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1 18:07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10。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大型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中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研究、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研究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优质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中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山东省政府2011年1月6日晚间通报,中央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
据山东省人民政府介绍,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省政府表示,《规划》的批复实施,是中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山东省政府表示,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山东省政府介绍,国务院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密切合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黄河流域跨九省区,陆域总面积占全国37%,区域人口占全国31%。但在我国一系列空间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尚无东中西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仍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空白地带。
而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长江、珠江流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实行海陆统筹、海洋带动、协调发展,致使流域内陆各省区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够活跃,延缓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西起伊宁、拉萨,东至青岛、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出大海的门户,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增长轴。
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河北天津滨海新区、辽东半岛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均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占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总长50%以上,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对加强与环渤海各省市区的合作,使山东半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新的增长极,拉动我国腹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联贯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
在我国规划的铁路“五纵五横”中,山东处于东部沿海“一纵”的中枢地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这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一体发展。
山东作为国内重要的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赋予了我们齐鲁学人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郑贵斌强调,蓝色经济代表着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海洋大国中的海洋大省,无论在海洋经济理论研究,还是海洋经济建设方面,山东都理应有所建树。“没有超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可能有前瞻性的国家战略,中国要想建设海洋强国同样也就无从谈起。作为齐鲁学术界的领军团队,在汹涌澎湃的蓝色浪潮面前,山东社科院责无旁贷。”
据导报记者了解,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一直活跃在国内蓝色经济区学术研究前沿。在郑贵斌和他的同仁们眼中,蓝色国土与陆地唇齿相依,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的不可分割的载体。但是以往的经济学术研究和官方的战略考量中,海陆两种国土资料通常是被分割开来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山东社科院提出的蓝色经济战略颠覆性地实现了这一思维死角的突破,率先提出了“海陆统筹”和“海陆联动”的构想,并通过山东蓝区建设的实践成果,在国内经济学术界达成了共识。
“3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省内诸多海洋产业价值链的布局充分遵循了这一思路,取得了不菲的社会效益、科技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实现了山东海洋产业的升级革命,为山东经济发展加装了新的引擎。”郑贵斌说。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王远鸿表示,以山东社科院为代表的山东学术界,得近水楼台之便,在海洋经济文化建设领域捷足先登,多年来进行了多维度的理论探索,在充分吸收和融合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方位的理论突破,尤其是“海陆统筹”和“海陆联动”等理念,创造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困局和理论局限。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告别10%左右的高速发展期,进入7%至7.5%之间的中速发展期,国内学术界乃至官方似乎也已经有了接受了这一论断的心理准备。”王运鸿分析说,在投资和外贸出口均已被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刺激经济重回高速发展状态收效甚微的背景下,国家除了考虑在陆地上面向非洲和拉美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外,面向海洋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呼声正逐渐进入主流话语体系。
经济发展新引擎
或许是山东人天赋的低调品格使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3年多,虽然成绩斐然,却很少在媒体上高调示人。
“山东近几年取得的海洋经济建设成就已经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大’字来概括。”与会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魏立民对导报记者表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海洋经济研究团队之一的学术带头人,魏立民近年来遍访世界各海洋经济大国及国内各沿海省份,关于山东蓝色经济发展的成果,他自认为有足够的发言权。
他说,山东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蓝色经济园区均取得了骄人的阶段性成果,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38个;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金山港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养马岛整体开发等项目加快推进;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累计完成投资1800多亿元,新引进项目95个;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引进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90个过亿元的项目落地;中德生态园成为全国首家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已引进青岛德国中心及体验馆等20个新兴产业项目;日照国际海洋城将建成全国首个中国-新加坡合作的海洋经济园区。蓝区着力培育的现代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化工、海水养殖等产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经占全国四成,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和生产能力领先全国,海水淡化、脱硫、冷却利用也走在全国前列,青岛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即将开工的渤海湾隧道工程更是世界级工程。
可以想见,一旦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中国经济趋势的评价,势必将有新的结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9大核心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为沿海36个县市区的陆域及毗邻海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为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分别是: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
初步测算,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9大核心区总投资约1.4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从而大大扩展山东省的发展空间,搭建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除1个总体规划外,还有15个省直部门分别编制海洋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专项、城镇体系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等25个专项规划。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向海洋要效益,成为许多产业的选择。陆上企业“下海”,涉海企业多元化经营,要效益的同时不能丢掉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规划蓝图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济宁市梁山、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
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
在这份规划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
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
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
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游艇产业、房地产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房地产业、海上机场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巨大型港口、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国际物流业。功能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门户、临海重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机械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洋高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能源产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中小船舶制造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济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盐及盐化工业、海上风能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我国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后方配套设施区、海洋石油产业、商务贸易业。功能定位是将东营城区东展,建设临海石油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