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30 23:59
华容河,又名调弦河,有资料称又叫“沱江”、 “沱水”,是连接长江与洞庭湖的一条河流。起源于湖北省石首市调弦口,流经华容县,最终注入东洞庭湖,全长约55公里,华容河在湖南省内的流域面积为1128.8平方公里。
华容河,又名调弦河。起于湖北省石首市的调关镇调弦口(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四口”之一),过东升镇(原焦山河乡)后入华容县境,经万庾镇、华容县城、治河渡镇(原潘家渡),岳阳市君山区层山镇,于钱粮湖农场旗杆嘴(华容县六门闸)注入东洞庭湖,河长55公里。
调关镇北临长江,西有调弦河与长江相连。民间传说此地就是俞伯牙抚琴调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为“调弦口”,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他坟前将琴摔碎,断裂的琴弦就成了调弦河。早在宋朝年间,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调弦亭”,只是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而毁于民国。1999年,调关镇人民政府在调弦口闸旁竖立了一座引人注目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雕像,2004年因加固荆南长江干堤而拆去。在调关镇,有一个行政村叫伯牙口村,有一个社区叫琴台社区,有一条道路叫琴台路,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琴艺大师。
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年),大将军杜预平定江南,下令从焦山开运河与华容河相通入洞庭,以利漕运,始称焦山河(调弦河)。华容河在隋唐时期只是一条汇集桃花山南部和西部山洪向北流入大江的小溪。唐宋时期(618~1127),由于云梦泽消亡,荆江两岸筑堤围垸工程迅速发展,“九穴十三口”逐渐淤废、填塞,荆江洪水被约束在两岸堤防之内,水位显著抬高,迫使下荆江洪水从“华容隆起”的垭口 (原小溪向北的流路)向南漫流。自此,华容河形成,流向由北注改为南泄。两宋时期,河道形态无定。至元末明初,沿河两岸开始大规模筑堤围垸,引导河水循堤间水道南下,逐渐形成固定河床。据《大清一统志》载,调弦口即为《水经注》中的“生江口”。明万历三十年(1602),陈公堤溃,冲垮安津垸,洪水在万庾铺分西南、东南两股向南倾泄,其下又分多支。此后,华容河正式成为分流江水注入洞庭湖的水道。至清朝中叶,调弦口被挖开,长江经焦山河与洞庭湖贯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综合治理,华容河形同人体脉络的旧水道,被改造成统一的新水道;江水从调弦口流人华容县境,经县城分南、北2支向东南流,至罐头尖汇合,东注洞庭湖。
华容河分泄下荆江洪水,实测最大流量为民国24年每秒1970立方米,最大半径流量为1954年的153.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5亿立方米。 1958年5月20日,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江西省委书记邵式平,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举行会议,在国务院、水利电力部领导的关注下研究确定,调弦口堵口建闸。8月9日,国家水利部长江流域办公室以长综(1958)字第5432号函确定:当监利长江水位达36米,根据上游水势,监利有超过1954年实际水位36.57米之可能时,调弦口扒口分洪;如预报水位不超过36.57米,则不必扒口分洪。
1958年冬,华容河首(调弦口)尾(旗杆嘴)堵坝建闸成内河。全长60.2公里,其中石首市12公里,华容县37.2公里,钱粮湖农场11公里,东西两岸流域面积1679.8平方公里,其中石首市531平方公里,华容县820平方公里,钱粮湖农场227.8平方公里,岳阳县101平方公里。
调弦口进水闸,每年开闸放水70~100天,年均泥沙淤积量25~38万吨,至1986年,华容河已淤积泥沙550~700万立方米,调弦口水闸坝外洪道长610米,比1954年淤高13米,仅余一线低槽。华容河冬春为自排水道,夏秋为储汇机排渍水入洞庭湖的蓄水河床。每年4~6月,沿岸内湖自此自流外排,一般底水27~28.5米。两岸排水闸35处46孔,电排站单机110千瓦以上的26处、88台、17870千瓦,总排水量每秒161.3立方米。
传说就是传说。事实上调弦河就是一条连通长江与洞庭湖的河道。湖北多称调弦河,湖南则多称华容河。调弦河的形成有多种说法,有记载说是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驻襄阳镇南大将杜预为平定江南后,动用民力而开凿调弦河,出入长江,以避洞庭之险,故此地又称调弦口,为荆江四口之一(其余三口为松滋口、藕池口、太平口);也有记载说形成于明末清初。究竟形成于何时至今亦无定论。
