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3 10:49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科的主要依托单位。拥有国家首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博士、硕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工程硕士招生点。化学工程学科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学院是全国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单位,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23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80名,其中有院士3人,全职外籍院士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人,上海市优秀学科、技术带头人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7人,上海市其他人才计划共计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4名。专任教师中包括教授54名,副教授8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0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6名。学院现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过程系统工程、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化学工程),7个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过程系统工程、材料化学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1个工程硕士点(化学工程领域)和4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201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认证,使得我校成为国内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高校。在读的本科生1600余名,硕士生1080余名,博士生120余名。学院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装备,建有985公共测试平台。主要科研方向包括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强化,化工热力学,油气加工,碳一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化学工程,化学产品工程,计算机分子模拟等。在化学的过程工程学与产品工程学领域,特别是工业反应过程和反应器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展望未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在教学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科研方面基础、应用与开发并重,把化工学院建成国际著名、国内领先的研究型学院,成为我国化工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之一、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之一,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专业,首批批准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博士、硕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工程硕士招生点。1997年美国 权威的斯坦福研究院推荐中国五所著名研究院所作为美国公司在华开展合作研究对象,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入选的化学工程研究单位。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2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5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72%,有数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一批获得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上海市科技明星、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光荣称号的青年教师。50 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约80%,学术梯队整齐,在国内名列首位。
学院科研设施良好,基础坚实,硕果累累,近年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0余项,专利20余项,近五年出版专著9部、教材16部、译著3部,发 表论文1000余篇。产学研结合,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科技成果产业化名列前茅。
研究方向: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 、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工系统模拟与优化、化工新分离技术、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材料化学工程、资源与能源化学工程、 环境化学工程、绿色化工、煤转化技术,催化反应工程、化工装备技术、石油加工、重质油深度加工、有机化工、碳一化工等。
乙烯分离系统优化(上海石化应用)、年产20万吨甲醇反应器模拟放大、聚酯增容技术、乙苯负压脱氢制苯乙烯(5家石化企业应用)、反应注射成型、冶炼厂尾气SO2非定态转化、从碳化母液中解吸脱除CO2的方法与装置、轴径向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25家化肥厂投用,增产节能)、氨水碳化装置高效化(76家化肥厂应用)、大型聚酯反应过程和反应器开发研究、导向浮阀塔板研究与应用(150余座塔应用, 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从甘油发酵液中脱除杂质的分离技术、环氧氯丙烷工业装置开发、药用甘油生产技术、环氧丙烷工业装置开发、20MPa氨合成改造、合成氨厂氨氮废水清洁工艺、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9家工厂应用,填补国内空白,作为绿色基础原料,社会效益巨大)、水煤浆制甲醇工艺包等,年社会经济效益30余亿元。
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和渗透,向化学工程的新领域拓展,成为我国化工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石油与化学工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下设化学工程系、产品工程系、石油加工系、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研究所、石油加工研究所,现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化学反应工程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化学工程系
隶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由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等10个教科组、化工原理教学实验中心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中心组成,拥有一批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奖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光荣称号的优秀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和科研设施精良,国际交往频繁,社会联系广泛。化学工程系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含材料化学工程方向),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有门类齐全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上海市精品课程(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化工工艺、化工设计、化工热力学)、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工业催化)和一批校精品、校重点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0年成为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专业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在国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足够的认同度,历届毕业生都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低碳环保为宗旨,针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2011年首批招生,并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石油加工系
1958年刘馥英教授领衔成立了我校石油专业。石油加工系成立于1988年9月,石油加工系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止1999年9月专业与系同时调整归并进入化学工程系。2001年沈本贤教授领衔成立了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石油金融贸易。2004年11月学校恢复了石油加工系。
