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

更新时间:2020-10-27 18:56

刘鹗(公元1290—1364),字楚奇,吉安永丰坑田人,元朝文学家,文体高秀清遒,学者称浮云先生。著有惟实集八卷(初名《鹫溪文献》),外集二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生平

皇庆间,因荐授扬州学录。累迁翰林修撰。红巾贼起,擢江州总管,寇不敢犯。升广东副使,守韶州。后分兵讨洞獠,赣寇数万猝至,城陷被执,不屈死。鹗文体高秀清遒,学者称浮云先生。

刘鹗以儒术扬名中外,揭傒斯评论他说:“其学以六经为主,其文以义理为本,其诗近陶阮之间。”吴澄评论他的诗说:“五言七言古体,五言七言近体,五言七言绝句,凡六体,无一体不中诗人法度,无一字不合诗家声响。”刘鹗著有《唯实集》8卷,外集2卷,载入《四库全书》行于世。

事迹

元代刘鹗为官不畏权贵,在京城大家都称赞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刘鹗(1290—1364),字楚奇,江西永丰人,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出生在永丰县坑田镇。刘鹗从小天资聪颖,敏悟过人,立志学业,发奋读书。十几岁就四处拜师求学,开始学习声律,准备应试举子,但因多次应试未中(元代科举不兴,许多文士只能通过游历元大都谋求官位。元大都,在士子眼中俨然天堂之门)。从此,刘鹗放弃科举,开始自学。20岁时,北走燕赵,南游湖湘,广览名山大川,采访风俗民情,大开视野,增长见识,志存高远,信心百倍。此时,他收到95岁高龄祖父的来信,信中说:“不知孙去身何地,深虑舟航浪拍天。”这朴实的话语,既饱含着祖父深深的思念,也蕴藉着长辈无穷的牵挂。刘鹗想到年事已高的祖父、父亲的确需要人照料时,泪如泉涌,立即停止游历学习,赶紧回家侍奉亲人。

游历期间,刘鹗的文学才华和办事能力都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也结识了不少文人官宦。皇庆元年(1312年),得到翰林学士曾德裕、名臣文学家程钜夫等人的推荐,初任扬州儒学录。泰定二年(1325),被征召掌教河南、东坡、安阳三书院。泰定四年(1327)任期满,回到老家。在居室的西面修建三间房屋,作为退息修养之所,内置经史百家各类书籍数以万计,又题匾额为“浮云道院”;并开辟占地五亩的后花园,栽种桑柘茶橘及各类名贵花木成百上千。天历二年(1329),升任泰州儒学教授。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提拔为将士郎、京畿漕运司照磨。

京畿漕运司照磨虽为从八品的官,却是一个很实惠的位置,每年京畿漕运司的收支高达300万银两。此前的很多任官员都在这个位置上摔了跟头。刘鹗一上任,整肃纲纪,建章立制,从源头和制度上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发生。他铁面无私,身先垂范,严格要求下属:不得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若有发现,严惩不贷。

有一天,中书丞相桑哥的一位亲戚找到刘鹗,要求办京都到天津卫的水上运输线。大礼包中夹放了十根金条,刘鹗见状大怒。俗话说:官不打送礼者。可刘鹗偏偏将这个送礼人打得狼狈不堪地逃了出去。当时,元朝统治者日益腐败,整个封建集团贪污受贿成风,上自贵族显官阿合马、桑哥到铁木迭儿、伯颜等,下至一般官吏。伸手要钱,名目繁多,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撇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拘追曰“打发钱”,诉讼曰“公事钱”,如此等等,五花八门。

然而,在金钱浊流大肆泛滥时,刘鹗不被浊流裹挟,不为私利所动,洁身自爱,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不畏权贵,肃贪反贪。就在拒礼后不久,桑哥的亲戚见刘鹗软的不吃,就来硬的,拿着桑哥的手令,强行霸占水运线。刘鹗得知后,亲自带领部下,冒着生命危险夺回了水运线,并将桑哥的亲戚绳之以法。事后,有人问刘鹗:“你不怕桑哥报复吗?”刘鹗严肃地说:“俗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刘鹗不贪不占又怕谁呢?”不久,有人告发桑哥贪赃枉法,抄家时抄出大量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桑哥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而刘鹗不贪不占的高贵品质很快传遍整个京城,大家称赞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至正元年(1341),刘鹗改任从仕郎、湖广儒学提举。他上任后,就发现整个湖广的儒学处于半瘫痪状态,学堂的田租谷子总收不上来。一查原来学堂的田地大都被当地有权有势者侵吞,有的霸占达30年之久。前几任提举都怕触犯地头蛇的利益,对自己的乌纱帽有威胁,不敢向上举报。刘鹗得知原委后,一方面亲自到各书院了解情况,摸清底细;一方面积极向行省汇报,要求行省高级官员出面调处,追缴田租惩治贪官污吏。最终经过刘鹗多方努力,把整个湖广学堂所有的田租全部收归儒学所有,使湖广儒学得以正常运转。任职期未满,刘鹗又调升秘书监郎,常与虞集、揭傒斯、欧阳元、许有壬等同僚结为文友,往来唱和。至正年间,官至广东副使的刘鹗,在与朋友们的一次聚会宴席上写下一首《快阁》诗:

一登快阁情何极,太史骑鲸已上天。  一登快阁情何极,太史骑鲸已上天。

烟树溟蒙秋可画,江山空阔客如仙。  烟树溟蒙秋可画,江山空阔客如仙。

半生不识东南路,浪迹深惭下上船。  半生不识东南路,浪迹深惭下上船。

四海故人今聚会,忽惊歌舞落尊前。  四海故人今聚会,忽惊歌舞落尊前。

刘鹗咏吟泰和快阁,缅怀先贤黄庭坚,感慨自身浪迹四海的游宦生涯。

至正四年(1344),刘鹗转承事郎、海门县尹。至正六年(1346),迁承直郎南雄路经略,政绩卓著。至正十年(1350),升翰林修撰、奉训大夫,任内回乡奔丧而辞官,改浮云道院为浮云书院,闭门不出,读书著述。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兴起,北方、南方的许多州郡很快被起义军占领;六月,朝廷遴选守令,刘鹗超试授江州路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改授奉议大夫瑞州路总管。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授中顺大夫,升广东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刘鹗奉命镇守韶州(今韶关)。至正二十年(1360)九月,升中宪大夫、广东阃帅。至正二十二年(1362),拜嘉议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参政。至正二十四年(1364)九月,韶州少数民族起义,刘鹗在韶关分兵抵抗。此时江西方面数万起义军乘隙突至,强攻韶关城。刘鹗与幼子运御战月余,其子毙命,刘鹗被俘,押解到赣州,囚禁在慈云寺,刘鹗六天不食而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