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更新时间:2024-04-14 20:44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于1995年4月由原社会科学系、外语系、高教研究所、德育教研室等单位先后合并而成,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是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

办学历史

1953年7月,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建立政治教研组,下设中共党史教学小组、马列主义基础教学小组和政治经济学教学小组,随后建立哲学教学小组。

1958年下半年,学校重建马列主义教研组。

1959年9月,学校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三门政治理论课恢复上课,一个月后再次中断。

1960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同年,学校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增设自然辩证法教学小组

1972年,北京钢铁学院恢复马列主义教研组。

1984年1月29日,学校成立社会科学系;同年,学校设置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研究室。

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社会科学系随之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1993年,学校社会科学系设立行政管理教研组。

1995年4月7日,北京科技大学在社会科学系、外语系、高教研究所、德育教研室等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文法学院;同年,学院开设法学专业,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艺术教育中心,并被冶金部定为部属高校唯一“两课”改革试点学校,被北京市教工委和高教局定为北京7所“两课”改革试点学校之一。

1996年,学院成立法律系。

1999年,学院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同年,学院在行政管理教研组的基础上成立行政管理系。

2001年,学院行政管理系改为公共管理系。

2004年,学院开设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点。

2006年,学院增设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点,建立社会学硕士点。

2009年,学院社会学独立建系,首任系主任由时立荣担任;同年9月18日,北京科技大学以原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社会学与政治学系为基础,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0年,学院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1年8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法学院分离,完全独立设置。

2021年,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6月,学院加入北京医务社工临床实践教学联盟;同年8月,学院启动建设北京科技大学首个乡村振兴社会工作服务站。

2022年6月,学院法学、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和艺术教育中心,有3个本科专业。

(注:以上内容来源)

学科建设

据2024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3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科技与教育管理

交叉学科博士点:应急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高等教育学、文艺学等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

师资力量

据2024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艺学等学科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讲师29人,90%以上教师有硕士、博士学位;有教育部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2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王霁霞(2021年)

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吴群芳

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陆俊(1998年)

北京市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王爱红(1998年)、陈闽红

教学建设

据2024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法律系被选定为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单位;学院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公共管理(MPA)教育与管理中心、法律硕士(JM)教育与管理中心等教学机构,挂靠有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法学、行政管理

据2024年4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法律系教师出版教材十余部,艺术教育中心主编、参编教材近10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文科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开发、设计与教学实践:基于<社会工作行政>翻转课堂实践》(2017年)

冶金部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革命史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998年)

冶金部教学成果二等奖:“适应市场经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课题(1996年)

据2024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有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艺术鉴赏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5个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实验室。

截至2024年4月,学院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面积128平方米,设有62个机位,储存有文科应用数据及软件,其中包括人大报刊复印资料72个数据库;社会工作实验室面积64平方米,有单面镜、摄影仪等检测设备;艺术鉴赏实验室室内面积87平方米,扩声设备主要有音箱(主、中置、环绕、低频及相应功放),控制设备有数字调音台、电子分频器、压限器、图示均衡器、效果器、反馈抑制器,音源设备主要有话筒、DVD机、录像机等,视频设备主要有多媒体投影机、电动投影幕、视频分配器、液晶电视,室内配备有钢琴、古筝、电子合成器等乐器 ;电子政务实验室借助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网络平台,增加B/S架构服务器、电子政务模拟软件;情景模拟实验室有4个不同角度摄像头覆盖全部活动场地,其中一台配备360度高速球型云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挂靠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据2021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法律系教师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以及联合国等中国国外机构委托的研究课题,在法学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学院社会学系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3项,承担中宣部、民政部、教育部课题、中国红十字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项目等8项,出版学术著作、译著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个。

2012年,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36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5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部级12 项、校级11项,横向课题11项;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其中CSSCI检索论文1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

2013年,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24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0项,国家级2项,横向课题4项;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1篇,其中CSSCI 24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其中专著1部。

(注:以上内容来源)

学术资源

学院设有专用图书资料室;定期出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5年,发表的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等学术期刊转载或摘登,已成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订阅的期刊(电子版)。该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曾获“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首届《CAJ-CD规范》优秀期刊”,“北京高等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北京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栏目”(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等荣誉。

学术交流

(注:以上内容来源)

合作交流

学院开展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经常派教师出国访问、进修,每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院任教、讲学。

2013年,学院与英国邓迪大学教育、社会工作与社区教育学院与建立招生合作关系。此外,学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有合作培养法学本科生项目。

文化传统

学院标识

学院院徽由左侧“人文”两个汉字的组合体与右侧展开的书卷组成,分别寓意“人文晨钟”与“书香文法”。

学院吉祥物为“文文”。

精神文化

院训:宽容与和谐,学习与研究

社团文化

学院有贝壳青年社工学生社团。

学院在北京方志馆设有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小家送温暖志愿活动;开展过文法新生“家”年华、迎新晚会、星期四人文讲座、文法戏剧节、吾肆赛诗会暨优秀诗歌作品创作咏诵大赛、“文动满井,字韵流芳”汉字听写大赛、“贝壳青年路:新生成长与发展小组工作”等学生活动,其中“北京科技大学星期四人文讲座”和“文法戏剧节”两项活动曾获第一届“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

学院领导

(注:以上内容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