近半个世纪来,石油加工系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担负着培养和输送留学生的任务。历年已培养学生2000余人,2012年石油加工系在读本科生450余人,硕士生130余人,博士生近40人,博士后4人,其中国防生60余人,外国留学生60余人。
2012年石油加工系拥有专业教师20名,其中院士1名,外聘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4名,教授(正高)8名,副教授(副高)8名,讲师4名。师资学历结构博士占66.7%,年龄结构为中青年教师占83.3%。
产品工程系
成立于2007年,负责轻化工程专业的办学。2010年起,每届招生60人左右。
为了提高轻化工程专业办学质量,产品工程系集中了一批科研、教学骨干教师,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着重强化专业特色,取得成效。
2008年,将培养方向由原来的日用化工方向拓展为添加剂化学与工程方向,专业面拓宽,更符合工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2009年,由我校执笔,制定轻化工程专业添加剂化学与工程方向专业规范,并报送教育部试行。
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规划了一批特色课程群,并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使学生能够胜任添加剂生产和应用领域的工作,同时也可将所学到的知识推广应用到化学工业的各个领域。
本系拥有各类精品和重点课程12门,其中上海市精品课程一门,上海市重点课程一门,校精品课程三门,校重点课程六门,校双语课程一门。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本,国家十一五特色教材两本。
拥有六个校外实习基地,很好地解决了实习难的问题。2007年起,分步稳健地推进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共投入500万元用于改善实验条件。
轻化工程专业
轻化工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导致市场对功能化、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专用化学品和新材料的需求迅速增加。开发满足最终使用性能的新产品和新材料,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生命质量,是轻化工程专业人才的使命。
添加剂是少量应用即能赋予产品新的功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物质,可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诸如合成材料、日用化工、食品等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其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产业的同步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按照添加剂化学与工程方向招收和培养学生。着重于材料化工和日用化工领域添加剂的结构、性能及其生产与应用。
专业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实验教学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和化学工程基础知识,对材料化工、日用化工等添加剂的重要应用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过程开发能力,专业覆盖面广,工作适应性强。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而设置的新兴战略专业,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2011年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设硕士学位,类属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全国首批设置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在学校管理层与专家学者的精心呵护培育下,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为著名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学科交叉特征显著,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有机融合。
专业紧紧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资环学院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化学工程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风险评价与控制实验室、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资源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并联合生工学院、机械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不同专业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联合办学。
培养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优秀的人文精神,良好的社科背景,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的宏观决策重大工程研发和微观操作设计和实践能力;
基本掌握适应国家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培养具有循环经济理念、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使之发展成在国民经济政府管理、企业决策和运营、技术开发推广、科研教育工作等层面的骨干核心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在系统完整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体系中,更加突出矿物工艺学、结晶学与工业结晶、生物技术、化学反应与分离工程耦合、过程强化与工程放大等工程技术教育,以“物质分离过程中的界面科学”“复杂共(伴)生系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及“城市矿山资源化工程技术”为专业特色,形成以化工、生物技术实现资源闭环利用的特色专业教育体系,包括: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结晶学与工业结晶、工艺矿物学、矿床学、过程分析与开发、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等。
毕业生去向:
化工、石油、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等各类资源加工与利用相关企业、设计院(工程建设公司)、研究院等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各类城市环境与资源管理;高校相关专业从事辅助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管理部门从事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专业。以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成就卓著而享誉国内外,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列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国家级教学团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和2014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复认证,2010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入选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通过了美国AB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大陆首个通过ABET国际认证的专业。
通过本专业全体专任教师的长期努力,建立了先进完整的精品课程培养体系、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全英语专业和以MOOC为主导的微专业等。
专业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和化工专业实验等课程。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1958年成立的石油天然气工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适应且主动服务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需求的专业,具有鲜明的石油化工特色和辉煌的历史。
按照“厚基础,强实践”的办学思想,专业主要办学方向包括:油气集输、存储、清洁加工与高效利用、油气金融贸易。
为主动服务石油天然气工业低碳、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需求,专业围绕厚基础、强实践、宽口径、重能力的办学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全面培养学生各专业方向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专业注重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的培养,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就业、读研和出国深造率高。近三年平均升学率在47%左右,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化集团等大型国有石化企业、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公司、航空油料公司、港口、军队等企事业单位,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