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2 23:45
刘文武,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桑植县,著名出品人、总制片人;工程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第三税务分局分局长等高层职务。
1963年,刘文武出生于桑植县。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总有些奇俊怪杰不断出现。武有武的壮怀激烈,铁血英雄;文有文的风情万种,文坛大家。父母为他取名“文武”,也许是一种期望:希望两者兼而有之?亦或是一种预置:看他究竟向何处发展结果,刘文武的人生之旅在上中学时就显出端倪:开始步沈从文、黄永玉这些从家乡走出的大家的后尘,一脚踏上了文学之路。
用刘文武的话来讲,20世纪80年代,搞文学是很时髦的事情。那时,文学思潮惊涛拍岸,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文学当时是许多青年最美好的梦想、最崇高的信仰、最无悔的追求。毫不夸张地说,刘文武堪称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1983年大学毕业前,尚不到20岁的他,创作的小说已陆续出现在那些颇有影响的刊物上,《当代》、《十月》、《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萌芽》等全国一流的文学期刊发表过他大量的文学作品。
让刘文武念念难忘的还有1986年,也就是他从吉首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的第三年的那个秋天,他主编的《边城》创刊了,这是吉首大学第一本民间文学刊物。在他的周围,聚集了后来成为传媒界、文化界重要人物的龚曙光、彭学明、肖仁福等等。在创刊号上,刘文武曾饱含深情地写过一句话:“文学不仅是人学,更是爱学。”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对文学的理解,大学时代美学、现当代文学成绩班级第一的刘文武可以自如地将激情挥洒在课堂上。时任吉首大学教务处处长、后来担任副校长的张永康教授回忆,当时多次教学检查显示,刘文武的课深受学生们欢迎,而且走廊外、窗户旁经常围满旁听的学生。可以想象,那该是怎样的一段青春时光。
谈到在吉大度过的岁月,刘文武感慨颇多。他说自己虽然走出了吉大,但回忆最多的仍是吉大,最好的也是吉大,这种情感是一辈子都是难以忘怀的。他说自己的大学生活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看书、写作、教书,再就是偶尔的文学活动。但这段经历却是他日后成就事业的起点,“母校岁月对自己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他说。
刘文武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在他此次与湖南出版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兼《潇湘晨报》社长、曾在吉大中文系任教多年的龚曙光回母校一同颁发第十届“冠代奖学金”中得到集中体现。刘文武自1996年设立的“冠代奖学金”是吉大最高规格的奖学金。10届期满后,刘文武与母校签定协议书,再出资100万元用于延续第二轮“冠代奖学金”。他自己,也当之无愧地被授予“吉首大学杰出校友”。
《正德演义》
总制片人:刘文武、罗浩
《雍正王朝》
总制片:刘文武 冯骥 苏斌
出品人:刘文武 崔增伏 杨伟光
制作单位:
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
长沙电视台
北京汉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总发行:北京汉风国际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乾隆王朝》
出品人:龙秋云 刘文武
总制片:刘文武 彭益
《走向共和》
出品人:高建民 刘文武
总监制:赵化勇 谢建辉
《军人机密》
出品人:龙秋云、周振天、刘文武
总制片人:刘文武、彭益、申彬彬
《走向共和》
59集大型历史题材连续剧《走向共和》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长沙电视台开播了,宏大的历史画面、鲜活的人物形象获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昨日,身为《走向共和》总制片人之一的北京同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老总刘文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刘文武透露,自己与《走》剧另两位总制片人罗浩、冯骥“都是《雍正王朝》的老创作班底”,早在拍摄《雍》剧期间,他们就感受到创作激情仍在涌动,于是开始筹谋对自我的超越。为了发挥历史剧创作策划的优势,他们将目光锁定在清末民初这段“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上。
众所周知,清末民初既是中华民族最痛苦最屈辱的年代,又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觉醒勃发的年代;既是一代代仁人志士椎心泣血上下求索慷慨悲歌的年代,也是从生活到思想、从文化到制度急遽变化的年代。而如何表现中国近代史上这最为纷繁复杂的一个年代,就成为了制片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剧组人员认真研究了这段历史,苦苦寻找进入其中的路径,最后定为:以晚清民初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主要内容,以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精英为中华民族寻找出路为主题线索,塑造出一批逼近历史真实的人物群像,写出“走向共和”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台阶,写出历史转折和社会转型之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幻风云,写出各种政治势力和思想流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和局限。
刘文武说,江泽民同志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界线,将中国近代史划分为前后两个八十年的论断,给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于是,创作组的成员决定并实现了从“走向共和”的角度来解析中国近代史向现代史的嬗变,全方位、全景式、艺术地呈现近代中国的历史,创作出了一部我们民族所独具的、富有崇高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慷慨悲歌。
“编剧盛和煜的艺术感觉、创造力、出色的专业水准,使我们的构思有了实现的可能。另一位编剧张建伟对史料的掌握和深邃的思考,使剧本创作愈加扎实和丰厚。而这部剧的完成,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在这里无法列出详细名单。总之,用4年时间完成了这部《走向共和》,可以说,我们终于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刘文武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象牙塔外
