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更新时间:2024-11-06 13:30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位于湖北省会武汉,该校在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八校联考成员。

历史沿革

1950年9月,潘梓年赵君陶等革命教育家创建了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前身——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1951年,学校附设中南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

1952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

1954年,不再附设中南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

195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

1962年,学校附设青少年业余滑翔学校。

1980年,附设青少年业余滑翔学校停办。

1985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示范学校。

2001年,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杨家湾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并入。

2002年,创办中澳合作部(即国际部)。

2005年8月,学校高中部由武昌大东门搬迁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初中部则留在原校区。

2005年10月,学校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复评。

2009年,成立华中师大一附中新疆博乐分校。

2009年底,建立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初中)。

2011年8月,增办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

2015年,增设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2016年,增办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

2022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光谷分校单位名称变更为“武汉光谷未来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位于中国光谷的高中部,占地近400亩,学生约3600人,在岗专职教师395人,在岗特级教师12人;位于洪山区的初中部占地约100亩,在校学生1700余人,专任教师133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6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建有教学楼、科教大楼、体育场馆群、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其中科教大楼内部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心理咨询、德语等各类活动室,以及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中心”;体育场馆群中户外的有球类运动场、田径场,室内的有球类馆、游泳馆、风雨操场、网球场;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外文书7万余册,电子书50万余册,各种报刊、杂志400余种;艺术中心内设有校史展厅、科技展厅、可容纳1500人的大礼堂、4座报告厅;艺术中心两侧是音乐、美术教育活动区。此外,该校还在整个校园实现了WIFI无线网络覆盖(仅供教师使用)。

师资力量

截至2010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有高中在职教职工382人,其中在岗特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189人、硕士以上学历92人;初中在职教职工110余人。

在岗特级教师:陈美英、殷希群、周鹏程、鲁志祥、党宇飞、张传江、袁汉杰、严育开、陶涛、叶新年

全国优秀教师:周文涛

湖北省优秀教师:吴洪涛、徐惠

湖北省骨干教师:张祝华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带头人:张真

湖北省名师:严育开、杨国红

教师名录参考资料:

对外交流

2002年7月,学校创办国际部,以此为平台,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

2006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开通中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直通车。

2009年,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签订了“学校:塑造未来伙伴”项目合作协议,并于9月开设德语课程。

2010年7月,学校与德国浮士德文理中学合作申办的海外“孔子课堂”正式成立,这是中德两国在中学间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孔子课堂。

2010年8月,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创办了华师一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引进国际AP课程,实现国际部的重大转轨。

2012年,学校将国际留学实验班集中管理,组建了新的国际部。

2015年起,国际部学生将从平行部中选取。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14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包括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生物学)中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4枚、铜牌1枚。

教师成绩

学生荣誉

2022年7月15日,2022年第63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最终成绩公布,华中师大一附中张志成获得金牌(满分42分)。

学校荣誉

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

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武汉市群众满意中小学

湖北省窗口学校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

全国百强中学

2020年7月,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厚德、博雅、笃学、敏行

厚德:指道德高尚。与其相关的成语有“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华中师大一附中以德立校,要求学生成才先成人,优学且厚德,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

博雅:“博”指博学多闻,意谓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出自《荀子·修身》:“多闻曰博”。“雅”指才望高雅,意谓富有才学,享有声望,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叶圣陶先生说:“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华中师大一附中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要求学生科学人文并重,现代传统结合,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才华横溢的复合型人才。

笃学:即专心致志地学习。典出《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华中师大一附中以优良的学风享誉社会,莘莘学子心仪神往。学校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的理念,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敏行:古有“讷言敏行”一词,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敏于行”,意为说话谨慎、办事敏捷。校训取“敏行”一词,是因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完善自我。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歌

江城武汉,汤逊湖畔,

百鸟歌唱,丹桂飘香。

团结奋进,孜孜不倦,

我们奋力向上,迎着朝阳,沐浴霞光,

莘莘学子,未来栋梁,

追求卓越,永争第一,

未来世纪的希望。

啊~华师一,华师一,

神圣殿堂,梦开始的地方。

啊~华师一,华师一,

成长的摇篮,理想的翅膀。

学生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校每年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新年音乐会、歌咏比赛、拔河比赛、阳光义卖活动、社会实践(包括军事打靶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等)、演讲比赛等。

据2016年8月学校官方微信信息显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20余个。

学生组织: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媒体中心、社团联合会

其他学生组织:学生科学院

学生社团:Disciples街舞社、魅影话剧社、旸谷文学社、新竹论政社、D.P心理社、华一智商联盟、Renaissance CG社、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协会、Cat-E文艺创作社、S.T.音乐社、NOCTILUX摄影社、礼仪司、Re-fate复命年动漫社、蓝望公益社、足球社、篮球社、CANNES电影社、国旗下演讲团、OurBusiness商社

注:广播台于2015年性质更改为学生媒体中心下设机构,不再属于社团

学校领导

知名校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

波士顿教育集团全球副总裁,范犇

2012年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沈晓骅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燕南

PP视频首席执行官,陶闯

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吴传晖

博思特管理咨询(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胡兴华

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安莲

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

中国青年作家,蒋方舟

中国内地男演员,朱一龙(转入)

知名校友参考资料:

地理位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