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

更新时间:2024-03-11 14:48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

北管简介

相传是明清时期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堤难民等渠道传入,与“南管”(南音)并称“南弦北管”。中国大陆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

地理位置

泉港(泉州的北大门)地处美丽富饶的湄洲湾南岸,邻近港澳,面对台湾,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也是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地带,既有南音高甲戏、芗剧、木偶戏,又有莆仙戏等民间音乐形式。北管正是成长在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中的一朵民间音乐奇葩,它源于省外,繁衍于泉港,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和、渗透,演化而成了既保留有发源地——江淮一带民间音乐的风格,又柔进了闽南、莆仙音乐的某些特色,兼有泉港地方特色的新乐种。

这一乐种所独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近年来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音乐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目光,并得到了新闻媒体的颂扬和肯定,美、英、日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和内地的音乐专家纷至沓来,共同探研其历史的渊源和艺术风格。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在其《福建传统音乐》中说道:“北管这一流行于福建南音腹地——惠安县的一个乐种,能与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乐种南音相抗衡,并得以长期存在,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艺术感染力的巨大。”

北管分类

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曲即声乐曲,谱即器乐曲。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谱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京剧曲牌。

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演唱采用官话(湖广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在曲的前奏和乐句、乐段结束处常有演唱者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之伴奏,给曲子增添很多生气;演唱常采用提高八度并借鉴了莆仙音乐、南音的一些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悠扬柔婉和秀丽。

谱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鼓打强拍,演奏主要运用民间常见的“支声复调”,拉弦乐器多用短弓、一弓一音和在主要骨干音的基础上略作变奏,加以“变徵、变宫”进行润饰。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

音乐风格

北管在惠北(今泉港区盛行)后,出现号称“峰尾三九”的名艺人刘阿九、刘进九、刘扣九。

清光绪八年(1882年),刘阿九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的出游活动,震撼听众,泉州府台申报上宪,赐与“佾生”,送如府学就学,并为其取艺名舞庭。一年一度的“送孔子”,舞庭均受邀赴会。从此,北管受到地方官吏、文人学士推崇,为区别于“南管”,就把这种源于外地的乐种称为“北管”。

北管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有“天子传音”的美誉,它的保护对于研究与台湾北管、日本御座乐的渊源,以及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管虽是外来形式,但数百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泉州泉港地区。北管在长期的演唱、演奏中,与周边的南曲、高甲、芗剧、莆仙戏等音乐融合渗透,并受闽南、莆仙交汇语系的影响、渗透、同化,逐步成为一种有别于发源地的新乐种。

泉港区域与兴化(莆田、仙游)接壤,原有“兴化曲”(莆仙音乐)流传。 北管在传播过程中,融合了“兴化曲”的一些艺术方法,有闽南、莆仙的柔婉秀丽特点,是一种有别于发源地的乐种。但是,又不象闽南、莆仙音乐,还基本上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明朗、幽雅的神韵。

北管谱式

北管的记谱方式采用工尺谱,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为基本音符,但它又不完全像工尺谱。比如工尺谱如果高八度或低八度在字未常用一笔往上挑或往下挑来表示。北管记谱则受演奏的影响,特别是弦乐器,如果需要演奏第一把位以下的音,常用比它低八度的同名音来代替。记谱上只有“六五”两音低八度用“合士”代表,而其它的“上尺工凡乙”五个音,不管高、低八度都是这几个字。艺人们把谱念熟后,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在演奏(唱)时自由处理。

北管谱的板眼(节拍、节奏)用“X (强) ”和“.(弱)”表示,次强拍则用眼“。”表示,休止符用“┗ ”表示,同音反复用“匕”表示,乐句、乐段反复统称“云”,过门称“过点”,全音符用“X …”表示(即板后三撩)。艺人们在念谱时,常用手掌和手指拍按来表示强弱。以手掌拍下为“x(强)”,中指按下为“。(次强拍)”,食指、无名指按下分别是“.”(弱)。北管板式只有有板无眼的“X”(1/4拍)、一板一眼的“X .”(2/4拍)、一板三眼的“x.。.”