1987年,刘文武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这本来应是成为学者、作家的极具诱惑力的大好机遇,但他却因为人生中的一次意外际遇而作出了新的选择。在改革开放大潮奔涌的年代,年轻气盛的刘文武带着湘西人特有的倔强与固执,怀揣万丈豪情,走出湘西大山,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只身闯海南去了。
不久,刘文武在海南出版社找到一份工作。从校对到编辑,从编辑到编辑室主任,刘文武在海南出版社摸爬滚打,大大增长了见识与才干。他将出版业内一系列运作思路和操作方法尽收眼底,谙熟于心,更重要的是,由此锤炼出一双眼高过顶的犀利目光。1992年,他北上京城,创办一家电子公司,折腾成一个拥有一定资产的金刚不败老板。
1995年的春天,北京乍暖还寒。时年32岁的刘文武胸中奔涌着急欲进军影视圈的激情。他决定开拓与文化相关的事业,遂成立了北京同道文化有限公司。有感于当时中国电视剧制作普遍的粗制滥造,刘文武要从这儿切进去。意欲涉足影视圈并非刘文武一时心血来潮之举,也许可以这样说,为了实现他想进军影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漂亮的夙愿,他是早有“野心”和“预谋”,并为此作了多方面准备的。像许许多多的成功者一样,刘文武的一鸣惊人不是靠侥幸,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刘文武最早拍摄的电视剧是《雍正王朝》。2600万元的巨额投资,超强豪华的演出阵容。1998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组织强大的审片组“封闭式”地审看《雍正王朝》,最终顺利通过。刘文武成功地做出了一部上上下下都喜欢看的电视剧,“一步登天”,从此跻身国内一流的出品人、总制片人行列。事实上,刘文武为这一天的到来准备了很久,付出了很多,终于以精锐之气杀进影视圈并赢得一个满堂彩!接受采访时,他曾引用两句广告词: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随后,刘文武推出了《乾隆王朝》。而之后的《走向共和》继续将目光投向了清末民初。在他看来,那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最为复杂的年代,是中华民族最痛苦最屈辱的年代,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觉醒勃发的年代;也是一代代志士仁人锥心泣血上下求索慷慨悲歌的年代,是从生活到思想、从文化到制度急遽变化的年代。他从走向共和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近代史向现代史的嬗变,把繁杂的历史脉络归结为走向共和这一命题,希望把握住发展的精神脉搏,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入点和解读线索,给观众提供深层思考的新的历史观念。
紧接着的《军人机密》则创下了两项国内“第一”——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投资最大、篇幅最长。该剧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和真实的生活基础上,巧妙编织军人命运和军人家庭的起伏跌宕,入木三分地将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乃至情节推向极致。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2004年收视率全国第一,获首届风云大奖,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兄弟连》。
刘文武用3年时间完成了《雍正王朝》,用4年时间完成了《走向共和》,用近8年的时间打造了《军人机密》,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吉首大学副校长、文艺评论家张建永教授有个堪称经典的评价,他认为刘文武出品的电视剧总能切中中国的“命脉”。
刘文武特别在意的是他的朋友、他的合作伙伴和他的合作单位。他说没有他们的付出,难有自己的成功。
简单快乐法则
刘文武拍摄的历史剧基本上都是男人戏,一群老男人,女人戏非常少。是因为剧情需要,还是有所顾忌,或是不懂女人?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刘文武笑道:“一方面,在过去那个年代,女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她们不可能在戏中占主要位置,我们在戏中有自己的侧重点,我们不能求全。另一方面,我们几个主创者本身对女人不太了解。”他说,拍戏是一种集体创作,最重要的是合作的默契,推出有价值的作品来。对他而言,最好的状态是享受快乐,它来自工作,来自生活。
刘文武说他不大了解女人,未必是真。他有个很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他的湖南同乡,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现代音乐史的研究生,现在与女儿一起住在加拿大。工作之余,思念心切之时,就飞过去看看。妻子和他合拍,因为她“没有一般女人的那份虚荣心”。在他眼中,妻子不干涉他的工作,是对他最大的支持。说完,刘文武爽朗地笑起来。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好女人,这话看来不无道理。
刘文武对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在影视圈闯荡多年,早已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但他的生活依然简单,那些富人们爱玩的游戏,他一概不会。毕竟是大山里出来的汉子,骨子里还是有一种质朴,曾去打过一次高尔夫,“那感觉就是农民在挖地”。刘文武还保持着大学时代已经养成的习惯,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比如创作《走向共和》时,他读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著作、特别是张建伟的晚清系列历史报告文学等等,数千万字。他对史料的掌握和深邃的思考,使这部剧作更加扎实和丰厚,播映不久,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那些时髦的风花雪月则与他无关。
刘文武本质上似乎还是个文人,这不但缘于他的文学创作,更缘于他对电视剧的理解。“必须有社会责任感”,是他制作电视剧的一个原则。《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和《走向共和》三部戏加起来就是写一个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刘文武的意图在于对中国传统人治社会给予反思,提出个性化的观点视角,这显然是艺术的。他将文人和商人的角色很好地集于一身,不断地逼近理想。这个过程中,他收获到快乐和幸福。
刘文武经常与挚友龚曙光一起探讨事业得失,相互激励。龚曙光认为,刘文武坚韧执著,厚实大气,有颗火热的心。这话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