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陵

更新时间:2023-12-05 20:02

华胥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一个高约20余米,周长约200米的黄土平台突兀出一个不起眼的土丘。华胥陵北依骊山、南望灞河。

简介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这是南宋词人姜夔所写《踏莎行﹒江上感梦而作》上阕。这是一首抒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作者将恋人梦中相会写得情深深、意绵绵,淋漓尽致,感人至深。但是,一对难分难舍的痴恋之人在梦中久别重逢,地点在哪里呢?姜夔用了“华胥”一词。华胥是什么?诸多注解都说是梦境。姜夔自己也说得十分清楚:“江上感梦而作”。看来华胥是指代梦境,不是实指的地点,以诗词歌赋而论,这样的诠释应该不会有差错。

翻阅古籍,华胥指代梦境并非始于姜夔。这个鲜为人知的掌故最初出于《列子﹒黄帝篇》。文中记述,黄帝即位30余年,勤劳国事,“忧天下之不治”,于是“减厨膳……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位于何处?文章写道:“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那么,黄帝在睡梦中都看到了华胥之国的什么国情民风呢?作者写道:“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挝无痛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善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醒后告诉群臣:“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未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28年之后,“天下大治,几若华胥国。”出于这个掌故,便有了将梦幻称作“一梦华胥”的说法。这个故事,叙述了黄帝梦中神游华胥氏之国的经历,类似于2013年的出国考察,借鉴了别国经验,悟解了治国之道的真谛。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黄帝治理的国家,兴旺发达,国泰民安,与梦中的华胥之国一样了。有了黄帝梦游华胥氏之国这个出典,此后的魏晋文章、唐宋诗词借用“华胥”一词指代梦境,就是心照不宣的风雅笔墨了。因而,姜夔引用华胥这个掌故描绘久别重逢的恋人梦中相会的情景,也是司空见惯之事。

但是《列子》一书是道教经典,不是史籍,与《庄子》相同,寓道于事。《黄帝篇》反映了道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寄寓修身养性的伦理准则。以寓言故事、民间传说来确认华胥氏之国的有无难免于质疑。

记载

《列子》的作者列御寇,生卒年月不详,无从考证,据说是战国时期郑国人。《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8篇,早已亡佚。现存的《列子》一书,据学者考证认为是魏晋时玄学家的伪作,东晋张湛精心收集整理,并为之疏注。唐玄宗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将《列子》一书尊崇为《冲虚真经》。这是因为唐朝开国伊始,李姓皇族就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引为先祖,哄抬道教地位,是为了给李唐皇族蒙上一层神圣璀璨的色彩,壮大声威。宋朝时道教声势有增无减,包括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内的几代皇帝,都与当时道教名流过从甚密。宋真宗时,又将《冲虚真经》改为《冲虚至德真经》。《庄子﹒杂篇》有一篇《列御寇》,用极少文字写到了列子行状。《列子》和《庄子》的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等,议论多于叙事,文学价值很高,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书中所述之事不能看作是历史记载,引用它来演绎历史过程有失史家风范,欠缺真实性和科学性,不能被史学界所接受。

有的学者考证认为,列御寇在《庄子》学说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国语》、《墨子》、《山海经》、《吕氏春秋》、《大戴礼记》等诸多秦汉古籍资料,贯穿道家思想,加以扩充而写成《列子》,其论述不限于低级动物,还包括高级动物和人类。所以,《列子》一书有可能保留一些鲜见于正史和野史的历史信息或史前的口碑传闻。如此这般,《列子﹒黄帝篇》中所述华胥氏之国是否存在,就成了一个考问历史的难解之谜。