(4/4拍)。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管艺人们认识到工尺谱记谱的局限性。如附点、切分等很难用书面表现出来。如果时间长了,凭记忆也不能记得准确。为了把珍贵的北管乐曲很好地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艺人们在记谱时吸收了简谱的某些记谱方法。但至今发现的北管谱中,也有一种只有板而没有其它记号的。

据老艺人介绍,在过去,乐队之间经常“拼馆”(是指乐队之间比赛谁演唱(奏)的乐曲多,比比谁能演奏(唱)其他乐队没办法演奏(唱)的乐曲,而且显示技艺高超的一种比赛形式),这种记谱方式,只有乐队负责人全部知道乐曲该怎样演奏(唱),而其他的人无从知道,或只略知一、二,以免乐曲被其它乐队的人“偷学”去。这种“简化”了的北管谱,显然带有某种防范意识,以自身乐社的利益而言是一种保护措施,但以艺术的传承与交流而看,则带有典型的文化封闭性。

北管流派

从北管唱奏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看,我们认为大体可分为两大流派,并暂以“南”与“北”之分给予命名。

南派,也就是今泉港区山腰镇、前黄镇、涂岭镇、山腰盐场的北管乐队。这里方言偏重于闽南语腔,人们比较习惯欣赏、演唱南音、芗剧,不太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南派艺人唱奏北管的同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融入南音、芗剧的唱奏方法和风格。但这已是经过精筛升华的珍品,给人们以适度自然、融洽声美的享受。南派以山腰北管乐团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小唢呐、琵琶等闽南十音常用的乐器。音乐高亢、有力,色彩较为明亮。

北派,也就是今泉港区峰尾镇、后龙镇、南埔镇、界山镇的北管乐队。

这里方言大多是“头北话”(闽南语系与莆仙语系过渡地带的一种方言,本地人称为“头北话”),另有少数地域已属莆仙语系,这里大部分区域的人们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北派艺人唱奏中融有莆仙风格特点是在所难免的,但它同样也是经过精筛升华的珍品。北派以圭峰北管乐社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亻尺 胡、双清等莆仙十音常用的乐器,音乐纯朴、柔和,色彩较为暗淡。

北管乐器

北管乐队当地人们称之为“弦管”或“弦箫管”队,在受邀参加演奏(唱)时,叫“出馆”或“出乐”。乐队中主要沿用了江南丝竹的乐器,参用莆仙、闽南乐器,如笙、扬琴、洞箫、 品箫(笛子)、月琴(短杆)、双清,小三弦、提弦(京胡)、吗胡(高胡或二胡)、瓢胡(椰胡)、钢胡、尺胡、大胡、板胡、大钹、小钹、大锣、小锣、板鼓、木鱼、小堂鼓、板等(民国以后,乐队中少用笙、扬琴、洞箫等乐器)。目前,它的特色乐器是尺胡、双清,主奏乐器是提弦、 品箫等。早时,乐队参加化妆造型游行、迎神等活动,以鼓担(鼓担里有板鼓、小堂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居中领先,紧接是钹、锣、品箫,依次成对分居左右,之后,右侧是提弦、吗胡、月琴,左侧是瓢胡、双清、小三弦。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南音的“御前清曲”相辉映,显得蔚为壮观。

乐队队形

乐队队形以“走式”为主,“坐式”为辅。“坐式”仅用于闹洞房及平时屋里闲奏,

对乐器的排列没有什么明显的要求。一般而言,乐队编制上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如果人多,月琴、双清、品箫各用一对,其他乐器随意。据北管名艺人刘锡碧介绍,由于各乐队的人数、乐器不同,在搭配上不能强求统一,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一对品箫“押”(此为紧随之意)锣鼓,一支小三弦“押”乐队(此为由小三弦为乐队压阵之意),其他乐器根据需要自由搭配。

除了乐队配置,北管弦乐器的定弦也很特别,它们以各调品箫筒音“sol”为“标准音”来定弦(品箫常是E、F、G调),定弦后,空弦命名借用于莆仙乐器的空弦命名方法(三弦乐器的空弦,民间定弦常用第一、二弦音来命名,第三弦则是第一弦高八度同名音)。

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北管传入泉港后,从此,它和“兴化曲”(莆仙音乐)一样开始在泉港

广泛流传。后经素有“峰尾三九”誉称的北管名艺人刘阿九、刘进九、刘扣九等的努力,使之传及于泉港区山腰、坝头、安兜等地。据刘锡碧、刘瑛甫等介绍,光绪八年,北管名师刘阿九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南音北管出游活动,他的笙声深深扣动了当地听众,尤其是泉州府府台,后经申报上宪,赐予“佾生”,送他入孔子学府就学,并为其取“前程”名“舞庭”。之后,一年一度的泉州送孔子活动,“舞庭”师都要受邀赴会。从此,北管受到了地方官吏、文人学士的欣赏和推崇,更加风行传播。

繁衍阶段

抗战时期,北管在泉港区的发展进入全盛阶段,当时,北管名艺人刘阿梅、刘牛壮、郭顺花、郭阿梅等受邀到峰尾镇的奎壁、前亭、西华、郭厝、后亭、峰尾城边、后街道、中街;南埔镇的南埔、林柄、田头、沙格等地授徒。最多时峰尾、后龙有三十多个教习馆,山腰有二十几个教习馆,惠安县城关有“丽泽”、“金兰”等北管乐社。此时,北管还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海外东南亚等地有“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北管乐社,北管艺人也创作排练了不少文艺节目宣传支持抗战。

