47047吨,人均961千克。花明楼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花明楼镇生猪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4万头;羊饲养量600只;家禽饲养量60万羽。
2003年,花明楼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1500万元。
2006年,花明楼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01800万元,同比增长4.36%。2006年,花明楼镇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15家,新增工业产值2.8亿元。
花明楼镇工业以耐火材料、非标螺丝、玻璃制瓶、机械制造为主。2011年,花明楼镇有工业企业220家,职工2150人;工业总产值为25.3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比2010年增长22%。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商业网点620个,职工3200人。2011年,花明楼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4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57301万元,比2010年增长21.4%;各项贷款余额10985万元,比2010年增长2.3%。
2011年,花明楼镇邮政业务总量129.3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237.5万元。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035人;小学10所,在校生2682人,专任教师1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689人,专任教师11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花明楼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0万元,比2010年增长900%,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5%,比2010年增长317%。花明楼镇境内高中有宁乡花明楼四中;初中有花明楼初级中学、杨林桥初级中学、朱石桥初级中学;小学有花明楼希望小学、炭子冲小学杨、林桥小学、戚佳山小学、靳江小学、鲁塘小学、大元山小学;幼儿园有花明楼镇业兴艺术培训学校、花明楼镇小龙人幼儿园、花明楼镇小神童幼儿园、花明楼镇育才幼儿园、花明楼镇中心幼儿园。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62人,农村实用人才135人,技术特派员28人。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有村级农家书屋10个,藏书30000余册;有文化艺术团体3个,会员37人。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75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门诊部(所)1个;设病床100张,固定资产总值74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4人,其中执业医师17人,执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16人。2011年,花明楼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233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6%。
2011年,花明楼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10户,人数339人,支出94.7万元,比2010年增长20%,月人均233元,比2010年增长20%;城市医疗救助20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合作医疗866人次,共支出50.1万元,比2010年增长31.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23户,人数1877人,支出221万元,比2010年增长23%,月人均98元,比2010年增长2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5万元,比2010年增长30%;社会福利费9.2万元,比2010年增长30%;有敬老院1家,床位68张,收养农村五保59人;有社区服务设施4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2万元,使571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4.5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基金支出合计134.5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3%。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52.2万元;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6185户,互联网用户1489户。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主干道5千米,支干道10千米,年供水43.8万立方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
截至2011年末,花明楼镇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6300兆伏安,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64千米。2011年,花明楼镇售电量累计完成11788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8%。
花明楼镇有长韶娄高速公路、208省道和县道东林公路、花石公路等交通要道贯穿全境;长芷高速公路在炭子冲村设有互通收费站。
花明楼镇因取南宋诗人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取名“花明楼”。
刘少奇故居位于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坐东朝西,前临水塘,后倚青山,为土墙小青瓦、土结构的四合院农舍,大大小小有二十余间。
刘少奇纪念馆馆中陈列了800多件文物资料,包括刘少奇生前看过的书籍和一些日常用品。
双狮岭,位于花明楼境内,与大屯营毗邻,被规划为双狮岭生态园。
芙蓉寨位于花明楼镇靳江河畔,林区面积18600余亩,海拔400米以上,是南岳衡山的支脉。
刘少奇(1898年11月—1969年11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有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陶汝鼐(1601—1683年),字仲调,一字燮友,别号密庵,又号石溪农,湖南宁乡人。明亡削发为僧,号忍头陀。少奇慧,工诗文词翰,海内有“楚陶三绝”之誉。文隽逸,有奇气,词赋尤工。书法初出入米芾,晚为颜鲁公,所过寺院辄为制碑铭联榜。
陈家鼎(1876—1928年),男,字汉元,汉族,湖南宁乡潭树湾人(今花明楼)。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考取官费留学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
杨世焯(1843—1910年),字季棠,一字继唐,宁乡朱石桥大湖塘人。少时从师湘潭著名国画家尹和伯,画技日增,工于人物肖像、翎毛走兽。
刘源,男,汉族,1951年2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现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