涉及华胥氏的著作并非仅有《踏莎行﹒江上感梦而作》及《列子﹒黄帝篇》,记述华胥氏的诸种文献古籍不胜枚举,汗牛充栋。

《山海经﹒海内东经第十三》郭璞注:“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帝王世纪》也说:“庖羲氏母曰华胥氏,燧人氏之世有大人迹,华胥氏履之而生庖羲氏。”《竹书纪年》记述的更为具体:“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妊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梁元帝萧绎所撰的《金楼子》又有细致的叙述:“太昊庖羲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氏之世,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氏履之,生庖羲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都陈。”《春秋世谱》还增添新内容:“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唐人司马贞所著《补史记﹒三皇本纪》有相同的记载:“太昊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氏于成纪,蛇首人身,有圣德。”如此等等。这些古籍讲了这样一个离奇故事:在雷泽之地,妙龄少女华胥氏,脚步踩上了巨人的足印而怀孕,在成纪这个地方生下儿子伏羲。后来又生了女儿女娲。伏羲(又称庖羲氏、伏牺氏、庖牺、宓羲、太昊等)继先世燧人氏为王,姓风,属木德,又称太昊。所以,《轩辕本纪》曰:“黄帝游华胥国,此国乃神仙国也。”《纲鉴》曰:“伏羲之母居华胥渚”,《清代陵寝备考》似乎亦证实了这一神仙色彩极为浓厚的往古逸事:“太昊伏羲氏,风姓,母居华胥之渚。”地理志书《太平寰宇》甚至说:“(蓝田)境内有华胥氏陵”。凡此种种,连篇累牍,堆积如山,浩如烟海,都在试图印证一个扑朔迷离的史实:《列子﹒黄帝篇》对于“华胥之国”的描绘不是空穴来风。就连华胥氏陵的处所也言之凿凿。哪麽,作为正统史学之补充的方志有无记载呢?

考证

中国历史大辞典》赫然载明:“华胥为上古国名”。《陕西通志》指出:“羲母陵在(蓝田)县北35里”。《蓝田县志》记载:“蓝田有华胥陵,尊卢氏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旧居。”“华胥河,源于华胥乡的屠家沟,南流八公里注入灞河。”故而《纲鉴》有“伏羲居华胥渚”、《太平寰宇》有“蓝田为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的说法。关于华胥的遗迹虽说只有华胥陵一处,但与华胥有关的古迹在蓝田县还有华胥沟、三皇庙、遇仙桥、娲氏村、女娲堡、女娲谷、补天台、磨合山、人宗庙、华胥窑等。这些十分宝贵的人文遗址能留存绝非偶然。茅盾先生在1928年发表的《中国神话初探》一文中说:“伏羲是中国可靠古籍所载的一个最早的皇帝。据《易系辞》一文的‘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这一段文字而观,伏羲显然是中华民族的一位始祖。”《华夏考源》一文从文字训诂得出结论:“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华夏就是华胥。因此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华胥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也就是华胥文化了。”诸如此类的典籍、方志和专家学者的论文都倾向于认同上古的“华胥之国”,连现存于世的遗址也快言快语一一指明。哪麽,追梦华胥能否成为现实?姜夔并不是追梦华胥的第一人,他能将华胥引入恋人情感世界,虽然不是一鸣惊人的创举,却足以见得他具有不同寻常的学养和眼力。

《列子﹒黄帝篇》中所说的“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由于古今地名沿革变迁,即使严谨考证求得确凿结论,虽有不可轻视的学术价值,却略显画蛇添足之嫌。因为陕西蓝田县华胥镇确实存在一个华胥陵,位于骊山南麓的孟岩村。

始祖母

孟岩村的村民说,农业合作化时期,华胥陵的祭坛被拆毁了。祭祀用的一口大钟也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被砸碎炼钢了。在华胥陵的东边,原有一座三皇庙,后来屡遭毁坏,不见踪影了。1980年前后,华胥陵的主体还未被彻底破坏,高大的陵冢横卧在村庄当中。由于无人问津,更无人管理,村民们建房垫庄基地,逐渐把陵冢的封土铲掉了不少。如今,北依骊山,南望灞河的孟岩村,残留的华胥陵,仅是高约20m、周长约200m的黄土平台之上的一个小土丘。就是这个小土丘,掩藏着华胥古国的隐秘,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紧靠孟岩村西边的华胥沟和华胥窑,现存的地貌特征与《蓝田县志》中所记载的华胥渚(华胥氏及其子孙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不知何年何月,就有了此地是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的民间传说。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其主要居住生活地,在蓝田华胥镇临潼骊山一带;由于伏羲女娲的结合,才使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因此,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祖根;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的华胥镇,华胥镇因境内有羲母陵、华胥氏曾在这里建立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而得名;

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她是华夏的繁衍之根。有专家称:在中华先祖中,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春秋世谱》中有“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的记载。因此华胥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