据史书记载,调弦河最初是分洞庭湖水入长江,宋朝时因荆江水位上涨和河道南移而变为分江入湖。历史上,调弦河不仅有分泄江水、湖水的功能,还有漕运功能,到清朝中后期都比较通畅。清咸丰乙卯年(1855年),重开调弦穴,设巡桥司,建海关,立水路关卡纳税,故又称调关。调弦河畔的焦山河集镇原是航运重镇,因水路而兴起,又名“招商河”,据说是“日有桅杆千根,夜有明灯万盏”,盛极一时。可以想象出当时舟楫通江达湖、商贾四面云集的繁华景象。到清朝后期,受江湖关系和泥沙运动的影响,调弦河开始逐渐淤塞、萎缩,水运、供水、防洪等效益逐步衰减。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和“以粮为纲”政治背景下,为解决吃饭问题,各地刮起一股围湖造田风。湖南省提出向钱粮湖(洞庭湖的一部分)要“钱”要“粮”。钱粮湖与调弦河相通,而要围垦此湖,必须得先堵住长江来水。于是,湖南向湖北提出了“堵塞调弦口”的要求。1958年5月20日,国务院召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以及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利电力部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荆江四口”治理问题。此后,湘鄂两省商定,由湖南华容县在石首境内兴建调弦口闸,控制江水入湖,围垦钱粮湖农场,扩大湖区的可耕地面积,同时在湖南境内的旗杆嘴兴建六门闸,与洞庭湖分离。这个方案很快得到国务院批准,并于1958年冬实施。至此,调弦河成了上不通江、下不达湖的内河。由于河口逐年淤塞抬高,调弦河几乎成为死河,调弦口闸也成为一座不需要开启的废闸,荆江“四口分流”也演变为“三口分流”。
2007年,国家启动了洞庭湖区综合治理工程。2008年水利部批准的《洞庭湖区治理近期实施方案》中,最主要的治理内容就是钱粮湖等蓄洪垸堤防加固、安全建设和调弦河等洪道整治,并将在调弦河河口新建一座提水泵站,引江济河,从而保障沿河地区的供水水源。
调弦口进水闸,
钱粮湖农场旗杆嘴(今称六门闸),1958年,湘鄂两省人民政府因当时形势需要,修钱粮湖农场,下令将调弦河堵塞(堵口建闸)。是年冬,湖南方面在调弦河口堵口建闸的同时,还在下端出口旗杆咀堵口修建了相同结构的6孔总宽为18米的排水闸,因其有6个闸门,故称六门闸(现属岳阳市君山区)进入东洞庭湖。
华洪运河,是1958年围垦钱粮湖农场时开凿的内陆河道,全长32公里,由于进出口通道受阻,流域内水资源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基本形成哑河。东起长江边的洪山头,西至华容县的潘家渡,全长60华里。
《水经注》:“夏水入华容经范西戎之墓南。” 这里的“夏水”就指华容河,曾由麻里泗经花子坟、县河口入洞庭湖。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大将军杜预为平吴定江南,麾北方军队欲进入洞庭湖,只有岳州洞庭湖口一条水路。而洞庭湖口风大浪急,险象环生,且自荆州而下路途遥远,于是襄南大将军杜预不得不思考另辟一条路径。通过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洞庭湖北岸有一条小河流(“夏水”)与长江干流十分接近(但不连通)。如果将它与长江贯通,则可大大缩短自荆州入洞庭湖的路径,并且相对安全隐蔽且利于航行。经过权衡,杜预毅然下决心开凿运河---调弦河,同时疏浚夏水,这样,洞庭湖经夏水、调弦河与长江贯通,成为长江支流,遂名“沱江” “沱水”。
历史上的华容河与调弦河经历了相同的命运,屡塞屡通。唐宋以前,荆江之水浩浩荡荡经调弦河进入洞庭湖,不仅缓解了水患,而且还给两岸百姓带来了航运灌溉之利。至南宋年间,偏居一隅的宋宁宗赵扩欲以江南之力抗御金兵中原之师,下令在荆楚之地挽湖建垸,并将湖区民田收归官府。为抑制水患,调弦穴口奉命堵塞。不料几年之后,被堵塞的调弦河、华容河不仅没有为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反而因为长江流水不畅,导致江水冲垮堤坝,席卷村庄,原来辛辛苦苦挽筑的民垸毁于一旦。 明洪武元年,调弦穴口完全被泥沙所湮塞,两岸的堤防也百孔千疮。至明隆庆年间,官府召集民众再一次疏通调弦河、华容河。由于水流通畅,此后多年江流安澜,两岸百姓无水患之灾。在咸丰十年(1860年)前,华容河是从县城经花子坟、县河口,于九斤麻入洞庭湖。1852年藕池决口后,华容河故道为藕池河所夺,被迫东流改道为现状。
1958年,湘鄂两省人民政府因当时形势需要,修钱粮湖农场,下令将调弦河堵塞(堵口建闸)。是年冬,湖南方面在调弦河口堵口建闸的同时,还在下端出口旗杆咀堵口修建了相同结构的6孔总宽为18米的排水闸,因其有6个闸门,故称六门闸(现属岳阳市君山区)进入东洞庭湖。至1959年冬,调弦河、华容河实际上变成了两头可以封死的内河、成了平原水库。自此,南下的长江水被调弦口闸封住,华容河成为内河,河段严重淤塞,几乎失去了调水蓄水功能,昔日百舸争流的情景日渐消失。华容被描述为“头顶长江水,脚踩洞庭波”的典型的水乡泽国也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