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3 08:5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51年,数学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系所合一,1996年被列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数学专业点,2006年入选国家外事局和教育部“111计划”。2007年基础数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数学教学、科研和师范教育的基地。该系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置2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还有一个数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五十年代起就设立《数学教学》杂志编辑部,最近又成立了数学教育技术中心,为基础教育服务拓广道路。
建系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系已基本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创新意识强、攻坚能力大、老中青相结合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4人。教授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3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3人;全系教职员工共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以王建磐、时俭益、谈胜利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数学家是国内有很大实力的博士群体;在国际著名数学中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美)、伯克莱数学研究所(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等进行过长期访问的有7人次;倪明康教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我国数学家首次获此殊荣;泛函分析专家、数学教育家和数学史专家张奠宙教授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多人兼任国外著名大学教授。八十年代初以来,一大批国内外毕业的年轻博士、硕士陆续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使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分布更加均衡、学历层次大为提高,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努力拼搏,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
该系已向各行各业输送了4000多名本科毕业生、300多名硕士和50多名博士毕业生。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是国内外知名数学家、有些人成为学者型管理干部,还有一批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在数学界崭露头角的新星。
教学科研取得丰硕成果,六年来共出版专著23部、译著5部、教材15部,发表论文400篇。
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正在进行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5项、省(市)部委基金项目5项。
4人获得国家杰出人才基金,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1人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
近年来在科研上获得陈省身数学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3项,其他省(市)、部委奖20多项。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专业资料室藏书共计59200册,其中中文图书7210册,外文图书15500册,中文期刊88种共4920册,中国期刊英文版16种共270册,外文期刊370种共31300册,电子期刊400种,其中数学教育及科学史类期刊20多种。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实验室有面积100平方米的上机机房,有微机140多台并通过校园网与因特网相联。此外,我系已建成多个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室,适合各类高层次学术报告、讲演等学术活动及教学需求。
建国60年来,大陆共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ounal of AMS”这四大刊物上发表28篇文章,其中在国内独立完成的有10篇。以下是论文列表和研究机构的统计:
林华新教授,1986 年毕业于美国Purdue大学,获博士学位,分别于1980年至1982年和1986年至1990年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现为美国Oregon大学数学系教授,于2000年起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林华新教授是国际算子代数的领袖之一,主要研究算子代数及其分类。
林华新教授的工作在世界算子代数界有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零迹秩单核C*-代数的同构分类定理”是国际上最领先的分类结果。他创新地引入了迹秩概念及奇迹般地证明了广泛唯一性定理,不仅使C*-代数分类进入了一个丰收时期,并极大地推动了整个C*-代数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林教授的工作还为C*-代数分类理论在其他学科特别是在最小动力系统的应用中开创了广阔的前景。该项研究的一些结果发表在Annals of Mathematics和Duke Math. Journal上发表。值得一提的是,Annals of Math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权威的数学杂志,五十余年来,国内单位出现在此杂志上(包括林的文章在内)仅有几次。
林华新教授还在其他世界一流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了众多的论文:公爵数学上2篇,J. Review Angew Math上2篇,美国数学杂志(American J. Math)上2篇,美国数学会Transaction上7篇,伦敦数学会Proceedings上3篇,泛函分析(J Funct.Annl.)6篇,美国数学会Memoir单行本二集, 共有SCI论文90余篇,美国数学评论还特别作了“Featured Review”,他还有世界科技出版社关于C*-代数分类的专著,等等。
由于突出的研究成果,他多次被邀请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报告:Fields研究所作三小时讲座,1998年EU算子代数会议上作主讲,(1999,2002,2005)三次被GPOTS(北美最重要的算子代数及算子理论年会)邀请作主讲,并组织了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算子代数会议。