雷泽炎帝黄帝,再说得远一点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另外还有一个比这些祖先们更早、更真实的“老祖母”曾生活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一带,她就是华胥氏

华胥古国

远古时代曾经生活着一个叫华胥氏的繁荣的母系氏族部落,后人称为华胥古国,它与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专家考证,华胥是我国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是炎帝黄帝的远祖,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在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带领部族民众不断的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和子女伏羲、女娲及其后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胥文化。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而得名。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陕西蓝田地区有13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在华胥镇附近,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之多,新石器人类遗址20多处,这些都证明华胥镇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所以传说中的华胥古国遗址就在2013年的华胥镇这个说法是可信的。至于华胥古国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由于那个时代没有文字,人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过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华胥传说流传最有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其中在民间广泛传播,而少见于古籍记载的是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这个传说。传说华胥氏族的成员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在结婚前,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发完誓,他们两个人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之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紧紧的合在一起,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就把他们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滚磨盘的沟叫磨盘沟,并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种庙,后来因人种庙名字不雅,改称仁宗庙。而且据一些专家考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这就可以说明华胥不仅是汉族的祖先,而且很可能也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而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则透露了更多的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经过近十年的调研论证和史料搜集,华胥陵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2013年3月份,世界华人联合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中国史前文化研究院、黄陵基金会、蓝田县人民政府等1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了首次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4万多人参加了恭祭仪式。此后,对于华胥氏的研究和华胥陵的考古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 据介绍,参祭地点位于华胥陵所在地——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组委会负责人说,经过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后推选王西京、李继和、向炳伟、王汉智、任超等10人为大典主祭人。他们分别来自文化、教育、医疗、房地产等领域,不但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还大力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据本市多位专家学者考证,大规模祭祀华胥陵的活动自古延续,到民国初年因战乱中断。2006年,经蓝田县人民政府同意,恢复在每年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恭祭人文元祖华胥氏。专家学者认为,华胥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华胥氏在中华先祖中的位置是: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

女娲补天的故事谁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女娲与伏羲的生母华胥氏曾生活在西安附近。随着这一史前文化的发掘和进一步考证,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又将增添一笔宝贵的财富

华夏之根

针对西安所蕴藏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省内多位专家学者根据历史记述及考证后,认为西安周边存在着以“华胥陵”为基础的史前文化——“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华胥氏因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

西安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市文化局局长严彬在群众文化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到,“为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底前,我市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截至11月初,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和评审正在进行中,各区县也开展了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市将印制《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届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时成立的,还有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

借此时机,以“华胥陵”为中心的史前文化带的发掘和论证,无疑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资源,但围绕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怎样对其开展保护和利用成为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

探访华胥

2008年11月8日,记者来到蓝田县华胥镇。从镇北离开长坪公路,北行数百米后,记者的视线终于摆脱了道路旁民房的束缚。

在这个北依骊山、南望灞河,被当地人称做孟岩村的村落里,一个高约20余米,周长约200米的黄土平台上,突兀出一个不起眼的土丘。在随行的蓝田县档案局副局长曾宏根的提示下,记者才将眼前的土丘和承载着中华民族起源的“华胥陵”联系在一起。

按照当地人的指引,记者走访了紧靠孟岩村西边的华胥沟和华胥窑,而这里现存的地貌特征与《蓝田县志》中所记载的华胥渚(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当地也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这一传说已经流传很多年,无人知其起始时间。

华胥氏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曾宏根介绍说,光绪年间的《蓝田县志》以及古书典籍《列子》均有对华胥氏族社会形态的描述。在多种典籍中也有关于“华胥国”的记载,而这种记载可能就是指华胥氏族团。“华夏”的“华”应为“华胥”,“夏”为“人”,所以“华夏”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华胥国的人”。

上古汉藏人可能都把“人”叫做“夏”———殷墟甲骨文里的“夏”字就是一个“人”字;《越绝书·吴内传》:“越人谓人铩(夏)也”,壮侗(百越)还把“人”叫做“铩”,闽语也把“人”叫“铩”(“夏”)。可见,“华夏”即“华胥人”,就像早期印度人自称“雅利安人”认为自己来自雅利安(中亚)那样。

