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园

更新时间:2024-05-01 08:31

包公园(Lord Bao Park),简称包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始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

历史沿革

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包公去世,次年,其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包孝肃墓园。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为纪念这位著名清官,家乡人民在老城区内的兴化寺建了一座祠堂,那是包公祠的最早雏形。

明弘治元年(1488年),时任庐州太守的宋克明在此兴建“包公书院”,那时是包家后裔及城内一些有声望的大家子弟读书的场所。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御史杨瞻重修“包公书院”,并定名为“包公祠”。

明清两代的官吏,贤人圣士都对包公祠进行过修缮、增制。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一度毁于战火。

清光绪八年(1882年),晚清大臣李鸿章独自捐资2800两白银对包公祠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增添了东西两厢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李鸿章的侄孙、举人李国蘅作《香花墩井亭记》,刻于石碑上。文中有一个故事称有位太守喝了包公祠井里的水,头疼不止,后世人得知此太守是个赃官,遂有井水可以判别官员廉洁与否的传说。后人为此井修一亭,名曰“廉泉”,留存至今。

1973年,省有关领导指派省博物馆、市文化局、市公安局等部门成立“包公墓清理发掘领导小组”,对位于肥东大兴集的原包公墓进行科学发掘,同年8月发掘工作结束,历时4个多月,共发掘墓葬12座,出土包公和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等墓志六方。

1981年,包公祠被重新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87年,包公墓园在包河之畔进行重建,重建的包孝肃公墓园,依据史料有关记载和原包公墓发掘资料设计,园内建筑按宋《营造法式》建造。

1999年,为纪念包公诞辰1000周年,合肥市政府修建清风阁,阁高42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明五层,暗四层,为仿宋式建筑。

2004年,包公墓被选定为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为重点打造包公文化,合肥市政府将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整合成为包公园,于2006年初成功获评合肥市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包公园举办首届“包公文化节”,以“再现包公历史、品味大宋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宋代开衙仪式、包公断案、祭祀包公、百戏演出、编钟演奏、再现宋街等活动。自此,“包公文化节”在每年的国庆节期间举办,成为一年一度的包公文化盛宴。

2007年,包公园被选定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0年,包公园被中央纪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2014年10月,清风阁闭馆升级改造。

2015年7月,清风阁改造完成。

建筑格局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东起马鞍山路、西至徽州大道、南傍芜湖路、北临环城路。占地34.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全园以“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来组织游线,以最权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戏剧表演向世人展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坐镇开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清正廉洁、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人格魅力。全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公 “忠、孝、清、廉”的一生。

主要景点

包公祠

包公祠位于包河香花墩,其初为城南梵刹,是包公幼年读书的地方。祠内由正殿、东西两厢房、廉泉井、流芳亭、回澜轩、包公故事蜡像馆及大片的碧水和园林组成。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祠东六角亭内有一“廉泉”古井,井沿上也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那是井绳长期磨擦留下的;祠西的“流芳亭”为包公幼年读书、玩耍处;“回澜轩”则以“瓯塑”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

包公墓

包孝肃公墓园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所葬之地,占地三公顷,国内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墓园大小结构皆按宋代二品官葬制而建。整个墓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包公墓定位于“文物包公”,主墓为“覆斗型”方墓,在其正下方的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金丝楠木棺,棺木内敛包拯遗骨。

清风阁

清风阁东连包公墓,西邻包公祠,占地2.2公顷,其中主体建筑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仿宋风格的塔式阁楼,从阁顶可俯瞰合肥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清风阁定位于“文化包公”,以高水准的壁画铺陈和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突出戏曲包公的主题。声像馆采用先进的科技和工艺手段,全面生动的诠释包公文化和包公传奇故事。阁内以戏台为载体不定期举办各剧种的包公戏曲演出,邀请游客共同参与,增强游览互动性。

浮庄

浮庄坐落在包河东大岛上。因其远观如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之上,又因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名浮庄。

正门门楼粉墙青瓦,中间镶一匾额,上有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浮庄”二字。迎门是一座铜像,系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立像。岛内建筑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的精华,依水就势而成,体现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

脚印塘

脚印塘原指包河中小岛上的一个池塘,现在这岛也被称做脚印塘。它与包河呈丁字形,拦腰横卧在包河当中。脚印塘长近20米,宽近8米,颇似巨人留下的一个深深脚印。传说,包拯幼年在香花墩读书时,常到此地游玩。那时岛北并没有“玉带桥”,有天,包拯在这里玩得很高兴想到对岸去看看,于是,他猛地向前一跳。因为包拯原为天上文曲星下凡投的胎,所以这一跳便在小岛上留下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右脚脚印,天长日久形成了一个小塘。所以人们称它为“脚印塘”。

九狮广场

九狮广场位于包公园东北角。马鞍山路与环城南路之间,长江中路南侧,是合肥市景的标志。九只狮子昂首挺立,寓意着欣欣向荣的合肥正敞开胸怀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又象征着合肥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有勇气、信心吸纳天地之精华。

文化

包公文化节

每年10月1日至7日,为期七天的合肥包公文化节在合肥市包公园管理处园区内举行,包公文化节通过开衙仪式、梦回大宋千年游、大型戏曲演艺等活动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将梦回包公故里作为整个活动的主题基调来宣贯;展示安徽地区不同风俗,展示皖江独特的魅力,文化节将皖江风味街作为的特色参展项目,展出多种小吃和小商品,突出安徽地方戏,展示各种戏曲的不同韵味,在清风阁景点内搭建大型舞台,演出黄梅戏徽剧等特色大型戏曲节目。

轶事典故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河区芜湖路。传闻当年皇帝为嘉奖包拯,要赏赐半个庐州城给他,包拯不愿接受,却又不便给皇帝难堪,便要了一段护城河,而包家子孙就世代沿河而居,故称此段护城河便称为包河。

名人游园

旅游信息

地址

包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

公交

大钟楼站:4、14、27、116、117、121、129

包公园站:6、11、119、154、226

菜场站:109、17

地铁

合肥地铁1号线 包公园站

门票

免费

所获荣誉

2022年6月,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