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4 16:04
南光村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位于南山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0.2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南山村、南园村、向南村。始建于清代,建村始祖吴姓兄弟二人从广州新塘迁移至此地时,定居之所分别取名为正龙村和横龙岗村。传说在几百年前,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因小河弯曲迂回,仿若一条龙,人们遂将村子命名为横龙岗村,而另一个村子叫正龙村,也和“龙”密切相关。人民公社时期两村并入南山大队,后取“南山”“横龙岗”首尾两字,因粤语”“光”语音相同,而得名南光村。现村口牌坊上仍然写着“横龙岗村”。现村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原地重建。
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莲城、十约、南屏联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70年,属南头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南头区南头公社;1982年,属罗湖区南头公社;1983年,属南头区南山街道;1990年,属南山区南山街道;2001年、属南山街道南光社区。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养殖生耗。1981年,南光村被统征2000亩土地用来建设深圳大学校舍,村委会利用征地补偿款建起第一批厂房用于出租,部分村民开始经商。1982年村里出现养耗专业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南光村率先开始引进资金,投资兴建厂房、商铺宿舍等物业,并想方设法引进外资企业。199?年,成立南岗实业股份公司。1998年,南岗实业股份公司率先与地产商合作,将村东的一栋旧厂房拆除,建起了花园式小区鸿瑞花园。现村集体经济以厂房出租、商业店铺租赁为主,村民以自有房屋出租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租、村集体经济分红、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
2015年末,户籍人口373人,其中男性158人,女性215人;80岁以上12人,最年长者97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60人;海外留学7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3722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211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6人,分布在加拿大、荷兰和澳大利亚。
世居村民主要有吴、张、陈姓。第一大姓为吴姓,北宋时期从抚州石并迁移至广东,后辗转迁至今广州;清代从广州新塘迁移至此地。第二大姓为张姓,明朝从福建福清县迁移至东莞,后辗转迁至今深圳湖贝;清末从湖贝迁移至此地。第三大姓为陈姓,南宋时期从福建迁移至今广东梅州;清代迁移至此地。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无存。
现存凤孙吴公祠,始建于清代,重建于民国时期及2007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三开间两进一天井布局,进门是左右廊房。存柱、梁等主要建筑构件,内存书于清代的楹联“勃海跃横龙直向禹门及浪;延陵鸣瑞鸟旧纵圣世来仪”和隔额“祖德流芳”。后堂的石柱上有楹联“横龙呈吉瑞寻本溯源念祖上;岗村纳贞祥和里睦邻训儿孙”,巧妙地将“横龙岗村”4个字嵌人其中。吴姓族人每年清明、重阳在凤孙吴公祠举行祭祖活动。
每逢吴姓先祖太公诞日,南光村都举行重大祭祀活动。原来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后改为在春节前几周的某天(考虑天气等因素决定)进行。这一天全村人参加祭拜太公活动,还有舞师、吃大盆菜等。很多旅居海外的南光宗亲会赶回参加这一盛会。“太公诞”已成为联系海内外吴姓子孙的重要纽带。
南山大道、南海大道、桂庙路、海德二道南光路从村内或村旁经过,深圳地铁11号线在村附近设南山站。20世纪60年代初通电,80年代初通自来水,1991年通电话,90年代后期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通互联网。村中有向南小学.6个年级,34个班,2015年末在校学生1581人教职工91人。有南光公园、社区小公园、健身路径等。村祠堂内设有族人会所。