隐伏阶段

文革期间,旋法似京剧音乐的“兴化曲”(莆仙音乐)在泉港区等地进入全盛,北管被视为“黑曲”,众多北管资料被没收焚烧,乐队被迫全部学习“兴化曲”,从此,北管一蹶不振,频临绝境。北管一蹶不振,频临绝迹。也有不少北管艺人和爱好者凭借着对北管的感情,私藏北管乐器,藏抄北管谱册,私下学习北管。如今活跃在泉港的北管“干将”(年龄60左右),大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习北管的。

恢复阶段

直到1977年以后,泉港各地陆续复办北管乐队,艺人凭借记忆传教。廿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农村文艺活动蓬勃发展,北管得到了广泛的注意和流传。新编北管曲《绣春光》由庄能宗主唱,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荣获优秀节目奖(最高奖),北管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专家、学者、报纸的赞扬和肯定,成为福建省百花园里的一朵牡丹花。1986年6月成立了惠安县北管音乐研究室,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民间采集整理北管的有关资料,文化部门共编印《北管选编》13集,《中国民间器乐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乐种资料本》1册,曲谱220多首,文字材料3万多字,其中部分曲、谱已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等正式出版。

革新创新

政府批准成立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音乐工作者抢救、挖掘、整理北管音乐,使北管走向复兴创新阶段,成为福建百花园地一朵奇葩。至今,泉港区峰尾、后龙、山腰、南埔四镇有30多支北管乐队。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北管乐社。北管被编入《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后又编入《中国民间乐曲集成·福建卷》,从而使泉港北管在中国古乐殿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挖掘、整编的基础上,先后创作了合唱、合奏、表演唱、歌舞表演等一批北管新作品。其中有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的《绣春光》、《采桑》;1994年、1995年赴国际艺术节和闽台艺术交流的歌舞《天子传音》;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器乐合奏《海峡情思》、小组唱《春风吹拂媚洲湾》、二胡齐奏《欢乐的北管之乡》,创新剧种曲仔戏《草桥结拜》,新编北管表演唱《胜赞圭峰十二景》,首创的北管说唱《逛新港》、合奏《油港欢歌》、唱曲《春夏天》、《名花篇》等。

弘扬保护

北管乐团、乐队先后三十多次赴国际级、全国性、省市级艺术节演出获奖。其中有: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最佳奖,泉州市民间歌吹漫步邀请赛一等奖,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二等奖,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三等奖,泉州市首届海丝文化节一等奖等。1988年8月北管论文《北管韵腔初析》获海峡之声电台优秀作品三等奖。

近几年,泉港的北管音乐引起国家文化部的关注。2004年4月,泉港北管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之一,2005年8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公布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4月由泉港区政府和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确定在泉州艺术学校开设“全国第一个北管班”首届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大专班,全班共有15名学员:陈勇勇、郑慧慧、林友兰、张雅美、柳晓玲、庄能珠、庄小倩、庄吓兰、黄锶煌、陈梅琴、朱惠玲、柳亚萍、王英、林伟华、陈惠妹,他们将成为泉港区北管未来的主力军。

表演特点

北管乐队由演唱组和演奏组组成,乐队编制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演唱组一般有十三、四岁的男孩、女孩五、六个,演唱时各人手执打击乐器,边唱边打。演奏组至少六、七个人,多者十余人。

一、演唱组:

曲一般由五、六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和男孩来演唱,演唱时都配之以伴奏。典型地方特色是,小孩子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某些乐曲伴奏,给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在北管曲中,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发源地江淮一带民歌的某些特色。演唱时,常采用提高八度的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并借鉴了莆仙音乐的波音奏法和南音演唱中将某些特殊字的“声母”与“韵母”适当间隔的读音,使歌声更为悠扬、柔婉和秀丽。

二、演奏组:

演奏形式有坐唱和走唱两种。因历史原因,北管音乐演奏法颇受外地音乐的影响,如具有江南丝竹之色彩;又如弦乐类多仿效京弦一弓一音的拉奏法,目的显然是追求音响、风格及色彩。其中,颇具个性的是,“演奏时,拉弦轻快热烈,多用短弓,常用一弓一音,类似顿音奏法,与莆仙十音演奏风格相近”。

并多采用第一把位演奏,需奏第一把位以下的任何一音,常用比它低八度的同名音来替代;月琴多用弹挑交替的手法,使音乐遒劲朴实;双清、三弦常只配一条弦来弹奏。这些演奏方法在莆仙音乐或其他戏曲音乐中可以见到。

