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

更新时间:2024-10-11 15:17

《劳务经济》是200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怀廉。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务经济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出现的特定的经济形态。通常把劳务经济定义为农村住户家庭成员为本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取报酬收入的经济活动。中国的劳务经济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候鸟”经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但却并未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往返于城乡之间。

图书目录

第一章劳务经济概述

一、劳务经济的一般认识

二、劳务经济的要素

三、劳务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四、劳务经济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五、发展劳务经济的意义

……

形式

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

这些人是与农业仍然有着密切关系的农村人口。中国农村劳务经济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是由劳务开发公司直接组织的。二是通过劳务市场获得信息,持当地乡、村证明外出的。三是靠亲友、老乡联系外出的。四是纯粹自发转移的。从总体上看,有组织外出打工的比重还不大,具有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特征的比重就更小。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产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产生原因

劳务经济产生必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首先,各产业的报酬存在差异,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到其他产业所获得的实际报酬总是要大于农业所得到的报酬,当第二、三产业进行扩张时,这种差异还会扩大。由于非农产业与农业存在收入差异,从而产生了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其次,非农产业的扩张,必然会产生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这就是劳务经济发展壮大的外部因素。如何引导内因、如何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来加快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是急需探讨的课题。

主要表现

劳务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经济活动,它带有明显的区域性、阶段性。

主要表现:

一是劳务输出地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大量劳动力临时“离土离乡”到外地打工或经商等,外出劳务的人数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二是外出劳务者的收入除了基本生活消费外,大部分带回或寄回家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外出劳务者群体,表现出由人力资源逐步变为人力资本的演变过程。

三是外出劳务者的经济关系仍以农村家庭为主,保留有责任田,甚至还直接参与一些农业生产,随时可能停止外出劳务,而回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家庭经营活动。

四是这种经济行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情况而产生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将会变得更加完善。

五是这种经济行为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交通方便和距离发达地区、城市较近的区域,或交通得到初步改善的区域。从静态观察,劳务经济可以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从发展角度看,劳务经济是农村劳动力实现大容量转移出去的前奏,外出劳务

既是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途径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转移途径或方式的前期准备和基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从中长期的发展前景看,中国城镇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必将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面对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必须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立足于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主动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

主要特点

1、劳务经济的主体是劳动者,他们有生存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还有发展的权利。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与这些权利的满足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的这些权利与企业的要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矛盾的地方,当这对矛盾处理得比较好时,劳动力的积极性就会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反之,劳动力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会产生对企业和社会的破坏作用。因此,不能象对待一般商品那样简单地对待劳动力,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即实行人本管理。

2、劳务不同于物化的商品,当它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即劳动力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为劳务的购买者创造了新的财富。所以劳务经济是劳动者在异地创造新价值的经济。因此,劳务经济的发生、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序结合,伴随着对劳动者的组织管理。

3、劳务经济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劳务经济寄生于产业经济,有着明显的依附性。通过改革开放,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带动各行各业和多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刺激了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定向流动。这种大规模的定向流动主要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失衡而引发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失衡一是人力资源城乡分布的不均匀,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二是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严重失调。当这种流动发展到一定时期,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不断积累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将承袭“一次转移”,逐渐走向稳定,通过市场配制和劳动者自身的不断积累,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进而实现人力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布不断走向匹配。当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固化为一种生产要素,这种流动也将逐步趋于稳定从而成为历史。

重要作用

农民收入重要途径

1.发展劳务经济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从产业性质来看,农业是一个有限产业、弱质产业,未来靠农业增收难度较大,在新时期必须寻找出一条新出路。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来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大规模“转业”(即向非农行业永久性转移),即现时出现的劳务经济产业。中国人口大部分在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要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从实践上看,劳务收入在一些地方已占据农民收入的相当大的分量,一般在20%以上,高的达到一半多。

城镇化进程需要

2.发展劳务经济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定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就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而这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只能从农村转移而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一直远远落后于城市,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和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必将有更多农民从农村土地上转移出来、进入城市。

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3.发展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从长远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相当大的份额,而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无事可做,必然会滋生许多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只有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保持农村稳定。

经济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拉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外出劳务人员大量增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中国各地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呈现扩大趋势。农民外出劳务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外出劳务是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减少,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2001年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2.3元,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近50%;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75%。这充分反映劳务收入的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农民外出劳务是当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城镇化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与扩张等方式来实现。但从实际看,乡镇企业、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不但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而且还落后于中国平均水平。所以在省就地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农民出省就业起到了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作用。

(三)外出劳务有利于资源要素合理的配置

资源配置效应中,劳动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劳动力转化与流动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通过劳动力资源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再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资本结合的比例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已成为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综合运用税收、价格、汇率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资金与劳动力结合。中国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重点加快水利防洪、高速公路、铁路复线、城乡电话扩容、电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这些建设对农村劳动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就业结构出现多元化特点,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明显增加。

(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民外出劳务人数增多的直接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和利益驱动所致,但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来观察,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转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必然现象。内陆省份的农业就业比例明显偏高,这使得内陆省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更为严峻。最为迫切的是要素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关键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一。农民外出劳务又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如大量的农民外出劳务,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和耕地撂荒问题,使得一部分土地能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五)外出劳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当国民经济增长较快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应扩大,同时经济增长一般会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使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增加,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相应减少。据调查发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较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流的年份,GDP增长速度较慢。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

其次是劳务经济,改善了流入地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对城市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苦、脏、累、险等城市人不愿干的活,他们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做低报酬劳动,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不足,其劳动成本却比较低廉,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积累和上交税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据推算省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构成城镇20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农民在城市就业还能增强城市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促进城市体制改革。

(六)农民外出劳务集聚了资本和人口,有利于推进多元城镇化进程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水平较改革前有了较快的提高,197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5%,2002年提高到32%,城镇人口的增加,除城镇人口本身的自然增长外,主要源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尤其是对提高农村小城镇发展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前期,内陆省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吸引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只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实现人的空间转移。随着农村乡镇中建制镇的比例不断提高,小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农民开始改变原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方式进入小城镇,为小城镇发展注如了生机和活力。据调查推算,2002年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的达280多万人,占外出人数的四分之一。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小城镇成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七)外出劳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转移劳动力带回的资金对农户家庭的经营生产有很大帮助,能够使更多的资金投入本地生产。据调查,转移劳动力寄回带回的现金大约有三分之一用于购买化肥、农药、农用薄膜、混合饲料及农机具,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有的资金又投入到本地农村二、三产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民迅速实现脱贫致富。

(八)外出劳务、流动转移有利于农民自身观念的更新

一是有利于促使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更受城市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出就业机会更多,外出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这些劳动力离开农村,增强了当地人送子女读书和年轻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二是外出劳动力受到输入地的技术及经营管理的培训,其技术素质、商品经济意识得到很大提高,使输出地不花钱而达到借地育才目的。三是有利于农民传统观念的更新,农民进入城市后,受到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观念发生变化。据调查,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较多的乡村,早婚、早育、多生、多育现象明显减少。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劳务经济”的专著,具体包括了:劳务经济的一般认识、劳务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国际劳务合作与国际劳务市场、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制体制建设、劳务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等方面的内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