林华新教授作为紫江讲座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为华东师大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独立完成的科研项目“单核C*-代数的分类”获得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以来,以华东师大为第一署名单位的SCI论文,超过了30篇,他本人培养的博士生已有两位毕业。以他为学科带头人的算子代数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优秀科研团队。
席南华教授,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63年3月生于广东省英德,籍贯湖南祁东。1981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师范专科学校(现怀化学院)数学科,1985年、1988年先后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院长。[1]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倪维明教授,男,数学家。倪维明教授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数学系教授,1979年在美国纽约大学获博士学位,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人物,2003年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2007年受聘为我校主持的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数学创新引智基地学术大师。
肖刚教授,代数几何学家, 男, 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
肖刚是80年代代数几何界的先锋人物, 被公认为是少数的天才型数学家之一。 主要从事代数曲面的研究工作。 在代数曲面的纤维化, 高次典范除子, 曲面自同构群等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肖刚的学生中有:陈猛、蔡金星、谈胜利、孙笑涛等国内杰出的数学家。
1985年,肖刚在其由联邦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在Horikawa作的基础上,对亏格二的纤维化作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分类结果,特别是证明了关于这种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猜想(K2≤8X)以及对不规则的亏格二纤维化进行了完整的分类。
1987年,肖刚找到一批具有正指数的代数曲面的例子,进而得到单连通的曲面,且斜率达到2.7。同年,陈志杰运用基变换和覆盖技巧,证明了在陈数的斜率小于2.7的范围内,单连通代数曲面的存在性。
1987~1990年,肖刚建立一个关于纤维化斜率的不等式λ≥4(g-1)/g证明某一类低斜率一般型曲面中一定存在亏格较低的纤维化;得到了纤维化的不规则性的上界的几个估计;求得了任意纤维化的稳定化基扩张(即稳定约化)的次数的上确界。
1989年和1990年,肖刚的同事杨劲根给出了五次K3曲面的完整分类,并对其上可能有的特殊奇点作了几何上的刻划;研究四次曲面和六次代数曲线上的有理二重点的分布;找到一切可能的分布。
1990年,肖刚的学生翁林在《中国科学》上,给出一批新的有亏格二曲线束的数值Campedelli曲面。肖刚研究了一般型曲面的2—典范映射的次数,解决X=1,Pg
同年,肖刚的学生孙笑涛在《数学学报》上,讨论具有典范线束的曲面的性质,证明了肖刚猜想的一个特殊情形:一般型曲面的典范线性系诱导的超椭圆纤维化的亏格≤4(当Pg≥0时)。
肖刚在(Invent. Math.)上,证明了曲面自同构群中的阿贝尔子群的阶有一个与陈数成线性关系的上界。这也是他最为得意的工作之一。
数学系倪明康教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我国数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倪明康教授是我国学者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数学大国俄罗斯在常微分方程中奇异摄动理论研究领域占居世界主导地位,1992年,致力于奇异摄动理论研究的倪明康赴俄罗斯留学深造,获数理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友谊大学分校数学教研室任教,1998年被俄罗斯国家教育部聘为终身教授。2003年8月回国,重返我校数学系讲台。
倪明康拓展了常微分方程中奇异摄动理论研究领域,在此领域倪教授建树颇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证明了变分问题中具有空间对照结构解的存在性和渐进解的构造,该成果发表于俄罗斯科学院的《自动化控制和机械物理学》杂志与《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杂志上;证明了边界层函数法的可程序化,该成果发表于俄罗斯著名杂志《俄罗斯自然科学研究》上;证明了由直接展开法所得到的渐进序列是最优化序列,该研究成果发表于《俄罗斯自然科学研究》杂志和《科学院论文集》上。在俄罗斯期间,倪明康还出版了专著《变分问题中的空间对照结构解》。
倪明康任教友谊大学分校时,编写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四本教材,被正式指定为俄罗斯友谊大学数学系学生的教材。中学时代倪明康就读于华东师大二附中,在我校数学系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业,留校后在数学系微分方程教研室工作了5年,其科研方向是“常微分方程中的奇异摄动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郑伟安教授。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8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学位。1981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进修。1984年获法国国家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专于概率论,从事鞅论、随机微分几何、随机力学、对称马称科夫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谈胜利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特聘教授。聘任岗位:基础数学。博士生导师。1963年2月10日生,湖北大悟人。终身教授;于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得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Hirzebruch 数学奖”(即“ICTP奖”)。
孙笑涛教授,国内知名的代数几何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曾经和谈胜利、陈猛、蔡金星等人师从著名代数几何家肖刚(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后留学海外深造。他是数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孙笑涛在代数几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向量丛的稳定性和弗罗宾尼斯(Frobenius)同态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向量丛的稳定性是代数几何中非常基本的概念,在数学各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这一基本概念曾吸引过众多国际知名数学家的研究,包括多位菲尔兹奖(Fields)得主, 如芒福德(Mumford)、唐纳森(Donaldson)、丘成桐等人。弗罗宾尼斯同态则是特征p域上代数几何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孙笑涛研究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向量丛在弗罗宾尼斯同态下的正向像》(Direct Images of Bundles under Frobenius Morphism)于2008年4月在国际著名数学刊物《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正式发表,该刊物被公认为是国际上最顶尖的几个综合性数学刊物之一。