还有的艺人在拉弦、弹拨乐器的按弦上,显然受到了自己对闽南音乐听觉定势的影响,原谱中的“凡”(清角,唱名“fa”)大多演奏成“升凡”(变徵,唱名“#fa”),不知不觉地把乐曲的七声调式清乐音阶,转变成七声调式雅乐音阶。由于调式音阶的变化,绐予原乐曲以新的色彩。而真正的七声雅乐调式音阶,在闽南音乐中是很常见的。

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其中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代表性乐曲有《五串》、《六串》、《七串》、《十二串》等。民间艺人以几个曲牌联缀,称“几串”,如《六串》中就有1/4、2/4、4/4三种节拍,即使是由许多曲牌联缀,它们却只用一个调,便于各曲之间的调性统一。

台湾北管

台湾乱弹戏

乱弹戏是梆黄剧种,唱念用中原音韵(中州韵,业内称为官话,极类似京剧韵白使用的湖广话),又分成梆子体系的福路(古路;旧路;福禄)和皮黄体系的西路(新路;西皮)。

梆子体系

福路(古路;旧路;福禄)的领奏胡琴(台语称头手、头手弦、主弦)是业内称为提弦(提弦,就是提琴)的壳子弦(壳仔弦)。

曲调有二凡(二番;二逢;二王;二黄)、平板(类似二凡的曲调,间奏是主要差异)、梆子腔、十二丈、紧板、紧中慢、慢中紧、四空门等。皮黄体系

西路(新路;西皮)的领奏胡琴(台语称头手、头手弦、主弦)是京胡,业内称为吊规仔(吊规子)。

曲调有西皮、二黄、二黄平、拨子(字面常写婆士)等。西皮和二黄分为正管(正调)和反管(反调),反管(反调)是正管(正调)的移调转调,西皮正管领奏胡琴空弦是la-mi(6-3),反管是re-la(2-6);二黄正管领奏胡琴空弦是sol-re(5-2),反管是dol-sol(1-5)。

二黄平领奏胡琴的空弦是sol-re(5-2)。

拨子领奏胡琴的空弦是dol-sol(1-5)。

昆腔、细曲

昆腔以昆笛(曲笛)领奏,类似京剧的吹腔。

细曲是以旋律为主的丝竹音乐合奏,有时用作剧中背景音乐,曲牌有《寄生草》、《朝天子》、《醉月登楼》(《水月登楼》)等。

吹牌(吹排;牌子;排止;唢呐牌子曲)唢呐被称为“吹”,是吹牌(吹排;牌子;排止;唢呐牌子曲)的领奏乐器,用于吉庆戏、锣鼓乐、军阵戏等场合,通常由头手弦兼唢呐。

依尺寸分为“大吹”和“小吹”,台湾北管唢呐如同潮州唢呐,都是没有半音阶的7律制。

曲牌有《番竹马》、《一江风》、《大甘州》、《普天乐》等多种,分为西路(新路)和福路(旧路;古路),在曲名上加1新或旧字做区别。

西路和福路都称胡琴的第2把手为和弦(台语音同鹤弦),民乐二胡、大广弦、大椰胡(冇弦)都有人使用。

其他乐器还有北管月琴(北月琴,类似京剧月琴)、扬琴、秦琴、三弦、北管琵琶、低胡等。

没落与保存

台湾当局部门曾给王金凤 (北管)、邱火荣等艺员出版生命史专书,曾给潘玉娇、刘玉莺、邱火荣、林阿春、赖木松等艺员录制音乐专辑。

最后1个专门唱北管戏;乱弹戏的职业戏班台中新美园在主人王金凤 (北管)过世后解散,宜兰县的汉阳北管剧团(汉阳歌剧团,兼演北管戏;乱弹戏和歌仔戏2剧种)是台湾仅存的职业剧团。

2009年3月3日,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指定汉阳北管剧团为重要传统艺术北管戏曲类保存团体;梨春园北管乐团为重要传统艺术北管音乐类保存团体。

21世纪的今日台湾,在迎春、迎神、庙会、新居落成、婚礼、寿庆、甚至丧礼时,仍会听到唢呐、壳子弦等北管乐器演奏的正八音、风入松、醉扶登楼、醉八仙、游将令等北管曲牌。

传承现状

“眼下,北管老艺人年纪都大了,而北管表演的收入微薄,主要靠民间丧礼、通宵伴坐演唱而来,无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作为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北管》代表性传承人,刘宗训担心北管传承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他呼吁两岸要携起手来,采取有效措施,将这项非遗文化代代相传下去。

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表示,泉港北管的保护与传承体现在生态保护和传统技艺传授上。闽台北管同树异枝,相同或共通的地方很多,可以互相吸收借鉴,而对两岸北管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探讨,将推动北管音乐向深度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