在此之前,曾宏根曾经围绕着古华胥国、华胥沟和华胥陵的遗址,对附近的村落进行探访。他认为,不少村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华胥氏部落的印痕,能够印证遗址。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自己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著名学者石兴邦、刘士莪、任本命等人也曾应邀赶赴蓝田,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对母系氏族的起源、华胥氏族团的生成、历史的沿袭及现存遗迹与历史传说记载的对照进行考证后认为,从伏羲诞生前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地域主要为甘肃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及黄河流域之一段。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华胥古国已经是一个宫殿巍峨、等级森严的王国。”考古专家根据半坡、姜寨、马家窑等地已经出土的上百座房屋,中心广场,上千的墓葬中,有烧陶、纺织、制革业,甚至有铜器、商业和殉葬人等情况分析,这些由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成的遗址应该是一个草创的“古城镇”,而这些“古城镇”就包含在“华胥古国”这个范围较大的氏族部落里。

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说:“华胥氏之国在合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华夏文化在长达550年的战乱后再遭浩劫。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始把黄帝作为中华之祖,结果华夏、中华的“华”字反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陕西省文物学术委员会主任石兴邦对此认为:“世界上各个民族,特别是具有古老传统文化沉积丰厚的国家民族,追溯到她的历史源头,都有一个神话似的传说时代。因为在文明产生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靠口头传说将他们认为熟悉而重要的事情代代口传下去。这些史料,我们称它为‘影史’,不是虚拟的,而是在一定真实的历史素材上的映象,是有一定依据的。”

申遗

根据2012年的考证,省内专家及学者们一致认为,西安周边在上古时期确有母系氏族社会存在,也确有一个母系氏族部落在骊山一带繁衍生息过,将多种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可知,伏羲女娲是兄妹,或是可以通婚的两个氏族部落的首领,炎黄二帝是他们的直系后裔,他们的母亲是华胥氏,因此,将华胥氏定为中华民族之祖是讲得通的。

2012年3月1日,即农历二月初二,全球华人在华胥陵举行了恭祭华胥氏大典,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代表及周边村民共计近万人参加了盛典,一股来自于民间的力量正簇拥推动着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同时,依托于华胥氏文化,与华胥镇一山之隔的临潼区在2012年在9月也举行了中国骊山“寻根华夏·纪念女娲”系列文化活动。在骊山北麓,一尊高30米的女娲塑像即将矗立而起。记者从负责塑像形象征集的骊山书画研究院了解到,此次对女娲文化的发掘得到临潼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发掘其中的文化及经济价值外,对女娲文化的保护也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申请。在骊山南麓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华胥陵的祭坛被毁,祭祀用的一座大钟在大炼钢铁时也遭毁灭,在陵的东边原本有一座三皇庙,后来也拆的不见踪影。在1980年前后,华胥陵的主体还没遭到破坏,高大的陵冢横卧在村子当中。后来,村民们为了建房子便逐渐将陵冢的封土铲挖掉。

作为蓝田人,对于华胥陵(俗称羲母陵)我一直有一种不可言及的抱愧心理。蓝田作为三皇故里,闻名遐迩的蓝田猿人的诞生地,它是早期人类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发祥地,古老华夏文明辉煌的“曙光”。尽管中华民族现已发展为56个民族,有着十三亿人口,亦称华夏民族,但是最早是指居住在陕西和中原大地上,以华族为主体的民族,这个华族实际上就是指蓝田的华胥氏族团。蓝田作为三皇故里,历史上对三皇的定位,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含义,依据《辞海》,有六种说法:一指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二指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三指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经运斗枢》);四指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号》);五指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六指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礼纬含文嘉》)。而蓝田是传说的三皇中,华胥氏、女娲、伏羲活动得最多,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华胥氏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创立了母系氏族社会华胥国,在史前文化中,围绕着华胥氏在蓝田境内的遗址及伟说故事,其密度之大即使在全国的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然而,作为一名蓝田的文史工作者,几十年来,华胥陵对我总是有一种奇怪的阻隔,一直阴差阳错从未涉足华胥陵。直到2005年春季,一次省市专家学者关于开发华胥陵的研讨会后,我才感到愧对祖宗,我才觉得到了应该系统地研究华胥氏及子女(伏羲、女娲)在蓝田活动的时候了,该去一趟华胥陵了。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