孙笑涛研究员的《模空间退化和向量丛的稳定性》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曹锡华(CaoXihua)教授,(1920.3.24——2005.12.22)。诞生于上海市,曹锡华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中国数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数学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曹锡华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和群表示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事代数学研究,是当代将中国代数群研究引向世界前沿的一位带路人。
1920年3月,诞生于上海市。
1940年8月13日,考取了重庆大学数理系。
1946年3月,进入陈省身建立的中国数学中心。
1948年9月,在陈省身和段学复两位先生的推荐下,曹锡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一步深造。
1950年“国庆”前夕,曹锡华回到杭州,担任浙江大学副教授。
1952年,曹锡华调往华东师范大学。
195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系主任。
2005年,曹锡华逝世,享年85岁。
投笔从戎
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的战火烧到上海.刚满17岁的曹锡华热血沸腾,书,再也读不下去了.他毅然投笔从戎,进入南京丁家桥陆军交辎学校,为当一名机械化部队的士兵,学习驾驶与修理汽车。
接触数理学
1940年8月13日曹锡华来到重庆。凭着他在上海中学打下的坚实基础,顺利地考取了重庆大学数理系.后
曹锡华听从李达劝导,动身赶往贵州,成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一名插班生(浙江大学原在杭州,日寇南侵后,学校内迁到贵州遵义)。曹锡华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三年专业课程。在这三年中,最感兴趣的课程是蒋硕民讲的《近世代数》。
接触高端数学
1946年3月,陈省身在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完成研究工作回国,在上海主持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建立中国的数学中心,开始时只有陈省身一个研究员和三个青年人——曹锡华、吴文俊和路见可。
夯实基础数学
1947年春,陈省身应聘赴清华大学兼职任教,曹锡华随同前往做助教工作。当时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的段学复刚从美国回国不久.陈省身把年轻的酷爱代数的曹锡华介绍给段学复。在段先生的指导下,曹锡华学习了李群、典型群、代数数论、环论、代数几何基础和有限群等许多学科的崭新知识,并读完了布拉乌尔的一系列论文,打下了坚实的代数基础。
攻取博士学位
1948年9月,在陈省身和段学复两位先生的推荐下,曹锡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一步深造,他的博士导师就是布拉乌尔。曹锡华在美国只用了一年就完成了题为“关于阶g=p2q′的群”的博士论文,两年时
间就获得了密西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数学大师
1958年,他担任了数学系系主任。在曹锡华的带领下,华东师大代数研究室已经成为国内代数学的研究中心之一。肖刚和陈志杰在代数几何方面的成果,曹锡华、王建磐和时俭益在代数群方面的成果,沈光宇和邱森在李代数方面的成果,朱福祖在二次型方面的成果,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注目.世界著名的代数学家、代数K理论的奠基者H.巴斯访问华东师大数学系后写道:“华东师大数学系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代数小组.在某个富饶而活跃的数学领域里建立一个受过良好训练而且互相交错的核心,看来是当前情形下很
曹锡华和他的三个学生
有效的发展模式。”肖刚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时俭益、王建磐和叶家琛也都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建磐、时俭益和肖刚还分别获得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近十年来,曹锡华呕心沥血开拓代数群,如今已硕果累累,但他仍在亲自带硕士生和博士生,还和王建磐合著《线性代数群表示导论》(其中上册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和时俭益合著《有限群表示论》(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曹锡华经常提到华东师大名誉教授陈省身1985年来数学系时的一句题词:“二十一世纪的数学大国”
一、翻译过邦德列雅金的《连续群》和贾柯勃逊的经典著作《李代数》等许多重要学术著作。
二、曹锡华先后指导了6名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博士论文都能发表在国际一流杂志上。
三、在开展“代数群”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引进人才,进一步加以培养。段学复先生的研究生沈光宇、法国国家博士肖刚先后来到我校。肖刚和陈志杰在代数几何方面的成果,曹锡华、王建磐和时俭益在代数群方面的成果,沈光宇和邱森在李代数方面的成果,还有朱福祖先生在二次型方面的成果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称誉。
四、带领下的代数研究室已经成为国内代数学的一个研究中心。世界著名的代数学家,代数K理论的奠基者H·巴斯访问数学系后说道:“华东师大数学系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五、弟子的成就:
肖刚、时俭益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俭益、王建磐获得求是基金青年教师奖;
时俭益被评选为上海市科技精英。
六、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宣传和贯彻党的科教兴国的教育方针。他曾经参与创办《数学教学》杂志,并为中学数学教师的成长撰文和讲演。1980年出席美国伯克利举行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回国后撰文在第一时间介绍“问题解决”数学教育理念。
还有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在此任教,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在国内外数学界备受尊敬,也与这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如陈猛、李锐夫,孙泽瀛,蔡金星、谈胜利、孙笑涛,席南华,曹锡华,程其襄,郑伟安等。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全体师生正朝气蓬勃的迈向国内外著名数学机构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